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

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

在這裡,李欗問,修黃河之後,修路搞基建,是否算得上大順的頭等大事。

從大順的兩種私有制之爭的角度上講,是的。

唯有基建完成,路修好了,才能在後續的謀殺中,讓小農的痛楚沒有那麼強烈。

或者移民。

或者去修路。

或者去扶桑當契約長工。

總之,修路基建,對於此時的大順而言,更多的,還是給必然被侵害的第一種私有制下的人,一條可能的生路。

至於說,觸碰生產關係、觸碰所有制……這並不是封建王朝的變革能做成的,也不是在私有制下可以考慮的問題。

很多時候,必須要弄清楚,你支持的到底是什麼。

你是支持私有制?

那麼你支持的,是哪一種私有制?

這兩種私有制,後者肯定是要在前者的屍體上生存的。

伱支持的到底是私有制本身?

還是支持所謂的“永恆的正義”、“神聖的天賦”下的私有制?

亦即,在所謂“永恆的正義”,或者“仁、義”加持下的,第一種私有制下的,小資產者的空想?

支持私有制本身,那麼你破產、失地,是你“活該”,只要對方是在私有制的基礎上,讓你動用了你對你的財產的處置權,交給對方。

私有制的精髓,是處置權,而不是歸我有。

是爲了多數人更方便的“變賣”,而不是讓多數人更容易“我有”。

歐洲封建社會的土地問題,影響的是“變賣”,亂七八糟的產權、從屬權、封建特權等,讓變賣十分麻煩。

支持永恆的正義下加持的私有制,那這就是小資產者的空想,試圖以道德或者正義,來制止第二種私有制對第一種私有制的謀殺。這和儒家的理想社會、法國雅各賓的永恆正義,沒啥區別。

小塊土地私有制下,你作爲小農,擁有小塊土地的處置權。那我作爲大商人,有一百種方法,“合法”地搞死你,讓你“天經地義”地動用你的處置權,把你的土地交給我。

騙、放貸、恐嚇、操控物價等等,迫使你交出你的地契,是“永恆正義”問題,是“仁、義、道、德”問題。

而不涉及到私有制本身,也並未觸犯私有制的神聖。

相反,恰恰因爲私有制的神聖,所以才需要動腦子去騙、去放貸、去操控物價、去壟斷市場等等,否則……中世紀對猶太債主,怎麼對待?貴族欠了商人債主的錢,商人是否可以把貴族的封地變成自己的,來抵債?奴隸生下來就是奴隸,用得着欠債還錢賣兒鬻女爲奴嗎?

《大順律》,在土地制度上,是明顯的私有制。比法國此時的土地所有制,清晰多了、明確多了。

但問題也就在這。

資本主義,是第二種私有制。

私有制,不等於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是那種以對其他人的勞動的榨取爲基礎的私有制。

而那種生產者以自己的勞動爲自己的私有制,不是資本主義。

大順只是提前走完了“私有制”這一步。

卡在了第二種私有制對前者的合法謀殺上,而且每次都被反殺。

從法國的歷史經驗來看,歷史上的法國,顯然也算是先發國家了。是否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先確定私有制,再完成第二種私有制對第一種的合法謀殺,將是非常困難的?

搞不好,既容易陷入普遍的貧困;又容易搞成高利貸立國;以及小農對皇帝聖君始終心存幻想;順帶還可能出現一大堆的以“永恆正義”、“仁義道德”、“君子國”、“十足勞動十足交換”爲基礎的扯犢子空想社。

這些問題,想要系統地去解決,並不簡單。

需要流血、犧牲、覺醒、復辟、反覆闢、起義、反抗,一波又一波前赴後繼,最終在鬥爭中消滅對過去一些舊事物的迷信,找到自己的路。

所以,這些東西,也壓根不是李欗能解決的。

放到李欗身上,他現在問劉鈺,是否認爲修路基建,可以不惜代價,可以用任何手段,把這件事作爲大順今後二三十年的頭等大事。

劉鈺自然是支持的。

但他必須提醒李欗,必須要和大順的現實情況契合,這件事到底應該如何引導。

以及李欗必須得清楚,在山東搞強制贖買,以及強制贖買後強制儲蓄和強制工業投資的這點錢,根本不夠。

如果李欗想要乾點什麼,必須要學會一些社會分析、階級分析,明白自己到底該披着誰的皮,以及又應該給予誰好處。

雖然說,聽起來,李欗說的頭頭是道,好像已經有點明白新時代的一些東西了。

但是,理論是理論。

實踐是實踐。

其中的區別,還是挺大的。

念及於此,劉鈺也沒有立刻正面回答李欗的問題,而是反問道:“殿下肯定是知道三四十年前,西洋的兩個泡沫事吧?”

