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

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

現在事情已經鬧得稍微有點大了。

真正的老百姓最多也就看看熱鬧,而江蘇省各府的流氓們,已經先忙碌起來了。

打行,興起於前朝,也算是經濟發展的副產物。

一開始倒是還有點俠義氣,但幾乎是必然的,就和青蓮教、白蓮教、聞香教之類一樣,發展發展就亂七八糟了。

打行起源於蘇州府,源於蘇州府募兵防備倭寇,但倭亂結束後,這些人被遣散了。

一羣練武的,進了城市,然後被遣散了,沒有生計,所以他們會幹啥,也就顯而易見的。

當時的應天巡撫來處置這些問題,剛來就被這羣人來了個下馬威,衝進去給了一耳光,告訴應天巡撫別雞兒沒事找事作死,不然你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最後鬧到了要起事攻下蘇州府、武力弄死應天巡撫的地步。

顯然,封建鐵拳教了教這些人,流氓和軍隊有巨大區別。

這也導致了一個後果,就是這些人流散各地,嘉靖年間於蘇州府,到了萬曆年間已經擴散到松江府。

而這些年,大順廢運河,大量漕工,也爲江南幹這一行的輸入了大量的新鮮血液,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最遲到萬曆中期,打行就已經“初步專業化”了。

最下層是敢玩命的馬仔、打手。

上層,以秀才爲主。

秀才大量參與流氓組織,是從萬曆年間興起的特色。

民告官,甭管有沒有理,先捱打。

秀才有特權,不需要。所以迅速催生出了秀才打行這種高端組織,畢竟正規的黑社會也得需要名牌大學的律師會計之類的嘛,都差毬不多。

秀才作爲讀書人階層的特殊羣體,是有一定的豁免權的,而且一般情況地方官也不敢下死手。

封建王朝,從不光鮮。

但看明末江南,經常出現民衆打的衙役、士兵抱頭鼠竄的場景。不知道的還以爲這些喝血的衙役都是人民子弟兵,不可能對百姓下手呢。

實則上這些百姓帶頭的,是專業的打行秀才。

秀才領着,生員帶頭,隨便一搞,誰也不敢真的下手。

百姓,百姓一年死幾十萬,也沒見什麼事。可要是打死個生員、秀才,那事可大了去了。

伴隨着大順廢棄運河,甚至更早從開始海運算起,大順江蘇的打行也迅速分化了。

松江府作爲海運最先興起的地方,大量的外地人、漕工、以及山東登州府等地的水手等涌入,新幫派和舊打行,迅速出現了衝突。

而松江府的新興資本、工商業的發展,也繼續搞自己的“專業隊伍”,兩邊鬥了幾年,最終伴隨着大順廢運河這個決定性的打擊,舊打行全面潰敗。

松江府的秀才們,很多也搖身一變,成爲了新興階層、工商業資本的附庸。

而在揚州府,舊打行這些人,依舊還是依附鹽商爲生的,包括大量的秀才,有文有武。

有筆桿子,也有專門的槍桿子。

至於百姓,百姓在被組織起來之前,其實力量不大。

現在因爲鹽政改革鬧出來的矛盾,是立體的鬥爭。

上層有朝堂爭鬥。

中層有官員扯皮。

下層……下層,其實就是鹽商的衝鋒隊,和新興資本家的衝鋒隊,兩邊在打。

當然,這有點侮辱德納衝鋒隊,論組織力確實差得遠,但某些方面差不多。

雙方出於不同的目的,都把下層爭鬥的焦點,放在了這一次廢鹽改墾上。

至於說這件事真正的利益相關的幾十萬鹽戶……不過是被利用的而已,他們自己是沒有任何發聲渠道的。真正能把這幾十萬鹽戶、松江府工人組織起來的強力組織,打這羣人跟玩似的,但現在他們還未登上歷史舞臺。

兩邊依附舊鹽商資本,和依附新興工商業資本的兩大沖鋒隊,在資本的命令下,迅速展開了動員。

舊鹽商體系那邊,快速找到了專業打行,大量秀才開始寫文章,痛批墾荒公司奪民之產、使民無業、逼死百姓、不給小民活路、天日昭昭六月飛雪的大量文章,開始在舊鹽商控制的各個府縣傳播。

