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誰也不是普遍真理

第500章 誰也不是普遍真理

誰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這麼正式的場合,皇帝直接搞出這種事,當真是一點臉都不要了。

侍立的勳衛立刻衝出,拖着那人就往外走。

外面的人也匆匆端來了湯水,這種場合誰也沒想到有人會洗頭,但朝中設置大宴本就不缺熱水。

大臣被勳衛架着往外出,卻依舊努力梗着脖子,喊道:“陛下!陛下!”

“夫子做《春秋》,實不是擔心真正的夷狄,而是擔心諸侯淪落爲夷狄舉動啊!說的就是本朝啊,本朝正有慢慢滑向夷狄的趨勢啊!”

“本朝既以保天下爲大義,就不可淪落爲夷狄啊!”

“強行教化,輸出道德,這與西洋諸國強制讓人信天主教,又有什麼區別?若天朝和西洋人做法無二,那與夷狄何異?此誠真亡天下啊!”

“外交通使,竟不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天下不是已經亡了嗎?”

“陛下!陛下!”

忠誠的喊聲在大殿內迴盪,劉鈺也不禁動容。

此人真可謂是脊樑!

不過到底算是啥的脊樑,那就不知道了。

劉鈺自己也沒搞清楚。

這種人放在明末,劉鈺絕對相信,此人會死的可歌可泣,最起碼也得是絕食而死,拒不降清,也不投順。

如果沒有大順的干涉和改變歷史,多半會和劉宗周類似,在滿清時代,從祀孔廟。

這種人,劉鈺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面對。

脊樑是有的,知識也是有的。說他有錯吧,站在傳統的角度那也沒錯,皇帝這一步邁的確實有些大,思想上反動回漢唐了,數百年形成的理論浸潤,實在是有些難以接受。

其實以現在大儒的角度看,假如沒有了上下尊卑,沒有禮法森嚴,也算是一種亡天下。楊朱墨翟之學若是興盛,也是亡天下。現在天朝竟然要放下身段和西洋夷狄平輩論交、甚至要主動輸出文化,教化夷狄劃定勢力範圍,這也是一種亡天下。

大順這邊也就古儒一派,採取原、教旨主義,要求直接看先秦古籍,不要聽後世的註解。但除了特別鑽牛角的古儒一派外,終究還是要看後世註解的,天子不治夷狄的說法,還是大有市場的;《春秋》裡對夷狄的擔憂,不是擔憂真夷狄,而是擔憂諸夏自己不行仁義而走邪道變成夷狄,也是大有人信。

大順現在是不是走了邪道?

劉鈺當然可以理解,以這些人看來,肯定是走了邪道的,而且是走的歪的不能再歪了,快要自己變成“窮兵黷武、以力壓人、無恥耍詐、悖棄禮法”的夷狄了。

大造海軍,是爲窮兵黷武。

劉鈺帶兵在琉球搞大清洗,和班超做的事差不多,標準的欺弱凌寡,以詫奇功,這是以力壓人。

借琉球之事,攻打日本,實際上並不是爲了琉球、禮法,而是爲了財富、通商,這是無恥耍詐。

放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觀、要和西洋人傳播基督教一樣強行輸出意識形態,這是悖棄禮法。

總之,不說快要成爲“貪冒無恥肆行而不顧”的秦楚這種“半夷狄”,也和“出於詐力,而參之以仁義”的非純中國的齊、晉差不多了。

劉鈺可以理解,甚至也明白,今天這事不過是這些年大順內部積累的矛盾的一場爆發而已。

本來大順靠着學邊緣學問實學幾何測繪的良家子,和科舉儒臣達成平衡。這種平衡積壓之下,矛盾極大,只是皇帝的平衡術玩的還算好,總能壓得住。

結果大順前些年禁教了。禁教之下,即便皇帝爲了防止出現“借禁教之名,連實學也反對”的情況,早早分出了“實學”和“西學”的區別,但效果並不是很明顯。

禁教之後,保守主義勢力迅速擡頭,甚囂塵上,全面反撲。

結果看現在的架勢,皇帝並不準備繼續保守,而是試圖繼續往前走,甚至走的比以前還激進。

早就積壓的矛盾,藉着今天這件事,終於有人繃不住了,徹底撕破了臉。借古諷今,說唐太宗的四過,其實句句都是在噴大順現在的政策。

但顯然,皇帝並沒有準備好。作爲實學一派實際上的領軍人物,劉鈺太清楚了,實學一派現在實力完全不足。

可是,保守派也看到了危險。

這一次賠款之後,要在一些地方大辦實學,甚至要搞分齋教育,十年二十年後,這就是一支完完全全可以和經學分庭抗禮的力量,可不是那羣人數稀少的良家子。

所以這事劉鈺纔有些看不明白,感覺從一開始就透着詭異。

如果皇帝想改革,現在要學的是漢文帝,不爭論、不爭辯、悄悄發展,積蓄社會變化達到某種閾值。

如果皇帝不想改革,現在就更不應該在這種場合,搞出這麼大的動靜。

或者,皇帝膨脹了?以爲自己可以既當皇帝,又當儒學理論家,改造儒學、至少改造天下觀?

