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 做成死案

第1016章 做成死案

講了這麼一句不明不白的話,阜寧縣令起身做了個請劉鈺借一步說話的手勢。

向後繞了兩步後,衛兵立刻將兩人圍住,不叫那些窪地裡的人看着。

阜寧縣令悄悄看了眼劉鈺,雖然劉鈺神色如常,但他卻知道這是個戰場上下來的軍功系的,真要殺人的話,臉色怕是看不出什麼。

雖說劉鈺的名聲在官場裡那也算是不學無術,根本不懂太多聖人學問,但阜寧縣令估計自己剛纔講的那句話劉鈺應該還是懂的。

是以他道:“國公,下官斗膽一問,國公真是要依着賑災款、河工款、軍需款來給這件事定性?”

這話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是要殺人啊?還是要嚇唬人?

只要不把這個事定性成這三種情況,就還有轉機,最多罰款、革除功名。

劉鈺笑道:“怎麼,你這是要勸我做善事,不殺人?”

阜寧縣令立刻把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

“國公誤會了。下官之前聽說了這麼一件事,說是這阜寧的一家佃戶,路上被狗咬,這佃戶情急之下,把這狗給打死了。”

“結果這狗,是本處鄉紳家的。那鄉紳便叫這佃戶,出了香火錫箔錢,又爲這狗披麻戴孝七日,在墳前磕了頭,方纔罷休。”

這種事劉鈺聽多了,淡淡道:“狗咬人很正常,人咬狗才算奇聞。就這,如今這天下,這也配叫事?”

“我這人是個講規矩的人,《大順律》哪條規定了,說佃戶不能給狗披麻戴孝了?多大點事啊,生產資料,也就是土地在鄉紳手裡,他要不披麻戴孝就壓根租不到地,喝風?這不很正常嗎。”

阜寧縣令堆笑道:“是,國公說的沒錯,確實正常。但是吧,這個事兒雖然正常,雖然道理確實如國公所說,這是生……生……哦,對,生產資料所有權的事。”

“確實,要治本,非得均田。或者如國公般力主下南洋另有活路。但是吧,均田天下必然反對,驚恐萬分,國將不國。下南洋,過於殘暴,百姓多死亡,他死在本地那正常,前些年本縣每年如何不死個三五千?但死在南洋這就……”

“然而,不談本質,不談治本,只把狗這件事拿出來說,天下輿情必將憤恨,皆言可殺。若因此殺人,天下拍手稱讚,無人會說什麼。”

劉鈺呵呵一笑,故意問道:“怎麼,我這按照規矩,他們侵吞糧款來殺人,這就不行?”

阜寧縣令搖搖頭、又點點頭。

“國公勿怒,確實,行也可、不行也可。要是國公真因爲侵吞糧款來殺人,天下人皆以爲國公殘暴。”

“也確實如國公所言,那鄉紳讓佃戶給狗披麻戴孝,確實按照律法不該殺。但是,如果殺人之後,再加上這樣的事,天下必不會說國公殘暴。”

“因何被殺,是一回事。”

“殺了之後,其身上多少罪名、多少讓人憤恨之事,又是另一回事。”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下官曲解聖人之意,非是聖人本意。”

“然而,政與刑,德與禮,其中區別,國公細思。”

“國公這麼殺人,就是以政、以刑。”

“而若將那些國公看來並不違法的事,都加上,傳播天下,那麼就是以德、以禮。”

“殺人以政、刑;輿情以德、禮。如此,才叫天下鄉紳無話可說。”

“否則……恐讓本朝蒙上暴虐之名,屆時民間多加傳播,只說他們修橋補路之事,卻說國公故意害他們。縱國公身正不怕影子斜,但……但此事畢竟有損朝廷仁德之名。”

說到這,阜寧縣令又看了一眼劉鈺,心想你們軍隊出來的人,辦事就是簡單粗暴,毫無該有的水準。也就是出身好,有個好爹,要不然就你走科舉,半年就得滾蛋回家。

殺人能這麼殺呢?這又不是戰場。

再說多大點事啊,你要就這麼殺,天下讀書人豈不都共情這些鄉紳,只覺他們冤枉?

本來這點事就殺人,便重了。

你既非要給他們安這些錢糧算軍需、賑災、黃河堤壩河工類似的罪名,砍頭是夠了,可天下鄉紳必定不服啊。

你這明顯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不就剋扣點錢糧,倒賣點役米嘛,這要是鬧起來不是天下人人自危?

