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

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

這幾名優秀的參謀,都是最早的一批老人了,是有戰略思維的。中國傳統的軍事教育,本來也是放在此時世界略爲奇葩的先教戰略、後學戰術。

由此基礎,在戰術上他們看出了雙方的問題。

戰略上,也一樣可以預判將來的走勢。

腓特烈二世既然沒丟軍保帥、沒有扔掉這九千人的德紹親王軍團,帶着主力跑路,而是選擇在逆境中作戰,這固然需要勇氣,但也更需要戰術。

按照李衛公的兵法和孫子兵法關於攻防轉換的思想,只能選擇送掉自己的騎兵去攻而轉守,爭取主力步兵抵達。

戰場機動而非戰略機動,騎兵總是比步兵快,二十里的距離步兵要行軍兩個小時,而騎兵只需要四十分鐘,這就是差距。也是在七點鐘之前,在查圖西茨的普魯士唯一能得到的援軍。

而步兵,至少要在九點半到十點左右才能抵達。

如果不先讓騎兵去送,奧軍兩萬八,還有絕對優勢的騎兵,吃掉在查圖西茨據守的普魯士軍團,七點開打,很可能九點之前就能結束戰鬥。

但九點,普軍的步兵主力絕對不可能抵達支援。這是普魯士軍隊,不是後世那些一天能強行軍百八十里還能繼續投入戰鬥的鐵軍。

讓騎兵去送,至少可以拖延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也就是讓查圖西茨被奧軍攻下的時間,從九點鐘拖到十點,以及十點之後。

別看只有一小時的差距,戰場上莫說一小時,甚至可能五分鐘就能絕對勝負。

這就是大順這邊的參謀所認爲的“戰術上還有贏的可能,只要奧地利人不斷犯錯”。

但在戰略上,這一步其實就是飲鴆止渴。

騎兵送掉,之前一直又都在吃騎兵不足的大虧,這仗就算打贏了,普魯士也就到此爲止了,絕對沒有再組織一場會戰的能力了。

送掉幾乎全部的騎兵家底,戰場還是在中歐平原,沒有騎兵,下一次會戰那不是給人送菜的?

而這幾個參謀確信,這就是在阿姆斯特丹的劉鈺想要的“情報”。

只是,戰術上普魯士能不能贏,現在還難說。至少在這幾個參謀看來,贏的機會微乎其微。

此時局勢嚴重不利的普魯士軍隊,果然率先用騎兵發動了進攻。

剩餘的步兵,依託着查圖西茨小鎮,利用小鎮上的房屋作爲掩體,構築工事,全然是一副放棄戰術動作全力死守的姿態。

這種狀態,在大順這邊的參謀看來,未必錯,但也意味着只能依靠援軍才能轉守爲攻。

沒有炮兵配合、沒有步兵快速跟進,就算騎兵衝開了缺口,那還不是很快就被奧地利人把缺口堵住?到時候衝擊的騎兵,怕不是一個都回不來,失去了衝擊力的騎兵,還想和列陣堵住了缺口的步兵對射?

“若是當年鼎盛的、訓練最佳、軍官比例最高狀態下的青州軍做奧地利軍,這一仗該怎麼打?”

思索着這種設想,在他們看來,若是大順這邊的軍隊來打,還是很容易的。

刨除掉步兵戰術思想的差異,大順軍改後的炮兵思路絕對是世界一流的,至少在此時,應該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建立了成體系炮兵的國家。

這種軍事改革當然不是閉門造車的結果,而是延續着、吸取了歐洲這些年的戰場經驗。

在三十年戰爭之前,全世界都在爲火器時代,嘗試兩條路。

一條是野戰炮配火繩槍,依靠隊列進攻和肉搏騎兵決勝的路線。

另一條則是明、順延續的那種,艦用重炮配火繩槍配輕便大噴子炮,極力加強一線火力的路線。

多管火銃、輕便虎蹲炮、大擡槍、二人擡的小炮、瑞典皮炮,等等奇葩的設計,都是第二條路線的產物。

只是,實踐出真知,歐洲常年的戰爭證明第二條路線是錯誤的。

但也直到二三十年前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燧發槍和刺刀投入使用,這兩種戰術思路才分出了勝負。之前只能說是不分勝負,土耳其人也是第二種思路、波斯人也是第二種思路,在燧發槍和刺刀普及之前,並不比第一條路線要差。

