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

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

李欗還在消化這些灌輸,劉鈺卻沒給他足夠的思考時間去消化理解,而是告訴他準備準備,要和他一同前往天津。

靖海宮官學裡學的理論並不是太多,正常而言半年也就要開始上艦實習了,這也是此時各國海軍軍官生的通行做法。

只是之前人才多、軍艦少,過度延長了靖海宮官學的理論課學習時間。

完全不是正常的軍官生課程,而是照着繪圖、測量、數學計算、彈道等超綱內容安排的課程。

這還是李欗第一次搭乘軍艦,心裡有些緊張,擔心自己第一次搭乘軍艦就吐在了船上,叫別人笑話,日後也難鎮住海軍。

可也知道若是連軍艦都不敢乘坐,就算將來劉鈺走了,桀驁成性的海軍軍官們豈能服氣?只好硬着頭皮,做出一副“爲海軍者自當上艦”的態度。

“七皇子,此番去天津,路程不遠,所爲者就是西洋諸國的使節都匯聚天津,需得艦隊齊出震懾一下。”

“一則方便日後貿易,二則也是爲了震懾一下荷蘭人。我鄰去琉球之前,齊國公已經照會了荷蘭人,讓他們派人前往天津,如今都到齊了,正要給他們略微施壓。”

李欗剛剛被灌輸了一番“我不是誰”的道理,也聽說了一些荷蘭人在長崎的貿易情況,問道:“是要給荷蘭人施壓,防止其支援倭人?”

“那倒不是。”

劉鈺呲牙笑了笑,想着荷蘭人此時連個聯省執政官都沒有,七省各自爲政,東印度公司首先是家公司、然後纔是荷蘭人,笑道:“若只是倭人的事,關稅就足以做破陣之矛。主要還是南洋巴達維亞的天朝海外遺民,這個是要靠軍艦給他們講講道理的。”

李欗此時還不知道巴達維亞的事,劉鈺知道日後李欗是要接手海軍的,便將巴達維亞的事,用民族史觀添油加醋地講了一遍,沒有和李欗講當地華人甲必丹、雷珍蘭、和黑戶奴工之間的關係。

寥寥數語講完,已是讓李欗心急,心道何不遣派艦船接回這些天朝赤子?

他雖不解,卻也沒問,只當朝中自有手段。

又想着這一次去往天津,要把那艘航速過慢、不能編組到巡航艦中的戰列艦帶上,定能震懾荷蘭人。

這艘花了大把銀子練手的法式六十四炮戰列艦,在此時的東亞海域沒什麼用處,對轟沒有對手、船速跑的太慢,此時更多的也就是作爲一個儀仗。

去嚇唬人,也算是物盡其用。

訂好了三日後若是天氣晴好便出航,便叫李欗自回去準備。

出航之前,劉鈺私下裡把饅頭叫來,仔細詢問了一下這一次瑞典之行的細節。

明面上要做的兩件事都做成了,木焦油技術的工匠高薪聘來了;瑞典東印度公司的董事和瑞典爵士、蘇格蘭人考林·卡姆比爾也第二次以瑞典對華全權大使的身份來到了中國。上一次只去了廣東,這一次卻可以前往京城。

明面之外,還有些暗戳戳的事。

這一次和瑞典人的談判,名義上是齊國公執掌的外交部負責,實際上他纔是幕後人,哪怕他不管具體怎麼談,也要將各種情況整理出來。

而與瑞典人談判,是奧王繼承戰這個歷史機遇期的大事。

這裡面又涉及到荷蘭人在知道大順參股之後,一旦南洋開戰,荷蘭人會不會劫瑞典東印度公司的船。

“這一路上,你旁敲側擊地問出來什麼?荷蘭東印度公司到底給瑞典公司提供了多少債券貸款?”