再說,就算是真有罪,那也是你陷害的呀。明知道貓吃腥,你非得把快肉放在貓身邊,貓吃肉你就打一頓,這實在說不過去啊。

到時候,你說這事你位高權重的,反正身上一灘屎,也不差這點了。我可不行啊,日後去別的地方上當官,人家一聽我是惟新元年的阜寧縣令,我這地方官還怎麼當?

到時候,人家再收集一下這些鄉紳修橋補路、捐助縣學、大災納米的事,說不定以後你就要被人立個跪像立在他們墳頭了。

我可不想和你一起跪。

“國公,前朝洪武皇帝的惡名,不都是殺人殺出來的嗎?殺人可以,但殺完人之後,還要誅心吶。”

“於理,殺他們,真的有法可依。”

“於情,殺他們,實在是暴虐了。所以,情之一事,關鍵在講德。”

“以法論,下官剛纔所言的給狗披麻戴孝之事,不該殺。但以情論,殺之,交手稱快。”

劉鈺嘿嘿笑道:“這殺人誅心一詞,可不是這麼用的。《春秋》之義,原情定過,赦事誅意,故許止雖弒君而不罪,趙盾以縱賊而見書。”

“按這麼講,誅心之論,我只需要給他們定個罪名,說他們有意挑唆朝廷與百姓之關係,想要引發百姓起事;故意敗壞朝廷仁德之名。甚至,其心險惡,想要故意破壞淮河工程,繼續讓安徽每年淹死十幾萬人?”

“甚至試圖謀劃高家堰潰堤,淹死上百萬人?嚴重的反社稷行爲,必要槍斃?”

阜寧縣令苦笑道:“這種誅心罪名,就有些扯了,反倒叫人聽了覺得笑話,沒人信啊。所以說,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活用誅心之意。”

“既是有逼着佃戶給狗披麻戴孝的,那麼,欺男霸女的事有沒有?強取豪奪的事有沒有?把這些事搬出來,是比國公理解的誅心之論更有用的。”

“不知道國公是否知道,本朝開國之初有這麼一首逆詩。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爲紅顏……後面下官就不敢誦了。”

“下官的意思,就是……呃……”

阜寧縣令想了半天詞,纔想到一個劉鈺之前用過的詞,再三告罪之後道:“呃……國公萬萬、萬萬不要發怒。”

“下官以爲,國公的……呃……三觀,對,三觀,國公的三觀和天下人大爲不同。”

“我之前誦的那句逆詩的三觀,與本朝太宗皇帝那時候的三觀,也大不同。就拿當時的聯虜平聖朝義軍一事,亦或者開關借兵爲君父報仇之類的話,這在當時很多人就覺得是正常的。但太宗皇帝移風易俗之後,才普遍覺得不正常。”

“再比如,前朝得國之正,早有說法。但於太宗皇帝之前,其所正者,指的是起事‘亂’天下的是紅巾軍,朱洪武非是先起來造反的,因爲這些逆賊將天下禍亂了,他來平定天下,不是篡逆謀反,是以爲正。”

“而太宗皇帝后,言前朝得國之正,源於驅韃虜、起於布衣,此真正也。畢竟這麼論前朝,本朝才至正。”

“也就是說,本朝太宗皇帝之前,先起兵的不正,天下已經亂了再成事的方正。而本朝太宗皇帝之後,則呃、對,三觀,三觀則是越早越正,誰先舉的旗誰就正,越早就越正。畢竟韓林兒不是傳位於朱洪武,而太祖皇帝是承高迎祥的名號。呃當然……這個,聖朝鼎定後,何以謂之‘起義’這就另有說法,早歸早,還必要義,不能只論早……”

“不過,總之,下官的意思,就是國公以爲天大的事,天下人覺得其實是小事;國公以爲天大的錯,天下人覺得其實不是大事;國公覺得一些小事,天下人覺得是大事……甚至於,有時候國公認爲是對的,別人卻以爲是錯的。”

“要辦事,要麼移風易俗讓天下人覺得你做得對;要麼,就還是要順着天下人的三觀來辦。”

“所以,國公覺得他們該殺,下官也覺得有道理,但於天下三觀而論他們不該殺,殺了就是暴虐。”

“但如果,拿給狗披麻戴孝這個事來說,國公覺得,此事沒什麼用,要麼均田、要麼下南洋,解決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問題,否則不要說治標不治本,恐怕標也治不了。”

“但是,讀書人覺得下南洋暴虐、均田逆天理,倒不如弄出這種事來殺幾個,弄得人人激憤更舒服。”

“雖然可能於國公看來,這並沒有什麼用,什麼都解決不了。但,天下人不認爲需要從根本上解決,只想看解決這些毛皮。”

