第1011章 錯亂的美

第1011章 錯亂的美

將井鹽開發和江山社稷、忠君保江山之類的聯繫起來後,也算是給這種發展模式加了一層保護殼。

加了這層保護殼後,又定下了下個月初一就要正式募股,科學院和工商部這邊的人也抓緊時間忙碌起來。

在月末之前,包括府尹牛從昀、防禦使馬浩川等人在內,連同陝西和四川這邊有意投資的商人,便一同沿着西秦會館往北去參觀一家已經決定入股的鹽井。

一口被科學院這邊的人進行了初步的近代化改造的井。

這口井便很傳奇,即便沒有蒸汽機的運用,依舊也算是這裡的傳奇。

或者說是將陝西、四川的大量資本吸引到這裡的根源。

這口井就在西秦會館北邊七八里的地方,離得老遠,就能看到高高聳立在井口上將近七八層樓高的天車,也就是原始起重器。

靠近之後,密佈的竹管道批次排開,各種用於轉向和分流的制桶每隔十幾米就有一處。

這口井的開鑿,頗有傳奇色彩。

所有者是一家往湖北那邊走私鹽得了第一桶金的兄弟。

怎麼說呢,基本上第一桶金從法律上講、哪怕是封建王朝的大順律,那也不乾淨。

但在劉鈺“化梟爲商”的整頓思路下,不管是江南的走私販子還是四川的走私販子,都是很容易洗白的。

兄弟倆在湖北走私川鹽得了第一桶金,便覺得不如搞產、銷一條龍。

索性把全部身家都賭上,鑿一口井,自己產鹽,豈不美哉?

然後這一鑿就是數年,如今算出來這口井足足鑿了300多丈,也就是後世計數的一千多米深。

之前據說鑿的越深,越有好滷。但也只是個傳聞,是不是真的,也很難說。

鑿井,其實和扎金花差不多。

比如鑿個五六百米了,還不出滷,已經投進去幾萬兩了,是“跟”還是“不跟”?

跟,萬一賭對了,就發財了。

不跟,之前的全都打水漂了。

而跟,又要多大的心、多大的膽,賭多少?

地球可是好幾萬裡深呢,這玩意兒可沒頭兒。

兄弟倆一狠心,心說都已經打了將近二百丈了,這時候要是撤了,賠個底掉。

一咬牙、一跺腳,把全部家當都壓上,繼續往下打。

再打三百米。

然而終有財力崩潰的那一天,便是後世,機器那麼發達,尋常人家也打不起千米井。

幹到最後,兄弟倆其實已經崩潰了。

決心散了吧,自己沒發財的命,還是去走私吧。

趕巧不巧的,都已經要散工人了,人都走了,便留了個人在這打更。畢竟還有些器械啥的,沒有打更的人怕被人順沒了。

這打更的人,那天有朋友來看他,說是得了一盒據說是軍隊款的香菸,據說是之前川西打仗的時候,被倒賣出來的軍需品。好奇之下,就點了根嚐嚐這軍需品的香菸啥味,結果嘭的一下,井冒出來火頭了。

打更的頓時明白過來,這井是要鑿穿了,趕緊把這消息告訴了那倆已經快要破產的兄弟。

兄弟倆變賣了最後的家產,最後一搏,結果真的就差那麼幾丈。

最後這幾丈鑿穿,兄弟倆頓時就轉運了。

因爲,當鑿穿的瞬間,鹽滷直接噴出來了,噴了有兩丈多高。

這口井不但有氣,而且還是一口鹽滷自噴井。

井都打成這樣了,能缺後續的資本嗎?能借不到錢嗎?

之前鑿不出來滷的時候,親戚朋友全都躲着,借錢指啥還?根本就是個無底洞。

現在居然自噴,親戚朋友全都出現了,借錢沒的說,要借多少報個數。

分離鹽滷和天然氣,很簡單。

建設輸滷管道,現成的技術、現成的優良管材——四川竹子。

建設天然氣管道,更是現成的技術、現成的管材。

這時候也沒有天然氣體積概念,就知道這口井噴出的天然氣,能夠同時供近百口鍋煮鹽。

最開始每天因爲地下巨大壓力噴出的鹽滷,足足有十幾萬石。

基本上,和印鈔機差不多了。

一天小千把兩銀子,一年二三十萬兩,這還是轉型之後不再走私的盈利。

只不過,自噴沒有延續多久,壓力泄了後,還是靠牛來拉動。

不過自噴一段時間就夠了,之前的投資全回來了。

之前打井投資了九萬兩白銀,之後置辦管道、僱工等等,再花個三五萬兩。

摺合投資了12萬,第一年賺了24萬兩,日後每年都能賺個18萬兩左右,平均年回報率將近150%。

消息傳出,自然是吸引了大量的資本,跑到這裡來挖井。

在大順,20%的回報率是個坎。低於這個,資本一分錢都不會投的,不如買地收租子呢。劉鈺在松江府幹了這麼久,軟硬兼施,手段用盡,也才堪堪在松江府那邊降到把坎降到了15%。在想往下降就只能上山舉旗均田了。

