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

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

如果,威廉·皮特,支持他所支持的種種道理,並且反對戰爭,那麼,從進步的角度看,無疑,他可以算作一個偉大的人。

至少,一個有始有終、知行合一、邏輯自洽的進步派。

但,他說的,和他做的,卻是這樣的扭曲。

所以,在皮特的敵人中,劉鈺對皮特的評價不是很高,覺得皮特水平一般。

純粹就是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昭和參謀,或者後世那種爲了反對而反對的反對派,就在於此。

一方面,皮特作爲反對派,強烈反對稅收制度、反對消費稅搜查、反對農業稅、反對酒稅。

另一方面,皮特掌權後又激進的擴大戰爭,歷史上法國撐不住的時候,皮特要把西班牙一起宣了、要把戰爭從馬尼拉打到加拿大、要一直打到法國徹底放棄紐芬蘭的捕魚權……要繼續擴軍、繼續打仗、繼續維繫龐大艦隊和軍費開支。

錢從哪來?

皮特在站出來說風能進、雨能進的時候,大義凜然。

難道他不知道,那次收酒稅導致的搜查私酒問題,是要緩解國庫欠的4億五千萬兩白銀的債務,這筆錢是他執掌內閣時候,打仗、擴軍、把艦隊擴到西法兩國之和、在北美投入了上萬部隊導致的?

皮特反對常備軍。

可常備軍不就是因爲他所支持的全面戰爭而擴大的嗎?

皮特反對對北美壓迫。

可“維持英國議會的權威”,不就是他在臺上所追求的嗎?北美人要的北美議會,不正是他絕對反對認爲會損害他控制的倫敦議會的權威嗎?他自己不也知道,北美的議會和英國的議會並立,英國議會將會失去真正的權威嗎?

皮特反對沃波爾的稅收政策、諷刺沃波爾對西班牙戰爭的失利。

可實際上,“這是否還是英國、這是否是那個偉大的艦隊比其餘國家都多的國家?爲什麼不進行全面的戰爭?”這不正是皮特在詹金斯耳朵事件時候的煽動狂熱的演講嗎?後續的加稅、土地貴族對土地稅過高的不滿、東印度公司的尾大不掉因爲要買國債議會只能再給東印度公司增加壟斷年限,這不正是他煽動戰爭之後的財政問題嗎?

皮特反對在北美駐軍,認爲這會引起北美的不滿。

可北美駐軍問題,難道不正是他在七年戰爭期間,增加常備軍、往北美大量運送部隊,以及後續清教徒的殘酷屠殺導致的印第安人大起義不斷增兵,導致戰後1500名軍官無法安置、不得不要求北美提供軍費導致的嗎?

皮特認爲北美的反抗,是內閣的無能和錯誤導致的,和他無關。

可北美對於駐軍問題的反對,不正是因爲他吃掉了加拿大,導致“爲了防止法國和天主教侵襲而駐軍保護北美”這個理由,北美的人不再需要,因爲法國已經徹底滾蛋、印第安人的起義被鎮壓了嗎?

皮特高喊着自己是平民意志的代表,把自己塑造成大平民。

可是,他難道不是轉身就接受了查塔姆伯爵和伯頓平森特子爵的貴族頭銜嗎?

看似魔幻,然而從階級的角度來看,很多事就很清晰。

皮特所代表的,不過是英國商業資本的利益。

反對《消費稅》是如此、支持對西班牙的戰爭是如此、支持全球殖民戰略如此、反對降低土地稅是如此、支持東印度公司延長壟斷權還是如此。

即便他說的天花爛墜。

亦或許,可能在他年輕的時候,真的有過“讓每個人成爲貴族、保護自己城堡不被王權侵害”的理想。

但,誰沒年輕過呢?

說到底,最終還是老馬的評價:

【他們認爲自己是不列顛帝國收入的得天獨厚的管理人。只要他們還把政權的壟斷看成自己的世襲財產,他們就可以放棄別的爲他們造成的壟斷。】

【力圖保持自己世襲的寡頭政權乃是輝格主義的唯一特徵。至於除此以外輝格黨有時也加以維護的那些利益和原則,並不是它自己的,而是工商業階級的發展即資產階級的發展強加於它的。】

格倫維爾此時的跳反,是如此;皮特之前狂熱地支持戰爭,也是如此。

只不過,現在他所狂熱支持的戰爭,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國債持有人、西印度商會的船隻所有者、走私販子、商人、壟斷商人……他們的利益,都受到了損害。

