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

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

大約猜到了劉鈺將來想要幹什麼,但劉鈺既不說,康不怠也不問,自先去忙碌漁民的事。

劉鈺則乘船去了一趟劉公島,島的地形實在是太適合作爲海軍軍地了。

面對威海衛的一邊是平坦的海灘,而面對太平洋的那一邊則有起伏的山丘。

島嶼兩側也有高地,在面上建造幾座炮臺,就能確保停留在威海灣內艦隊的安全。

當然,他是不希望有一天被逼到要靠陸軍和炮臺保護海軍,只能停留在港口的海軍等於不存在。

但未慮勝先慮敗,還是要提前考慮一下。

他選定的第一個西洋敵人是荷蘭人,荷蘭人最擅長的就是突襲偷港。

派出快速的船隻,在港口艦隊沒有出港的時候搞突襲。

對鄭芝龍、在歐洲對法國人、西班牙人甚至英國人,都這麼幹過。

不可不防。

考察了一下炮臺位置選擇,又去島上那口井泉看了看,嚐了嚐井裡面的水,還行,不算鹹。

島上沒有河,但有地下水。既然有一口泉,那麼就可以打幾口井。

爬到山頂俯瞰了一下劉公島和附近的地形,忍不住感嘆一聲。

“鎖鑰渤海,東扼朝日,此地不失,華北無憂。”

居高臨下地大致規劃了一下,劉鈺決定多花一點錢,建一所漂亮一點的劉公島海軍學校。

磚石的最好,預留出安裝玻璃的窗櫺,暫時先用紙糊住。

燒玻璃這樣的基礎工業還是要搞一搞的,膠東靠挖金子的富戶這麼多,正是一個可以支撐發展的市場。

鹼即可用海藻灰法,也可以用江蘇的芒硝呂布蘭法,讓軍營和海軍學校引領一下消費。

至於陸軍軍營,就大概糊弄糊弄,能住就行。

這一批陸軍他把握不住,只是給皇帝練的,自然只是後孃養的。

…………

五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過,威海衛的軍營裡如之前的每一天一樣,敲響了起牀的鐘聲。

六點鐘起牀,執勤值夜的哨兵跟着鐘聲吹響了軍號,刺耳的號聲雖然惱人,卻也沒有起牀晚了受到的懲罰嚇人,沒有人敢睡懶覺。

作爲候補軍官的武德宮內舍未能升入上舍的學生,也作爲劉鈺之前在武德宮內舍的同窗,吳芳瑞很清楚這位“練兵使”大人的軍紀有多嚴。

論身份官階遠遠不如,論功績人家早早砍過幾百人,在威海衛的這些人沒有一個敢叫板的。

人的名,樹的影。武德宮的魁首,自然要尊重,但真正讓他們尊重的是在北邊的戰事,這幾年已經傳遍,更有不少人去慕名看了那位被俘的羅剎王義子,聽了不少關於戰爭的故事,漸漸竟成了傳說。

內心尊重,軍紀又嚴,不得不遵守,也不敢不遵守。

起牀鐘聲小氣的那一刻,吳芳瑞迅速掀開新配發的被子,匆匆穿好了衣衫,戴上氈帽,跟着同寢的人一起跑到了外面。

作爲自己這一班的輪值班長,完成了整隊報數之後,依次向站在前方面無表情的劉鈺報告。

按照新學的軍禮,將手往胸前一橫,用盡力氣喊道:“報告,二班應到三十人,實到二十九人,一人因吃魚吃的拉肚子,昨日已請假了。”

吳芳瑞知道下一步要做操跑操,這種做操前的報告已經成爲每天必備的科目,自己這個輪值班長只當一個月。

剛開始的時候,有人報告聲音不大,被劉鈺痛罵一頓,連說了好幾遍“聽不見、大點聲”,以至於有人私下裡開玩笑說劉大人在北邊打仗把耳朵震聾了。

報告完畢,回到隊列中,那幾個隨軍的西洋樂手開始演奏軍歌,各隊都開始齊唱那首“排頭兵之歌”。

“古代英雄不曾見,致命炮彈與鐵丸。排槍一響地撼裂,世間再無趙關張。我輩青年均已見,鉛彈亂飛亦昂頭……”

唱完了歌,又要跟着輪值的領操兵做操、跑步。

吳芳瑞是良家子出身,雖然還未真正進過軍隊,但家裡一直都是當兵的,對於軍裡那一套很是熟悉,卻沒聽說哪支軍隊是每天都訓的。

跑完了早操,一天才算是剛剛開始。列隊回到營房門口,各個班回到自己的營房,西洋鐘錶各個營房都有一隻,必須要在七點四十分之前完成內務。

端着杯子,揮舞着剛發下來不久的豬鬃毛牙刷,弄了些配給的鹽和灰粉,刷牙洗臉的時候可以不那麼嚴肅,同班的人聞了聞不遠處食堂傳來的味道,罵道:“又是魚!孃的,五個月的時間,吃的魚比之前二十年都多。離休沐還有幾天來着?休沐日我請客,一起去城裡下館子。”

