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

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

這種誰是朋友、誰是敵人的話,劉鈺常說。

旁人也就罷了,最心腹的康不怠卻咂摸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荷蘭不是一個整體,那大順就是嗎?

公子說的“我們”,到底是誰?

反正不是士大夫,士大夫和荷蘭這邊的事,八竿子打不着的關係。

那劉鈺這個脫口而出的“我們”,可就有些意思了。

“我們”,到底是誰?

細細品了一會劉鈺描述的敵人和朋友,越品越覺得味道有些燥。康不怠心中有話,這時候也不便說。

怕劉鈺一時興起,再說出一些不該說的話,忙叉開話題道:“既然奧蘭治家族已經‘El Retorno Del Rey’,王者歸來了,我們是不是就可以走了?”

“若再留在這,反倒叫奧蘭治的威廉不好做。他不做點姿態驅趕我們,難以平息輿論。真要是撕了條約,他又不敢。我看我們還是走吧。”

“我擔心真的不留餘地,逼他到牆角,爲了安撫民衆真的撕毀了貿易協定,那咱們錫蘭那邊的數萬人就不好過了,這時候不好出什麼岔子。”

劉鈺也正有此意。

“然也。是該離開了。不過在離開之前,我們還是要見一見我們‘潛在的朋友’。先拉上線,將來說不定還要合作。”

“至於奧蘭治派那邊,該走的形式還是要走的。既然新王即位,按照‘禮法’,這朝貢國該派人前去天朝請封,天子遣天使來冊封纔是啊。”

旁邊的人聽了這話,都笑了起來。

都知道如今再去,那便是火上澆油了,打着捍衛祖國尊嚴大旗的奧蘭治派,也會藉機炒作這件事,非要弄得轟轟烈烈把劉鈺派去的人轟走不可。

不過,反正此時要轟走劉鈺的這些人,本就是將來的敵人。

而之前讓劉鈺頗爲不爽的東印度公司、荷蘭的金融家們,其實已經有了和他做朋友的基礎。

只要大順能夠順利地拿下南洋,這個“友情”就會更加地穩固。

這裡面的原因很簡單。

佔據南洋的東印度公司,和試圖下南洋的大順,不死不休。

大順下南洋成功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和大順資本,可以合作。

這叫【有些本來是對抗性的矛盾,如果處理得當,則可以轉化爲非對抗性的矛盾】

對抗性矛盾和非對抗性矛盾的轉化,關鍵就在於找到轉化的節點。

資本是逐利的。

在大順不下南洋的時候,VOC掌控着南洋的香料貿易壟斷,投入一塊錢,哪怕貪腐橫行、哪怕聽調不聽宣、哪怕總督腐敗人盡皆知,依舊可以給股東每年最低18%的股息。

如果大順下南洋,荷蘭資本想要奪回南洋、重獲香料貿易的壟斷,考慮到繞好望角的損耗、後勤補給、死亡率,至少需要30艘戰列艦,五萬名士兵,300艘輔助船隻,不要說18%的年息,單單是這個成本,每年的利息就要讓荷蘭受不了。

稍微算一算,這就至少需要一億兩白銀的軍費。

東印度公司若能一下子拿出這麼多現金,還用得着十年做一次財務報表,努力做假賬嗎?

很多年前,西班牙有個著名的笑話,說大明孱弱不堪,20000名西班牙士兵就能征服大明。

這話,真的一點沒錯。但就和劉鈺常說的那些“絕對正確的廢話”一樣,這就是一句標準的絕對正確的廢話。

能在風帆艦時代把20000名士兵從西班牙運到大明,這能力……1977年驚動世界的蘇聯埃塞俄比亞戰略大空運,堪堪能達到這個水準,那是蘇修的巔峰時代。若問問巔峰時候的蘇修,能否放棄衛星、運輸機,純粹風帆艦來一波20000人的戰略投送,蘇修都要頭疼。

在這個英國人遠征加勒比都有三分之二死亡率的時代,西班牙若有能力在大明晚期把20000名士兵運到大明,也就意味着西班牙的後勤、海運能力,莫說征服大明,征服世界都不是問題。

