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開戰(一)

第1222章 開戰(一)

沒錢沒人,肯定是辦不成事。

皇帝也知道劉鈺念念不忘對印度的戰事,故而在要錢上,皇帝知道劉鈺應該明白輕重。

但在要人的問題上,皇帝還是有些驚詫不已。

劉鈺開口就是:“臣需至少兩千吏員,培訓之後,方可成青州府事。此兩千吏員不可少,若是陛下允許,只怕三千最好。”

“至於錢財,印度事前,還請陛下每年撥給五十萬兩,蠲二年國課。期間鹽政、地租事都解決了後,重新審覈清查,另行制度徵稅。”

“待青州府、武定府、濟南府、曹州府、東昌府事皆畢,朝廷只需每年暫停國課上繳,再每年撥河工款400萬兩、遷民款300萬兩,四五年即可成。其中所用錢財、人力、役力,摺合白銀數千萬乃至上億,但實則朝廷國庫內帑只要三五千萬兩,即可成此事。”

錢,肯定不多。算起來,還真就是劉鈺說的,四五千萬兩就能做成這件事。

四五千萬兩的支出,其實不算多,相對來說鎮壓一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就得照着幾千萬兩去花;去西北、西南打幾場仗,之前也得幾千萬兩。

真要是四五千萬兩,就能把黃河問題解決,順帶還能解決一下人地矛盾、土地兼併的問題,自然是賺大發了。

只是,人,卻讓皇帝大爲吃驚,一個青州府就要二三千人的吏員?

既是朝廷的吏員,肯定是要給錢的。

就算這些吏員連最小的官都不是,一個月算上吃的米,也得三四兩銀子。如此算下來,以3000人算,一個府一年就要十多萬兩的白銀,供養這些吏員。

而名義上,朝廷正式官員的俸祿,全國加一起可能也就幾十萬兩,到不了一萬百萬兩。

青州一年繳稅,能繳多少?夠不夠這三千吏員的薪水?

雖然驚詫,但皇帝還是很清楚王翦滅楚的故事的。

這事沒人願意沾不提,而就算有激情狂熱之輩願意承擔這個責任,只怕號稱既花錢少、又不需要多少人之類的,皇帝自己也不可能相信。

劉鈺這麼說,肯定不是隨口說的,顯然是算過的。

三千人的吏員,只看人數,這不是問題。

將近一百萬生員,基本用不上。但就算不用生員,只用那些學新學的,挑個三千人,還是易如反掌。

皇帝也沒有直接提人數的詫異,而是笑道:“青州府一年國課,並無多少。愛卿這一年就要五十萬兩。到時候,便是做出政績,也必多有議論之聲。”

劉鈺淡定道:“陛下,全國不過1500來個縣,百餘個府。莫說一府50萬兩,便是一縣50萬兩,若能成事,那也不過4億5000萬兩白銀,換國朝千秋萬代不敢提,但興周八百年當無難事。”

這話倒是確實如此,鬆蘇的改革已經證明了劉鈺的手腕,而在山東幾個府縣的改革,刨除掉黃河問題,更是要爲大順朝的土地兼併問題趟趟路。

在劉鈺明確表示和鬆蘇地區的改革完全不同後,皇帝再想想劉鈺給出的數字,心道也確實如此。既是考慮了貿易、關稅和印度事,這四億五千萬兩,還真就不算多。

但劉鈺一下子開口要這麼多吏員,顯然是準備把統治深入下去,可似乎若是每個府都養這麼多吏員,這興周八百年的事,只怕難說。

皇帝又問了關鍵問題道:“卿這二三千吏員,爲當地胥吏?還是巡撫御史那般?”

“回陛下,不爲當地胥吏,只是負責調查、清查、定契之類。青州事畢,則可直接往曹州、濟南等地。”

皇帝又問道:“那這些吏員,做成之後,經驗豐富。若是朝廷日後要變法,則他們可用;若不變法,他們又將如何安排?”

