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荷蘭災難年(四)

第764章 荷蘭災難年(四)

荷蘭可以戰敗。

但奧蘭治家族的“一貫正確”、“荷蘭救世主”的形象,一定要毀掉。

而且,攝政派中的一部分重要力量,海商走私集團,其實對法國沒有那麼大的敵意。

法國,也就那樣了。

就算是佔了奧屬尼德蘭、就算是在文化上成爲法國的附庸,對他們而言影響也不大。

他們主要是往美洲走私賺錢的。法國在美洲的殖民地,哪有什麼錢可賺?當然是往英國殖民地走私。

只不過荷蘭與英國這些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讓他們這些年一直不能在輿論中佔據主流。

荷蘭執政當過英國國王。奧蘭治家族入主過倫敦。這種情況下,英荷關係一直處在一種非常微妙的狀態,聯英幾乎是一種潛意識裡的正確。

可如今,伴隨着豐特努瓦戰役結束,那些壓抑了許久的“反英”呼聲,開始甚囂塵上。

作爲“反英”的前提,首先便是質疑執政官的決斷:公開地站在英國一邊、公開地與法國宣戰,到底是爲了荷蘭人民的利益?還是爲了你老婆家族的利益?

你是荷蘭人民的執政官?

還是英國國王的女婿?

這種情緒化地質問,加上戰爭走向的威脅,使得很多荷蘭民衆開始思索這個問題。

“執政官的執政策略出了問題。”

這樣的想法,伴隨着豐特努瓦戰役後出現的大量謠言開始醞釀、發酵,終於在8月12號,大順因爲“執政官侮辱了天朝大皇帝、並且拒絕了勘合貿易,而向荷蘭宣戰,並且奪取了幾乎整個東南亞”的消息傳到荷蘭後,這種醞釀和發酵,終於全面引爆了。

海牙。

威廉四世焦頭爛額。

他從未想過當執政官,要面臨這樣的局面。

內憂、外患。

外部,荷蘭面臨着法國打開了南大門、可以長驅直入的威脅。

內部,金融崩潰、股市動盪、大量的市民要求兌付股票本金,荷蘭的金融市場一片混亂。

哪件事,靠他的能力,都無法解決。

不要說這些彷彿天塌下來一般的惡劣局面,但凡他有些本事,也不至於在荷蘭對攝政派失望透頂、自己這個奧蘭治家族的金字招牌如此好用的情況下,還得劉鈺推他一把他才能去當執政官。

他最信任的顧問本廷克伯爵,拿着一張寫滿了下三濫套路的小報,面色陰沉地遞給了威廉四世。

威廉四世只看了一眼,就將那冊小報撕了個粉碎。

“很明顯的,中國人的風格。當年那位侯爵在阿姆斯特丹,就是這麼宣傳的!”

這也不怪威廉四世一眼看了出來,實際上整個荷蘭都看出來了。當年劉鈺在這裡辦小報,圖窮匕見,最後一擊之前,學的就是標準的“震驚體”風格。

就像是當年美國的那份小報一樣,標題都是諸如“震驚!古巴的聖女貞德,竟被四個西班牙壯漢士兵……”之類。

現在在荷蘭到處傳播的這些煽動民意的小冊子,也基本就是這種風格。

就像是剛纔那份小報,離譜到連威廉四世和他老婆睡覺時候的姿勢,以及他老婆是如何在牀上威脅他該支持英國的,否則就只能這樣、若是支持就可以那樣……可謂繪聲繪色、人民羣衆喜聞樂見。

說是真的,聰明點的多半不信。

說是假的,他老婆確實是英國長公主,支持祖國有什麼問題?

本廷克伯爵默默地將那些撕碎的小報收拾了一下,提醒道:“執政官殿下,作爲執政官,您應該考慮的,不是中國人對您的誹謗。而是要考慮,這些誹謗背後的目的。”

“現在,局面十分艱難。您必須要有所作爲。否則,恐怕民衆的情緒會越發嚴重。”

“中國人攻打了東南亞,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並不需要在這裡繼續煽動情緒。”

“您應該考慮,中國人是出於幫助他們法國盟友的目的?還是那位侯爵大人,對您的個人報復行爲?”

