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

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

太監投上之所好,用漢唐做比,聽着似乎像是那麼回事。

這個奇怪的類比讓李淦微微一愣,隨後大笑,心想好像確實是這樣的。

漢時未央宮富有四海,可漢武之前,不也沒吃過黃瓜嗎?如今宮裡的火槍、玻璃器等,真要這麼論,也和漢時的葡萄黃瓜差不多。

只是那時候是萬國來朝,如今是數國來朝,餘者外交,總歸還是有些不同的。

笑過之後,看看時間,距離齊國公前來還有半刻鐘。被太監的話撩起了一點興致,只當是放鬆一下,便問道:“你竟也看過鯨侯的書?他是整天想着天下之外的。”

“回陛下,奴婢倒是沒看過。但宮中我們這些奴婢們也會聚在一起閒聊,恰逢餐飯有些蔬菜,便有看過的說笑起來。不止說了黃瓜,還說這茄子也是自天竺傳來,既是番外天竺而來,最早是叫番伽,伽藍之伽仍是茄。如今這番茄卻另有其物,可真算起來,其實該叫番番茄……奴婢只當是個笑話,便記下了。”

太監既沒說自己看過,也沒有說自己全然不知,回答的可是滴水不漏。

李淦聽着有趣,本也就是隨口一說,笑道:“鯨侯那書,你可看看,說的有趣。別人都是考究經典,他卻考究衣食住行。不過其醉翁之意不在酒,說的是黃瓜茄子,可內裡卻是在鼓吹對外交流。倒有一點好,他要做什麼,總是說的明明白白的。朕是盼着他一直如此的,哪怕他要做什麼朕不喜歡的事,只要說的明明白白,哪怕是像以前一樣跟朕犯犟呢……可千萬別要做什麼卻不敢說。”

自不怕太監把這話傳給劉鈺,皇帝也無人能說句心裡話,說出來總比憋在心裡舒坦。

太監也不接話,知道皇帝此時不需要他附和、也不需要他回答,只是做一個活着的、可以傾聽但聽過之後到此爲止的工具而已。

果然,李淦絲毫沒有等太監回答或者附和的興致,起身踱步走了幾圈,便叫太監收拾了一下。

太監收拾的時候,李淦最後看了一眼那幾封舊的奏疏,搖搖頭不再去想這些。

心道無論如何,下南洋這一步要走完,至於以後,看看再說吧。

漢武之前,不曾見過黃瓜。一樣,漢武之前,也不曾有過西域都護府,史書上也不曾有過該如何治理管轄西域,不還是開拓出來了嗎?

若比漢唐,豈可只想着疆域?漢有從無到有的都護府,唐有逐步確立的科舉制,李淦心想,似乎這大順也該有些從無到有的嘗試,也纔好比之漢唐?

略略沉思了一陣,對那些不曾見過的、隱約感覺一切都可能有所不同的新事物,恐懼和興奮的感覺交織,最終還是決定先往前走走看,要真是不行,再退回來就是。

而暫時要往前走,就必須要下南洋。要下南洋,就要保證北邊徹底穩定下來。一旦下了南洋,羅剎那邊也安了心,知道大順意不在北,當可保百年北疆無事。

半刻鐘後,齊國公準時到達,李淦收起了種種心思,專心聽了一下齊國公回報與羅剎談判之事。

“臣觀羅剎使者,有速歸之意。昔年臣往歐羅巴,本是去參加彼得二世的繼承之典。結果等臣抵達的時候,那彼得二世已薨,一女子效奪門之變故事而登沙皇之位,臣得見全程。臣自法蘭西歸,途經羅剎,又見諸多手段。安娜重用外人,羅剎新黨舊黨多有不滿。”

“是以,羅剎之亂,不在蕭牆之外,而在蕭牆之內。這羅剎使節乃安娜心腹,此人慾求速歸,恐其國內有變。如今瑞典人又有東侵之意,羅剎人實難應對,是故多有讓步。”

“再拖幾日,以鄂木河爲南北之界,當無問題。”