“回陛下,若日後變法,則可用於各地。”

“若日後不用,擇其優異者,效軍隊事,闢爲良家子;擇其苦勞者,授予軍勳;擇其平庸者,朝廷出錢遷往海外各地,賜予土地。”

皇帝嗯了一聲,這就比較合適了。

再看看劉鈺,皇帝心裡快速地盤算起來。

從鬆蘇交權的事看來,並沒有太多麻煩,即便換了一批皇帝派過去提前在那邊實踐過的人,保持蕭規曹隨的政策,也沒有出任何的問題。

再加上之前的海軍、軍改等事,也都證明了劉鈺確實並不戀棧權柄。

只說鬆蘇在改革之後,關係到漕米、稅賦、貿易、以及朝廷的大量用銀,可以說這是最有可能借此而爲自身籌碼的地方。

但交權換人的過程,基本沒出任何的問題,一切照常,每年的稅收貿易款項等也都是那是繳納。

那麼,山東的事,也就更不用擔心了。

畢竟劉鈺要乾的,都是得罪人的事。不管是減租減息,還是長佃,亦或者是挖掘黃河河道、讓黃河走山東,在皇帝看來,劉鈺這麼幹,真的就是奔着去當桑弘羊去的,實在不必擔心太多。

而且山東緊貼着京畿。

略微考慮了一下權柄的問題,剩下的,那也就好說了。

敢要錢、敢要人,而且要的這麼離譜,看來着實是真的奔着做成黃河事去的了。

要人,只要答應,那也簡單。不要說錢給到位,劉鈺做起來很容易;就算不給錢,只要給了授權,以幕僚自己掏腰包的形式,皇帝看來也沒問題。

至於說具體怎麼搞,現在劉鈺也只能給出個大概的方向,皇帝覺得也沒必要再去問了。反正大方向上,聽起來問題不大。

從猶豫到慢慢下定決心,劉鈺也再度給出了一句話。

“陛下,臣於外事,心願已平。於俸祿,業已封爵。海波也平了、爵位也封了。”

“樞密院諸事,也已步入正軌。征伐印度、歐羅巴事,方案也已擬定。”

“臣請辭樞密院諸職。專心於黃河事、抑兼併事。”

“於蒼生,黃河事一旦天決,千萬人受災,臣所不忍也。”

“於社稷,亦然。”

“於個人……臣想年老之前,嘗試尋找解脫王朝輪迴之嘆的辦法。鬆蘇事,臣實話實說,臣不過是行管夷吾、桑弘羊、劉晏等先輩之術,形雖不似,實則魂同。況且鬆蘇與別處大不同。且臣亦相信,縱然找到了辦法,朝廷若無錢、米、糧、布等,也是什麼事都做不成。”

“至於臣下個人的疑惑,終究不解。是以,臣請以山東嘗試。”

“先賢雲:朝聞道、夕死可矣。”

“臣不以爲道在十三經中,是以只能自尋。十三經,解決不了此時山東人均三畝地的問題。臣也絕不相信,只要行王道,免錢糧,就能解決人均三畝地吃飯的問題。”

“是以,即便於臣個人之所思、所想、所困,臣亦想尋找個答案。若能聞道,夕死可矣。”

“心中之困,無以排解。臣又不信鬼神之說,故而也不能從赤松子遊。既如此,還請陛下垂憐。”

這話,在皇帝聽來,那就順耳多了。而且彷彿劉鈺的一系列讓皇帝有些不解的舉動,包括這一次明顯是彷彿奔着等死的行爲,都解釋的通了。

歷朝歷代,不是沒有忠臣,也不是沒有希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

僅就劉鈺這些年的表現來看,雖然朝中對他的攻訐過多……但,就算是諸葛武侯,也是公認的用申商之術而諱其名,整體看劉鈺的做法也就是和朝中大臣道不同。

但道不同,未必就代表這不是個忠臣。

王安石名聲雖差,在此之前可謂差到極點,但皇帝心裡也是有數的。不能說他是奸臣,最多說他的做法失敗了,非說是奸臣那就……可笑了。

雖然好像不太可信,但想來這堯之都、禹之壤,出幾個這種真的是想聞道而死的人,好像似乎也不是完全沒可能。

而劉鈺的這些話,似乎也透露出來另一個意思:他對此時世面上的諸多看法,都持不同意見。無論是王道復古派、還是實學派的霸道移民派……因爲但凡有一個是靠譜的,在皇帝看來劉鈺實沒必要非要去做山東這件事。

既然劉鈺既不怎麼認同儒家經典,也不想從赤松子遊,更是積極出世,現在甚至還要以苦爲樂非要擔起來黃河事。皇帝心想,倒真有些先秦百家之風,只怕不是讀那些先秦經典,腦袋讀傻了?