只是,刺刀和燧發槍已經普及了。

所以,在第一次岔路分歧上,軍改前的大順絕對落後了。

然而伴隨着青州軍西征事件帶來的軍改,大順彎路超車,不但徹底拋棄了舊體系,而且還吸取了各國的經驗,在陸軍戰術體系上引領了世界的潮流。

從瑞典的古斯塔夫二世將大炮輕便化、組織軍團炮;再到大順從法國購買的那些波旁王室的豪華風格的獸首炮;再到覺得四磅炮太輕、八磅炮不能跟上軍改後的步兵展開速度太慢,而改進了廢除四、八而用六磅炮的炮兵體系。這都不是憑空產生的。

思路,是延續的。

當年劉鈺從法國買的那堆奢華的波旁王室風格的獸首炮尾的大炮,單就鑄造工藝上,只能算是先進,但絕對不像是法國的74炮戰列艦一樣,引領風騷。

但法國炮兵體系的思路,卻是絕對領先的。包括那些沉重昂貴奢華風的獸首炮,也是延續了法國74炮戰列艦的思路——在火力、機動這兩個屬性上,儘可能達成平衡。

這個炮兵體系的思路是絕對正確的,但受制於技術、精加工、鑄造工藝、以及步兵戰術等原因,波旁王朝的炮兵體系已經有些過時了。

呆板的線列陣步兵,行進速度不快。

所以,沉重的八磅炮,不用考慮快速展開,也足以爲步兵提供支援。

然而,大順軍改後的步兵戰術,尤其是平準噶爾阿爾泰山以北一戰的思路,強調的是步兵的機動性,依靠快速變陣、縱隊行進轉向等,打開缺口。

這就需要更輕便的火炮,能夠跟得上以戰場機動性爲第一要素的大順步兵。

四磅炮,倒是夠輕,但是威力太小,根本撕不開缺口。

八磅炮,威力足夠,但是太過笨重,又跟不上大順步兵的速度。

同時,伴隨着劉鈺這邊不計成本地投資蒸汽機的前期科技樹,鑄造、冶鐵、鏜牀加工等工藝不斷進步,但進步的程度,又不能將八磅炮,做到威力不減而又輕便地可以快速展開、跟隨步兵的程度。

於是,大順的炮兵體系,順理成章地採用了機動性、火力達成現有技術條件下完美平衡;現有步兵戰術下完美適合的六磅野戰炮、十二磅重野戰炮。

這個思路,還是延續了劉鈺購買法國那些獸首炮的思路,只是因爲步兵戰術體系、和技術進步的原因,在新條件下對舊思路的落實。

看似只是炮兵體系的改變,實際上則是背後一整套陸軍戰術體系變革的一個方向的表現而已。

因着大順的炮兵體系已經確定,所以參謀們必須要明白,新炮兵體系的優勢,否則爲什麼要費時費力費錢地改革舊體系呢?

也正是因爲經過無數次的討論,大順這邊的參謀對於戰場上的普軍和奧軍……至少在炮兵這一塊上,頗爲不屑。

大順這邊,軍改之後,打過的所有仗,都有炮兵優勢。一方面是燧發槍刺刀軍改之前,大順的一線投射火力不足,只能依靠各種大炮彌補形成的慣性;二則是大順開國之戰,着實吃過當時亞洲最強炮兵後金的漢奸炮隊的虧,吃過虧就印象深刻,極爲重視炮兵。

在大順參謀看來,這普軍和奧軍的炮兵,都明顯不太對頭,炮兵的比例實在是少了點。

而且炮兵的使用,也是大順新炮兵體系提上日程後,日日講、夜夜題的反面教材。

腓特烈二世正在指揮作戰,大順的參謀們就在高處觀察着戰場的局勢,履行作爲軍事觀察團成員的義務,以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但看到現在,還是沒看到什麼可以攻玉的地方。

