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投名狀

第204章 投名狀

吳芳瑞不是第一次領軍,之前前出築城已經領過一次軍隊了。但那一次只是小功,這一次是要“直入國都”的大功。

撥了兩個步兵營,把營屬炮都留下。擲彈兵營和半個工兵營跟着,還有二百多人的擅長個人搏殺的府兵。

攜帶了十日的乾糧,每個人還爲工兵爆破背了三斤火藥。

出了大營,在嚮導的帶領下,朝着科古琴山的山口方向疾行。

沿途以善於肉搏的擲彈兵爲先導,遇到準部的牧帳,能繞過去就繞過去,繞不過去就直接衝上去解決掉。

也不求殺傷,多了馬匹駱駝,也不愛惜,代步前行,若是馬匹跟不上的,就直接扔到草原上不管。

翻過大山,四天之後便抵達了空虛的奇努克城下。

這裡不止是遊牧區,還有大量種地的農民,或是從事手工業的。

做這些事的,自然不是準部的本部人馬,而是準部從天山以南的葉爾羌汗國抓過來的白山派、黑山派。

準部滅了葉爾羌,白山派的卓瑪罕穆特以及其子大小和卓;黑山派的卓達尼爾全都被扣押在了奇努克城中。

大量的黑山派、白山派的人也被遷徙過來,作爲奴隸亦或是農奴,在這裡種植、墾荒、紡織,製作兵器。

這不是什麼秘密,吳芳瑞在來之前就已知曉。

想到劉鈺交待的事,他自然而然想到了“借刀殺人”的辦法,更在意張瑾的那句“這是你個人的功勞”。

個人的,還是參謀部的,他還分得清。

想着這裡面的道道,他也有了主意。

青州軍奇兵的忽然出現,讓整個奇努克城都慌了。

城中並無多少能戰之兵,主力都跟着噶爾丹策零去賽里木湖畔了。

噶爾丹策零的大兒子,今年才九歲,而且還不是嫡子,而是庶子。庶子沒什麼地位,早早就送去當喇麻了。

小兒子剛剛出生不久,這是嫡子。

還有一個嫡女烏蘭巴雅爾,如今在城中主事的,便是嫡女烏蘭巴雅爾。

這個女人是有能力的,原本歷史中,因爲規勸弟弟,還被弟弟以爲“要效仿俄國蘇菲亞公主故事”,把姐姐流放到了阿克蘇。

綽羅斯家族是準部統治家族,還是很穩固的。烏蘭巴雅爾的母親名正言順,可以在城中說話,但卻沒什麼主意。

大部分能打的都跟着噶爾丹策零的大軍出征,誰也沒想到一支漢軍會忽然出現在城下。

遊牧民族的城牆都不高,城防也並不穩固,關鍵是城中沒有什麼可戰之兵,只剩下一千多戰兵。

在考慮要不要把那些抓來的黑山派、白山派的人都安排守城的時候,城下卻傳來了一陣喊話聲,用的還是天山以南的語言。

“信仰主的兄弟們,準噶爾的末日來臨了!你們難道要跟着我們的仇人準噶爾一起滅亡嗎?”

“他們侵佔了我們的家園,逼迫我們繳納賦稅和糧食,還把我們抓到這裡給他們種地、紡織,把聖裔的賽義德關押起來。”

“現在,天朝的大軍已經來到了城下,小策凌敦多布被殺了,大策凌敦多布被俘了,準部難道還能統治多久嗎?”

“我知道你們現在被逼着守城,但是不要怕。等到天朝的大軍攻城的時候,你們便將你們的兵器,刺向那些曾欺壓你們的異教徒。”

“傑哈德!”

城下此起彼伏的喊話聲不斷響起,吳芳瑞領着工兵觀察城防的情況,軍官疑惑道:“大人,如此喊話,雖能離間。可如今守城時候,危在旦夕,難道他們真的會自相殘殺嗎?”

