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煽風點火

第599章 煽風點火

“公子想和他們說什麼呢?”

看着黑壓壓的人羣,康不怠感覺這裡的氣氛和大順完全不一樣。阿姆斯特丹現在也不過20萬人口,大順的蘇杭松江等地,隨便就能找出一堆超過這個規模的城市。

但氣氛總是不太一樣的。

康不怠想知道劉鈺會和這些人說些什麼,至少可以猜到,不會上來就宣揚一個對方不太可能相信的東西。畢竟這裡不同於大順,市民的狀態和大順也截然不同,肯定會有驢脣馬嘴的狀況。

劉鈺想了想,小聲道:“具體說什麼,只能說走一步看一步,但大體的方向已經定下來了。”

“煽動百姓,讓奧蘭治親王派上臺,開戰、背鍋!然後,我們和法國、普魯士一起毀掉荷蘭,讓議會攝政派推翻奧蘭治派上臺,政策逆轉:親法、反英、重組東印度公司。”

康不怠嘿嘿一笑,看着黑壓壓的荷蘭百姓,亦小聲道:“這還是班定遠那一套啊。只是班定遠是直接殺人,公子是要借刀殺人。外交官也得負責幹這個?公子有什麼具體的打算?”

“這個難說,還是要先看看荷蘭百姓的心態。是一鍋熱油一點就着?還是差點火候先加把火……”再度掃了一眼那些在那“抽獎”的阿姆斯特丹市民,劉鈺心裡已有了大致的盤算,但具體怎麼做還是要先和這些百姓交流交流,摸摸底。

他這一次來到歐羅巴,第一站就是荷蘭,自是要好好搞出一些大動靜的。

按說憑着路易十四時代中法兩國的宮廷交往打下的基礎,這一次來到歐洲是要先去法國的。

但也正是因爲有這樣的基礎,加之法國是個集權的君主制國家,也有一套複雜的宮廷禮儀,需要給法國這邊一個準備時間,才能互相之間保留各自的宮廷體面。

故而在拉羅謝爾港短暫補給修整後,先派官方人員去了巴黎,給法國這邊打個招呼,送上禮單,讓法國這邊準備準備。隨後船隊就直奔阿姆斯特丹來了。

反觀荷蘭是個寡頭共和國,也沒有法理上的元首執政官,可以省卻很多複雜的繁文縟節的禮儀,方便直接辦壞事。

辦壞事的切入點,還是很好找的。

劉鈺接觸過一些荷蘭的精英人物,能幹到巴達維亞總督、錫蘭都督、蘇拉威西都督的人,即便不是荷蘭最頂尖的那羣人,但也不能說一個“省級”的幹部不算精英。

他也在巴達維亞蒐集過一些荷蘭的政治精英撰寫的小冊子。

可以說,此時整個荷蘭,都沒有一個精英人物意識到,荷蘭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商業資本敗給了工業資本。

甚至,也沒有一個人願意接受現實:17世紀的黃金時代,只是曇花一現。荷蘭,只是回到了歷史長河中應有的位置。很多國家都回到了歷史長河中應有的位置,荷蘭多個啥,憑啥特殊?

而且,從與那些人的接觸中,劉鈺也能很直觀地感覺到,現在荷蘭的國族認同還未構建完成。

一方面,缺了一位把七共和國捏在一起的人物,使得各省之間各自爲政。

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內鬥。

很多民族都是構想出來的共同體,需要民族神話。

比如後世印度從英國脫離前後,就開始構建各種想象的共同體,包括病毒養蠱而聞名的大壺節,那都是民族的精英們精心構建出的一個塑造共同感受的東西,沒那麼傳統和久遠。

荷蘭也一樣。

本來反抗西班牙的時候,民族的精英人物們已經在“編造”這個想象共同體了。

他們編造了一個在耶穌誕生前300年,就已經存在的巴達維亞共和國,這個巴達維亞是荷蘭民族的意思,不是說東南亞那個殖民地。

這個巴達維亞共和國,有雙重意義。

其一,三代之治。

其二,自古以來。

問題就出在這個“三代之治”上了。

如果這個國族神話,只是自古以來,其實大家都能接受。這個民族想象的共同意識,也就基本成型了。

但當年的荷蘭的民族精英們,既要自古以來,還要三代之治,這就出問題了。

兩千年前的巴達維亞共和國的“三代之治”,是自由的、小的政府、商人權力不受制約的、分權到省的、沒有君主的、共和的。

於是,寡頭派、等級制度共和派,對這個兩千年前的巴達維亞共和國,大加利用。

但他們又渴望城市自治,並不希望真的存在一個捏在一起的真正的國家。

所以,他們拋棄了自古以來,只想要三代之治。

然而,奧蘭治親王派,對這個神話中的“三代之治”是極爲反感的,他們想要執政官、貴族、執政官權力、希望將七省捏在一起,重現輝煌。

於是他們做了一件十分……智熄的事。 шωш☢тt kǎn☢C〇

他們花錢買人、買輿論、搞考古、造聲勢,藉着18世紀普遍理性和科學崇拜的風氣,用詳盡的考古資料證明了一件事:巴達維亞共和國,根本不存在,就是個編出來的神話!

