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

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

“你不是要仁義嗎?要制民恆產,要不與民爭利,要維護傳統鹽法嗎?”

“好,我比你更仁義、更復古、更保護小民、更制民恆產、更加一道更緊的鎖鏈。”

“林大人需得明白,現在這些反對的鹽戶場商,他們可是一點都不想真的制民恆產、不得脫籍、嚴加管控的。”

“他們反對的,是圈那些無主地。”

“但林大人可以扛着仁義大旗,要把那些無主地,都招募竈丁,全部分掉,不得私佔。”

“所有竈民,編籍在冊。若要脫籍,收回草蕩;所有商賈,全部按照鹽法來,不得佔有草蕩,勒令退回或者抄沒;朝廷全面接管鹽業,復前明開國時候的制度,加強人身控制;清查草蕩,朝廷編號升蕩,招募小民補位,不准他人割草……”

“你猜,到這一步,這些鹽戶會不會直接弄死那些之前替他們說話的人?會不會燒了他們的房子、打死那些高喊仁義的人?”

“原本是誰和誰的矛盾?搞到這一步又變成誰和誰的矛盾了?原本是鹽戶伸冤儒生吶喊,二者合力,現在呢?”

說罷,劉鈺大笑道:“我負責不仁不義,林大人負責大仁大義。你要知道,保守派,既仇視進步派,也仇視反動派。反動,也是改革嘛,也要改變現狀。他們纔不管往前走還是往後走的,只要動彈一下,他們就會反對。”

“只是他們明明是保守派,卻高舉反動派的大旗。既然如此,林大人何不把反動的大旗扛起來?”

林敏琢磨了一下這些詞,奇道:“那,誰是真正的反動派?”

劉鈺笑道:“那些真的準備復井田、重身份、定匠籍的那些人啊,那纔是真正的反動派。他們是真準備這麼幹的,可那些口頭上拿儒家仁義壓人的,可只是嘴上的反動派、實際的保守派。”

“所以,必要的時候,我可以給程廷祚寫封信,讓他召集顏李學派的激進弟子,大有一副要在江蘇‘能井則井、不能井則均’的態勢。這才叫真的制民恆產、仁義禮法嘛。”

林敏回味兒了一陣,覺得這個主意真的是過於惡毒。

再想了一陣,恍然道:“按國公這個反動、保守、進步的分法,其實我是保守派?”

劉鈺大笑道:“你以爲呢?你的鹽政改革那一套,一沒有讓產鹽量上升、二沒有調整產鹽與場商之間的關係。”

“你那一套改引爲票,我不早說了嗎?就是均田、兼併再均田。修修補補這一套,只不過換批人賺這筆錢就是了,按你這麼改,十年後的票販子,就是昨日的囤引商。由此可見,你不是進步派。”

“那麼,你支持全面反動,復井田、復士商之別、復周禮嗎?顯然,你也不支持嘛。”

“所以很顯然,你就一保守派。”

