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爲利而戰

第1082章 爲利而戰

林敏想的挺好,但事情很快就超出了他的控制範圍。

或者說,他實在是低估了,長江以南蘇州松江幾府縣的生員們的流氓程度,和鬥爭經驗。

就在公開審理這件事的前三天,數百名松江府那邊的生員,來到了縣城,直接和揚州府的生員打了起來。

這一次沒有專業的打手參與,因爲身份等級制在這擺着。但兩邊都是專業專業的、從事打行的秀才,吃的就是這碗飯。

兩邊可謂是勢均力敵,但終究揚州府這邊還是打輸了。

究其原因,也和大順這邊取消了選拔“兵王”的武舉制有關。大順早就取消了武舉制。

而原本歷史上,因爲沒有取消武舉制。這揚州府要和江南幾府爭奪有限的舉人進士名額,是以很難爭得過。

由是揚州府這邊便另闢蹊徑,除了不少武舉人。

但因着大順取消了武舉制,是以和原本歷史上相比,揚州這邊白便無機會走武舉這一條蹊徑,是以生員的“武德”便下降的厲害。

相反,江南這邊,一來這秀才流氓化,本來就發源於蘇州府抗倭之後的徵召兵遣散問題,秀才當流氓那是吃飯的本事。

二來顏李學派南下,由惲鶴生、程廷祚等人傳承。這顏李學派傳承的保定、滄州等地的打人手段,也一併傳來。雖然正經學問傳下來的不多,可這街鬥打架的手段卻是傳了不少。

這一進、一退,加之這些年揚州府的生員鬥爭經驗,因着鹽商羣體不喜歡打打殺殺,而更多的人琢磨着怎麼畫畫、寫戲、做詞來討好鹽商、致仕官員,內部爭鬥較少,是以着實是打不過。

松江府這邊來的生員,加上邀約的蘇州府、常州府等地的有功名的流氓生員們,倒也心裡有數。

若這事在揚州城,便是再給他們十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去。去了非要被人打個半死扔出來不可。

然而既不是在揚州城,而是在兩邊犬牙交錯區的縣城,這還有什麼可怕的?

至於說爲什麼松江府的生員要跑來打這一架,這事兒和劉鈺的關係還真就不怎麼大。

和理念無關。

和信仰無關。

和到底支持分散的小鹽戶還是支持集約化的棉花種植園,也沒有太大關係。

只是和私人利益有關。

鹽業專營。

鹽又是所有人都得吃的東西,哪怕皇帝,也不可能不吃鹽。

這東西,比開賭場還賺錢哩。

專營下的鹽業,以及鹽業的轉運、銷售、物流中心,可以看做“開賭場”。

假如說。

全國都不讓開賭場。

但只允許一縣、一府開賭場。

那麼,又是素來不服中央、地方自治到經常毆打縣官、府尹的地方。

因爲這個“專許”的資格,這也就是封建王朝之下有嚴格的等級制度,有資格鬧事的只有生員。

這要是沒有這等級制度,只怕兩個縣、兩個府的老百姓,都要齊上陣打破頭、搶個你死我活。

道理是一樣的。

淮南廢鹽改墾,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揚州直接喪失了鹽業物流中心、鹽業金融中心的地位。

海州很遠。

如果真要是在連雲港地區搞曬鹽,那麼廣闊的蘇南、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原本的兩淮鹽區的銷售範圍還是得吃鹽啊。

那麼,鹽就必須要走海運,經連雲港,到上海。

在上海,進行分裝、分銷、運輸。

那麼,上海就要取代揚州,成爲鹽業的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

這對生員有什麼好處?

別說對生員了,就是對底層老百姓,好處都大太多了。

揚州生員過的什麼日子?