八點鐘左右,戰鬥已經進行了一個多小時,正如大順這邊的參謀們設想的那樣,主動出擊的普魯士的騎兵崩盤了。

奧地利的騎兵不論是技術還是數量,都勝過普魯士的騎兵,普魯士這邊的炮兵也沒有大順那種輕便的跟隨騎兵機動的野戰炮,無法進行有效的火力支援。

雖然崩了,但戰術目的已經算是堪堪達到了。

在送出騎兵的這段時間,奧軍統帥並沒有抓住機會,進攻中軍,而是一直等到兩翼的騎兵戰結束,這纔開始準備大規模進攻。

大約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奧地利軍的中軍步兵基本是死的,一動沒動。

大順的參謀們大概也能理解,可能是奧地利軍那邊還是呆板的線陣戰術,不能做到青州軍那樣的快速變陣和縱隊行軍轉向,所以步騎的配合有極大的問題。

尤其是奧地利右翼的普魯士騎兵,按照大順參謀在阿爾泰山北麓一戰的經驗,完全可以用步兵配合騎兵,把普魯士的左翼騎兵集羣全部吃掉。

但望遠鏡里奧地利步兵的行動速度簡直感人,就這麼讓那支在大順參謀們看來已是要被全殲的普魯士騎兵跑了出來……

而接下來的一幕,更是讓這幾個大順的參謀瞠目結舌。

此時的奧地利軍隊,已經擊潰了普魯士左右兩翼的騎兵,側翼完全被奧地利掌控。

但奧地利這邊居然沒有加強在側翼的進攻,反而把大量的步兵都調往了中線,要強攻查圖西茨。

軍力一線排開不說,竟然是肉眼可見的平均佈置,完完全全是一條厚薄幾乎一致的線。

野戰炮都被分散到各個中隊,作爲步兵的支援火炮,各自開火,轟擊查圖西茨小鎮的普軍陣線。

衣着華麗的擲彈兵,全都拆散成一個個小隊,跟着各個步兵中隊突擊,在漫長的戰線上處處開花。

而小鎮西北邊,也就是奧地利軍的左翼、普魯士軍的右翼,就有一處不算高的高地,那裡的普魯士軍數量很少,但是已經取得了側翼絕對優勢的軍隊竟然沒有攻那個既可以威脅普軍中軍側面、又可以完全掌控戰場態勢的山丘。

反而原本鋪開的陣線,不斷地朝着中央方向、查圖西茨小鎮的正面擠壓。

帶隊的參謀放下望遠鏡,忍不住罵了一句。

“我日恁娘!奧地利這邊的統帥,該拉去槍斃啊。擲彈兵和野戰炮,是這麼用的?分散到各個步兵中隊?而不是集中在一起,做一把最鋒利的匕首,直接攻下西北邊的山丘?這戰術體系和會展思路,和鯨侯那一套集中優勢於一側,一點突破,截然不同啊。”

(本章完)

第662章 廢丞相 設內閣第1254章 封爵加分項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70章 不明碼標價的交易第1496章 終章 九三年(十四)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1049章 坐莊(上)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1103章 工業革命(十六)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316章 結善緣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1364章 國富論(七)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730章 你死我活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940章 自覺(二)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第719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中)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1320章 施加神聖性(下)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1230章 開戰(九)第1278章 夷丁第1322章 符合現狀的上層建築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215章 海軍部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406章 都是生意第1480章 臨別告誡(六)第47章 先把地圈起來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67章 開眼看世界的契機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658章 光榮復辟(下)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606章 懷念過去(下)第602章 帝國末期都這樣第930章 覺醒(二)第665章 分贓大會(二)第922章 歸來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618章 十月的聖彼得堡第716章 歸義軍(下)第127章 必拿下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700章 反圍城第1237章 三戰定印度(四)第881章 區別對待(下)第547章 惡龍第1232章 開戰(十一)第1012章 圈地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940章 自覺(二)第431章 主戰者皆國賊也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48章 不可抗力第1325章 破滅的第一版山巔第1136章 近代的門檻第928章 戰前輿論準備(下)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873章 “不正當”競爭(五)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1370章 裡病外治(六)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1497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五)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988章 拍馬屁(上)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1119章 最終困境第46章 哈士奇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392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第70章 不明碼標價的交易第1127章 自身定位(下)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
第662章 廢丞相 設內閣第1254章 封爵加分項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70章 不明碼標價的交易第1496章 終章 九三年(十四)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1049章 坐莊(上)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1103章 工業革命(十六)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316章 結善緣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1364章 國富論(七)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730章 你死我活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940章 自覺(二)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第719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中)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1320章 施加神聖性(下)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1230章 開戰(九)第1278章 夷丁第1322章 符合現狀的上層建築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215章 海軍部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406章 都是生意第1480章 臨別告誡(六)第47章 先把地圈起來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67章 開眼看世界的契機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658章 光榮復辟(下)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606章 懷念過去(下)第602章 帝國末期都這樣第930章 覺醒(二)第665章 分贓大會(二)第922章 歸來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618章 十月的聖彼得堡第716章 歸義軍(下)第127章 必拿下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700章 反圍城第1237章 三戰定印度(四)第881章 區別對待(下)第547章 惡龍第1232章 開戰(十一)第1012章 圈地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940章 自覺(二)第431章 主戰者皆國賊也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48章 不可抗力第1325章 破滅的第一版山巔第1136章 近代的門檻第928章 戰前輿論準備(下)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873章 “不正當”競爭(五)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1370章 裡病外治(六)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1497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五)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988章 拍馬屁(上)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1119章 最終困境第46章 哈士奇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392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第70章 不明碼標價的交易第1127章 自身定位(下)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