欠錢的是大爺,暫時不要過度動荷蘭人單純商業上的利益。

看在瑞典公司欠了荷蘭東印度公司錢的份上,只要大順只是以私人名義參股仍舊掛瑞典旗、只要瑞典借的荷蘭債足夠多,荷蘭人就不會劫。

劫了瑞典船等同於對瑞典宣戰、錢也不還了,權衡之下總要有所考慮。

私下裡無人,饅頭也只叫劉鈺爲先生,搖頭道:“先生,瑞典人對此諱莫如深,不想讓我們知道。想想也知,他們不想在談判之前先露底。但欠荷蘭的錢,這是肯定的。欠多少,實在難知。”

“聽說荷蘭東印度公司,如今主要靠放貸和金融,這個賺錢更快。他們的海運和南洋貿易,這幾年好像都不怎麼掙錢,遠不如金融和放貸掙得快。”

“瑞典挺窮的,跨洋貿易週轉期長,咱們又只收金銀現貨。加之英、荷那邊也禁止非公司股東開展東方貿易,他們集股有些難,只能借荷蘭的。應該都是些長期的,每年還利息就好。”

不知道瑞典東印度公司的真實底細,這談判起來就有些難搞。

確定欠錢,只能說談判中有了個談的方向。

長期債券,每年只要還利息。

瑞典人應該不敢還本金,一是怕現金流出問題,畢竟大順這邊只要現金。

再應該,就是可能預想到歐洲要亂,所以琢磨着趁機擴大對華貿易,造艦要花錢,估計之前會借債準備翻本。

“瑞典人在造船是吧?”劉鈺知道那艘很出名的哥德堡號,應該就是這幾年下水的。

“對。他們那邊也在造新船,挺大的,和自由貿易號差不多大。但估計得明年才能完工,而且造價太貴。瑞典沒有那麼多好木料,鬆杉造遠洋船不太行。”

“除了在咱們這貿易,瑞典人別處也沒什麼貿易了吧?”

“嗯。他們雖是叫東印度公司,實際上就是中國公司。貨基本上都是廣東、福建的貨。別的我還真沒看到。”

“瑞典人對羅剎的情緒如何?”

“收復失地,呼聲強烈,頗有開戰之意。依我看,主和派的宰相必要下臺。”

或是不想當未卜先知的妖人,或是引誘饅頭按他說的去說,大致理順了瑞典的情況,對談判一事有了一個粗略的判斷和建議。

這些東西要彙總成報告,遞送給外交部。

他不會直接參與談判,但寫報告的筆在自己手裡,傾向性引導一下,便可掌控局面,也顯得自己不會插手太多事。

又說了一些瑞典國的情況,饅頭便取出了幾個大箱子。

“先生不是叫我搜集一些西洋諸國的報紙嗎?我也蒐集了不少。只要花錢,哥德堡的走私販子就能弄到。”

“這一箱是荷蘭的、這幾箱是英國的……”

翻出來一疊英國的報紙,說道:“英國人如今叫民衆莫談國事,爲了防止談論國事,對報紙課以重稅。先生叫我搜集的英國報紙,多半都是些官報。”

“報紙都課以重稅,但官報有補貼。英國人的手段倒是高的很,若想賺錢,那就英國朝廷讓說什麼便說什麼,否則便無有補貼,非要破產不可。”

劉鈺聞言,讚歎不已。

“妙啊!也不說不準談國事,而是收重稅,那還不是誰想拿補貼誰就管住嘴?”

饅頭亦笑道:“我在哥德堡聽一個英國的走私販子說,有個寫小說的叫什麼笛福的,好像是寫過一本一個水手漂流到荒島上的故事,挺出名的。他倒是說過: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徵報紙以重稅,爲求百姓不談國事,然而談國事是禁不了的,只能由明轉暗。”

“然而英人朝中並不聽從,以爲此政可一舉兩得,既收到了錢、又控制了輿論。”

“如今英人正大搞文字獄,聽說前幾年有個叫富蘭克林的,因爲不滿英西和約,說了幾句牢騷話,以‘誹謗罪’入獄,罰銀6800兩,關押一年。如今若有妄議國政、暗諷王室乃漢諾威外族的,皆以重罪。另依判例,凡對名人有所諷刺評論的,不論事情真假,皆爲誹謗。”

說完這些笑話,饅頭的神情又轉爲了擔憂,嘆道:“英人如此作爲,可見英人實爲大敵。若在本朝,朝廷哪裡管得了儒林結社說什麼?英人不但管得住,而且管的井井有條,可見其控制力,實非本朝所能及也。”

“英國小邦,但所能管控的人口,其實與本朝差不多。先生對英國一直懷有敵意,如今方知其實力非凡。”

