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

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

是不是說,這些人,都是一羣“蟲豸”呢?洪洞縣裡無好人了?

難道就沒有真正爲具體的、貧民階層、失地農民等人爭取利益的人蔘與其中呢?

連寫《常識》的托馬斯·潘恩,都因爲說【一小羣富有的弗吉尼亞土地投機者,包括華盛頓,李和倫道夫家族,利用這一皇家憲章進行調查並聲稱擁有大片土地的所有權,包括13個殖民地以西的許多土地。但實際上,根據公共利益,這些土地應屬於以大陸會議爲代表的美國政府】這番話,被最好的朋友割席斷交,直接被排擠到了法國,最後葬禮上連個有頭有臉的人出席都沒有。

不但如此,屍骨無存,墓都被扒平了,屍骨被人挖走,至今不知所蹤。

那就可想而知了。

斯蒂芬·霍普金斯所說的“不過10萬人的生命的代價”,到底要換什麼東西?

自由?

那麼這個抽象的概念,具體到底是什麼意思?

具體到每個人的身上,比如具體到漢考克的身上,他要的自由是什麼?是買法國的糖、賣新英格蘭酒、購西非的奴隸。

具體到華盛頓的身上,他要的自由是什麼?是他在俄亥俄公司的投資,是阿拉巴契亞山以西的土地。

具體到亨利·米德爾頓,他要的自由是什麼?是他欠蘇格蘭銀行家的錢,不想用白銀償還,而想用無錨定物的紙幣償還,但英國政府不讓。

大順這邊要做的“別唱高調”、而是“談具體利益”,其精髓就在於把矛盾具體化。

這也就破解了北美第一宣傳家塞繆爾·亞當斯所抓住的關鍵點:不要談具體的利益,要談抽象的單詞;不要談具體的條件,要談抽象的自由。

塞繆爾·亞當斯的技巧,其關鍵,在於“因地制宜”。

其基礎,是歷史上英國的政策,損害了北美大量的資產者、地主、土地投機商的利益。

並且在隨後的戰後蕭條、71年歐洲經濟危機金融崩潰破產潮中,吸引了大量的直接被衝擊的、經濟上最脆弱的城市小資產者——他們比北美有地的農民,其抗風險能力,要脆弱的多,他們是貨幣政策的“春江水暖最先知的鴨”。

禁止無錨定紙幣法案,直接導致了北美的通貨緊縮,大量的鞋匠、皮匠、釀酒匠等,直接活不下去了。

一旦沒有這個基礎,那麼這一套東西就會過於空洞,無法施展出足夠的力量。

現在,大順的做法,就是通過具體的利益,完成對北美上層的分化,使得他們無法團結在一面抽象的旗幟下。

這面旗幟,叫反英。

這個抽象的集合,叫英國。

但具體的東西,到底在反什麼?大順這邊在一一破解。

既然弗吉尼亞的利益就是在西部的土地上,那麼怎麼拉都沒有用,那就直接不拉。

既然富蘭克林的私生子已經被委任爲了新澤西總督,那麼大順這邊就可以歡迎富蘭克林來參加這個會,作爲北美方面和英國方面的橋樑。

只要還有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的空間,那麼這件事就有的談。

這件事有的談,越早談好、越早把北美的暴力機關搭建起來,大順就可以越早開始移民計劃,並且越早把可能需要花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的黃河新道修成,避免那場因爲南邊被擡高淤高而必然會發生的黃河決口洪水漫灌所造成的華北大水災。

這個北美的暴力機關,是用來抓新英格蘭的人、維護邊境用的。

指望法國人,是指望不上的。法國人的小日子過得還可以,指望法國人把人口移的足夠多來確保勢力均衡,肯定沒戲。

而現在的情況,對大順的目標是非常有利的。

因爲,經濟基礎雖然決定上層建築,卻不可能機械地決定。因爲大順把利益糾葛掰開,就一定會達成大順想要的結果嗎?那未必。

現在英國這邊讓富蘭克林來做這個搭橋的,作爲北美方和英國方討價還價的溝通者,至少有幾個方面,可謂是對大順相當有利的條件。

富蘭克林自己的政治傾向,那不必提。

政治傾向之外,富蘭克林除了作爲政治家,還是個科學家。

這倒不是說因此,或者說因爲劉鈺在大順科學院鼓搗的那些東西,就會讓富蘭克林產生“媚中”的情緒,以至於覺得大順這邊的想法都是對的。

當然不可能這麼簡單。

只不過,大順科學院的存在,以及劉鈺鼓搗的那些東西,作爲大順從背景畫中走出時候的“人設”,這時候確實是幫了忙的。

雷電故事不提。

大順科學院這邊是聘了歐拉做外籍院士的。

在光到底是粒子還是波的問題上,歐拉支持惠更斯的“光是一種波”的學說。

富蘭克林也是支持的,並且,因爲牛爵爺的赫赫威名,富蘭克林和歐拉都是少數派。

相信光是一種波。

但如何證明呢?