吳芳瑞仰着頭,鹽水在喉嚨附近咕嚕咕嚕地唰了一會,呸的一口全吐出來,洗了把臉道:“離休沐日還有四天,早着呢。魚不是不好吃,而是這做法實在是……誒,豆腐燉魚、魚燉豆腐、魚糜丸子……那幾個打漁的還真能打。”

吐槽完伙食,又衝着那幾個還在那磨蹭的大喊道:“快點,快點!還得回去疊被子,一會又要檢查被子的棱角。”

一想到還要疊被子,那幾個磨蹭的也不敢磨蹭了,把臉胡亂摸了摸,就往營房裡跑。

疊被子這種事,他們牴觸歸牴觸,但是劉鈺在大課上講的很清楚:勤務是磨礪士兵服從性的礪金石。

培養服從意識是任何一支軍隊的必要條件,有了服從意識,纔有良好的紀律;有良好的紀律,才能完成作戰的意圖;完成作戰的意圖,才能最大程度的減少己方的傷亡。

吳芳瑞記得大課上,劉鈺還給拔高了一下,說對士兵的訓練要求越嚴格,越“仁”。

因爲紀律和訓練能讓軍隊獲勝,是以爲“大仁”,如霍去病;而如李廣,與士兵同甘共苦,卻連宿營訓練都做不好,跟着他的士兵也得不到軍功,這就是“小仁”。

況且本身也不只是只求知其然,而是要讓這些候補軍官們知其所以然。

連爲什麼要這麼做都講清楚了,固然每天做勤務很煩躁,卻也不得不接受。

吳芳瑞心想,反正最多也就做一年。

一年後,自己就能去折磨別人了,折磨那些新兵或者後輩了。

想着一年後就能去折磨別人,吳芳瑞忍不住嘿嘿樂了起來,這疊被子的手就抖了一下,只好攤開重新打理。

打理完了內務就去吃飯,果然如之前猜想的一樣,饃饃配魚蝦蟹殼之類的糜丸子,但凡見過怎麼砸這些魚糜的,必然不會想把這些東西嚥進肚子,小魚小蝦螃蟹之類混雜在一起砸碎,吃起來只是爲了保證操練的消耗,當然關鍵是爲了省錢。

幾口悶完了飯,看看時間還早,跑去上了個廁所,和幾個人蹲在那抽了會煙,眺望着海上正在試航的那艘曙光號訓練船,這幾個人都忍不住嘟囔起來。

劉公島上的建築暫時還在修,海軍的那羣人也在營房裡住,兩邊根本不怎麼說話。

這些新軍的候補軍官們瞧不上海軍那羣人:自己最起碼是考入了武德宮的,那羣人是落榜生。

然而自己的軍裝還是原來的樣式,海軍那羣人卻是新定製的軍裝,至少看起來比他們的藍罩衣和氈帽要漂亮的多。

白褲子、深藍大褂、肩膀上還有流蘇,大褂據說是從南邊買來的呢絨料子,看上去很華麗也很鮮豔。

他們這羣新軍軍官們就寒磣的多,也不着甲,穿着兵政府發的軍裝,帶着紅纓的氈帽,現在連軍官帶那些第一批良家子士兵一共五六百人,連槍還沒配齊。

單單從軍服上看,他們這些當初考入武德宮的,竟像是後孃養的。

不過好在想想那些旱鴨子前些日子暈船上吐下瀉的模樣,心裡總算是好受了一些。

“哎,吳兄,聽說沒有,劉大人說過幾天又要考覈。這一次是要分馬、步、炮、工各班了。還要要選出一個‘參謀班’,據說只要二十個人。這參謀,你說是幹啥的?”

吳芳瑞搖頭道:“我也說不清楚。但之前上課的時候,不是提過一嘴?說是日後要制定行軍路線、預選戰場、行軍紮營、開戰前制定各種方案以備選擇?”

“那這不是和主將的職責重複了?”

問話的人也想到前些日子劉鈺提起的話頭,頗爲不解。參謀幹這個,那主將幹什麼?

“不知道啊。聽那意思,好像新軍的參謀部要制定計劃,而主將只是拍板選擇。所以這叫有制之軍,無能之將亦可勝任?你我還小,劉大人自然不同,但若是換個老勳貴當主將,參謀部只能制定策略,但是控制不了軍隊。可能劉大人是這麼考慮的?”

問的那人琢磨了一陣,也沒想明白這到底算是怎麼回事,就道:“不管怎麼樣,都得好好考。也不知道會考什麼,就挑二十個人的話,也難說誰能選上。”

吳芳瑞又仔細琢磨了一下,說道:“要我說,這參謀班要學的,可能和普通班要學的不一樣。可能參謀班是要學策略,而普通的學員只要學隊列、劈砍、轉彎、陣型?參謀班爲將,普通班爲哨總、守旅?”