且不說李欗是真的在大西洋打過仗的,就算沒去過的,這件事劉鈺也常講,大順這邊知道的人當然不少。

李欗對劉鈺問這個,倒是並不詫異。畢竟他本身就想着,可以學一下劉鈺在扶桑搞泡沫融資的手段。

於是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當然知道。然後又作洗耳恭聽狀。

劉鈺笑道:“殿下想沒想過,爲什麼當時的人,那麼容易相信呢?或者說,反過來說,爲什麼當時的兩場泡沫,都與‘專營殖民’有關?而忽悠這一切的人,並沒有在別的方向使勁兒?”

這個問題,倒是不難。

李欗想都沒想,脫口而出道:“那是因爲,之前那些專營殖民、壟斷專利的公司,回報率真的很高。這算是之前各國的印度公司,做了個‘榜樣’。因爲之前那些類似的公司真的賺錢了,所以衆人對類似的事極有信心。同樣的,那些搞泡沫的人,也自然會拿這個說故事。”

脫口而出後,李欗恍然大悟道:“國公的意思,是千金市骨?無論如何,要讓人們真的看到修路基建的好處,然後才能把錢投入其中。以致讓九州之內,各省鄉紳商賈,亦想着修本省之路?”

他以爲是這樣的。

然而劉鈺卻搖了搖頭。

“殿下所言,只是看了表象,未看到本質。那我再換個角度,問殿下。”

“爲什麼,修黃河遷民之前,我能籌到足夠的錢,遷民扶桑?”

這個問題,當然也不難。

“之前下南洋、墾淮北棉田、乃至出征印度、對日貿易等等,真的讓商人得利了。而且,次次皆非假的,投入錢,真的能見到回報。”

劉鈺點頭道:“所以,這事,和三四十年前歐羅巴的那兩場泡沫,是一回事。”

“只不過,在歐羅巴,之前人們看到的卻是賺到錢的地方,就是專營殖民壟斷貿易的公司。故而求其形。這形,是專營壟斷貿易的公司。”

“而本朝,這形,就是朝廷的信譽。朝廷說,這裡能賺錢,並且多次驗證了,是以資本真的相信。”

“故而,扶桑的事,和淮北棉田的事,以及對日貿易的事,表象上看,好像完全不一樣。但實質上,背後都是‘朝廷信譽’。”

“也因此,修黃河時候,我能籌到錢,墾殖移民扶桑。至於金銀,朝廷說有,他們便信。這,就是信譽。”

“這個信譽本身,其實就是值錢的。至少,暫時還是可以用的。畢竟,最後一次,扶桑真的有金子和銀子。信譽不但還在,而且還加重了。”

“這個信譽,殿下應該用好。”

“我說扶桑有金子,憑着之前的信譽,衆人信了。於是我籌到了錢,五年時間,遷民墾殖、轉運人口,解決了扶桑早期移民最難的開始問題。五年後,給他們金子就是。”

“那麼,殿下想想,鬆遼分水嶺以北,有沒有金子?”

“扶桑的金子,他們可以忍五年。鬆遼分水嶺的金子,他們難道忍不了嗎?”

李欗愕然,反問道:“國公的意思,是說……效泡沫故事?可是,東北不比扶桑,只怕這個故事,不好講。而且,如國公所言,這種信譽,只可用一次。似乎……”

劉鈺大笑道:“殿下,金子是金子,銀子是銀子,銀子也是金子、金子也是銀子。那麼,銅是不是金子?煤是不是金子?如果你把金子不看成金子,看成錢,很多東西就想通了。”

“殿下既然都想到了,毀滅印度的製糖業,扶植南洋糖,而以南洋、倭國、蘇魯等地,擴大大豆的需求。”

“那麼,殿下爲什麼不再多想一步?”

“扶桑移民的錢,不是以扶桑移民的名義弄到的,而是以挖金子的名義弄到的。”

“那麼,殿下不妨想想,這鐵路的收益日後若高,是好事還是壞事?若低,殿下怎麼支付承諾的回報率?若高,這鐵路運輸的意義,便大打折扣。”

“是以,有沒有一種辦法,讓鐵路的回報率很低、甚至只是死期的國債利息,類似國債,不涉及股權,只給利息,二十年還本。但同時,又會讓資本踊躍投資呢?”