這和大順將來有一天考古證明三代之治不存在,可不是一回事。

三代之治不存在,可夏商周秦漢真真實實的存在,破滅的只是託古改制,卻破滅不掉已經形成的國族。靠理性一樣可以設計出更好的制度,不一定非得復古。

然而荷蘭就不一樣了,荷蘭可沒有夏商周秦漢……巴達維亞共和國這個神話,有雙重使命。

站在一個完整的荷蘭國族的角度看,這相當於倒娃的洗澡水,順便把孩子一起倒了。

可站在奧蘭治親王派的角度,這就是一半黑、一半白的一盆水,不如全部倒掉。

於是。

支持巴達維亞共和國神話的一派,只想要三代之治,不想要自古以來。

反對巴達維亞共和國神話的一派,只想要自古以來,不想要三代之治。

國族認同的構建,伴隨着奧蘭治親王派的考古學證據,徹底破滅。

隨之而來的,就是法國恐怖的文化入侵。

在精英們編造的巴達維亞共和國神話中,也塑造了荷蘭的民族精神、禮儀等等一系列的東西。

但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在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所產生的國族神話,其道德、禮儀、民族精神等,必然是依託在現實基礎上構建的:簡樸、吃苦、狂熱、誠信,那是荷蘭取得“海商馬車伕”稱號的基石,也是當時的經濟基礎塑造的民族精神。

只是以那些現實爲模板,套在了編造的巴達維亞共和國神話中——就像是大順的天庭故事,那也是各司其職,宛若朝堂。

但是,伴隨着荷蘭的衰落,經濟基礎不再存在。之前一百年的奮鬥,使得荷蘭的存量極大,財富積累極多,可是又沒有了百年前那麼容易賺錢的環境。

放貸、包稅、投機,成爲了賺錢的方式;而打漁、跑海、紡織,被各國基本掐死了。

富的越來越富,窮的越來越窮。

而人富起來之後吧,都琢磨着想當貴族,尤其是貴族禮儀,肯定會在最富有的資產者那復興。

上層人引導着文化潮流,不是說創造,而是他們會引導趨勢。

此時的歐洲,最貴族禮儀的國家是哪個?

反正不是後世被吹上天的英倫,而是還沒有上斷頭臺的法國。

此時的法國絕對有資格在歐洲放狠話:如果沒有斷頭臺,不出百年,整個歐洲的上流社會都是法國範兒,都要說法語。沒上斷頭臺、破除舊思想舊道德舊文化之前,你英國也好配在法國面前談貴族範兒?

這就引起了荷蘭的一些精英們的警覺,認爲全盤法國化的危險,可能會毀滅荷蘭的傳統,至少會對荷蘭引以爲傲的特殊的寡頭共和政體,產生極大的影響:貴族禮儀,是和君主制、等級制掛鉤的。

沒有賤、哪有貴?

甚至於荷蘭的激進派提出了一個極爲激進的觀點:奴隸制才需要禮儀,以區分奴隸和非奴隸;庶民和奴隸主。

可過於激進的觀點也不行,禮儀可以改良、可以去除掉等級製成分,把禮法變成禮儀,卻不能徹底毫無禮儀。

禮儀只是文化入侵的一個縮影。

這就又出現了問題。

之前編造的兩千年前的巴達維亞共和國神話,破滅了。現在破滅之後,國族認同沒構建出來,文化面臨着法國的全面入侵,那怎麼辦?

要抓緊時間再塑造一個新的國族認同。

找來找去,也不用想,肯定是黃金時代啊。

荷蘭的黃金時代,完全可以作爲民族的共同記憶、構建出這個想象的共同體。

結果問題又繞回來了:若以黃金時代爲國族認同,那麼國族的目標就該是回到黃金時代,實在民族的復興。只有重回黃金時代,才能找回黃金時代的精神,道德也會全面復興。

那麼……怎麼回到黃金時代?