其餘軍官並不知道劉鈺的計劃,吳芳瑞卻在走之前和劉鈺詳談了許多,聞言笑道:“放心吧。我們破了城,他們可以投降。若是白山派、黑山派得了勢,他們要被滅族。你等着吧,兩天之內,必有分曉。”

軍官不再多問,也不知道宗教衝突有多麼可怕,只能聽從吳芳瑞的命令,查看城防情況。

略作觀察,便能知道這座城其實很好攻破。城牆不高,也沒有棱堡的幾何學應用,甚至連馬面牆都沒有,只要一座低矮的土牆。

城中的守軍士氣低落,精兵在外,又被偷家,完全可以一鼓作氣。

即便沒有大炮,工兵一樣可以破城。

不多時,工兵軍官已經選好了基礎埋炸藥的地方,到時候挖掘壕溝接近,千餘斤火藥足以炸開。

工兵中的木匠也蒐集到一些木料,開始製作裝火藥的大木箱。準部的守城技巧實在太低,奇努克城一點都不大,也沒有什麼內城外城之分,城外還有不少房屋,把守城的射界都給擋住了。

不到兩千人奇襲這裡,吳芳瑞信心滿滿。現在要等的,就是城內亂起來。

城中。

烏蘭巴雅爾和丈夫賽音伯勒克憂心忡忡地聽着城外關於“吉哈德”的喊話,看着城中被集結起來要求守城的黑山派和白山派蒙兀兒人,在考慮怎麼辦。

就像是吳芳瑞說的那樣,大順的軍隊若是破城,他們還可以投降。因爲除了這些喊話,還有針對準部的喊話,就說大策凌敦多布已經決議投降,不如放棄抵抗,爲準部留一條活路。

天朝的話,一般來說還是可信的。

可那些黑山派、白山派的教衆,烏蘭巴雅爾可是一點都信不過。真要是他們得了勢,準部真的是要被滅絕的。

天朝的大軍很能打,諸部的人知道,尤其是小策凌敦多布戰死、大策凌敦多布被俘之後。

可天朝的大軍又能在西域駐紮多少人呢?

將來,還不是要靠扶植本地勢力才能穩固統治嗎?

本地勢力,既有準部,也有天山以南的黑山白山派。

如果準部繼續抵抗下去,大順肯定會扶植天山以南的白山派或者黑山派,藉助他們在天山以南的威望,藉助他們“賽義德”……雖然是自封的,但仍舊擁有極大的威望。

真要到了那一步,準部還有活路嗎?

準部控制葉爾羌,還能允許他們信仰原本的宗教,沒有強迫他們信黃教。

可要是白山派或者黑山派的人得了勢,正如那三個字……傑哈德,他們這些卡菲爾,還有活路嗎?

原本歷史上,白山派的大小和桌們叛亂的時候,一個理由就是“皇帝是卡菲爾”。

噶爾丹策零的正妻沒什麼主意,烏蘭巴雅爾也知道大策凌敦多布被俘的消息。但從逃回來的士兵嘴裡,是大策凌敦多布主動被俘的,說要爲準部找一條活路。

烏蘭巴雅爾知道準部已經敗了,阿爾泰山以北一戰,最大的一場豪賭已經賭輸了。

現在這個消息傳到了四方,葉爾羌人、哈薩克人,都在蠢蠢欲動。

大順的西路大軍已經抵達了輪臺,在那築城了。北路軍抵達了賽里木湖,只是沒想到會有一支奇兵忽然出現在奇努克城下。

大策凌敦多布失敗的消息一傳來,準部關於臣服接受條件,還是孤擲一注拼死一搏就產生了極大的分歧。

噶爾丹策零的兒子們都還小,唯一長大能議事的就是這個女兒。大策凌敦多布是噶爾丹策零的堂叔,小策凌敦多布是噶爾丹策零的五服堂弟,都是綽羅斯家族的內部事,準部的未來也得這些人來商議。

有人認爲應該臣服,天朝一般是說話算話的,不會出現誘降的情況。

有人認爲,就算要繼續對抗,也應該暫時臣服。反正天朝的大軍不可能一直在這,等他們走了,再反即可。

也有人認爲,還可以再搏一把。漢軍孤軍深入,人數不多,地形不熟,若是能夠一舉戰勝,集結所有的兵力翻越阿爾泰山,未必能不能搏一搏。

可那些在北邊和青州軍打過仗的貴族紛紛反對,那一戰已經嚇破了他們的膽,認爲根本打不贏。

便有人問,大小策凌敦多布都打不贏,難道你們認爲自己的本事比他們兩個還要大嗎?