這時候,這些詞還沒有特殊含義,保守派反而是個非常好的詞。

因爲,進步派沒良心;反動派沒腦子。

這幾乎是朝廷內部公認的評價。

雖然沒有具體的詞彙,但朝中肯定明白劉鈺和復古儒的區別。

得有現實和保守,才能判斷哪個是反着動、哪個是往前走,這個反動和進步的定位,也伴隨着時代現實而變化。

林敏對劉鈺給自己扣的這個保守派的帽子,非常滿意,心道你要是把我劃到和你一樣的所謂進步派,我還不樂意呢,丟不起那人,也對不起自己良心。

不過根據劉鈺說的逆練法門的推理,林敏倒也認爲,這麼辦,似乎還真是個能把風波鬧到最小、鬧到最後鬧成不殺人只誅心的局面。

具體細節,兩人又議論一陣,有了個大概的章程,便聯名給皇帝寫了一封秘密奏疏。

也算是劉鈺讓林敏簽字畫押,不要搞到一半跳反。

…………

幾日後,本地縣城,出現了一羣奇怪的人。

他們都是老人,而且是那種一看就是幹了一輩子苦活累活的老人,年紀約莫也就五十多歲,卻已經被折磨的如同養尊處優之家七老八十的模樣。

這四十多號老人,都穿着他們準備死時下葬時候穿的最體面的、最乾淨的衣衫。

也就是活着時候,就先把他們準備好的壽衣穿上了。

一進縣城,就開始哭,高喊着冤枉。

人羣裡,還有四五個讀書人跟着,爲首的幾個老者捧着狀紙,朝着縣衙而去。

城中的百姓,若是不忙的,都跟着來看熱鬧,呼啦啦地跟在後面,朝着縣衙而去。

這四十多個老人一邊走,一邊哭,一邊用本地方言訴說他們的冤屈。

縣城裡的人這才知道這些人的冤屈,一個個也都氣滿胸膛,再聯想到平日裡受到的欺壓盤剝,頓覺這世道是要完了。

朗朗乾坤,竟有這等往死裡逼人的事,於是紛紛鼓譟。

老者中的一個有功名的年輕人,咬牙切齒,浩氣蕩然,高聲訴說着這些老人以及他們所代表的竈戶所遭受的冤屈。

“墾荒公司拿着那些契,便說這些竈戶唯一能謀深的草蕩,就不是他們的了。”

“他們要把竈坑全都填平,還一分錢不給,霸佔土地!”

“還說,限他們兩個月內搬走,不但人要搬走、房子要拆,連祖墳都讓他們遷走吶!”

別的倒是還好,聽到連祖墳都要逼着人遷走這句話,所有跟過來的百姓全都怒了,火氣直衝霄漢。

這句話的殺傷力,可是太大了。

大順海軍的第一次譁變,就是因爲死了之後,到底是埋在船艙砂子裡,還是直接扔海里所引發的。

而這裡這句要逼人遷祖墳的話,頓時引爆了所有人的情緒。

至於這事是真是假……

劉鈺制定的海軍條令,要求必須海葬,那是因爲遠洋作戰,弄些死屍往船艙裡放,那是生怕現在將近10%的遠航死亡率低了,準備提回50%。

墾荒公司的人不是啥好鳥,但至少他們還是大順人。

動人祖墳的罪過和仇恨,墾荒公司的人又不是不明白。

這不是什麼良心發現,而是墾荒公司是種地盈利的。真要逼人遷祖墳,棉花成熟的時候來一把火,又是規劃的上千畝的大型農田,到時候哭都不知道上哪哭去。

本來矛盾就夠大了,這時候沒事找事給自己加點料?

不過,真假這種東西,意義不大。

重要的,是極端的謊言,最容易引爆衆人的情緒。

縣城裡的人再看看這些勞累了一輩子、卻連壽衣都這麼差的老竈戶,這些縣城裡的商販市民,無不動容。

這些老竈戶也直接放出話來。

如果要是縣令老爺不秉公辦理,不給他們的公道,他們就要撞死在縣衙前。反正壽衣都已經穿好了。

反正,不是死在縣衙前,也是被人圈佔土地之後餓死,早晚都是死,不如死個驚天動地。

事實上,很多讀書人已經提前準備寫文章,稱讚這些人的死了。很多人激發了靈感,覺得到時候雄文一出,必然譽滿揚州。

縣衙裡,本地縣令聽聞這個消息後,沒有絲毫的慌張。

因爲,他就知道,早晚要出事,早就做好了充足的心理準備。

按說,鹽戶的事,一般來說找不到他,有專門的鹽政來管。

但自從這邊開始墾荒之後,縣令就明白,這事兒肯定要鬧到自己這邊。

再說,之前已經出過一次事了,劉鈺之前已經和他打過招呼了。

這一次雖然劉鈺沒打招呼,但節度使可也打過招呼了。該怎麼辦,他心裡是有數的。

事情早晚要出,既是出了,那也倒好,省了一樁心事。

淡定升堂,淡定取過狀紙,然後淡定地驚堂木一拍。

“朗朗乾坤,昭昭日月,竟有這等駭人聽聞之事?”

“本官既知,豈能不管?你們放心,若此事爲真,本官定還你們一個公道!”

“來人,去那墾荒公司,把墾荒公司的人帶來。”

“三日後,就在城中,本官要公斷此案!不管這墾荒公司背後是誰,本官只知律法、只知朝廷!”

說罷,頓時歡聲雷動。

“青天大老爺!”

“青天大老爺!”