這種感慨是發自真心的,從那些走私販子的話裡,足見英國的基層控制能力和施政手段,此時確確實實遠勝大順數籌。

窺一斑而見全豹,這種控制力,意味着往英國走私,只怕不易。

劉鈺隨手翻了幾頁報紙,饅頭又將一疊雜誌遞到劉鈺手上,掃了一眼,雜誌的名目倒也好認。

《紳士雜誌》

“走私販子說,這《紳士雜誌》,裡面記錄的都是英國議會開會的內容,他有關係和門路。”

“但裡面的內容也不敢說人名,便用一本小說裡的故事‘影射’。這小說叫《格列夫遊記》,把英國議會的內容,說是‘格列夫所遊的小人國議會發生的故事’。先生若想看看英國議會的議題,這《紳士雜誌》正可看。”

劉鈺抓過兩本,笑道:“倒有幾分《西遊記》裡比丘國小兒藥引子以影射嘉靖煉丹的味道。”

用小人國來影射英國議會,雖然人物是虛構的,但議會討論的內容是現實的,這應該也是鑽了英國“誹謗罪”的漏洞:誹謗罪的前提是是誹謗的人存在。

不過即便這樣,這個能摸到議會去記錄內容的《紳士雜誌》的老闆,後臺也絕對夠硬。

這些雜誌和報紙都是多多益善的好東西,得找人將他們都翻譯出來,尤其是裡面還有劉鈺極爲關心的貿易政策等等問題,以確定如何打開對英貿易的大門。

這些都是情報,如果日後外交部真的要派人常駐西洋,這些報紙是一定要蒐集的,免得坐在家裡對外面的事一無所知。

這本《紳士雜誌》,看來當屬優先級最高的,和瑞典那邊談成之後,去歐洲的船每年都應該把這樣的報刊帶回來。

既要翻譯,翻譯這些更有用一些。

(本章完)

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1448章 三山合一(下)第320章 榮譽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63章 軍歌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897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八)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60章 思維差異第8章 罵人揭短第874章 從長計議第1357章 英國的總崩潰(六)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426章 錯覺第941章 自覺(三)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111章 廷議菜市場第525章 不敢殺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282章 放鬆第917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第423章 勸說第66章 認可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1025章 割裂(三)第779章 艱難的第一步(下)第1113章 上國心態(七)第1047章 大改第92章 欽定?第593章 資本的去向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656章 光榮復辟(上)第1120章 鄉約村社(一)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24章 奇怪的聖旨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1190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第615章 政變加盟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1434章 “太空歌劇”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51章 小小批評第491章 前後左右 三路不通第693章 宗教外交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1433章 鴆酒 解藥(下)第127章 必拿下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1054章 站臺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鄭成功的經驗第934章 覺醒(六)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946章 旗手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1363章 國富論(六)第1114章 上國心態(八)第1074章 惡龍殘影(九)第966章 前置科技都滿足的順暢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232章 工業還是金融地產第1162章 備戰(一)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1365章 裡病外治(一)第1355章 英國的總崩潰(四)第619章 越簡單 越有效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1247章 鑽石灣屠殺(三)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590章 借頭一用,以平民怨第1467章 最後的鬧劇(十四)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121章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第204章 投名狀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
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1448章 三山合一(下)第320章 榮譽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63章 軍歌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897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八)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60章 思維差異第8章 罵人揭短第874章 從長計議第1357章 英國的總崩潰(六)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426章 錯覺第941章 自覺(三)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111章 廷議菜市場第525章 不敢殺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282章 放鬆第917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第423章 勸說第66章 認可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1025章 割裂(三)第779章 艱難的第一步(下)第1113章 上國心態(七)第1047章 大改第92章 欽定?第593章 資本的去向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656章 光榮復辟(上)第1120章 鄉約村社(一)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24章 奇怪的聖旨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1190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第615章 政變加盟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1434章 “太空歌劇”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51章 小小批評第491章 前後左右 三路不通第693章 宗教外交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1433章 鴆酒 解藥(下)第127章 必拿下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1054章 站臺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鄭成功的經驗第934章 覺醒(六)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946章 旗手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1363章 國富論(六)第1114章 上國心態(八)第1074章 惡龍殘影(九)第966章 前置科技都滿足的順暢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232章 工業還是金融地產第1162章 備戰(一)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1365章 裡病外治(一)第1355章 英國的總崩潰(四)第619章 越簡單 越有效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1247章 鑽石灣屠殺(三)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590章 借頭一用,以平民怨第1467章 最後的鬧劇(十四)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121章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第204章 投名狀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