這裡雖沒降,但150%,不管在哪,資本肯定會投的。

也就引出了後來的兩件事。

一個是,資本和地主的巨大矛盾。

地租飆升。

原本不怎麼值錢的地方,現在沒有幾千兩的押金銀根本免談,而且日後產鹽基本都要五五分成,合同最多籤二十年的,傻子才賣地呢。

這裡面地主和資本家的事,與地主和佃戶的事還不一樣。地主不容易破產,也有資金週轉,誰閒的沒事幹賣地啊?那不敗家子嗎。買地主的地,比買半自耕半佃小農的地,貴多了,哪怕不是鹽井地,就普通耕地都如此,況且這是鹽井田了。

另一個,就是這裡的位置,以及之前大順鑄錢運銅對貴州交通的開發,使得朝廷這邊很輕易就決定了川鹽入黔、以及日後川鹽入楚。

證明這裡真的有足夠的鹽,撐得起川鹽入黔、入楚的需求。

如果沒有這口井,誰能想到只要膽子大,鑿千米井產量會這麼大?

當然,這也意味着,鹽井成爲大順“資本密集型”產業的樣板。

小手工業者、老百姓,便是把老婆孩子都賣了,湊得出打一口千米井錢的零頭不?

而過高的深井打井價格,也確實只有在西北戰爭中發了財、在兩淮競爭失敗被趕走的陝西資本集團才能擔負的起。

這口井的擁有者,或者說敘州府吸引資本的樣板井的擁有者,和科學院這邊的人早就認識。

因爲當初劉鈺從歐洲走陸路回來的時候,在天保府就考慮過日後要發展簡易油田搓煤油。

這種千米深的井,正是學習的榜樣。

是以科學院這邊早就派人來這邊學習鑿井技術,而井主人因爲之前私鹽販子的身份,也樂於和劉鈺這邊的交往,希望抱大腿日後銷案底。

這邊也是科學院嘗試改造的第一批鹽井,要改造的方向還是很簡單,因爲能應用的技術不多,主要還是在提滷上。

而稍微複雜點的,比如天然氣管道……說實在的,就科學院現在的技術,比天然的竹子差遠了。

天然的竹子來輸送天然氣,沒啥危險;而科學院現在的技術,要把有人工機械美感的管道做到竹子一樣的無縫水平,這成本可就飛上天了。

從歷史的視角來看現在的這口鹽井,是很荒誕的。

冒着黑煙的煙囪、鍋爐房,蒸汽機的轟鳴,拉動着繩索。

看上去,就有一股子浪漫。

新時代的象徵。

而除此之外,剩下的那些技術,則扔到秦漢乃至先秦都不會有違和感。

彷彿,兩千年的歷史在這一刻融爲一體了。

提滷的提桶,要什麼高端的單向閥?隨便弄快熟牛皮,半糊上,往下沉的時候,靠水的壓力把熟牛皮向內頂開,灌滷;往上拉的時候,滷水的重力自然將熟牛皮向下壓緊,滴水不漏。

這是當年修都江堰的李冰當太守時候,就用的技術。

兩千年前的熟牛皮和現在的熟牛皮沒有任何區別。

而現在,科學院還沒有任何一種技術能比這個更方便、更有效、更便宜。

卯榫結構的天車,二十多米高,沒有一根釘子,全是榫卯結構。

上面掛着一個改變方向但不省力的定滑輪,讓繩索從定滑輪上向下延伸去提滷。

科學院現在做不出低成本的純鋼結構的天車井架,這種木製榫卯結構的、看上去怎麼都和蒸汽機不配套的東西,卻是現在的最優解。

提上的井滷,在滷池裡聚集,然後通過滷池裡的一根根通了竹節的竹管,傳輸到不同的地方。

這口井的天然氣,並不能滿足這全部鹽滷的熬煮需求。多餘的鹽滷,要沿着竹管傳到下面的燒煤的煮鹽房裡。

竹子是直的。

想讓這些管道轉彎怎麼辦?