歡呼聲中,縣令當即派出了衙役,且去墾荒公司拿辦涉案人員,號稱定要給這些竈戶一些交代。

百姓更是知道,這墾荒公司的背後,到底是誰。

原本以爲本地縣令只是個泛泛之輩,貪污受賄,多加攤派,沒想到竟然是個鐵骨錚錚之輩。

果然是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衆人均想,若是真敢嚴辦那罪大惡極、要挖人祖墳的墾荒公司,那縣令大人也當得起青天大老爺這個稱號。誰當官不貪呢,雖然平日裡也不見得多清廉,可是真到事上,人家是真敢站出來爲老百姓說話的,貪一點也不算什麼了。換個別人,也一樣。

幾聲青天大老爺,叫的真心實意。更多的人,則對三日後的審判,充滿了期待。

只是,他們卻並不知道。

這個縣令之所以敢當這個青天大老爺,因爲節度使告訴他,你可以當;劉鈺也打過招呼,你可以當。

至於怎麼當,縣令並不擔心。

既然已經告訴他可以當青天大老爺了,那麼就正常當便是了。那邊自會準備手段,讓他既當的成這個青天大老爺,也辦得成事。

至於說,什麼叫青天大老爺,這其實也是有一套簡明流程的,這倒不用節度使還來專門囑咐說該怎麼辦。

大部分時候,不當青天大老爺的原因,要麼是不想當、要麼是不敢當,但從來沒有說不會當的。

要當青天大老爺有個非常簡單的途徑,就是把握住“民與諸生訟,必要袒民;諸生與士紳訟,必袒諸生;士紳與公卿訟,必袒士紳”,這屬於是近途,捷徑。

青天大老爺在這個時代,再一個就是萬萬不可維護法律,不能依法辦事。因爲這是吃人的舊社會,依法辦事,大部分時候等同於幫着吃人。

只不過,後者比前者要低一個優先級。

既然節度使和劉鈺都打過招呼了,縣令覺得自己賺大了。

白得一個敢於對抗權貴的官聲,日後百姓必送萬民傘。

(本章完)

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1227章 開戰(六)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1444章 歪經已成(下)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鄭成功的經驗第986章 止步(上)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602章 帝國末期都這樣第177章 機遇期第1250章 鑽石灣屠殺(六)第378章 還是朝貢第1424章 言方興(下)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419章 絕望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777章 艱難的第一步(上)第1348章 三角貿易(上)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104章 浩然正氣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1224章 開戰(三)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197章 活路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1004章 新生代(上)第786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三)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747章 巴達維亞新政(八)第340章 宿命第994章 鹹餌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881章 區別對待(下)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21章 紙上談兵第1437章 分歧(三)第1397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下)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1207章 守成第808章 閹黨(中)第1253章 復辟的代價(下)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第658章 光榮復辟(下)第690章 錫蘭的雙重屬性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1434章 “太空歌劇”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368章 我是誰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969章 舊怨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194章 卸力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9章 翻譯問題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881章 區別對待(下)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402章 這還得了?第80章 開個小洞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679章 北方的最後一件事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96章 未雨綢繆第316章 結善緣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1360章 國富論(三)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219章 假裝君臣共治第732章 窗戶和門的區別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195章 過時了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446章 人都死了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1475章 臨別告誡(一)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723章 牆頭草(中)
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1227章 開戰(六)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1444章 歪經已成(下)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鄭成功的經驗第986章 止步(上)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602章 帝國末期都這樣第177章 機遇期第1250章 鑽石灣屠殺(六)第378章 還是朝貢第1424章 言方興(下)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419章 絕望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777章 艱難的第一步(上)第1348章 三角貿易(上)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104章 浩然正氣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1224章 開戰(三)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197章 活路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1004章 新生代(上)第786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三)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747章 巴達維亞新政(八)第340章 宿命第994章 鹹餌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881章 區別對待(下)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21章 紙上談兵第1437章 分歧(三)第1397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下)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1207章 守成第808章 閹黨(中)第1253章 復辟的代價(下)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第658章 光榮復辟(下)第690章 錫蘭的雙重屬性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1434章 “太空歌劇”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368章 我是誰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969章 舊怨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194章 卸力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9章 翻譯問題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881章 區別對待(下)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402章 這還得了?第80章 開個小洞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679章 北方的最後一件事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96章 未雨綢繆第316章 結善緣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1360章 國富論(三)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219章 假裝君臣共治第732章 窗戶和門的區別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195章 過時了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446章 人都死了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1475章 臨別告誡(一)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723章 牆頭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