噶爾丹策零也是搖擺不定。

就算是要臣服,也得看看大策凌敦多布試水是個什麼情況。

況且,大策凌敦多布先降了,他這個準部大汗算是怎麼回事?

將來的待遇如何?

還是說大順要用大策零敦多布的子嗣執掌?

猶豫中,青州軍的行軍速度又徹底驚住了他們。翻越了阿爾泰山之後,一路狂奔,穿過了阿拉山口。

噶爾丹策零已經坐不住了,不管是降也好、戰也罷,總要爭取一點體面,才能談更多的條件。

若是談判的事還沒解決,青州軍卻先攻下了伊犁,那還談什麼?那還憑什麼談?

帶着放棄西路大軍、先把北路大軍擋住的想法,糾集了剩餘的軍隊,前往賽里木湖迎敵。

留守奇努克城的,名義上是可敦,然而實際上真正管事的還是女兒烏蘭巴雅爾和女婿賽音伯勒克。

母親慌的不知所措,只是抱着三歲的弟弟在那哭。烏蘭巴雅爾勸了幾聲後,召集了城中的貴族。

“城外喊的話,你們也都聽到了。漢人的大兵來了,我們怎麼也守不住的。”

“喀爾喀人,還有漠南的那羣人,都是蒙古的叛徒。可他們終究還是活着。他們的將軍在城下說,只要投降就秋毫無犯……”

有貴族喊道:“難道就這樣投降嗎?他們只有一兩千人,我們只要守得住,大汗打敗了劉鈺,就可以回來解圍。”

賽音伯勒克怒道:“若是打不贏呢?況且,漢人最會攻城了,難道只靠城中的這些人,可以守住嗎?”

貴族不滿道:“那就投降嗎?”

烏蘭巴雅爾大聲斥責

“我沒有說要投降。而是要爲將來考慮。現在守得住,將來也守不住。漢人的兩支大軍都要匯合了。現在要考慮的,是以後該怎麼辦。現在贏了他們幾乎是不可能的,應該要考慮戰敗之後該怎麼辦了。”

“那不還是投降嗎?”有人怒斥,烏蘭巴雅爾怒道:“投降之外,還有一種叫滅族!投降還能讓部衆存在,滅族那就是要一個不剩了。難道你以爲投降之下,就沒有更可怕的事了嗎?成吉思汗逝於黑水城,現在還有党項人嗎?現在要爭取的,是怎麼才能在臣服的時候,要更多的條件。”

“我不是要開城投降,我是要爲將來做些準備。漢人的大軍不可能長久住在這裡,後勤不夠,他們也不能遊牧爲生。這裡的安穩,還是需要這裡的人。我們要想的,是憑什麼能夠讓漢人的皇帝接受我們的條件。”

“沒有了準部,黑山派和白山派一定會爭鬥不休。我們能夠拿出的談判條件,就是爲大皇帝做一條守家的犬,守住白山派、黑山派、羅剎人、哈薩克人。”

說到這,烏蘭巴雅爾的眼神銳利兇狠起來,舉起手做了個砍頭的手勢道:“把白山派的卓瑪罕穆特以及其子大小和卓,還有黑山派的卓達尼爾一家人,滅族!”

“只要他們或者,天朝大皇帝就有另一種選擇,讓他們去安撫天山以南的蒙兀兒人,讓他們一起駐守這裡,甚至把我們的牧場賞賜給他們。”

“天朝大皇帝的軍隊不能久在這裡,他們肯定要走。一旦他們走了,卓瑪罕穆爾或者是卓達尼爾,又會怎麼對待我們呢?”

