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奇襲

第203章 奇襲

艱難地翻過了縱橫的阿爾泰山,沿着奇蘭河而下,正是蚊蟲滋生的季節,行軍的士兵不禁懷念起翻山的日子。

與其被這裡的蚊子喝乾了血,還不如再走一遍山路。

本以爲西域是萬里黃沙,哪裡想得到這西域竟是河谷潮溼、漫山都是白楊、落葉松和白樺。

山上的日子的確苦,高山又冷,時不時會來一場冰雹。衣服溼透,在山上烤火動的哆哆嗦嗦。熬過了冰雹,又可能來一場狂風,最艱難的地方只能容幾個人通過,沉重的火炮和大車要步兵們用力向前推,哪裡是馬拉過去的,分明便是人擡過去的。

可下了山,才知道河谷的日子比山上更難熬。白蠅、蚊子,數不盡,打不絕,每天傍晚一到,就要紮營。

第一件事便是點起大火,上面覆蓋上溼草,靠濃烈的煙把那些蚊子趕走。

一直到襲擊了一處烏梁海部落後,才知道了另外一條路。

繞開河谷一路行軍到了奇蘭河匯入額爾齊斯河的河口,這裡的蚊蟲總算是少了些。

沿途說服了幾個烏梁海部落,他們出了一些嚮導,大軍也很遵守軍紀,給他們留下了一批行軍補給,與這些部落交換,僱傭了一些人,換了一些羊吃。

好在對準部的部落不用遵守軍紀,青壯可以跑,但他們的羊羣馬羣牛羣卻難跑。

正是夏季轉場的季節,輕騎們四處出擊,抓着一個部落就窮追到底,肉食倒是不缺。

終於看到額爾齊斯河的時候,青州軍在這裡暫時停歇修整了兩日。

這裡名爲布爾津,蒙古語是駱駝牧場的意思。附近就有一個準噶爾的大部落,襲擊之後俘獲了不少的駱駝和馬,以及犛牛山羊。

在這裡留下了一小隊士兵築城,等待後續的援軍把重炮和補給送過來。後勤可以沿着奇蘭河運輸,這裡樹木茂盛,造船並非難事。

修整之後,吃了頓飽肉,把大量繳獲的牛羊等留在了布爾津,全軍輕裝快速南下。

這一次青州軍徹底放飛了自我,考慮到兩個營的兵力就能抗住混亂的牧民衝擊,以兩個營加上嚮導在前面開路,全速抵達了額敏河。

在後世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湖畔略作修整,騎兵追殺了兩個牧帳。

擲彈兵營和工兵營輕裝強襲,終於在準部沒有準備好之前,奇襲搶佔了阿拉山口,並依山修築了一座簡單的要塞。

翻越了阿拉山口,便是伊犁河谷區了。

這裡是整個舊大陸世界島的中心,向西便是溼潤的七河流域,世界上最好的小麥棉花種植區之一。

急速的行軍讓準部根本沒有時間集結兵力,翻越阿拉山口,一些投誠的準部人,還有一些蠢蠢欲動欲要取而代之的準部首領們便紛紛投靠,送來牛羊勞軍。

劉鈺在阿爾泰山以北擊敗大小策凌敦多布的消息已經傳遍,沿途的行軍速度更是讓準部驚呼不可戰勝。

從那些投靠的嘴裡得知,準部在伊犁河谷地區還能集結大約三萬的軍隊。不過也就是數量上的三萬,真正能打的可能也就萬餘人。

西路大軍已經前出到了輪臺地區,劉鈺也不知道皇帝對準部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構想,青州軍跑的太快,傳詔令的根本追不上。

這裡距離準部的統治中心已經不遠了,賽里木湖,大西洋暖溼氣流的最後一滴眼淚。

伊犁河谷,就像是一個簸箕,兩側的山擋住了大西洋的水汽,從簸箕口潤了千里沃土。

大軍只需要走完最後一段路,經由賽里木湖,繞到伊犁河谷的奇努克城,就算是立下了不世奇功。

一路上也沒打什麼仗,靠着牛羊作爲食物,殺了一大堆的馬匹和駱駝,吃的暫時還能應付。

劉鈺也不擔心準部和自己繞圈子,天山以南,準部根本不敢去。

那裡都是包頭巾戴帽子的,準部可以藉助帶路黨統治,但卻不敢撤到那裡。一旦南邊的人知道準噶爾部敗了,殺起來絕對不會手軟。大順這邊終究是天朝,過多殺戮不好,可南邊確實把他們看成卡菲爾的,又有之前的仇怨,殺不乾淨纔是見鬼了。