所以,這種話就是屁話。

也所以,荷蘭人的腦子根本意識不到大順與荷蘭之間的對抗,到底有多危險。

古人說,百里之城,必有國士。但看看東印度公司這幾年的決策、作爲,劉鈺覺得荷蘭頂尖的那羣人的腦子,也就那樣吧。

和大順的士大夫犯一個毛病,不笨,很聰明。但是認識和看待世界的方法論,和他身邊的那些參謀們都有代差。

南洋,就是把對抗性矛盾,轉換爲非對抗性矛盾的關鍵節點。

荷蘭對法宣戰,則是這個關鍵節點能夠發揮雙倍效果的關鍵。

如果荷蘭不對法宣戰,大順依舊可以贏,但是劉鈺嘴裡的“敵人”的狂熱的愛國情緒,會瀰漫很久,沒辦法打斷他們的脊樑骨。

如果荷蘭對法宣戰,大順在南洋也得不到法國的援助,區別在於荷蘭民衆的脊樑骨會被打斷,喪失最後一點愛國的狂熱,接受荷蘭已然成爲一個小國的事實。

93年巴黎的那場風暴降臨之前,就將荷蘭人民的脊樑骨打斷。那樣,荷蘭人便不會想到第三條路。

在絕望之後,只能選擇躺平等死,再也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政治的走向、荷蘭的命運。

因爲沒有人告訴那些絕望的人,原來還有另一條路可以走。

只會演變成:寡頭、攝政、大商人、奧蘭治派,你們隨便折騰吧,反正就這樣了,還能怎麼樣呢。老子抗爭過、奮鬥過、爲祖國流過血,爲尊嚴撒過汗,可到頭來有什麼改變呢?我愛這荷蘭國,可誰愛我呢?躺平等死吧,反正都是你們的遊樂場,愛怎麼樣怎麼樣、愛怎麼賣怎麼賣吧。

劉鈺很確信,和那些大商人、寡頭、大股東們,可以合作。但和尚有愛國熱情的荷蘭民衆,沒法合作。

廣大的人民羣衆,纔是荷蘭的基石,也是他嘴裡的“我們”最大的敵人。

所以纔要打斷荷蘭人民的脊樑骨,只剩下一羣獨立戰爭給西班牙提供貸款、法荷戰爭向法國賣軍火走私糧食的荷蘭統治者。

他和註定要下臺的奧蘭治派,沒什麼可說的。

但和此時看似矛盾重重,不可調和的議會派,大有話題,雖然看上去是他把議會派坑下臺的。

非要去奧蘭治派那“自取其辱”,主要還是給議會派“納投名狀”,證明自己的清白,並沒有與奧蘭治派達成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只不過,這投名狀,納的是自己的頭。

這叫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

兩日後,還不等劉鈺派人去要求“執政官派人去天朝請封”呢,前大議長、沒有如同他的前輩那般被人活剮吃肉的安東尼,主動前來拜訪劉鈺。

這位之前呼風喚雨的大議長,如今已經卸任了大議長的職位。

荷蘭奇葩的政治制度、一票否決權,註定了威廉四世想要成爲成爲共和國執政,需要先成爲七省的七個省執政。

這和大順是相反的。

大順要執行什麼政策,需要的是天佑殿和六政府那邊通過,由上而下推行。

荷蘭這邊要執行什麼政策,需要的先是七個省的各個城市,在各個省的議會裡達成一致;然後七個省再在聯省議會中達成一致。這不是少數服從多數,而是各個城市都有一票否決權。

如今七省都沒有反抗,也沒有力量反抗。

奧蘭治派在與大商人們在暗地裡達成了“不會改革”的交易後,七省都承認了威廉四世成爲聯合省的終身執政。

實際上,這就是稱王了。

世襲、終身、子嗣妻子繼承,除了不叫國王叫執政官外,和國王沒有任何區別。

不過,這也就是個名頭。如同威廉四世的前輩威廉三世那樣,敢改革,股價就崩,所以強如兼任英國國王的威廉三世,也只能向荷蘭省點頭哈腰,沒有荷蘭省的同意,也不會制定什麼政策。