大鹽商指頭縫裡露出來點,就夠許多生員的小日子過的美滋滋了。

考不上舉人沒事,只要有一技之長,會唱戲、會寫詩、會畫畫、會嫖、會玩,說不定就能投大商賈之所好,便可以衣食無憂。

哪怕是投資書院呢,書院搞好了,鹽商資助的多,當書院掌院這種一二千兩的肯定是輪不到普通生員,但補助的膏火銀可也比別處滋潤呢。

想想就行了,歷史上鹽商衰敗後,一些鹽商不會謀生,不得不靠老婆出去賣賺錢。可見這得富裕成什麼樣,不富裕怎麼可能讓人奢靡到啥也不會幹的地步,這可是真正的素封之家,正統的素封的貴族範兒,因爲貴族的美學基礎就是不勞而獲,得達到根本不會勞作才能算是邁入了貴族門檻。

這些松江府的生員,自然也希望自己也能過上這樣的好生活,大商人、大豪商越多,就越容易吃到殘羹冷炙。

關鍵現在松江府的風氣不好,這些年伴隨劉鈺的貿易政策發展起來的商人吧,很多要麼是之前在海上搏命的走私販子、要麼是以前幹過無本買賣拿到第一桶金的、要麼就是認爲結交讀書人沒卵用不如把錢買股票的一羣人。

摳摳索索的,不是太捨得花錢。而且劉鈺一直在松江府這邊搞資產階級的文化上的革命,鼓吹節儉投資、鼓吹一技之長、鼓吹白手起家。

這和那些大鹽商的風格,就完全不同。

如今,這類似於“唯一準許開賭場的府縣”,在揚州和松江之間搖擺不定呢,松江府的生員要是不知道這裡面的巨大好處,那纔是見鬼了呢。

海州肯定是不可能作爲鹽業的物流集散中心和金融中心的,畢竟去江西湖南湖北安徽,還是走長江水道方便。且把鹽打包裝船到松江府再重分裝,顯然也有利於緝私,這都是明擺着的事。

松江府這些年可是得了太多好處,生員們對於地方利益在哪,可是心知肚明。

福州府已經不止一次不滿了,憑啥非得在松江府出口?憑啥茶葉就不能直接走福州,直接出口?

廣州府也是早就不滿了,憑啥讓所有的西洋商館全都搬遷到松江府?這澳門固然是衰敗了,難道廣州府就沒衰敗?現在廣州的粵繡行業,都因爲拿不到湖絲,而導致產業急速衰退了。

這些年松江府憑着國家給的政策,以及唯一出口的地位,獲得的好處實在太多。

即便在生員看來,風氣不好,捨不得結交他們。但饒是如此,露出來的殘羹冷炙,也讓他們吃的很飽,自然是盼着把賺錢的鹽業也弄過來。

不說別的,單單是前一陣劉鈺遵從明末大儒的設想,搞城市擴建,就讓不少的生員靠着自家的土地房屋發了大財。

所以,這件事……

往光明瞭說,可以吹成是“人民的覺醒,支持集約化的資產階級的土地種植政策”之類。

往事實裡說,其實就是兩羣指望着吃鹽業超額利潤的羣體,在爭奪鹽業中心的地位。

這和兩個村的農民,爲了爭奪水源而械鬥,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

就是兩邊喊的口號噁心一點。

兩邊的口號,全都是打着以人民的名義來的。

揚州這邊,說墾荒公司與民爭利,要制民恆產,要爲了鹽戶真正的利益而採用嚴苛的封建身份繼承製,要有匠戶精神,子承父業,做匠戶好鹽。

松江這邊,說揚州生員嘴上喊着仁義,實則不過是一己之私。要爲了鹽戶真正的利益,應該讓他們脫離苦難的鹽戶身份,擁抱自由。擁抱餓死的自由、擁抱去鹽場做工的自由、擁抱去南洋種植園做苦力的自由、擁抱賣給包身工去松江府搓棉條梳羊毛的自由。

至於他們嘴裡的“民”。

一部分,前一陣剛被流氓毆打了一頓。很多當時穿着壽衣的老人,如今正在家裡養傷呢。

另一部分,則忙着趕緊割草,將來什麼樣自己又決定不了,萬一真的無法改墾,還得趕緊煮鹽,好換下個月的米吃呢。

沒有生員,這些“民”,莫說說話了,連個屁都放不出來。

手裡捏着部隊的劉鈺,又不讓軍隊進城。

縣城裡這點衙役什麼的,平日裡縣裡的生員鬧事都不敢管,如今兩邊摻在一起,一千多人的生員、秀才、甚至還有舉人,這誰敢管?

