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

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

嫌棄連懷觀慫了的人,名叫黃班。在城外的華人中,算是個晁保正似的人物,講義氣,有手段,華人多有信服者。

而連懷觀,因着自己也在城中有產業,倒像是個黑三郎似的人物。與華人甲必丹、雷珍蘭等都有生意往來,與荷蘭人也多有接觸,黑白兩道都吃得開,有什麼難處,也會接濟接濟那些窮弟兄們。

兩人之前的關係不錯,但於此時,是現在起義奪權、自立爲王、效水滸後傳中混江龍故事?還是指望朝廷,做朝廷的馬前卒,將來做“徵遼先鋒”?

路線出現了分歧,之前的交情再好,終於還是要說清楚到底跟誰走的。

城外的華人,是真的活不下去了。

要錢?沒有,但凡有錢,也不會背井離鄉,信了“去南洋謀生”的話,上了船,到了之後“在糖廠做事還船票”的話。

要身份,糖廠想賺錢,就不可能用有正式身份的。一年兩個銀幣,相當於發工資的時候,得把這兩個銀幣發出去——當然,也不用發到手裡,城裡的甲必丹、雷珍蘭們承包了人頭稅,直接交給他們就好。

想進城乞討?沒有居留證,只要被抓到,就要關監獄、服苦役。

荷蘭倒是沒有讓人生不如死的濟貧院,但是服苦役也差不多了。

黃班是好漢子,平日也敬重連懷觀,認爲也是個敢幹大事的人。可黃班是真沒想到,在這個節骨眼上,連懷觀居然慫了,居然把希望寄託在朝廷的聖君賢臣身上。

這裡是巴達維亞,終究不是大順。就算是在大順,底層罵皇帝的人也有的是。

跟在連懷觀身邊的孩兒軍,或是樞密院那條線上的人,聽着黃班說什麼“姓朱、姓李都一個吊樣”,倒也沒有太多的想法,心想不過是江湖上的人物隨口說便是,真要論起來,《西遊記》裡還有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呢。

他們是公家圈子裡的人,自是瞧不上江湖手段,也不會將江湖人士的口嗨當真。

只是,不管是皇帝孩兒軍這條線上的,還是樞密院這條線上的,亦或是海軍參謀們安排的這條線的上,也都不同意這時候起事。

朝廷和樞密院,以及海軍這邊,都有自己的考慮。

但黃班和他手底下的一幫弟兄們,卻不可能站在朝廷的角度考慮。

若是站在朝廷的角度考慮,李自成當年就不該造反,乖乖餓死爲大局犧牲,讓朝廷集中兵力去打東虜纔是。

既是當年的開國皇帝都不爲朝廷考慮,那怎麼可能苛求百姓爲大局考慮呢?

連懷觀素知黃班的脾氣,這時候只得賠笑道:“班哥,你要是用激將法,兄弟我就忍了。但你要真以爲兄弟我慫了,那咱倆就得論道論道了。兄弟我是什麼樣的人,你不是不知道吧?”

黃班剛纔既是氣話,也有激將之意,知道這時候不能鬧分裂,見連懷觀給了臺階,也只好道:“懷觀兄弟,我跟你說,朝廷靠不住。就算朝廷來了,又能怎麼樣?如今的朝廷,早不是當年太祖皇帝時候均田免糧的朝廷了。”

“要是朝廷真的爲了咱們這南洋的兄弟來打荷蘭人,我和弟兄們二話不說,自也跟着朝廷一起來,做這義士。”

“可朝廷能來打荷蘭人嗎?要不來,朝廷又能怎麼樣?”

“再說了,你我雖有些家財,可這麼多弟兄如今都沒飯吃,你我這點家財又能撐多久?”

“糖廠今年都幹不下去了,糖賣給荷蘭人,每一斤都要虧錢。荷蘭人管的又嚴,也沒辦法賣給別人。弟兄們只是求個活路而已,不然早晚要死。”

“就算荷蘭人說的是真的,真的是送去安汶、錫蘭或者開普敦,可去了那些地方不也是服苦役嗎?給荷蘭人服苦役,能活幾年?媽的,秦始皇修長城、隋煬帝挖運河,都沒這麼狠。”

在巴達維亞的華人,都很清楚給荷蘭人服苦役意味着什麼。

活五年就是大賺,三年算是命大。

就算荷蘭人說的是真的,不是說船跑到一半,直接把人往海里一扔好省錢,是真的準備運到那邊,可也就是現在死、和三五年後死的區別。

這就是爲什麼巴達維亞的糖廠之前能賺錢的一個原因:敢鬧事、敢要錢,就去巴達維亞舉報沒有居留證,抓去服苦役,保準一個個老老實實的在糖廠幹活。在糖廠,或者甘蔗園,雖然沒有西瓜吃,但最起碼偷着吃根甘蔗還是能吃的吧?