要什麼戈蘭、萬向閥。

弄個大陶缸,摳幾個窟窿。

入滷的窟窿在上面、出滷的窟窿在下面,接上竹子,去哪個方向不能去呢?只要半徑大點,只考慮平面不考慮高度,甚至可以轉個圈繞回原點。

不能被天然氣熬煮的滷水,順着竹管向下,到了下面的熬煮房裡。裡面擺着的,是漢武帝鹽鐵專營時候就已經基本定型的“牢盆”。

區別可能就是,那時候燒的是柴草。

而現在,燒的是煤,或者是天然氣。

新時代的冒着煤煙的煙囪、隆隆作響的蒸汽機;漢代已經定型的牢盆;先秦時候已經定型的榫卯架和熟牛皮單向閥;商周之前就能做的陶缸;在這裡天然生長了幾千萬年的竹子;埋藏在地底上億年的天然氣和煤塊……把這一切拼湊在一起,就是大順的第一口近代化鹽井,大順資本密集型產業的代表之作。

魔幻而又錯亂。

嗅着高煙囪裡飄出的煤煙味;目睹不需要休息的“鐵牛”不斷將繩索捲起;聽着滷桶倒水的嘩嘩聲;瞥着天然氣燃燒發出的淡藍色火焰;看着赤着上身肌肉虯結在那攪動沸滷的鹽工;忍着運煤的大車壓過鐵軌路發出的刺耳的吱吱聲;韻律着推動拉煤板車的僱工的號子音。

馬浩川抓過一把剛熬煮出來的雪白的鹽,忍不住感嘆道:“此真人間絕景!”

牛從昀則看着煙囪裡冒出的黑煙,微微頷首道:“在蘇南時候,當地人便知興國公有怪癖。於美一事,不解園林之秀、不懂梅雪之傲。”

“時蘇南嘗有人言:古有楚王好細腰,於是宮中多餓死。今有興國公好奇技淫巧,遂蘇林硫味壓花香、煤煙映綠水。只怕日後那天底下朱門前的石獅子,便沒一個乾淨的,一模上去一手的煤灰。”

“如今真看到了這一切,方知國公非有怪癖,此等風物,實勝病梅秀水百倍。”

(本章完)

第33章 邊軍第279章 中轉港的尷尬地位第545章 難題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176章 十三張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1165章 備戰(四)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578章 信了個寂寞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445章 諸藩給幕府的臺階第715章 歸義軍(中)第644章 細思恐極第516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下)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1503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一)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177章 機遇期第996章 超額完成第600章 捧殺第109章 我們不冤,國子監諸生冤第325章 迎天使第633章 斡旋家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339章 取義第56章 埋伏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777章 艱難的第一步(上)第783章 作死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701章 優勢在我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305章 外交無用論第664章 分贓大會(一)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48章 不可抗力第102章 見人說人話第1191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下)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708章 海戰(六)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192章 超勝十年第545章 難題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111章 廷議菜市場第323章 假公正第1050章 坐莊(中)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1318章 施加神聖性(上)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18章 歸化第35章 府兵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430章 權謀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1383章 凡爾賽和約(十)第406章 都是生意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102章 見人說人話第1041章 國運(上)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1466章 最後的鬧劇(十三)第238章 敲定第1391章 凡爾賽和約(十八)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591章 不如歸去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381章 臚音第1173章 備戰(十二)第756章 表演戰(六)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136章 爭朝不爭夕第560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508章 求仁得仁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27章 臨行第1120章 鄉約村社(一)第654章 你只是枚棋子(七)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1023章 割裂(一)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1403章 遷徙路(六)
第33章 邊軍第279章 中轉港的尷尬地位第545章 難題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176章 十三張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1165章 備戰(四)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578章 信了個寂寞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445章 諸藩給幕府的臺階第715章 歸義軍(中)第644章 細思恐極第516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下)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1503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一)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177章 機遇期第996章 超額完成第600章 捧殺第109章 我們不冤,國子監諸生冤第325章 迎天使第633章 斡旋家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339章 取義第56章 埋伏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777章 艱難的第一步(上)第783章 作死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701章 優勢在我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305章 外交無用論第664章 分贓大會(一)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48章 不可抗力第102章 見人說人話第1191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下)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708章 海戰(六)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192章 超勝十年第545章 難題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111章 廷議菜市場第323章 假公正第1050章 坐莊(中)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1318章 施加神聖性(上)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18章 歸化第35章 府兵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430章 權謀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1383章 凡爾賽和約(十)第406章 都是生意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102章 見人說人話第1041章 國運(上)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1466章 最後的鬧劇(十三)第238章 敲定第1391章 凡爾賽和約(十八)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591章 不如歸去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381章 臚音第1173章 備戰(十二)第756章 表演戰(六)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136章 爭朝不爭夕第560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508章 求仁得仁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27章 臨行第1120章 鄉約村社(一)第654章 你只是枚棋子(七)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1023章 割裂(一)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1403章 遷徙路(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