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

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

1713年的《烏得勒支條約》中,法國將哈德遜灣的約克堡割讓給了英國。

那是北方水路的入海口,也是毛皮貿易最關鍵的據點,因爲這個時代的北美只能靠河船來運輸毛皮。

誰控制了河口,誰就控制了毛皮貿易的產出終端。歷史上的哈德遜灣公司,也即HBC,拿到了關鍵的河口,一直活到21世紀,贊助了奧運、上了市、甚至差點收購了梅西百貨,可謂是樣板式的“殖民時代和原始積累攢下的家底厚的很”的說明書。

法國海軍一直拉胯,沒得辦法,只能如劉鈺所言,殖民就是卡位,卡入海口、卡三岔口。既是卡不成入海口,只得深入內陸去卡三岔口。

所以,從1713年開始,夕陽之海、日落之灣,這東西對於法國而言是具有現實意義和經濟價值的“傳說”。

一如被土耳其崛起後卡斷了東西方貿易通道時,“向西航行是能達到印度”的“傳說”。

只不過,現在嘛……

德·拉·維倫德里,向大順的探險隊成員告知了他現在要做的事。

“我現在正在召集印第安人的士兵,去奪回哈德遜灣的約克堡。也就是這條水系的入海口。”

“這裡不是大海,是巨大的湖。從這裡可以到蘇必利爾湖,再從那裡跳到另一條河流,進入哈德遜灣。”

略微解釋了一下,大順這邊的人就很容易聽明白法國人在幹什麼。

簡單來說,戰爭快要結束了。

而現在,法國在東部的軍隊,正忙着攻打英國人的堡壘,佔據隘口。

北方的哈德遜灣的貿易站,並不是在法國的正規軍計劃當中,因爲法國政府希望通過談判,把約克堡納入自己的統治。

但德·拉·維倫德里,父子五人,在這一代經營了幾十年,他們當然知道法國的貿易政策,有非常嚴苛的管控。

然而,同樣的,法國也允許私人公司的存在。

德·拉·維倫德里父子等人,都有法國的軍銜。但這個法國的軍銜,和大順這邊的土司發的五品將軍差毬不多。

他們手裡並沒有正規軍。

你有本事、你能搞到錢,能借助印第安人土著,或者像是阿卡迪亞人這樣的法裔混血,你就把隊伍拉起來。

拉起來後,打下來的好處,自然不會少了伱們的,可以算作股份。

同時也會承認你們在這裡的半統治地位,以及在一些貿易領域具有優先權。

德·拉·維倫德里,就是個空頭中尉。

軍銜,確實是法國政府發的。

正規軍,一個沒有。

槍,一條不給,自己募集資金、自己買。

現如今,戰爭即將結束,這是一個公認的事實。很顯然,法國和大順兩邊,對於佔據十三州,一點興趣都沒有。

一方面,大順這邊肯定沒興趣。

而另一方面,法國人自己心裡也是有點批數的,法國能管的了新教徒?