幾個人討論了半天,也沒說出個子午卯酉,眼看着時間快到了,也只好散了去。

回到營房拿出棍子,又要開始每天例行的訓練。

列陣完畢,吳芳瑞被點了名出來,劉鈺沒騎他的那匹白馬,而是選了一匹棕紅色的戰馬,衝着吳芳瑞喊道:“舉起棍子,戳馬的眼睛、嘴!”

“是!”

大聲喊了一句,就看到劉鈺騎着馬往後退了退,然後忽然加了一點小速度朝着他衝了過來。

馬的速度並不快,十幾步的距離使得馬匹根本提不起速度。

然而即便如此,等到馬衝到吳芳瑞身邊的時候,馬匹雄壯的胸脯和高度,還是讓他忘了劉鈺說的命令,而是下意識地朝着旁邊一閃身。

這一閃身,劉鈺的鞭子幾乎是同時落了下來,抽在了他的肩膀上。

“重複我剛纔的命令!”

“是!舉起棍子,戳馬的眼睛、嘴!”

“那你躲什麼?膽子這麼小,還相當軍官?重來!”

“是!”

百餘名學員列隊站着,吳芳瑞深吸一口氣,舉着棍子重新站好。

肩膀上被抽的那一鞭子還好,可那一句當着百餘人面的“膽子小”,真是讓他怒火中燒。

眼看着劉鈺的馬又一次慢跑過來,強忍着馬匹強壯的胸脯帶來的威壓,大叫一聲,朝着馬的眼睛戳了過去。

這一戳,原本慢跑的馬停了下來,在地上踢踏着蹄子,不願意再往前走了。人沒躲,馬卻躲開了。

劉鈺縱着馬又退回了幾步,這一次吳芳瑞的膽子也大了許多,站的更直,刺的更準,這一次戰馬先慫了,跑到他跟前的時候就想停住,最終也是繞到了旁邊,擦了過去。

如此幾次後,劉鈺停下了馬。

“既然一匹強健的戰馬都不能撞倒手裡只握有一根棍子的步兵,那麼,在吼聲震天的戰場上,面對裝備有帶刺刀滑膛槍的步兵,騎兵更不可能正面取勝。”

“你們日後作爲軍官,就要用這種方法,給你們的士兵講清楚。又要用這種方法,讓他們下意識躲開的想法消失。”

“到時候,我會隨機抽查。現在,兩人一組,開始進行這樣的訓練。”

(本章完)

第637章 承諾與回饋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516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下)第742章 巴達維亞新政(三)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1330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一)第182章 隨時準備着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505章 故技重施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378章 還是朝貢第465章 重利輕義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1247章 鑽石灣屠殺(三)第439章 回援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1113章 上國心態(七)第1473章 最後的鬧劇(二十)第1225章 開戰(四)第1363章 國富論(六)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1051章 坐莊(下)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901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二)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1490章 終章 九三年(八)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674章 歸國第201章 七擒七縱亦不懼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662章 廢丞相 設內閣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1166章 備戰(五)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46章 哈士奇第1374章 凡爾賽和約(一)第885章 縣令第780章 抓與放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1335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六)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882章 不得其時第59章 四兄弟第191章 預想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669章 分贓大會(六)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第1482章 臨別告誡(八)第615章 政變加盟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847章 雙贏(下)第1424章 言方興(下)第597章 下西洋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1322章 符合現狀的上層建築第1024章 割裂(二)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246章 探險隊第970章 給錢第58章 學習?學個屁!第40章 野心第714章 歸義軍(上)第866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二)第120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第1050章 坐莊(中)第425章 掩耳盜鈴的新境界第964章 修補匠變法開啓第1328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下)第879章 隨意問問第604章 互相猜錯的底線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
第637章 承諾與回饋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516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下)第742章 巴達維亞新政(三)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1330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一)第182章 隨時準備着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505章 故技重施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378章 還是朝貢第465章 重利輕義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1247章 鑽石灣屠殺(三)第439章 回援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1113章 上國心態(七)第1473章 最後的鬧劇(二十)第1225章 開戰(四)第1363章 國富論(六)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1051章 坐莊(下)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901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二)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1490章 終章 九三年(八)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674章 歸國第201章 七擒七縱亦不懼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662章 廢丞相 設內閣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1166章 備戰(五)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46章 哈士奇第1374章 凡爾賽和約(一)第885章 縣令第780章 抓與放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1159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四)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1335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六)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882章 不得其時第59章 四兄弟第191章 預想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669章 分贓大會(六)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第1482章 臨別告誡(八)第615章 政變加盟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847章 雙贏(下)第1424章 言方興(下)第597章 下西洋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1322章 符合現狀的上層建築第1024章 割裂(二)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246章 探險隊第970章 給錢第58章 學習?學個屁!第40章 野心第714章 歸義軍(上)第866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二)第120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第1050章 坐莊(中)第425章 掩耳盜鈴的新境界第964章 修補匠變法開啓第1328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下)第879章 隨意問問第604章 互相猜錯的底線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