威廉四世倒是難得的聰明瞭一回,反問道:“這有什麼區別嗎?”

“不管是出於他個人對我的報復,還是爲了幫助他們的法國盟友,他的目的都達到了。”

“荷蘭的人民是最愚昧的。他們最擅長的,就是找替罪羊。”

“當年吊死德·維特;當年判處戰敗的海軍司令有罪……他們不需要真相,只需要把情緒宣泄出來。”

威廉四世長長地感嘆了一聲,唉聲道:“執政官的位置,是誘惑,也是危險。當初普魯士人退出了戰爭,看起來一切都有利於我們,我們當然要宣戰。可是,腓特烈背信棄義,再度不宣而戰,這是我們沒想到的;法國人在薩克森人的帶領下,戰鬥的如此英勇,也是我們沒想到的;中國人無恥至極、不宣而戰,忽然攻打了東南亞,還是我們沒想到的。”

“如果,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如果,普魯士在當初停戰後就不再開戰、如果法國人沒有獲得這場勝利、如果中國人沒有突襲東南亞……而我當初卻不對法宣戰、不大力支持奧地利,最終英國獲勝,追究我們的責任,甚至對我們開戰,到時候,攝政寡頭就不會煽動民衆追究我的責任了嗎?”

苦悶地嘲諷着荷蘭的民衆,最終他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

“弱國,無外交主動權。一切,只能靠選擇站隊。只不過,看起來我們選錯了而已。我有什麼錯呢?”

“非我之罪,攝政寡頭誤我,誤尼德蘭!”

本廷克伯爵心想,都這時候了,你發這些感慨有什麼用呢?

“執政官殿下,現在民衆的情緒很容易被引爆的一個點,就是斯圖亞特王朝的小王位僭越者。”

“如果他真的登陸蘇格蘭,英國肯定會把坎伯蘭公爵在尼德蘭的軍隊運走的。”

“而這樣的話,民衆的憤怒就真的難以制止了!”

“我們和英國人聯手,結果法國都打到荷蘭家門口了,英國人卻把尼德蘭的駐軍拉走去保衛他們自己,絲毫不顧及法國可以隨時攻入阿姆斯特丹的威脅。”

“一旦這件事發生,民衆的憤怒就會不可遏制。”

“您……您應該通過長公主殿下,將這件事解決掉。無論如何,坎伯蘭公爵的軍隊,不能從尼德蘭撤走。”

本廷克說到了最關鍵的地方。

現在,民衆的情緒雖然處在爆發的邊緣,但是,暫時還是可控的。

大順下南洋的事,影響最大的,是阿姆斯特丹。

而阿姆斯特丹,本來就是反執政官派的大本營,那裡亂成什麼樣,暫時不會影響到了奧蘭治家族的統治。

可是,如果英國真的拉回了坎伯蘭公爵在尼德蘭的駐軍,去保護英國自己,那麼民衆的最後一點理智,就會崩解。

荷蘭又出人、又出槍、又出錢,結果“堅定的盟友”第一時間跑路了。

威廉四世這個英國國王女婿的身份,就會成爲民衆最爲厭惡的一件事,也將成爲荷蘭那些暫時還能支持威廉四世的民衆最後的失望。

當不再期待時,也就不再失望。

本來吧,一開始荷蘭議會派的政策,就是首鼠兩端。

就算礙於種種壓力、條約、國際信譽等,不得不支持奧地利和英國,也會和法國打招呼:我們也是迫不得已,還請見諒。

也本來吧,要是普魯士人退出了戰爭,議會派指定也會第一時間對法強硬,覺得要撿大便宜。

問題是,在劉鈺的操作下,這種必然,被威廉四世給背了。

於是,之前看起來荷蘭“幼稚的、搖擺的、兩邊不討好”的政策,在此時法國的威脅下,竟成爲了“高明的、遠見的、左右逢源”的政策。

而威廉四世背了這個大一個大鍋,這個大鍋的背後,是許多雙荷蘭民衆的眼睛盯着。

如果說,英國不把坎伯蘭公爵撤走,繼續在奧屬尼德蘭,堅定地和荷蘭盟友站在一起。

民衆雖然說不滿,但也基本上能理解:你看,雖說選錯了盟友,雖說決策錯了,但我們的盟友還是很堅定的。我們不應該做出背叛盟友的舉動,應該努力讓尼德蘭站着堅持下去。

可要是英國人先跑了,民衆的情緒可就誰都壓不住了。

而且這不止憤怒,還有恐懼。

英國人一跑,荷蘭怎麼可能守得住?