北邊的羅剎人也不敢收留,現在俄國正捲入歐洲的戰爭,歐洲纔是精華本體,青州軍的實力如此可怕,俄國人也不敢在這個節骨眼上沒事找事。

真要是搞出來個法、土、中三國同盟,俄國人哭都沒地方哭去。當年在北邊又是鳶尾花、又是新朝雅樂,那都是嚇唬人的。如今要是敢收留準部,那是真可能成真的。

劉鈺知道準部要完,也知道可能西路大軍正在和自己搶攻,甚至猜測皇帝應該會接受大策凌敦多布的一些條件。但這並不妨礙他猛攻,投降一方的條件,永遠是接受投降的一方提出來的。

投降之外,還有個不接受投降,自古滅族的族羣多了去了,大順得有讓其滅族的能力,才能談出一個更爲有利的臣服條件。

眼看着大功在前,參謀部的人坐不住了,他們向劉鈺提交了一份大膽的計劃。

“大人,準部尚有一些殘兵。若其不接受臣服的條件,必要尋機與我決戰。大人何不帶兵走賽里木湖的草原一線,卻分出一支奇兵,千餘人就足夠。”

“從這裡翻越科古琴山,急行軍直插奇努克城。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若敵相救,則大人隨後掩殺;若敵不救,則我破城,俘其妻妾子嗣,亂其軍心?”

吳芳瑞說出了參謀部擬定的“子午谷奇謀”,奇努克城就是準噶爾部的統治中心,那裡有城,有店鋪,有葉爾羌上貢的糧食,還有準部貴族的家眷,以及之前抓獲的葉爾羌的黑山派、白山派的教團領袖,還有耕地和毛呢紡織作坊。

對這個大膽的計劃,劉鈺略一思索,便覺得大爲可行。

他不是很在意別的東西,真正在意的是“黑山派、白山派的教團領袖”,都被準部扣押在奇努克城。

陝甘地區的,此時還是哈乃斐派爲主流,逐漸世俗化,大順也牢牢把持着執法權和行政權力。

葉爾羌的,則是蘇菲派的納格什班迪耶教團,這個教團劉鈺在前世也常聽,在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都鬧出了好大的動靜。

被準噶爾扣押的和卓,其實就是“賽義德”的波斯轉音轉譯後的稱呼,自稱是法蒂瑪後裔,真正的“聖裔”,然則實際上是自封的。

這羣人的存在,也正是劉鈺力主留下準部的真正原因。

陝甘已經有些世俗化的哈乃斐派,最好還是有一道黃教阻隔,不要讓蘇菲派的納格什班迪耶教團傳過來。

哈乃斐派不是蘇菲教團的對手,真要是沒有了阻隔,那大順起家的西京,日後必有大亂。

現在也不知道皇帝考沒考慮到這個問題,吳芳瑞說起奇襲奇努克一事,劉鈺一下子反應過來了,心道何不來個先斬後奏?

吳芳瑞並沒有考慮這些宗教上的問題,參謀部的想法便是不管準部到底願不願意接受大順的條件,先打了再說。

打了再談,邊打邊談,而不要他們說和談,就放着這麼大的優勢不打了。

如今大軍必要走賽里木湖,轉向伊犁。

路途好走,也更容易獲得補給。

沿途數戰,給參謀部的人帶來的極大的信心,認爲一千餘人完全可以完成這一次奇襲。

一則奇努克城的守軍必然不多,能蒐羅到了殘兵都跟着噶爾丹策零在賽里木湖附近集結。

二則奇努克城囤積着大量的糧食,被俘獲的人都說,伊犁地區有不少耕地,被抓來的黑山派、白山派的教徒,都是作爲農奴在那種地的。而且每年準噶爾還從天山以南收不少的糧食爲稅賦,都囤積在那。

三則繞後偷家準部殘兵再也沒有打下去的勇氣了,對於整個大局有利。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參謀部的軍功。