大部分華人是能忍耐的,不到活不下去的時候,誰也不是起義成癮。

但現在,是真活不下去了。

大家互相接濟,這幾個帶頭的大哥還算有些產業,但又能撐多久?

之前還打了來抓人的荷蘭人,荷蘭人豈能不報復?難不成到時候,把打人的兄弟交出去?交給荷蘭人?

出賣兄弟,那他們這幾個做大哥的,以後還有誰信服?

有利大哥拿,出事兄弟頂?這樣的大哥是做不長久的。

連懷觀這時候有苦說不出,就算朝廷出面解決,那也是之後的事。但現在,還要解決一個當務之急,就是城外這些華人的吃飯問題。

“這樣吧,我把產業賣一賣,總還能維繫一段時間。我再找人和城裡的人談談,讓他們和荷蘭人談談,或是接濟接濟,出幾個錢。”

一說這話,黃班以及黃班手底下的一羣漢子都笑了出來。

“城裡那羣人靠得住?懷觀兄弟還指望他們呢?”

他們和城裡的高等華人,不是一類人。

城裡的高等華人可以和荷蘭人談笑風生,有正當的產業,或是包稅、或是承包專營總還能交得起那兩個銀幣的丁稅。

城外的華人許多就是一羣奴工,歷史上荷蘭在奧斯坦德茶葉事件後,成立了對華貿易委員會,直接與滿清在廣東交易,巴達維亞中轉港的優勢地位漸漸消失,一些船主去巴達維亞賺錢的營生,就是運送福建契約奴,要不也得空船去。

城裡城外,兩邊的心思根本就不一樣,勁兒也使不到一處去。

站在城裡華人的角度,又分爲兩類。

一類,是甲必丹、雷珍蘭、糖廠承包者、富商、包稅人、放貸者。

他們也不希望城外的華人起義。

一則兩邊的階層不同,根本不是一路人,悲歡並不相通。

二則城裡的華人作爲經營者,城外的暴亂也會影響他們的產業。

三則他們一直試圖融入荷蘭的統治階層,一個穩定的荷蘭殖民政府,有助於他們的產業和利潤增長。

四則就是擔心城外的華人起義,他們會受到牽連,導致覬覦他們產業金銀的荷蘭人,趁機把他們流放,把金銀吞掉。

第二類,是小手工業者。

比如廚師、開飯館的、做小生意、貨郎、磨剪子戧菜刀補鍋的手藝人等等。

他們完全是騎牆看的態度。

如果起義成功,或者迫使荷蘭人接受了條件,廢除了人頭稅,當然是好事。

他們也得繳納人頭稅,若能城外那些人死一些人,流一些血,他們也能跟着沾光,當然是好事。

如果起義失敗,按他們想,荷蘭人也不會爲難他們。

因爲巴達維亞除了大宗的海運貿易、和公司壟斷經營的之外,可以說是這些華人撐起來了巴達維亞作爲一個城市的繁榮。

沒了他們,不但公司每年要少收幾十萬銀幣的稅,而且巴達維亞也就癱瘓了。

而且因爲荷蘭人的殖民政策,這些小手工業者對荷蘭人的恨意,其實在他們頭頂的華人包稅人之下。

畢竟荷蘭人一般也接觸不到,華人有自己的圈子。但是,米市、魚市、賭場、唱戲、小生意、酒水等等這些,都是被高等華人承包的,衣食住行,連拉屎都有包稅的。

可以看成是宋時的買撲制,年初拍賣,比如米市,花1000盾拍下來,先把錢往殖民政府一交,今年能收多少稅,全看各自本事。包稅人……是有本事刮地三尺的。

對於城外的華人,這些小手工業者則處於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心裡同情,但要讓他們跟着一起幹,也會猶豫;有窮弟兄跑來藏着,也能幫一把;但和外面那些交不起人頭稅的苦哈哈一起造荷蘭人的反,卻又不太敢。

就算城外那羣人打進了巴達維亞,遭殃的是荷蘭人和高等華人。就算“均田免糧”、“分配土地”、“糖廠充公”,也和這些這些小手工業者沒關係……

因爲,他們根本就沒有。

就像是賣餛飩的,他就不信城外的奴工華人起義成功,能把他的餛飩攤子搶了?