大順科學院這邊“設計”了一個很小的試驗。

雙縫干涉。

於是,光是一種波的學說,終於得到了實驗驗證,並且是在大順科學院完成的。

這和是否會增加富蘭克林的好感,關係不是太大。

而是劉鈺打造的“大順的人設”,通過諸如類似的事,使得大順的人設,是鐫刻着“科學”二字的。

既然這個“人設”,是講科學的、講理性的。

那麼,從大順這邊流傳過來的《國富論2.0plus》,是不是科學?

是不是符合理性的推斷?

大順這個國家,從“背景板”中走出來的瞬間,人設便已定格。

而劉鈺一直在加強這種人設。

由此人設,所衍生出的“由講科學、講理性的大順,流傳出來的《國富論2.0plus》,自然也是講科學、講理性”的,那也就非常的順理成章了。

既然富蘭克林是科學家,講科學,那麼這本披着很科學的皮、且有人設光環加持的《國富論2.0plus》,自然也就說服了富蘭克林。

而富蘭克林,是真正去過愛爾蘭的。

他親眼目睹了愛爾蘭,在英國那不做人的重商主義政策下的悲慘。

所以,他確信,英國的這套政策,肯定要完。

既不會帶來科技革命、也不會讓英國強大,只會慢慢腐朽,最終淪爲和愛爾蘭一樣的境地。

相反,大順的這套國富2.0,則大有道理。

通過休克,來靠無形之手,完成對北美和英國所有不合理的產業的清理,從而讓英國與北美,找到真正的擅長的產業、優勢的產業,這纔有未來。

而這套東西,恰恰又解決了北美很多大商人的訴求。

並給大順給出的“大順代收關稅、按照銷售額分配關稅”的辦法,在技術上又是切實可行的。

故而,富蘭克林個人,非常支持大順這邊給英國開出的藥方。並認爲,這是科學的、理性的、面向未來的。

(本章完)

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300章 又一個戰略欺騙的犧牲品第1000章 扶植第737章 機遇(下)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752章 表演戰(二)第507章 朝廷的厚望第136章 爭朝不爭夕第46章 哈士奇第130章 暴論第1232章 開戰(十一)第708章 海戰(六)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73章 法理問題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1455章 最終的鬧劇(二)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1187章 理藩學(上)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456章 你想嘗膽,卻沒人演夫差第355章 對罵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177章 機遇期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1117章 傳承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1007章 皇權的超然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57章 開戰第640章 授俄以漁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998章 看得見的手第54章 全員賭棍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508章 求仁得仁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148章 魚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1345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五)第846章 雙贏(上)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1226章 開戰(五)第1049章 坐莊(上)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54章 全員賭棍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640章 授俄以漁第181章 監獄船第57章 開戰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507章 朝廷的厚望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1281章 死與復仇(二)第1031章 顯學胚子第1228章 開戰(七)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452章 有福了第32章 佈置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104章 浩然正氣第1044章 新危機(下)第851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一)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978章 決勝千里之外(一)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832章 中荷友誼(上)第140章 錯路
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300章 又一個戰略欺騙的犧牲品第1000章 扶植第737章 機遇(下)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752章 表演戰(二)第507章 朝廷的厚望第136章 爭朝不爭夕第46章 哈士奇第130章 暴論第1232章 開戰(十一)第708章 海戰(六)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73章 法理問題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1455章 最終的鬧劇(二)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1187章 理藩學(上)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456章 你想嘗膽,卻沒人演夫差第355章 對罵第824章 海牙慘案(一)第177章 機遇期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1117章 傳承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1007章 皇權的超然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57章 開戰第640章 授俄以漁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998章 看得見的手第54章 全員賭棍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508章 求仁得仁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148章 魚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1345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五)第846章 雙贏(上)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1226章 開戰(五)第1049章 坐莊(上)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54章 全員賭棍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640章 授俄以漁第181章 監獄船第57章 開戰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507章 朝廷的厚望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1281章 死與復仇(二)第1031章 顯學胚子第1228章 開戰(七)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452章 有福了第32章 佈置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104章 浩然正氣第1044章 新危機(下)第851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一)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978章 決勝千里之外(一)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832章 中荷友誼(上)第140章 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