這個同樣的問題,其實也出現在明亡順興之初。經歷了明末之變後,大順整體上還是追唐憶漢的,畢竟是個連節度使、防禦使、六政府之類的名目都復辟的“精唐”建立的國家。

追唐憶漢,無非西域。既然時代變了,此時西域乃南洋也,那就造艦、下南洋唄。

這才花幾個錢,比起漢武時候的戶口減半、安史之後的十室九空,造艦那點開銷真的是九牛一毛。

可荷蘭就不一樣了。

問題到底出在哪?到底爲什麼從黃金時代墜落?

這個荷蘭人自己的思考,就讓劉鈺有了可乘之機。

在劉鈺看來,是工業資本打垮了商業資本,不只是英國,而是普魯士、法國、瑞典、丹麥等,大家都在搞重商主義,搞手工業,搞高關稅,荷蘭不可能不死。當初吃東南亞吃的滿嘴流油,卻根本沒想過在東南亞搞土地制度的一些改革,徹底解決掉制約消費能力的舊制度,缺乏市場,東印度公司只追求短期利益,遲早要完。

可荷蘭的精英們看不到這一點,他們也根本不會這種世界觀、也沒有這麼看問題的角度,於是整件事也就濃縮爲了六字箴言:定。體。思。這。國。怎。

一方面懷念老一輩人整天唸叨的無限美好的黃金時代、

一方面又牽扯到了奧王繼承戰爭中,要面臨法、普這倆世界前三陸軍的伺候。

一方面寡頭們自私自利、包稅盤剝、各省比例稅120年沒變過、手工業被擠的破產、漁業被英國打壓也活不下去。

一方便百姓稅重,老爺稅少;百姓拼命和西班牙打仗的時候,老爺們在給西班牙貸款;百姓激情從軍愛國狂熱怒幹法國的時候,老爺們在給法國走私軍火,順便買點法國國債……

這簡直就是最適合搞事情的地方了。

只要找準突破點,找一個契機把火點燃,荷蘭人就會幻想:只要變了,一切就好了。

(本章完)

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294章 禮賢下士第545章 難題第1055章 小麻煩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1394章 優勢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16章 震動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323章 假公正第1455章 最終的鬧劇(二)第1393章 泡沫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464章 立碑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147章 聽說過沒見過的熟人第1193章 皇帝第1225章 開戰(四)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747章 巴達維亞新政(八)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664章 分贓大會(一)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597章 下西洋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第240章 納稅做個好商人第1131章 新的天下(下)第258章 陸軍換海軍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915章 南洋大開發(十)第1024章 割裂(二)第1059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三)第795章 南巡意第783章 作死第167章 論跡第371章 反將一軍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1087章 破立之困(四)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733章 朋友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1024章 割裂(二)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1488章 終章 九三年(六)第381章 臚音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174章 僭越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1405章 遷徙路(八)第380章 內外有別第794章 憧憬(下)第1278章 夷丁第247章 海參崴第1371章 裡病外治(七)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837章 賭國運(中)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1040章 大獲成功(五)第117章 天誅!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1440章 分歧(六)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1227章 開戰(六)第1433章 鴆酒 解藥(下)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246章 探險隊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313章 亂力怪神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第1226章 開戰(五)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161章 全家死絕優先第1400章 遷徙路(三)
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294章 禮賢下士第545章 難題第1055章 小麻煩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1394章 優勢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16章 震動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323章 假公正第1455章 最終的鬧劇(二)第1393章 泡沫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464章 立碑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147章 聽說過沒見過的熟人第1193章 皇帝第1225章 開戰(四)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747章 巴達維亞新政(八)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664章 分贓大會(一)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597章 下西洋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第240章 納稅做個好商人第1131章 新的天下(下)第258章 陸軍換海軍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915章 南洋大開發(十)第1024章 割裂(二)第1059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三)第795章 南巡意第783章 作死第167章 論跡第371章 反將一軍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1087章 破立之困(四)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733章 朋友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1024章 割裂(二)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1488章 終章 九三年(六)第381章 臚音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174章 僭越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1405章 遷徙路(八)第380章 內外有別第794章 憧憬(下)第1278章 夷丁第247章 海參崴第1371章 裡病外治(七)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837章 賭國運(中)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1040章 大獲成功(五)第117章 天誅!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1440章 分歧(六)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1227章 開戰(六)第1433章 鴆酒 解藥(下)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246章 探險隊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313章 亂力怪神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第1226章 開戰(五)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161章 全家死絕優先第1400章 遷徙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