這幾年考據學派開始瘋狂考據先秦百家經典,因爲儒家經典已經不太容易出成果了,皇帝也着實不得不懷疑劉鈺這是讀先秦經典讀的腦子出了點問題。

好像確實不太正常,相對於朝中諸公、百萬生員來說,實在不正常。

但這種不正常,也是皇帝內心其實有點期盼的,當皇帝嘛,還是盼着朝中能有幾個這種不太正常的人的。

當然最主要是劉鈺要把樞密院的所有東西都交出來,擺明了是徹底不幹了,而且是在即將對印對英對葡開戰之前、且總參謀部已經把詳盡的作戰計劃制定完畢的情況下不幹了。

於是皇帝也就順着劉鈺的這一套要“聞道而死”的話,扯了幾句,勉勵一番。

既已答應,自然也要高調一點,說自己也是考慮到黃河天決的危害,奈何朝中並無人肯擔此事云云。

幾日後,劉鈺向皇帝提交了兩份樞密院的絕密文件,然後請辭樞密院之職。

一份是《對歐羅巴與印度作戰計劃書》。

一份是《使節團對法條約締結之明細》。

作戰計劃書,厚厚的一疊。

包括詳盡的對印作戰計劃、對歐洲的海軍投送計劃、補給詳細、軍費支出預測。

以及從馬六甲、錫蘭、到毛里求斯、開普的作戰期間詳細補給計劃、需要徵調的船隻、耗損、作戰期間的後勤部門的運轉等等。

打仗的事,基本都是些戰略上的指導。

戰略大體就是開戰之後奪取明古魯、東帝汶,假裝要打孟加拉。

集結分艦隊,嚇唬英國印度艦隊迫使其縮回港口,陸戰隊攻下港口,全滅英國在印度的艦隊。然後再打孟加拉。

控制印度後,主力艦隊在之前從荷蘭東印度公司手裡得到後、一直投錢建移民的開普集合,修整。

北上法國,主力艦隊入地中海,配合法國艦隊控制地中海,讓法國的土侖艦隊得以進入大西洋。

利用大順的巡航艦優勢和走私技巧,切斷英國和美洲殖民地的聯繫,瘋狂往殖民地和地中海貿易圈走私賣貨,倒逼英國選擇海上決戰中法聯合艦隊。

簡言之,絕不配合法國去主動進攻英國本土,就是拖,拖到英國面臨東印度公司倒閉和國債利息付不起的情況下,孤注一擲。

而使節團的條約明細,則是圍繞着日後勢力範圍劃分的。其中關鍵一點,就是“對法國提出條約的時機,就是法國進攻漢諾威失敗之後。否則法國老以爲漢諾威是英國的卵,只要捏住,用力一掐,英國在殖民地吃啥都得吐出來。但只要法國進攻漢諾威失敗,法王必然懵圈恐慌,不知該怎麼辦了,因爲路易十五的計劃一直都是這種機會主義。一旦其進攻漢諾威受挫,則可提出對法締結條約。之前,使節團提都不要提,提了也沒用。”

這些戰略指導性的東西,其實沒幾頁。

真正複雜的,是樞密院從劉鈺自鬆蘇返回,這些年,基本都在繪圖、查資料、算賬,制定的非常明細的後勤補給計劃。

既包括本土輸送,也包括在法國、西班牙、荷蘭等地的購買。

之前下南洋對荷作戰,達成的與荷蘭金融資本的合作,於這場戰爭中的效果就可體現出來。比如開普的無價值的移民,不少移民被劉鈺早早安排過去種地,今年塞五百、明年塞一千,反正也不是爲了賺錢,就讓他們在那種地,這些年也已經塞過去了不少人。