“想想喀爾喀部,想想漠南的那羣叛徒。天朝的大皇帝並沒有滅他們的族,仍舊讓他們擁有牧場。”

“可你們想一想,若是這裡的天朝駐軍,要考南面的那些纏頭們協力駐守,防備我們,那我們會怎麼樣呢?”

一番話,讓參與議政的貴族們都沉默了。

可以想象。

烏蘭巴雅爾也是個狠角色,殺伐果斷,說道:“殺了他們的全家,天山以南必然作亂。我們準部也算是爲天朝大皇帝,做了投誠狀。”

“日後我們便與回部是死敵,天朝大皇帝會爲了平衡,留下我們的部帳,而不會滅族。”

大大小小的貴族們很多聽不懂這裡面的彎彎繞,可對於滅絕卓瑪罕穆爾和卓達尼爾全家這件事,卻並不反對。

本就是互相認爲是異教徒,不過是因爲異端比異教還可恨,所以纔有了黑白之爭引準噶爾南下的事。

想着若是城守不住,卓瑪罕穆爾或者卓達尼爾被漢兵得到的後果,貴族們知道這代表着什麼。

有人提醒道:“把卓瑪罕穆爾和卓達尼爾的頭,挖掉裡面的腦漿和皮肉之後,做成了兩個嘎巴拉碗。壓住他們的魂魄。”

(本章完)

第1480章 臨別告誡(六)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95章 任俠士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1274章 攻防心理(九)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777章 艱難的第一步(上)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594章 生活的希望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第56章 埋伏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1250章 鑽石灣屠殺(六)第395章 樞密院第1298章 死與復仇(十九)第973章 名與實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171章 萌芽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1328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下)第1027章 割裂(五)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260章 委婉拒絕第680章 隱喻(上)第256章 優劣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1368章 裡病外治(四)第1372章 裡病外治(八)第827章 海牙慘案(四)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533章 荷蘭人也會以史爲鑑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936章 綁定(下)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140章 錯路第639章 製造英俄矛盾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195章 過時了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第206章 狠話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40章 野心第334章 雞肋的軍港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396章 權輕而言重第837章 賭國運(中)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786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三)第54章 全員賭棍第950章 夢魘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1390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第612章 搶人才第39章 心思不純第1056章 不可能名正言順第1512章 終章 九三年(三十)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251章 壓力第733章 朋友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94章 八股策論實學和沒錢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1227章 開戰(六)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1165章 備戰(四)第509章 回報率第384章 逼迫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1103章 工業革命(十六)第1280章 死與復仇(一)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703章 海戰(一)第826章 海牙慘案(三)第1427章 必死之局(下)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907章 南洋大開發(二)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
第1480章 臨別告誡(六)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95章 任俠士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1274章 攻防心理(九)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777章 艱難的第一步(上)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594章 生活的希望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第56章 埋伏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1250章 鑽石灣屠殺(六)第395章 樞密院第1298章 死與復仇(十九)第973章 名與實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171章 萌芽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1328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下)第1027章 割裂(五)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260章 委婉拒絕第680章 隱喻(上)第256章 優劣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1368章 裡病外治(四)第1372章 裡病外治(八)第827章 海牙慘案(四)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533章 荷蘭人也會以史爲鑑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936章 綁定(下)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140章 錯路第639章 製造英俄矛盾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195章 過時了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第206章 狠話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40章 野心第334章 雞肋的軍港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396章 權輕而言重第837章 賭國運(中)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786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三)第54章 全員賭棍第950章 夢魘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1390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第612章 搶人才第39章 心思不純第1056章 不可能名正言順第1512章 終章 九三年(三十)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251章 壓力第733章 朋友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94章 八股策論實學和沒錢第692章 從零到一的貶值第1227章 開戰(六)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1165章 備戰(四)第509章 回報率第384章 逼迫第442章 打人還要被感謝第1103章 工業革命(十六)第1280章 死與復仇(一)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703章 海戰(一)第826章 海牙慘案(三)第1427章 必死之局(下)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907章 南洋大開發(二)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