最多也就是吃碗餛飩不給錢而已。甲必丹倒是不屑於吃餛飩,但要是真吃餛飩,就算給錢,也不敢要啊,無甚區別。

城內城外因爲階級不同,心思各異,此時也很難用一種和階級敘事不同的共同體,把他們團結在一起。

城外的人多,有力量,有膽魄,敢犧牲,敢流血,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但是,沒錢、沒人際關係。

沒錢,也沒有人際關係。也就搞不到槍、搞不到炮、搞不到火藥。

城裡的人,有錢,有人脈有關係,能搞來槍、炮。

但根本又不支持起義。

歷史上起義爆發的時候,城外的奴工已經開始了武裝鬥爭,城裡的人半數在騎牆,半數還相信荷蘭人會公正地對待他們,畢竟荷蘭人“是講法律的”。

結果就是城外打的熱火朝天,城外的華人烏衫黨、無褲漢,和荷蘭人打、和印尼僱傭兵打、和酋長騎兵打;城裡的人,卻遵守荷蘭人的命令,將手裡的武器哪怕小刀都交了出來,直到荷蘭人的屠刀落在手無寸鐵的他們頭上。

而那些沒有被屠戮的高等華人,或者提前告密的四位雷珍蘭,則對城外的起義者恨到了極點,認爲是他們的暴亂才牽連了自己。順帶雷珍蘭和甲必丹,在起義爆發之前還在勾心鬥角,雷珍蘭繞開了甲必丹直接去總督那打小報告,爲的是將來做甲必丹。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連懷觀居然說出要靠甲必丹、雷珍蘭們與荷蘭人勾兌勾兌,跟請願似的解決這件事,也由不得黃班等人不笑。

(本章完)

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184章 備戰第1178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上)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497章 急躁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252章 特許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1042章 國運(下)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1171章 備戰(十)第1044章 新危機(下)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153章 鎖國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1162章 備戰(一)第676章 科學院(中)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636章 雞肋第1285章 死與復仇(六)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第698章 巴達維亞的決斷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55章 說服第562章 啓蒙工具人(中)第1262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八)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406章 都是生意第251章 壓力第560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851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一)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10章 找茬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497章 急躁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第187章 開戰第1041章 國運(上)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371章 反將一軍第1318章 施加神聖性(上)第706章 海戰(四)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940章 自覺(二)第183章 變陣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221章 先知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794章 憧憬(下)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1407章 遷徙路(十)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1453章 “帝”(五)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862章 好事第885章 縣令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1190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第733章 朋友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430章 權謀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846章 雙贏(上)第1012章 圈地第939章 自覺(一)第929章 覺醒(一)第1360章 國富論(三)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808章 閹黨(中)第996章 超額完成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239章 教改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
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184章 備戰第1178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上)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497章 急躁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252章 特許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1042章 國運(下)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1171章 備戰(十)第1044章 新危機(下)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153章 鎖國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1162章 備戰(一)第676章 科學院(中)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636章 雞肋第1285章 死與復仇(六)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第698章 巴達維亞的決斷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55章 說服第562章 啓蒙工具人(中)第1262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八)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406章 都是生意第251章 壓力第560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851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一)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10章 找茬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497章 急躁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第187章 開戰第1041章 國運(上)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371章 反將一軍第1318章 施加神聖性(上)第706章 海戰(四)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940章 自覺(二)第183章 變陣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221章 先知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794章 憧憬(下)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1407章 遷徙路(十)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1453章 “帝”(五)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862章 好事第885章 縣令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1190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第733章 朋友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430章 權謀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846章 雙贏(上)第1012章 圈地第939章 自覺(一)第929章 覺醒(一)第1360章 國富論(三)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808章 閹黨(中)第996章 超額完成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239章 教改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