這未免就有些沒點數了,劉鈺心道自己水平是差了些,但皇帝你啥水平你自己心裡沒數嗎?

他是覺得今天這事詭異,所以打定了心思,一句話不多說,除非皇帝非要他說。

心裡琢磨着自己要是當皇帝,該怎麼對待剛纔出言直諫的忠臣,儘可能收住心,不去聽大殿外的勸諫嚎叫。

只是今天這個正直忠誠的大臣,多半會死。估計可能會回家之後自殺。

皇帝已經無可挽回了,逼死一位忠臣,名聲不會好的。劉鈺一激靈,心道不會是準備破罐子破摔了吧?

其餘的大臣也看出來今天的情況有點不對了,場面有些難以控制了,連忙出聲。

“陛下息怒。其言雖多偏激迂腐,卻也是一片赤誠之心。陛下之言,實在誅心。”

“是啊,陛下。本朝取天下後,笑話流傳頗多,這頭皮癢之笑話,何異於賜人以檜爲名?還請陛下息怒!”

“陛下!”

一衆臣子紛紛跪下,而對這件事的看法和劉鈺有幾分近似的人,這時候也都跪下來求情。

這時候跪下求情,不是說支持對方的想法,而是以大局爲重,不想在朝中製造黨爭,至少面上要搞出一片和諧的局面。

劉鈺琢磨了一下,心裡又罵了一句,也跟着跪下了。

現在這情況,一旦熱水到了,把剛纔勸諫的大臣的腦袋摁進水盆裡洗頭、哪怕只是沾溼了腦袋,這大臣就沒法活了。但凡有臉,受了這麼大的屈辱,在大順這種有嚴重的明末PTSD應激障礙的大環境下,只有去死了。

看到在場的官員都跪下求情了,包括劉鈺爲首的不可能支持這位大臣觀點的大臣也都如此,李淦這才哼了一聲道:“其論大謬,其忠或可勉。罷了。諸位愛卿且起來吧。”

一衆大臣這才起身,那個差點就被洗頭了的官員也被請了回來,只是宴會間的氣氛已經完全不對了。

本來今天這場宴會是個挺高興的事,征伐日本成功,而且如此輕鬆,大順終於混成了一點唐朝的樣子,迫使日本時隔千年再度稱臣。結果弄成這樣。

李淦叫人重新收拾了一下剛纔勳衛去拖人造成的狼藉,待收拾好後,才道:“剛纔卿家所言唐太宗之過,又說唐太宗開化夷狄,導致宋時四夷強盛,皆太宗之禍根。”

“前明天啓年間,荷蘭攻琉球、佔臺灣;英國合荷蘭擊澳門、劫舟山;羅剎國前出鯨海,洗劫聚落。他們難道也是唐太宗埋下的禍根?”

“本朝之前用的是波斯傳來的重火繩槍,也用過羅馬的魯密銃,現如今用法蘭西國的火槍。這又怎麼算?這禍根又是誰人種下的?”

一連點了幾個西洋國家或者不在場的土耳其的名字,西洋使節那邊的臉色各異。英荷兩國心想,終究中國這邊還記着天啓元年的舊事。但荷蘭是死豬不怕開水燙,英國則覺得自己純粹是被荷蘭連累了,當年攻打澳門、洗劫中國商船的軍艦,大半都是荷蘭的,最後英國毛也沒撈着,還被荷蘭人擠出了東亞和東南亞。

至於法國使節則是暗暗心喜,之前劉鈺已經和他們談過了關於採珠挖參運冰塊的貿易路線,法國一年至少可以增加幾十萬兩白銀的收入。現在又主動翻出來當年英荷襲擊中國海岸的舊賬,法國人無疑是高興的,巴不得英荷都被大順這邊驅趕出去呢。

李淦說完明末的事,又道:“齊國公之論,雖多有疏漏,但有些道理,朕深以爲然。”

“山禽趾疏,澤禽趾冪,乘禽力橫,耕禽力樅,水耕宜南,霜耕宜北,是非忍於其泮散而使析其大宗也,亦勢之不能相救而絕其禍也。”

“天朝的道德聖言禮法制度,自有道理,乃合天地之道。但也只是適合那些合適的地方。”

“西洋也有聖人,也有其道德禮法,與中土大異,卻也傳承千年。可見中土的聖言未必適用於西洋。”

“可也同樣,西洋的道德禮法,亦不適用於天朝。”

“周公孔孟之言,放之天朝而皆準;放諸地球那就未必了。他們的陡斯,不也是一樣的嗎?放諸西洋而皆準,可放諸地球那就未必了。”

“如此,正是外交、通商之基石。我以我之德而自豪、汝以汝之義而自贊,各不相擾。非此,不可外交、不可通商。”

“若此基石尚且不認,天朝只能斷交、開戰、絕商、封閉商館、驅趕商賈了。”

“如今西洋諸使節均在,爾等可至朕前,朕要詢問詢問爾等,可否認同此論?”