大順這邊的目標,就是鄂木斯克。既是目標,也是底線。

再往北,俄國人不可能給,就算給了,那羣哥薩克也不會主動走的。

加之東西走向的鄂木河,是哥薩克們毛皮貿易的重要運輸線,最多也就是以此爲界,大順這邊象徵性地修幾個堡壘,安排幾百個人守衛一下,仍舊允許俄國使用鄂木河運輸毛皮就是。

李淦知道俄國內部的一些變亂,他也仔細問過如今漢語已經說的很不錯的漢尼拔,按照宮廷思,東西相通,自是知道俄國內部現在的情況。

欲要南下,先要假裝北上。大順內部沒有南下、北上的派系之爭,不管是陸軍還是海軍,都知道北邊啥也沒有,南邊更好一些。

既本意也不在北方,談判只要能達成目的就好,不能壓迫的太緊。雖說好像有這麼一箇中、法、土、瑞的四國同盟,但實際上並沒有,只是出於共同的敵人而互相借勢罷了。

將來要下南洋,就不能和俄國鬧得太僵,差不多就行,免得還要牽扯精力在北邊。

“外交部這邊派往土爾扈特部的人,怎麼說?”李淦又問了一下在伏爾加河的瓦剌舊部,這是牽制俄國的重要力量。

“回陛下,派去了幾批,被羅剎人抓了兩撥。臣正在交涉要回。按順利回來的那些人說,土爾扈特部對羅剎是相當不滿的。”

“他們整天被徵兵,強迫和從未見過面的瑞典人、土耳其人、克里米亞韃靼、波蘭人打來打去。就是炮灰。”

“相較於本朝對準部的寬容,他們心向本朝,或者心向沒有那麼多兵役徵兵義務的地方。但也知道,準部不會允許他們回來,本朝也不肯讓他們回來,以免瓦剌舊部合流勢大。”

“去的人說,土爾扈特部的人,還給他們展示了永樂七年,前明成祖發給土爾扈特部祖先太平的賢義王印。”

拿出這個賢義王印給大順這邊的密使看,已經足夠表明態度了。

且不說這印是真是假,能一直留着,就足見態度。

加之天朝的情況就是這樣,前朝給藩屬發的印,本朝從來都是承認的。

只要新朝易色改號之後,把這個印上繳,以舊換新就是。

舊印換新印,可比發個新印簡單的多。

展示這個印,也就意味着臣服,至少表面上如此。

李淦也清楚,土爾扈特部並不是多喜歡大順,而是相對於大順,羅剎人做的太狠了。

抽丁打仗,打的又是土耳其、波蘭等國,損失極大。

他們又是信黃教的,部族裡的喇麻面對東正教的傳教士,肯定也是極端反對的。

只是,大順這邊也實在無可奈何。

回來是肯定不行的。

草場就那麼多,回來就得從別人嘴裡搶食,必要鬧亂子。

再說回來之後,兩邊都是瓦剌部,一旦合流,那就又是一個瓦剌。

大順不可能當這個冤大頭,去和俄國人死磕,就爲幫蒙古人再搞一個西域的汗國。

與俄國的這次談判中,土部的問題,也是俄國極爲重視的方向。

而大順也只能假裝很重視,只有假裝很重視,賣的時候才能賣個高價。

反正大順不可能承認土部是大順的藩屬或者朝貢國,更不可能爲了伏爾加河上的土部和俄國打一仗,深入到俄國內陸。

既沒有這樣的後勤能力,也沒有這麼多的錢,大順也毛的好處得不到。

就現在這種局面,是對大順最爲有利的情況。

距離,產生美。離得太近,反倒是老琢磨着自立朝貢而不是直接受大順管轄。

“土部的事,卿與羅剎人談的時候,底線就是允許他們迴雪山熬茶禮佛,也需同意蒙古各部的交往交流。這件事咬住了,即便不接受他們朝貢,也不能斷了聯繫。”

“日後再說日後的,西域各部的問題錯綜複雜,日後到底什麼樣,現在也難說。”

“將來或是歸來,或是我們和羅剎徹底和解、斷掉與土部的交流,這是以後了。現在不要把事情做絕,免得以後沒得選擇。”

“南下之事,你也知曉。此事已經定下,不可更改了。儘快與羅剎把條約簽了。”