大順也有了屬於自己的中轉站,而且沿途還有盟友的港口,包括法國在西非的殖民地。這場大規模的海軍投送跨越的難度,正是樞密院這些年一直琢磨的問題,也是花費時間最長的。

應該說劉鈺爲了這一天也是準備了二十多年,連對荷戰爭結束後,利用南非的地中海氣候,派人去南非種橘子、種檸檬、種完之後再自己派心腹用船去收,然後拉回來倒進海里這樣被視作純有病的事,他都早早預備好了。

法國的農業和工業還是挺發達的,到了法國就好說了,砸錢就是了,法國經濟崩潰早着呢,只是和明末類似,朝廷沒錢而已,大順這邊只要有錢就能買東西。反正英國兩三億兩的債,大順砸個兩三千萬兩也就夠了。

在遞交了這兩份厚厚的計劃書後,劉鈺正式辭去了樞密院的職務,督辦青州諸事。

一時間朝野大譁,自不必提,說法紛紜。

冬季季風一起,各地海軍陸續接到通知,開始集訓。船塢全力工作,清理藤壺。

四艘運輸船,載着一批造船修船的工匠,以及大量的木匠、鐵匠、裁縫、麻繩等,前往開普。

同時,大順的一支裝着使節團,且滿載白銀的艦隊,正式離開了天津,前往歐洲。

理論上,這是大順第一次大規模白銀外流,也是大順第一次往歐洲去,船上居然裝了大量的白銀。

(本章完)

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440章 嘉靖年間的古董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157章 老婆本第968章 鹽改的第二封奏疏第849章 威望(下)第651章 你只是枚棋子(四)第986章 止步(上)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730章 你死我活第177章 機遇期第619章 越簡單 越有效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1230章 開戰(九)第1049章 坐莊(上)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1009章 親不親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931章 覺醒(三)第1438章 分歧(四)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1138章 “溫柔”的殖民者(中)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第580章 同樣的荷蘭人,不同的態度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48章 不可抗力第1243章 三戰定印度(十)第52章 模棱兩可第1117章 傳承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246章 探險隊第392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826章 海牙慘案(三)第348章 怕疼第716章 歸義軍(下)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1368章 裡病外治(四)第565章 制禮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1405章 遷徙路(八)第1371章 裡病外治(七)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545章 難題第100章 槍和槍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269章 俄國需要一位明君第1001章 缺陷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477章 四凶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195章 過時了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1004章 新生代(上)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201章 七擒七縱亦不懼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8章 罵人揭短第991章 煙幕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1112章 上國心態(六)第1066章 惡龍殘影(一)第1026章 割裂(四)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325章 迎天使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690章 錫蘭的雙重屬性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967章 轉正第826章 海牙慘案(三)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1307章 死與復仇(二八)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731章 毫無組織
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440章 嘉靖年間的古董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157章 老婆本第968章 鹽改的第二封奏疏第849章 威望(下)第651章 你只是枚棋子(四)第986章 止步(上)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730章 你死我活第177章 機遇期第619章 越簡單 越有效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1230章 開戰(九)第1049章 坐莊(上)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1009章 親不親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931章 覺醒(三)第1438章 分歧(四)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1138章 “溫柔”的殖民者(中)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第580章 同樣的荷蘭人,不同的態度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48章 不可抗力第1243章 三戰定印度(十)第52章 模棱兩可第1117章 傳承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246章 探險隊第392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826章 海牙慘案(三)第348章 怕疼第716章 歸義軍(下)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1368章 裡病外治(四)第565章 制禮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1405章 遷徙路(八)第1371章 裡病外治(七)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545章 難題第100章 槍和槍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269章 俄國需要一位明君第1001章 缺陷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477章 四凶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195章 過時了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1004章 新生代(上)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201章 七擒七縱亦不懼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8章 罵人揭短第991章 煙幕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1112章 上國心態(六)第1066章 惡龍殘影(一)第1026章 割裂(四)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325章 迎天使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690章 錫蘭的雙重屬性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967章 轉正第826章 海牙慘案(三)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1307章 死與復仇(二八)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731章 毫無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