而專門負責仗着秀才身份鬧事、見官不拜、地方官不敢打死、衙役不敢真下狠手的武打行,也組織了三十多名有功名的秀才,帶着大量的中下層地痞,向事發縣集中。

新工商業體系這邊,也快速找到了在松江府灰色鬥爭中大獲全勝的新幫派,這些融合了漕運漕工狠勁兒、或者逃避朝廷追捕的香教堂口,也迅速組織了人手。

而松江府等地已經開始依附新興資本的秀才、生員們,也領導了錢,開始寫文章描繪鹽戶生活的苦難,豬狗不如的生活,盛讚鹽政改革的好處,痛批那些鹽蠹是百姓口淡的禍根、是朝廷鹽稅少官鹽難賣的根源。

而負責諸如衝擊衙役、“義憤”毆打官員的秀才生員們,也都準備好了。

封建社會嘛,黑社會也是要看身份等級的。

能打對面秀才的,只能是秀才,不能越身份等級鬧事。

正所謂,京城有京城的規矩,江南有江南的規矩。

有些事,在江南,就得用江南的辦法。

前朝內閣首輔朱國禎,在《皇明大事記》中,已經將江南打行,與甘州兵變、大同兵變、遼東兵變等,視爲同等的大事。

應該說,能當首輔的,這點眼力還是有的。

雖然他無法理解這是商品經濟發展、大明基層失控、工商業發展的必然,但也意識到這是一種“嶄新的”、可以和甘州兵變遼東兵變等並列的大事。

在封建王朝,當朝首輔將其視爲與兵變同等重要的大事,也足見其嚴重程度。

應該說,朱國禎的預見是正確的。

從嘉靖末年到明亡,江南的一系列光怪陸離的官民爭鬥、抗稅、黨爭等等,這些打行的人全程參與。

無組織的民衆,是成不得事的。

即便打行只是封建幫派的興致、專業打手、流氓無產者的性質,組織鬆散,但終究是有組織的。

否則,是無法解釋諸多奇怪的記載的,怎麼百姓就有那麼高的政治覺悟。

哪怕到了甲申年,崇禎上吊,江南哭臨,這些打行“流氓衝鋒隊”,也露了臉。

閹黨想要列班祭拜,復社反對,寫檄文羞辱。

閹黨就僱傭了一批當地流氓,上街去打復社的人。

復社也知道,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於是復社的徐武靜、張子退,立刻從東陽、義烏等地,僱傭了大量的打手。

崇禎吊死江南哭臨期間,閹黨的衝鋒隊和復社的流氓衝鋒隊,就在街上開幹。

最終還是復社那邊的人更多,打的閹黨的人抱頭鼠竄,完全控制了市井局面,讓閹黨在市井間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復社迅速控制了市井間的輿論風向。

顧炎武在其《生員論》裡,就指出過這個問題。

朝廷年年科舉。

科舉那麼多的秀才舉人生員。

然後並沒有那麼多的官缺。

大家讀書是爲了當官,你又沒有那麼多的官缺,然後還要體現重視儒家而給生員諸多優待,這些生員能幹啥?

顯然啊,迅速流氓化啊。

利用朝廷給予的特權,當黑社會的頭目。

底層流氓不敢打的人,我來打;底層流氓不敢罵的人,我來罵;底層流氓不敢幹的事,我來幹。

上層結黨結社。

基層秀才當上層打手。

最底層是流氓無產者組織的專業打手。

當然,顧炎武雖然發現了問題,但解決問題的想法比較扯淡,認爲要改變這種情況的辦法,是復“察舉制”,認爲每個縣舉薦四五人,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了……就挺有想法的……

總之,正所謂,流氓不可怕,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不但有文化,還有國家給予的身份相關的諸多特權,那就更可怕了。

這也算是工商業發展起來之後,在工商業比較發達的城市、且朝廷的中央集權基本崩掉對基層毫無控制力時候,鬧事的標準套路。

筆桿子寫文,掌控輿論,佔據道德制高點,煽動情緒。

底層打手出動,搜捕對面的打手,打的他們不敢露面,那麼他們的輿論也就無法在市井傳播。

朝廷干涉,生員打手出面帶頭,以有組織的一批專業打手攻擊衙役等,帶動城市不明真相的百姓,造成法不責衆的效果。

這一招在明朝是一直有效的。

而這樣的招數,最怕啥?