英荷聯軍都打不過法國人,英國人跑了,只靠荷蘭人那當然就更打不過了。

憤怒加恐懼,爆發出的情緒可就不是誰能控制的住的了。

本廷克伯爵甚至可以想象,在這種絕望的局面下,說不定民衆會如同上次趕走議會派一樣,把奧蘭治家族趕走。

一旦出現那樣的局面,奧蘭治家族在荷蘭的統治,可就就此終結了。

威廉四世也不是不知道這種情況的危險,可他反問了本廷克伯爵。

“我該怎麼辦呢?小王位僭越者一旦登陸蘇格蘭,就會直接威脅到我岳父的王位。這種情況下,就算是我岳父答應,英國的國會會答應嗎?他們會允許天主教復辟嗎?會允許詹姆斯黨佔領倫敦嗎?”

“與其考慮這種不切實際的問題,不如考慮一下,當這一切發生,我們該怎麼辦。”

本廷克伯爵皺了皺眉,覺得威廉四世真的缺乏成爲一個執政官的素養和氣質。

聽他的語氣,分明是覺得什麼都做不了,也根本不想去做什麼了。

(本章完)

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711章 悄然改變的心態第1122章 鄉約村社(三)第846章 雙贏(上)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60章 思維差異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第142章 曙光第421章 混亂第756章 表演戰(六)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1078章 爭功(三)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1025章 割裂(三)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1398章 遷徙路(一)第331章 雷罰第1187章 理藩學(上)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185章 提前交兵權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1169章 備戰(八)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654章 你只是枚棋子(七)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94章 八股策論實學和沒錢第988章 拍馬屁(上)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252章 特許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513章 皇帝的職業病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402章 這還得了?第1170章 備戰(九)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21章 紙上談兵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1082章 爲利而戰第1387章 凡爾賽和約(十四)第44章 三百年後第1103章 工業革命(十六)第183章 變陣第1082章 爲利而戰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555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一)第474章 屎裡摻飯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208章 記憶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1193章 皇帝第392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第47章 先把地圈起來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66章 認可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138章 良家子第204章 投名狀第1133章 濟天下和利自己第563章 啓蒙工具人(下)第4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1081章 爭功(六)第1497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五)第836章 賭國運(上)第749章 臥榻之側(上)第622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931章 覺醒(三)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625章 手段第1390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第545章 難題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243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下)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1390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1066章 惡龍殘影(一)第1370章 裡病外治(六)第415章 願天下無有武穆三閭第1000章 扶植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1030章 氛圍
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711章 悄然改變的心態第1122章 鄉約村社(三)第846章 雙贏(上)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60章 思維差異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第142章 曙光第421章 混亂第756章 表演戰(六)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1078章 爭功(三)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1025章 割裂(三)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1398章 遷徙路(一)第331章 雷罰第1187章 理藩學(上)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185章 提前交兵權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1169章 備戰(八)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654章 你只是枚棋子(七)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94章 八股策論實學和沒錢第988章 拍馬屁(上)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252章 特許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513章 皇帝的職業病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402章 這還得了?第1170章 備戰(九)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21章 紙上談兵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1082章 爲利而戰第1387章 凡爾賽和約(十四)第44章 三百年後第1103章 工業革命(十六)第183章 變陣第1082章 爲利而戰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555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一)第474章 屎裡摻飯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208章 記憶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1193章 皇帝第392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第47章 先把地圈起來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66章 認可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138章 良家子第204章 投名狀第1133章 濟天下和利自己第563章 啓蒙工具人(下)第4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1081章 爭功(六)第1497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五)第836章 賭國運(上)第749章 臥榻之側(上)第622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931章 覺醒(三)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625章 手段第1390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第545章 難題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243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下)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1390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1066章 惡龍殘影(一)第1370章 裡病外治(六)第415章 願天下無有武穆三閭第1000章 扶植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1030章 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