“讓羅剎早點安定下來,早點把心思放在西邊。羅剎在歐羅巴強一分,英荷法等國在南洋、天竺就少一分精力。今日盟友,日後仇敵,哪有亙古不變的事?縱橫之術,天下不喜,就在於一個詐字。但你是外交部,不是禮政府,就是要行這種縱橫手段的。”

齊國公也認可李淦的說法,整體大略他是支持下南洋的,也認爲北邊的土地只要留出足夠的緩衝,尤其是阿爾泰山到鄂木河一線,只要羈縻就好。

“臣亦是這麼想的。北疆自西向東,都要與羅剎打交道。”

“這邊疆穩固,無人不行。而若鯨海、蝦夷,自有手段移民。西域天山南北、乃至伊犁河谷,也可移民墾殖。但再往北,實在無能爲力。”

“臣也以爲,與羅剎之事,到此爲止。鯨海日後人口滋生,以北之地,自是本朝所有。”

“但於西北,那就只能先把條約簽下來。”

“東北不可急、西北不可緩。”

李淦點點頭,示意這兩句話很合他的心思。

東北不可急,是因爲照着開發蝦夷的態勢,以及劉鈺在鯨海沿岸、黑龍江江口等地打下的基礎,幾十年後,再往北的地方必是大順的。

這時候完全沒必要在東北方向和俄國人扯淡。

西北不可緩,是因爲西北邊界,沒法用東北的方法解決。時間站在俄國人那邊,那裡距離俄國腹地太近、距離中原太遠,越拖,對俄國人越有利。

先把條約簽了,建立一個隔離區,免得十年八年之後影響太深。

(本章完)

第1138章 “溫柔”的殖民者(中)第809章 閹黨(下)第970章 給錢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1241章 三戰定印度(八)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371章 反將一軍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368章 我是誰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930章 覺醒(二)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1052章 定性第480章 河豚之喻(上)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474章 屎裡摻飯第604章 互相猜錯的底線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77章 入吾彀中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1325章 破滅的第一版山巔第199章 報捷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651章 你只是枚棋子(四)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157章 老婆本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991章 煙幕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476章 日本之馬爾薩斯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1170章 備戰(九)第161章 全家死絕優先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627章 推測的結果第935章 綁定(上)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674章 歸國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499章 洗頭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365章 壟斷權的軍事義務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613章 兩封信(上)第874章 從長計議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1226章 開戰(五)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1222章 開戰(一)第21章 紙上談兵第1127章 自身定位(下)第1496章 終章 九三年(十四)第537章 同一個故事,不同的解讀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761章 荷蘭災難年(一)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703章 海戰(一)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228章 嘗試外交第329章 真正的貴族第294章 禮賢下士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1229章 開戰(八)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第1434章 “太空歌劇”第934章 覺醒(六)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432章 只把忠臣作奸佞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第76章 恍然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572章 藍狗子第782章 身份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
第1138章 “溫柔”的殖民者(中)第809章 閹黨(下)第970章 給錢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1241章 三戰定印度(八)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371章 反將一軍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368章 我是誰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930章 覺醒(二)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1052章 定性第480章 河豚之喻(上)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474章 屎裡摻飯第604章 互相猜錯的底線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77章 入吾彀中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1325章 破滅的第一版山巔第199章 報捷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651章 你只是枚棋子(四)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157章 老婆本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991章 煙幕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476章 日本之馬爾薩斯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1170章 備戰(九)第161章 全家死絕優先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627章 推測的結果第935章 綁定(上)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674章 歸國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499章 洗頭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365章 壟斷權的軍事義務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981章 決勝千里之外(四)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613章 兩封信(上)第874章 從長計議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1226章 開戰(五)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1222章 開戰(一)第21章 紙上談兵第1127章 自身定位(下)第1496章 終章 九三年(十四)第537章 同一個故事,不同的解讀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761章 荷蘭災難年(一)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703章 海戰(一)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228章 嘗試外交第329章 真正的貴族第294章 禮賢下士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1229章 開戰(八)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第1434章 “太空歌劇”第934章 覺醒(六)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432章 只把忠臣作奸佞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第76章 恍然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572章 藍狗子第782章 身份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