想着牧民們知道一些翻山的密道,準部即便有守軍,也不足爲慮,便提出了這個計劃。

大膽的計劃擺在了劉鈺面前,吳芳瑞立功心切,解釋道:“大人,我們以爲,把擲彈兵營撥出來,再輔以二百工兵,兩個步兵營。騎兵不要、輜重不要、炮兵也不要,從這裡翻山,五天時間即可出其不意地來到奇努克城下。”

“大人帶着大軍在賽里木湖對峙,待我們偷家成功,準部不戰自潰。到時候再以招降,也更容易一些。”

這個計劃看上去大膽,劉鈺覺得單從戰鬥力上考慮,問題不大。

原本時空裡,大小和卓在天山以南發動叛亂,用計包圍了一支三百人的清軍。

結果一萬兩千人圍攻這三百人的清軍,被這三百人的清軍打成了一場堪比“西拔牙征服阿茲特克”的戰鬥。

三百人不但沒被殲滅,在死傷百人之後從容渡河。

這就是妙計橫生、算無遺策,然而野戰打不贏就並無卵用的鮮明例子。

也證明其實只要給足軍餉,讓士兵吃飽飯,中原打打周邊的部落,就這火藥時代,人人都能當萬夫不當的關雲長。

現在準部最有戰鬥力的那部分兵力都被殲滅了,剩下的都是些烏合之衆,基本上也就是這樣的水平。

現在全世界的列強,都在刷什麼九百破七萬、八百滅一國這樣的戰績,吳芳瑞的想法也算不上驕狂,甚至在劉鈺看來有些保守。

膽子再大一些,帶個百十人的精騎,突襲破城,也未必沒有可能。

奇努克城,攻這樣的城,也根本用不到大炮。

工兵和擲彈兵足以拿下來。

一千五百人的青州軍最精銳的部隊,也不用擔心準部沿途的軍隊阻截。

吳芳瑞很焦急地看着劉鈺,希望得到劉鈺的許可。

這一戰打完,估計短時間內就沒有什麼大戰了。

現如今驕勞布圖“俘”了大策凌敦多布,有了個大功。劉鈺是主將,一戰滅了準部主力,他這個參謀長功績雖也有不少,可確實沒有什麼極爲亮眼的。

這一仗打的不只是讓吳芳瑞有些蛋疼,西路大軍想必不少人也是蛋疼無比,都盼着這一仗搏出個戰功甚至封爵。

可照這個架勢下去,這是要完,別說封爵了,能不能混到勳位都是問題。

估計西路大軍的前鋒,也已經焦急地朝着這邊快速行軍,甚至不少人並不想準部投降。

吳芳瑞覺得這個類似子午谷的奇謀,便是自己立功的機會。

攻城拔寨,驕勞布圖雖有經驗,但是沒指揮過青州軍;劉鈺是主將,要率領大軍;張瑾是個憨憨,平庸之輩,而且又是英國公的孫子,劉鈺估計也不會放他去。

到頭來,能指揮的就是他這個青州軍的參謀長了。

劉鈺哪能不知道吳芳瑞的心思,但此時需得敲打一番道:“此事……你要去,必要答允我兩件事。”

吳芳瑞心頭大喜,忙道:“大人請講。”

“其一,不說秋毫無犯吧,但也要約束一下軍紀。萬一準部投降,你這邊把人老婆睡了,這也不好。”

吳芳瑞點頭道:“大人放心,這個我還是知道的。是打是和,現在還每個準信。自然不能把路走絕了。”

“弟兄們雖然一個個都不是什麼好鳥,但軍紀咱們還是有的。再說了,那些貴族和部落首領的家人不敢動,那不是還有一些牧民嘛。”

劉鈺無可奈何地點點頭,心道這樣已經不錯了,也不好再多說什麼。

“那第二件事呢?”

劉鈺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清了清嗓子,將身邊的人都趕出去,只留下了吳芳瑞和張瑾。

“攻下奇努克城之後,一些被準部抓的黑山派、白山派的人,最好不要拿在手裡。但也不要讓他們跑掉。”

“嗯?”

第一次聽劉鈺下達這麼模棱兩可的命令,吳芳瑞一怔,心道這是啥意思?