李欗頓時明白過來。

“國公的意思是說……鬆遼以北的土地,和這個鐵路國債綁定?劃分出鐵路周邊的多少萬頃土地,日後有鐵路債券的,優先買地?”

“這樣,這債券漲多少錢,不涉及到鐵路本身,到時候朝廷只需要償還國債本金和利息,鐵路就在朝廷手裡。甚至,用鐵路債券抵價……如此,可能朝廷不怎麼花錢,便可收回鐵路的所有權。”

“但,這又像是寅吃卯糧,若是修好路……那裡的土地,本就值錢。”

劉鈺心道,大順能活幾年還兩說呢。

寅吃卯糧,要的就是寅吃卯糧,早點奠定基建重工等一系列的遺產。

如拿三所言,地好說,可以分;大工業又拆不了,最終肯定能留得下。

於是,劉鈺借用了李欗剛纔的問題,反問道:“殿下,你剛剛可是問了,說之後二三十年,除了黃河外,這修路是不是第一等大事?”

“若是第一等大事,是否要不惜代價?”

“殿下這麼問,難道轉身就忘了?寅吃卯糧,算不算一種代價?”

“如今朝廷手裡還有一堆的邊疆土地,皆爲國有土地。儘快變現,完成重工和基建。”

“不要首鼠兩端。”

“既想着要搞基建、重工、以爲發展工商打基礎,把未來賭在工商業發展上。”

“又琢磨着手裡捏着大量的邊疆土地,以便將來遷徙小農、仍舊讓小農爲主,效均田法、邊疆良家子故事。”

“亦或者心疼將來,覺得將來還能賣個更好的價。”

“首鼠兩端,成不得事。說到底,殿下內心,其實仍舊不相信工商業是最終的破局之法。”

(本章完)

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1306章 死與復仇(二七)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941章 自覺(三)第568章 英國是講法律的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第116章 沿途見聞第221章 先知第1070章 惡龍殘影(五)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126章 一言爲知己第379章 四宗罪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58章 學習?學個屁!第1187章 理藩學(上)第447章 幕府的底線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950章 夢魘第1012章 圈地第764章 荷蘭災難年(四)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109章 我們不冤,國子監諸生冤第993章 直鉤第761章 荷蘭災難年(一)第995章 嫺熟第1031章 顯學胚子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1169章 備戰(八)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211章 撬動的槓桿第1002章 獻禮第234章 打小抄第475章 守土官長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421章 混亂第1052章 定性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606章 懷念過去(下)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5章 落後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768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第947章 歐洲貿易區(上)第395章 樞密院第608章 無恥的小報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633章 斡旋家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8章 罵人揭短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451章 破除好感第151章 資敵以糧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358章 實封第698章 巴達維亞的決斷第1439章 分歧(五)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679章 北方的最後一件事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440章 嘉靖年間的古董第1117章 傳承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1354章 英國的總崩潰(三)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1029章 不公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387章 意外之請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1088章 工業革命(一)第349章 死國矣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第122章 混沌未可知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600章 捧殺
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1306章 死與復仇(二七)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941章 自覺(三)第568章 英國是講法律的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第116章 沿途見聞第221章 先知第1070章 惡龍殘影(五)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126章 一言爲知己第379章 四宗罪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58章 學習?學個屁!第1187章 理藩學(上)第447章 幕府的底線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950章 夢魘第1012章 圈地第764章 荷蘭災難年(四)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109章 我們不冤,國子監諸生冤第993章 直鉤第761章 荷蘭災難年(一)第995章 嫺熟第1031章 顯學胚子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1169章 備戰(八)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211章 撬動的槓桿第1002章 獻禮第234章 打小抄第475章 守土官長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421章 混亂第1052章 定性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606章 懷念過去(下)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5章 落後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768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上)第947章 歐洲貿易區(上)第395章 樞密院第608章 無恥的小報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633章 斡旋家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8章 罵人揭短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451章 破除好感第151章 資敵以糧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358章 實封第698章 巴達維亞的決斷第1439章 分歧(五)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679章 北方的最後一件事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440章 嘉靖年間的古董第1117章 傳承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1354章 英國的總崩潰(三)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1029章 不公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387章 意外之請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1088章 工業革命(一)第349章 死國矣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第122章 混沌未可知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600章 捧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