怕真敢抓人的軍隊。

他們成不得事的原因,也就是他們的侷限性。

那些打行的生員,得益於朝廷穩定,因爲他們的特權本來就是朝廷授予的,所以他們的依靠就是自己的特權。

所以他們懼怕,且絕對不敢發動真正的民衆的力量,因爲他們知道民衆的力量一旦爆發,如同江南奴變和更早的江南借糶事件,他們會一文不值。

他們在用工商業發展之下的城市街壘鬥爭的雛形套路做事,卻又絕對不敢反封建,因爲他們本身就是封建王朝的特權受益者,這也註定了他們只能是一羣戰五渣,萌芽至死仍舊萌。

而打行流氓,相對於無組織的百姓,是強大的。

但他們,又是所有有組織的羣體中,最弱雞的那種,哪怕對面的組織方式是宗教,他們都打不過。

這一次,鹽商那邊認定劉鈺不敢真的在城市殺人,所以依舊還是採取這樣的套路。

而松江府這邊的新興階層,也只能採取這樣的套路對抗。

而且,相對來說,松江府這邊,專業性更高一些。

因爲,之前出過一些事,經過劉鈺的處置,使得松江府的流氓……專業化了。

(本章完)

第1373章 裡病外治(九)第1209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上)第604章 互相猜錯的底線第1437章 分歧(三)第639章 製造英俄矛盾第249章 暫借第1231章 開戰(十)第847章 雙贏(下)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182章 隨時準備着第1406章 遷徙路(九)第674章 歸國第55章 說服第1456章 最終的鬧劇(三)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664章 分贓大會(一)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431章 主戰者皆國賊也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162章 非是養死士第689章 建議投降第1394章 優勢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420章 奇襲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105章 正義使者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上)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1394章 優勢第1007章 皇權的超然第139章 考察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1208章 洋務運動式思維第784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一)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795章 南巡意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1271章 攻防心理(六)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56章 埋伏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148章 魚第645章 難得的互信第113章 小人哉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933章 覺醒(五)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446章 人都死了第1021章 事物的兩面性(上)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1480章 臨別告誡(六)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251章 壓力第1173章 備戰(十二)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694章 做給百姓看第247章 海參崴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626章 縱橫家的舞臺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574章 領導權第23章 扎心的話第1238章 三戰定印度(五)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202章 評書梆子學歷史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1120章 鄉約村社(一)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1365章 裡病外治(一)第478章 看破第571章 逆轉外交第138章 良家子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658章 光榮復辟(下)
第1373章 裡病外治(九)第1209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上)第604章 互相猜錯的底線第1437章 分歧(三)第639章 製造英俄矛盾第249章 暫借第1231章 開戰(十)第847章 雙贏(下)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182章 隨時準備着第1406章 遷徙路(九)第674章 歸國第55章 說服第1456章 最終的鬧劇(三)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664章 分贓大會(一)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431章 主戰者皆國賊也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162章 非是養死士第689章 建議投降第1394章 優勢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420章 奇襲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105章 正義使者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上)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1394章 優勢第1007章 皇權的超然第139章 考察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1208章 洋務運動式思維第784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一)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795章 南巡意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1271章 攻防心理(六)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56章 埋伏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148章 魚第645章 難得的互信第113章 小人哉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933章 覺醒(五)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446章 人都死了第1021章 事物的兩面性(上)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1480章 臨別告誡(六)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251章 壓力第1173章 備戰(十二)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694章 做給百姓看第247章 海參崴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626章 縱橫家的舞臺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574章 領導權第23章 扎心的話第1238章 三戰定印度(五)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202章 評書梆子學歷史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1120章 鄉約村社(一)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1365章 裡病外治(一)第478章 看破第571章 逆轉外交第138章 良家子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658章 光榮復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