大順的參戰,使得國債危如累卵,喪失了信任。

塞內加爾的支點,讓奴隸販子的每一次運輸,都面臨被劫持的威脅。

加勒比海大順武裝商船和巡航艦以哈瓦那爲中心的四處出擊,讓西印度羣島的商人損失慘重。

海量的貨物,讓北美的走私集團出現了分化。原本走私集團壟斷的來貨渠道,被大順取代;而那些在岸上售賣的,則喜迎大順走私船。

在戰爭的奇蹟年,所有商人都認爲,打下去,會更好。

戰爭、全面的戰爭,會獲得更大的殖民地、更大的市場、更廣闊的貿易。

那時候,戰爭的呼聲,壓倒了一切。

而現在,當初支持皮特的人,全都站出來反對皮特。不是因爲別的,只是我因爲皮特的政策,並沒有給他們帶來更多的財富,只帶來的破產、截貨、資金斷流、股票貶值、以及銀行擠兌。

龐大的國債需要兌付償還,這些現實的情況擺在眼前,皮特能給出怎樣的答案?

正如格倫維爾所言:好名聲都是你的,愛國的你、反對增稅的你、反對搜查緝私的伱。可國債問題、增稅問題、和約談判,這些卻留給了繼任者。

你拍拍屁股走了,爛攤子誰來接?

不是沒有願意挺身而出的人,但問題在於,誰挺身而出,皮特到時候在臺下作爲反對派,必然又是大義加身。

和談、停戰,會噴懦夫、叛國者。

加稅、還債,會噴民賊、違反傳統。

對北美增稅,會噴導致了英美分離。

將北美的駐軍裁撤,會噴虐待爲國出力的英雄。

稽查走私,會噴違背傳統。

不查走私,會噴腐敗無能。

認可北美自己組建和倫敦平等的議會,會被噴加強王權、背叛議會。

不認可北美自己組建和倫敦平等的議會,會被噴要爲北美分離負責。

作爲“小愛國者”核心成員的格倫維爾,對這一套簡直再熟悉不過了。

畢竟,當初他們就是靠着噴沃波爾的政策,搏出的名望。而且,格倫維爾非常清楚,皮特說的“在下院的影響力來自於反對政府的活動”的意思。

面對皮特,格倫維爾在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後,又說了一個更爲實際的東西。

“直布羅陀的陷落,那些被先行遣返回來的軍官,手裡有約翰·莫當特的遺書。”

“信上的內容,對你非常不利。”

“現在國內的情緒也非常不好。”

“託利黨憎恨你打亂了削減土地稅的節奏。”

“輝格黨認爲你在議會裡權力太大,已經有集權的傾向,認爲你在塑造一個聽命於皮特家族和坦普爾家族的政府。”

“我們的新國王,你應該知道,他一直被灌輸着‘Pitt had the blackest of hearts’的想法。你有一顆黑心,一顆試圖用合法和民意的方式,讓皮特家族和坦普爾家族做合法克倫威爾的黑心。”

“更爲心痛的,是國內的輿論和情緒。”

“一部分人,認爲你狂熱且激進的大洋戰略,觸動了中華帝國的安全底線,所以他們纔出兵捍衛他們的安全底線。”

“另一部分人,則頗受東方帝國的幕後外相的影響,認爲關稅是導致一切問題的根源。”

“現在,整個不列顛處在一個岌岌可危的危險情勢當中。”

“登陸的威脅,並未解除,雅各布派仍舊還未放棄他們的最後希望,以期能夠藉助中國人和法國人的力量,登陸蘇格蘭。”

“國債也岌岌可危,大量購買國債的人,急需政府給出一個可信的償還方式。”

“東印度公司的資金鍊已經斷裂,他們在東方的所有貿易都被切斷。波斯、印度、土耳其的貿易站,都被佔領;西非的奴隸貿易,也無法進行。”

“在這種時候,我們當然需要戰鬥到底,但是人民需要知道,我們要戰鬥到什麼程度。”

“至少,人民需要知道,我們的新國王,是否還會把漢諾威看的那麼重。至少,如果我們放棄漢諾威,人們會相信我們可以守衛英國的核心利益。”

“他們願意戰鬥,英格蘭的每一個鄉村、每一處海岸,都願意爲捍衛國教,獻出他們的生命。”

“但他們,不想再爲漢諾威流血、爲十三州交稅了。”

“他們願意戰鬥,但需要知道,和平的曙光在哪裡。”

皮特敏銳地察覺到了格倫維爾話中的意思,反問道:“你是什麼意思?”