“此事,當這麼做。”

阜寧縣令腦子轉的飛快,很快給出了個主意。

該殺的殺,反正你都動了殺心了,我說不殺也沒用。

殺之前,蒐集惡名,是那種律法上辦不了、但德禮上叫人恨不得殺之的事。

把案子辦死之後,將案情蒐集,出書。

出書的理由,出書的目的,就是要道之一德、齊之以禮,讓天下人知道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對的。這個理由是誰也不能反對的,這是道義加身。

而若能做到這一步,那麼這個案子就無人敢翻了。

因爲,就算要翻這個案子裡的蹊蹺,怎麼看都有貓膩。

但礙於這些惡行,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來翻這個案子。

也就是說,本來是覺得案子裡貪腐剋扣這事有鬼,好像是有人下套,但把那些惡名擔上之後,這案子就成了死案,翻貪腐剋扣裡的古怪,就顯得要給這些惡行翻案一樣,必要天下狂噴之。

但還必須說明白了,這些人不是因爲這些惡行被殺的,而是因爲貪腐剋扣糧款被殺的。

這樣,既維護了律法,也借用了道德輿論。

更重要的……阜寧縣令心想,這裡面肯定是有問題的,怎麼看都像是你在故意縱容,然後引誘他們犯罪,再殺他們。這事傳出去,實在太難聽,而且你這活幹的太糙,我他媽也得跟着受牽連。

你是蝨子多了不癢,我可不行。

我反正是躲不開了,這攤泥巴是指定得沾身上了。

既如此,那就直接做絕了,做成死案,做成天下誰也不敢翻、不敢動的死案。

就和之前兩淮震動的鄉紳活埋百姓案一樣。

要麼不活埋。

既是活埋,那就直接做死。

不但活埋,還要給他們扣上聚衆謀反、力圖大事的帽子。

想到這,阜寧縣令悄悄看了一眼窪地裡聚集的數百鄉紳,再一看這個窪地,心裡猛驚醒道:“這……這窪地,不就是還沒填的墳嗎?恁娘,他們在西域東洋南洋戰場上的時候,是不是也是這麼處理屍體的?真是晦氣,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本章完)

第508章 求仁得仁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590章 借頭一用,以平民怨第138章 良家子第1373章 裡病外治(九)第1055章 小麻煩第1434章 “太空歌劇”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第531章 兩頭下注第1007章 皇權的超然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1079章 爭功(四)第530章 打漁殺家第542章 惡毒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1056章 不可能名正言順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1015章 虎兕出於柙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93章 破題第187章 開戰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1458章 最終的鬧劇(五)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1370章 裡病外治(六)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749章 臥榻之側(上)第1363章 國富論(六)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229章 不可生搬硬套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1309章 死與復仇(三十)第1030章 氛圍第246章 探險隊第903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四)第1348章 三角貿易(上)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1448章 三山合一(下)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520章 科班與草莽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246章 探險隊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794章 憧憬(下)第1354章 英國的總崩潰(三)第484章 也就那麼回事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962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八)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565章 制禮第767章 擴大影響力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679章 北方的最後一件事第55章 說服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1038章 大獲成功(三)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759章 憂慮不安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552章 理想國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1363章 國富論(六)第593章 資本的去向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1057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一)第808章 閹黨(中)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1116章 脈絡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922章 歸來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132章 新型宗藩關係第808章 閹黨(中)
第508章 求仁得仁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590章 借頭一用,以平民怨第138章 良家子第1373章 裡病外治(九)第1055章 小麻煩第1434章 “太空歌劇”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第531章 兩頭下注第1007章 皇權的超然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1079章 爭功(四)第530章 打漁殺家第542章 惡毒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1056章 不可能名正言順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1015章 虎兕出於柙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93章 破題第187章 開戰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1458章 最終的鬧劇(五)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1370章 裡病外治(六)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749章 臥榻之側(上)第1363章 國富論(六)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229章 不可生搬硬套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1309章 死與復仇(三十)第1030章 氛圍第246章 探險隊第903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四)第1348章 三角貿易(上)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1448章 三山合一(下)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520章 科班與草莽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246章 探險隊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794章 憧憬(下)第1354章 英國的總崩潰(三)第484章 也就那麼回事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962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八)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565章 制禮第767章 擴大影響力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133章 可堪大用第679章 北方的最後一件事第55章 說服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1038章 大獲成功(三)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759章 憂慮不安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552章 理想國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1363章 國富論(六)第593章 資本的去向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1057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一)第808章 閹黨(中)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1116章 脈絡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922章 歸來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132章 新型宗藩關係第808章 閹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