不因別的,就因着荷蘭省拿着七省財政開銷的57%。

威廉也絕對不敢把“王宮”放在阿姆斯特丹,要麼去鹿特丹、要麼去海牙,一定要逃離議會派勢力的大本營阿姆斯特丹。

雖然議會還是掌權,可面上也要過得去。

對人不對事的好處,就在這裡,大議長下臺,這事兒就揭過去了。

下臺的大議長,依舊是商人階層的領袖。

前大議長的下臺,只是在給民衆一個交代,而不是要給民衆一個承諾。

這種時候,高舉着維護祖國尊嚴、國體的奧蘭治家族,肯定是不可能來找劉鈺的。所以,反正已經背了個大黑鍋的前大議長安東尼,只能出面來和劉鈺談談。

這一次會面,算是私人會面。安東尼已經不再是大議長了,也就不需要那麼多的繁文縟節。

“侯爵大人。您已經完成了對聯合省的報復。您成功地把聯合省拖入了一場戰爭,數萬荷蘭人的生命、幾十萬上百萬的弗洛林銀幣,都是您報復的成就。”

“我很想知道,您的報復,是針對我這個拒絕了您‘自由貿易、關稅協定’的大議長?還是針對整個聯合省?”

劉鈺哈哈笑着,用了一個特別粗俗的比喻。

“母狗不先把尾巴翹起來,公狗也沒機會趴上去的。可不是我把母狗的尾巴翹起來的。您認爲這是報復?”

安東尼嘆了口氣,然後點了點頭。

“是的。一場殘酷的戰爭。以及,您不會不知道這幾天阿姆斯特丹股交所發生的事,幾支股票的價格狂跌,尤其是東印度公司的股票。很多人都在拋售,人們懷疑失去了對華貿易,東印度公司是否還能維繫許諾的18%的最低年息。”

劉鈺心道18%的最低年息?待老子下南洋,讓你1.8%都沒有。再說這才哪到哪啊,這算個屁的報復?

“安東尼先生,如今您不再是大議長,我希望您能和議會派、以及商人們,帶個話。”

(本章完)

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1088章 工業革命(一)第555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一)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998章 看得見的手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230章 科技攻關小組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864章 相對的仁義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206章 狠話第604章 互相猜錯的底線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95章 任俠士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246章 探險隊第825章 海牙慘案(二)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5章 落後第794章 憧憬(下)第1227章 開戰(六)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1309章 死與復仇(三十)第1209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上)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329章 真正的貴族第140章 錯路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130章 暴論第700章 反圍城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446章 人都死了第246章 探險隊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378章 還是朝貢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328章 問罪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2章 枯燥第80章 開個小洞第86章 外交訛詐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1128章 志向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725章 殺心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565章 制禮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80章 開個小洞第1054章 站臺第1171章 備戰(十)第1243章 三戰定印度(十)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第93章 破題第46章 哈士奇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67章 開眼看世界的契機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122章 混沌未可知第337章 見過第89章 條約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72章 參謀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148章 魚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808章 閹黨(中)第547章 惡龍第339章 取義第441章 瘋了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727章 毀屍滅跡第185章 提前交兵權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679章 北方的最後一件事第1171章 備戰(十)
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1088章 工業革命(一)第555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一)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998章 看得見的手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230章 科技攻關小組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864章 相對的仁義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206章 狠話第604章 互相猜錯的底線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95章 任俠士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246章 探險隊第825章 海牙慘案(二)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5章 落後第794章 憧憬(下)第1227章 開戰(六)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1309章 死與復仇(三十)第1209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上)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329章 真正的貴族第140章 錯路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130章 暴論第700章 反圍城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446章 人都死了第246章 探險隊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378章 還是朝貢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328章 問罪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2章 枯燥第80章 開個小洞第86章 外交訛詐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1128章 志向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725章 殺心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565章 制禮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80章 開個小洞第1054章 站臺第1171章 備戰(十)第1243章 三戰定印度(十)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第93章 破題第46章 哈士奇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67章 開眼看世界的契機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122章 混沌未可知第337章 見過第89章 條約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72章 參謀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148章 魚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808章 閹黨(中)第547章 惡龍第339章 取義第441章 瘋了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727章 毀屍滅跡第185章 提前交兵權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679章 北方的最後一件事第1171章 備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