格倫維爾沒有回答,只是沉默。

他的意思,其實很簡單。

既然你現在還未辭職、既然你現在還執掌軍政,那麼你需要拿出來一個明確的方案。

尤其是在這個新國王登基的時機。

如果不放棄漢諾威、不放棄國王那被蠱惑的託利黨的君主制思想,那麼你就辭職。

明確要繼續戰鬥、戰鬥到最後一人。

但戰鬥的目的,是捍衛國教、捍衛英格蘭的自由,而不是去捍衛走私販子的利益、捍衛東印度公司的壟斷利益、或者去出錢在遙遠的北美和法國人戰鬥、更不可能再爲了漢諾威戰鬥到底。

戰鬥到底的意思,是說“存在某個底線,我們會爲這個底線的核心利益戰鬥到底,而不是爲了這個核心利益之外的東西繼續陷入這場無休止的世界大戰當中”。

這種話,讓皮特來說,最是合適。

格倫維爾希望,自己能夠繼承皮特的衣鉢和政治遺產,但又剝離皮特的不良遺產。

因爲,在他看來,皮特已經政治死亡了。

與其這樣無聲無息地離開,不如在離開前,完成一些平時難以完成的事。

徹底切割國王和德國的關係、徹底把王權重新擴大的傾向擋住、藉機摧毀國王身邊的人,比如國王母親的好友、他君主制思想的老師,約翰·斯圖爾特。

那是個托利黨人、王權派,以及……蘇格蘭人。

現在最重要的,不是法國和中國的入侵與戰爭,因爲海軍那邊有足夠的信心,可以捍衛海峽,而是要摧毀蘇格蘭人成爲首相的可能。

如果皮特在這時候,提出一個“戰鬥到底”的“底”;以及一個“償還國債”的“底”。

這樣,球就踢到了國王這邊。

要麼,接受。

要麼,拒絕。

接受,要麼滾蛋去漢諾威、要麼放掉很多王權,延續輝格黨寡頭們的統治,避免最危險的君主制復辟。

而拒絕,就意味着他只能依靠約翰·斯圖爾特組閣,並且在拒絕皮特提議後還要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到時候,整個英格蘭都會反對,沒人會接手這個爛攤子,所有的問題都要國王和約翰·斯圖爾特來承受。

(本章完)

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682章 打印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475章 臨別告誡(一)第631章 被坑的瑞典人第48章 不可抗力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1307章 死與復仇(二八)第1354章 英國的總崩潰(三)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641章 前科第271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上)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641章 前科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23章 扎心的話第850章 誤解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157章 老婆本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849章 威望(下)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994章 鹹餌第524章 懷疑對象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1484章 終章 九三年(二)第436章 各自打着小算盤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430章 權謀第246章 探險隊第954章 釣魚第1078章 爭功(三)第321章 一牛之力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第278章 不要做夢第1049章 坐莊(上)第248章 鎖鏈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181章 監獄船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509章 回報率第633章 斡旋家第768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113章 小人哉第625章 手段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76章 恍然第52章 模棱兩可第1391章 凡爾賽和約(十八)第1170章 備戰(九)第905章 羅馬和迦太基第767章 擴大影響力第116章 沿途見聞第889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下)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243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下)第1405章 遷徙路(八)第406章 都是生意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1012章 圈地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996章 超額完成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404章 異端相見第625章 手段第1054章 站臺第195章 過時了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756章 表演戰(六)第948章 歐洲貿易區(中)第1169章 備戰(八)第32章 佈置
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682章 打印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475章 臨別告誡(一)第631章 被坑的瑞典人第48章 不可抗力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1307章 死與復仇(二八)第1354章 英國的總崩潰(三)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641章 前科第271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上)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641章 前科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23章 扎心的話第850章 誤解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157章 老婆本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849章 威望(下)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994章 鹹餌第524章 懷疑對象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1484章 終章 九三年(二)第436章 各自打着小算盤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430章 權謀第246章 探險隊第954章 釣魚第1078章 爭功(三)第321章 一牛之力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第278章 不要做夢第1049章 坐莊(上)第248章 鎖鏈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181章 監獄船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509章 回報率第633章 斡旋家第768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113章 小人哉第625章 手段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76章 恍然第52章 模棱兩可第1391章 凡爾賽和約(十八)第1170章 備戰(九)第905章 羅馬和迦太基第767章 擴大影響力第116章 沿途見聞第889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下)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243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下)第1405章 遷徙路(八)第406章 都是生意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1012章 圈地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996章 超額完成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404章 異端相見第625章 手段第1054章 站臺第195章 過時了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756章 表演戰(六)第948章 歐洲貿易區(中)第1169章 備戰(八)第32章 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