好在這些生員是奔着打架來的,臨鬥之前,擺出破靴陣,兩邊廝打。倒也沒有衝撞節度使,也沒有逼着節度使討要說法。

好在,兩邊幹起來之後,劉鈺帶着兵進城了。

松江府這邊的生員,因爲之前土地稅改革等事,吃過劉鈺的虧。

知道劉鈺真敢下黑手,也真敢讓軍隊拿着槍托砸秀才。

之前畝稅改革、清查田畝、平均田賦事件中,鬆、常、蘇等地的生員列出破靴陣,被劉鈺以騎警破之,並用上了先進武器——海南、南洋等地引種的橡膠所製成的橡膠棍。

在各縣各府各個擊破,合計以150破一萬三千,取得了遠超後世奧格里夫大捷的戰績。

而且因爲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所以當年探險船帶回來的樹苗,如今製成的橡膠棍,可以把那些生員打的哭爹喊娘,卻又不傷骨頭,是以也沒死人。事後木已成舟,給了甜棗和退稅補貼,也就沒事了。

告又沒有用。

故而松江府這邊的生員,一看劉鈺又帶着騎警進城了,已經取得了優勢的他們立刻散了。如今秩序恢復,生員們暫時也打不起來了。

(本章完)

第105章 正義使者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262章 紙老虎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571章 逆轉外交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9章 翻譯問題第213章 西學東漸來不及了第1271章 攻防心理(六)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156章 新思維第423章 勸說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882章 不得其時第500章 誰也不是普遍真理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1452章 “帝”(四)第1316章 膽大才能發財第150章 故智新解第10章 找茬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848章 威望(上)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第425章 掩耳盜鈴的新境界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265章 反對一口通商第1287章 死與復仇(八)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330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一)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1083章 經驗豐富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509章 回報率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434章 噁心的戰術第524章 懷疑對象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761章 荷蘭災難年(一)第2章 枯燥第998章 看得見的手第682章 打印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1263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九)第1084章 破立之困(一)第493章 盜火 護火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92章 欽定?第970章 給錢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第896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七)第86章 外交訛詐第29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309章 死與復仇(三十)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211章 撬動的槓桿第851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一)第59章 四兄弟第680章 隱喻(上)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254章 封爵加分項第809章 閹黨(下)第681章 隱喻(下)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1271章 攻防心理(六)第876章 還是利益問題第1000章 扶植第1002章 獻禮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1357章 英國的總崩潰(六)第992章 最後的鹽改配套政策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338章 下心毒第705章 海戰(三)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842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四)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328章 問罪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233章 壟斷權第180章 因地制宜
第105章 正義使者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262章 紙老虎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571章 逆轉外交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9章 翻譯問題第213章 西學東漸來不及了第1271章 攻防心理(六)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156章 新思維第423章 勸說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882章 不得其時第500章 誰也不是普遍真理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1452章 “帝”(四)第1316章 膽大才能發財第150章 故智新解第10章 找茬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848章 威望(上)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第425章 掩耳盜鈴的新境界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265章 反對一口通商第1287章 死與復仇(八)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330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一)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1083章 經驗豐富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509章 回報率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434章 噁心的戰術第524章 懷疑對象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761章 荷蘭災難年(一)第2章 枯燥第998章 看得見的手第682章 打印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1263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九)第1084章 破立之困(一)第493章 盜火 護火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92章 欽定?第970章 給錢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第896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七)第86章 外交訛詐第29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309章 死與復仇(三十)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211章 撬動的槓桿第851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一)第59章 四兄弟第680章 隱喻(上)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254章 封爵加分項第809章 閹黨(下)第681章 隱喻(下)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1271章 攻防心理(六)第876章 還是利益問題第1000章 扶植第1002章 獻禮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1357章 英國的總崩潰(六)第992章 最後的鹽改配套政策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338章 下心毒第705章 海戰(三)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842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四)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328章 問罪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233章 壟斷權第180章 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