既不能讓他們跑掉,也最好不要拿在自己手裡。

略微一反應,頓時明白過來了。

既不能逃走,也不能抓在自己手裡,那就只能是……

一聽說第二件事是這麼點個小事,吳芳瑞笑道:“我當大人要說什麼呢。這點小事,還不簡單?”

劉鈺笑道:“簡單嗎?你怎麼辦?”

“當然是借刀殺人啊。大人既不讓我抓,又不准他們逃,這不就是這個意思嗎?說咱們大軍的手上不能沾血。這血,準部的人沾着最好。大人但說就是,何必遮遮掩掩拐彎抹角?大人不是一直教導我們,我們做參謀的,可不是大人的清客幕僚。主官的命令,一定要清晰明確,不能模棱兩可,否則參謀部可能會曲解……”

一旁的張瑾心裡暗自搖頭,打仗他不行,可這種事他卻門清。

心道:吳芳瑞啊吳芳瑞,怪不得都說咱們從軍的是丘八,你真是沒腦子。這事能說的這麼明白嗎?

劉守常身上現在掛着一堆的屎,這黑山派、白山派的首領,若是活着,誰都不用擔責任。是殺、是放,陛下說的算,將來責任也是陛下擔着。

劉守常這是要先斬後奏,日後天山以南一旦發生了叛亂,肯定會有人藉此攻訐:要不是劉鈺把大小和卓和其父親卓瑪罕穆爾殺了,天山以南他們就能收服穩住局面,怎麼會有叛亂?

劉守常是斷定他們活着,必有叛亂。

可要是死了,那就是死無對證,想搞劉守常的人定會說,他們不死,便無叛亂。

想着劉鈺把他叫來,就是讓他一起背鍋的,張瑾只好出面道:“此事你心裡有數即可。我們會奏報陛下,此事你不要讓別人知道。這是你自己的‘功勞’,不是參謀部的。能否把握住,看你自己了。”

(本章完)

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77章 入吾彀中第865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一)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641章 前科第1056章 不可能名正言順第516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下)第748章 巴達維亞新政(九)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678章 做美夢的皇帝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938章 笑話第423章 勸說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80章 開個小洞第552章 理想國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1066章 惡龍殘影(一)第49章 不同的後浪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318章 潤物細無聲第901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二)第1334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五)第1330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一)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152章 入倭第328章 問罪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704章 海戰(二)第627章 推測的結果第1387章 凡爾賽和約(十四)第32章 佈置第1516章 終章 九三年(卅四)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969章 舊怨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第156章 新思維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265章 反對一口通商第63章 軍歌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568章 英國是講法律的第1009章 親不親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167章 論跡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382章 春秋大夢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1044章 新危機(下)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476章 日本之馬爾薩斯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251章 壓力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1321章 熟人社會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1148章 多歧路,今安在(三)第94章 八股策論實學和沒錢第779章 艱難的第一步(下)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1373章 裡病外治(九)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556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二)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547章 惡龍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1052章 定性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1375章 凡爾賽和約(二)第151章 資敵以糧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509章 回報率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1153章 多歧路,今安在(八)第1246章 鑽石灣屠殺(二)第710章 點到即止第759章 憂慮不安
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77章 入吾彀中第865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一)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641章 前科第1056章 不可能名正言順第516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下)第748章 巴達維亞新政(九)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678章 做美夢的皇帝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938章 笑話第423章 勸說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80章 開個小洞第552章 理想國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1066章 惡龍殘影(一)第49章 不同的後浪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318章 潤物細無聲第901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二)第1334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五)第1330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一)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152章 入倭第328章 問罪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704章 海戰(二)第627章 推測的結果第1387章 凡爾賽和約(十四)第32章 佈置第1516章 終章 九三年(卅四)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969章 舊怨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第156章 新思維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265章 反對一口通商第63章 軍歌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568章 英國是講法律的第1009章 親不親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167章 論跡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382章 春秋大夢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1044章 新危機(下)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476章 日本之馬爾薩斯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251章 壓力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1321章 熟人社會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1148章 多歧路,今安在(三)第94章 八股策論實學和沒錢第779章 艱難的第一步(下)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1373章 裡病外治(九)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556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二)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547章 惡龍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1052章 定性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1375章 凡爾賽和約(二)第151章 資敵以糧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509章 回報率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1153章 多歧路,今安在(八)第1246章 鑽石灣屠殺(二)第710章 點到即止第759章 憂慮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