劉鈺聽到此刻,恍然大悟,心道妙啊。這是徹底要把實學和西學分割,同時也要瓦解西方的《聖經》普照四方的那一套。

這也算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放棄了此時當天子、非此即彼、你死我活、只能有一種普遍真理的不切實際的幻想。也算是徹底斷絕了實學和西學糾纏不清的情況,讓人把心思放在實學上,而不是在禁教前後層出不窮地耶儒之爭,空對空地輸出,整天討論的是天理氣在陡斯創世之前、之後這些神學問題。

但實際上,其實還是大順這邊贏了。因爲這一套理論的基石,是天地之道。是天地之道搞了族羣分野,搞了各自族羣有各自適應的道德。不過這種贏,是自嗨式的贏,沒什麼意義。

既保持交流、交往、引入實學;又不讓社會上的頂尖人才去琢磨那些空對空的東西。

宗教之間,沒有辯贏的,只有打贏的,這一點李淦心裡還算清醒。

而且……就現在辯的結果來看,儒學這邊節節敗退,禁教已經在福建、廣東等地,鬧出了大風波和殉教事件,趁早趕緊切割。

這件事,肯定是要籤條約、走書面文件的。

實際上,這份條約,也就是一份被迫承認《聖經》不具備普遍適應性的條約。簽約官方有天主教、聖公宗、東正教、新教的各國代表。

至於大順……儒學本來也沒走出去,一個進攻,一個防守。大家都沒有普遍適應性的話,防守方就算贏了。

(本章完)

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940章 自覺(二)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358章 實封第1405章 遷徙路(八)第586章 中轉港第1230章 開戰(九)第80章 開個小洞第148章 魚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1237章 三戰定印度(四)第777章 艱難的第一步(上)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431章 主戰者皆國賊也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1434章 “太空歌劇”第1347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七)第1027章 割裂(五)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1077章 爭功(二)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345章 畫餅第950章 夢魘第1075章 惡龍殘影(十)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729章 最後的平靜第1117章 傳承第136章 爭朝不爭夕第29章 雪盲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599章 煽風點火第203章 奇襲第732章 窗戶和門的區別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548章 配合第1440章 分歧(六)第961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七)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125章 紅裝武裝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73章 法理問題第239章 教改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1030章 氛圍第77章 入吾彀中第278章 不要做夢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345章 畫餅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703章 海戰(一)第1057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一)第276章 自立之心第333章 禮部談利 軍方談禮第631章 被坑的瑞典人第440章 嘉靖年間的古董第1156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一)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182章 隨時準備着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411章 出奇第1324章 冒犯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441章 瘋了第941章 自覺(三)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1194章 木牛流馬(一)第971章 割袍(上)第934章 覺醒(六)第302章 這大英,藥丸吶第617章 許願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1098章 工業革命(十一)第435章 心情起落如潮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879章 隨意問問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227章 超脫低級趣味?第1446章 三山合一(上)第741章 巴達維亞新政(二)第1045章 平衡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
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940章 自覺(二)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358章 實封第1405章 遷徙路(八)第586章 中轉港第1230章 開戰(九)第80章 開個小洞第148章 魚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1237章 三戰定印度(四)第777章 艱難的第一步(上)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431章 主戰者皆國賊也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1434章 “太空歌劇”第1347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七)第1027章 割裂(五)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1077章 爭功(二)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345章 畫餅第950章 夢魘第1075章 惡龍殘影(十)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729章 最後的平靜第1117章 傳承第136章 爭朝不爭夕第29章 雪盲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599章 煽風點火第203章 奇襲第732章 窗戶和門的區別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548章 配合第1440章 分歧(六)第961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七)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125章 紅裝武裝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73章 法理問題第239章 教改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1030章 氛圍第77章 入吾彀中第278章 不要做夢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345章 畫餅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703章 海戰(一)第1057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一)第276章 自立之心第333章 禮部談利 軍方談禮第631章 被坑的瑞典人第440章 嘉靖年間的古董第1156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一)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182章 隨時準備着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411章 出奇第1324章 冒犯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441章 瘋了第941章 自覺(三)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1194章 木牛流馬(一)第971章 割袍(上)第934章 覺醒(六)第302章 這大英,藥丸吶第617章 許願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1098章 工業革命(十一)第435章 心情起落如潮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879章 隨意問問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227章 超脫低級趣味?第1446章 三山合一(上)第741章 巴達維亞新政(二)第1045章 平衡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