當然,這裡指的是十三州的核心區域,在覈心區域之外的關鍵河口、三岔口、隘口等,還是要拼力爭奪的。那些小的居民點,能驅逐就驅逐、能佔領就佔領。

是以,眼看着戰爭、至少北美方向的戰爭基本上結束了,德·拉·維倫德里,和自己的親兄弟們,自然是商量着,把貿易站搶回來。

這樣,戰後,他們家族就可以獲得在北美毛皮貿易中的優勢地位,甚至可以成爲法國貴族,至少也能躋身上流社會了。

摸清楚了這裡面的道道,大順這邊的人也就更加放心了。

只要河流的下游在法國人手裡,那就先放了一半的心。

現在又知道這條河並不是直接往大東南流淌的,只是作爲毛皮貿易的水路,那麼另一半心也就放下了。

這對大順,當然是好事。

法國毛皮販子的利益越大,也就越會組織自東而西的墾荒,因爲墾荒種地和毛皮貿易,犯衝,只能是兩選一。

而且,毛皮販子的勢力越強、毛皮販子以及人蔘貿易集團的話語權越強,那麼向西開放墾荒的可能性就越低。

換言之,給大順這邊留下的時間也就越多。

大順這邊當然也有毛皮公司,比如鯨海公司。

但一方面,大順的這些公司,相對於朝廷的意志,就是個屁。阻礙墾荒,搞點小動作還行、欺上瞞下也還行。

但在大略上,他們沒有欺上瞞下的空間,因爲劉鈺很清楚北美西海岸的墾荒價值,並且一直在佈局這件事,他們也根本不可能在大略上欺上瞞下。

另一方面,還是大順這邊以金礦爲突破口,鯨海公司早在育空河採金時期,就已經開始轉型了。

最後,就是鯨海公司的毛皮貿易,對於草原的反芻動物,興趣真的不大。而對墾荒者來說,草原、旱草甸子,是比森林更適合的墾荒地。這兩邊的利益實際上是叉開的。

鑑於此,大順這邊的探險隊在回答“夕陽海”、“日落之灣”的問題時,也就很巧妙地回答了一下。

說並不存在這樣的海灣,也不存在一條可以直接通往太平洋的河流可以助於貿易。

他們當然也不會說他們是在西海岸找金子的,只說自己是“純粹”的探險家。

德·拉·維倫德里對此還是非常相信的。

因爲,法國人不可能理解“墾荒”是多麼迫切的一件事。因爲法國人不可能設身處地的理解大順的人地矛盾,已經尖銳到何等地步了。

所以,在法國人眼裡,或者在維倫德里的眼裡,跨越大洋,來種地?顯然不可能。

所以,要麼是找毛皮的、要麼是找人蔘的。

但,他父親那時候,就是靠人蔘和毛皮發的家,向西的探索一方面是要找夕陽海。

另一方面,也是在尋找新的人蔘產地,尤其是在大順當年派來的採參人的幫助下尋找這種超高貿易價值、爲數不多能從大順的嘴裡撬出來白銀的貿易品。

然而,他當然知道,人蔘是不可能在草原生長的。所以,既然大順說過了草原就是山脈,山脈對面就是海岸,那麼西海岸的人蔘估計是沒戲了。

當年劉鈺“包藏禍心”的人蔘貿易,此時終於大見成效。

正如昔年東虜的貿易品,人蔘貂皮東珠一樣,刨除東珠,實際上人蔘的生長地和毛皮產地基本是重合的。

法國人這些年在人蔘貿易中大賺便宜,所以也就到處找人蔘。

以德·拉·維倫德里父子爲代表的法國探險家,實際上這些年的重心,逐漸轉向了南方,而並不是西方。

尤其是伴隨着大順參戰,哈德遜灣必然要被法國控制後,“夕陽海”的意義大爲下降。

那麼,毛皮、人蔘又不可能生在草原。

相反,西洋參的產地,基本上是圍繞着北美五大湖區,向南一直到奧索卡高原、聯絡到阿拉巴契亞山。

這也就意味着,分割北美、以法國爲緩衝遏制北美十三州的戰略,在以德·拉·維倫德里等爲代表的法國探險家的“幫助下”,已經基本達成。

沿着五大湖向南、再到奧索卡高原、再到阿拉巴契亞山,基本上等同於將十三州給包住了。

法國在北美的利益集團,會在戰後,死死守住這個巨大的利益,絕對不會鬆口。

這也意味着,大順實際上可以和法國達成殖民地瓜分劃界約定:以人蔘生長區爲界,大順要草原區、法國要森林和高原區。

藉助法國的人蔘貂皮東珠利益集團,以及法國特色的歸化態度,還有法國奇葩的此時居然就有的“黑色法國人”的這種超族羣的構想,幫着大順頂住十三州的“邊疆良家子”西拓。

並且,法國能也只能選擇和大順繼續合作。

一則賣人蔘。

二則,法國只靠自己,頂不住十三州的巨大人口優勢。

這裡面的局,每一環都缺一不可。

不管是當初塞過來的採參人、還是大順主動擴大和法國的人蔘貿易、亦或者維倫德里這樣的法國探險家,缺了其中任何一環,都會導致出問題。

現在,顯然,“夕陽海”問題既然已經成爲法國探險家的一個“純粹求知”的東西,那麼這對大順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局面。

某種意義上,在北美,法國在北美,成爲了大順的“朝貢”、或者藩屬。

大順出錢買人蔘貂皮東珠,爲法國在北美的“龍虎將軍”提供軍費,由他們來頂住真正的敵人。

這一套,大順這邊還是比較熟悉的。

而且,很顯然,火槍時代,不可能玩砸了。

(本章完)

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1080章 爭功(五)第1054章 站臺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47章 聽說過沒見過的熟人第1078章 爭功(三)第80章 開個小洞第176章 十三張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156章 新思維第545章 難題第1226章 開戰(五)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574章 領導權第302章 這大英,藥丸吶第97章 風波起第946章 旗手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708章 海戰(六)第562章 啓蒙工具人(中)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1189章 理藩學(下)第381章 臚音第560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478章 看破第1287章 死與復仇(八)第585章 要忍讓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703章 海戰(一)第113章 小人哉第27章 臨行第1490章 終章 九三年(八)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1238章 三戰定印度(五)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45章 冰牆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551章 澳門的蝴蝶(下)第962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八)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1489章 終章 九三年(七)第472章 百思不得其解(中)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第331章 雷罰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1012章 圈地第570章 上黨歸趙之舊事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323章 假公正第258章 陸軍換海軍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89章 條約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525章 不敢殺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810章 聖君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787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四)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1176章 啓蒙躍進年(中)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272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中)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782章 身份第1208章 洋務運動式思維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997章 量身定製第1429章 王謝燕,百姓家(中)第162章 非是養死士第1042章 國運(下)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899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十)第96章 未雨綢繆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694章 做給百姓看
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1080章 爭功(五)第1054章 站臺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47章 聽說過沒見過的熟人第1078章 爭功(三)第80章 開個小洞第176章 十三張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156章 新思維第545章 難題第1226章 開戰(五)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574章 領導權第302章 這大英,藥丸吶第97章 風波起第946章 旗手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708章 海戰(六)第562章 啓蒙工具人(中)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1189章 理藩學(下)第381章 臚音第560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478章 看破第1287章 死與復仇(八)第585章 要忍讓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703章 海戰(一)第113章 小人哉第27章 臨行第1490章 終章 九三年(八)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1238章 三戰定印度(五)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45章 冰牆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551章 澳門的蝴蝶(下)第962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八)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1489章 終章 九三年(七)第472章 百思不得其解(中)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第331章 雷罰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1012章 圈地第570章 上黨歸趙之舊事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323章 假公正第258章 陸軍換海軍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89章 條約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525章 不敢殺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810章 聖君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787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四)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1176章 啓蒙躍進年(中)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272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中)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782章 身份第1208章 洋務運動式思維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997章 量身定製第1429章 王謝燕,百姓家(中)第162章 非是養死士第1042章 國運(下)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899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十)第96章 未雨綢繆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694章 做給百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