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社稷之臣

第806章 社稷之臣

皇帝雖笑。

可只一句“君子從道不從君”,便讓李欗等人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只覺得像是被人從頭頂澆了一頭冰水,又像是剛剛出了一身透汗卻被扔進了法蘭西國商棧倉庫的冰窖裡。

一個個兩股戰戰,卻不可能幾欲先走,只能是趴在地上,汗如漿出。

諫臣、錚臣、輔臣、拂臣……社稷之臣也,國君之寶也,荀卿給了這麼高的評價。

可前兩者,如諫臣、錚臣,也就還好。

那拂臣、輔臣……算什麼?

結黨成團,逼着皇帝不得不聽他的,這叫輔臣。

皇帝有命,直接不聽,甚至抗命、奪權,這叫拂臣。

這倆,能被推崇嗎?能被皇帝喜歡嗎?

從道不從君?

從的,又是哪裡的道?誰人的道?

如剛纔皇帝反問李欗的那句話,據理力爭,從的是誰的理?

你說你的是理,是道理、正理、正確,又是誰規定的?

周公也好、夫子也罷,都是死人了。所以可以爲聖。

可他們要是活了,皇帝必也要先派人把他們再塞進棺材裡。聖人亂講話,講出一堆於君不利的道理,可怎麼辦?

死人,才能定“理”。

因爲,理太多,統治者可以從一大羣死人說的話裡,找出來一個有利於統治的理。

不是因爲他們是聖人,所以他們說的有理;而是因爲統治者需要這樣的道理,所以他們成了聖人。

現如今,針對南洋、西洋、貿易、工商之事,這些人,從的是誰的“理”?誰的“道”?

這番話,身份最高的李欗,自是首當其衝之輩。

汗珠打溼了後背,臉上全是冷汗,好半天,李欗才伏地道:“兒臣不敢做拂臣、輔臣!”

“古人云,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拂臣之重,除非故事裡的事,現實裡誰人可當?”

“至於輔臣,兒臣知前朝故事。袞袞諸公,清流大義,倒逼朝廷,而至天下大亂。只恐以輔臣之名,而行朋黨之事,兒臣不敢爲。”

“兒臣,只願爲錚臣、諫臣!”

然而,這個答案,依舊引來了皇帝的笑。

“呵……錚臣?諫臣?”

“此一時,彼一時也。”

“荀卿言箕子,乃諫臣之典範。只說箕子勸諫不聽,遂彈琴自悲、不問政事。可是,你們亦知,前朝洪武帝,何以賜朝鮮國其名爲朝鮮?”

“箕子後渡東北,遂有朝鮮國。”

“如今天下大爭,蠻荒之地,亦可墾耕而成沃土。”

“若學箕子,大道不行,於是遠渡殖民地,乃求順心中之道義、建理想之國。百年之後,人口滋生,焉知不能反客爲主?”

“屆時,縱你們爲諫臣,焉知後世沒有‘帝出乎震’之謂?”

“到時候,殖民地反客爲主,竟威脅天朝,豈可不防?”

“是故,荀卿言箕子爲諫臣,彼時可,如今卻不可。南洋、扶桑、印度、等等諸地,人口萬萬,富庶不下天朝,若道不行,則遠渡重洋,效箕子朝鮮故事,日後必有反客爲主、帝出乎震之事!”

“再言錚臣……”

“撞死於階下、自刎於君前、投江於汨羅……成錚臣之名、毀君王之德,於事何補?”

“比干剖心,殷商難道沒有滅亡嗎?”

“伍子胥自刎,取眼睛於城門,九年後難道沒有看到吳國滅亡嗎?”

“三閭大夫投汨羅江,難道秦國沒有一統江山隳楚之宗廟嗎?”

李欗聞言,更是滿頭大汗,一時間真的是啥也說不出口了。

拂臣、輔臣不想當、不敢當。這他媽的,這倆誰敢當?

可按皇帝這麼一說,諫臣、錚臣也不該當?

然而皇帝雖說的嚇人,語氣卻並沒有半分嚴苛、斥責。

只是說完之後,明知道這些人都被嚇了個半死,一個個汗如漿出者有之、汗不敢出者有之,可偏偏皇帝也沒有下文了,就這麼晾着衆人。

直晾了許久,皇帝才又問道:“爾等以爲,鯨侯是否是社稷之臣?”

“呃……”

這下子,衆人更是不知所措了。

剛說完,諫、錚、輔、拂四臣,都是社稷之臣、國君之寶;又剛剛說完,好像說皇帝覺得,諫、錚、輔、拂這四種臣子,好像最好都不要當。

現在又問鯨侯是不是社稷之臣,這怎麼回答?

說是?

那鯨侯是哪種?

諫臣、錚臣,肯定不是了。既沒有一言不合就去死,也沒有道不從乘桴浮於海。

可謂既不錚、又不是諫。

輔臣?

拂臣?

這倆,在荀子那裡是好大臣。可現實裡,這分明是權臣嘛。

能發動大臣、結成黨派,逼得皇帝改變主意;或者覺得皇帝的命令就特娘扯淡,直接不聽,奪皇帝權柄,把事幹成……這是好話?

一些心思活絡的,心想壞了,莫不是陛下以爲鯨侯日後要當輔臣、拂臣?這……這……我們這都是鯨侯黨羽?

想到這,有幾個已經是心驚肉跳,只覺得口中唾沫不成,喉嚨幹疼,渾身汗溼,竟在後背脊樑上匯聚成流。

皇帝的問題不能不答。

可皇帝問的這個問題,平日裡怎麼都好答,那還用說嗎?肯定是社稷之臣啊。

偏偏剛講完四種“社稷之臣”,皇帝就這麼問,這就沒法答。

回答是,不行。

回答不是,也不行。回答不是,日後怎麼再見鯨侯?陛下又該怎麼想?這不是睜着眼說瞎話嗎?

好半天,皇帝也沒有逼着他們回答,而是自答道:“這問題這麼難嗎?鯨侯自是社稷之臣。”

“誰人敢說他不是社稷之臣?只是鯨侯與荀卿所言之錚、諫、輔、拂都不沾邊。”

“卿等日後或鎮守一方、或藩鎮一地,日後也難說封侯拜相,入得朝堂。”

“朕今日考教你們的,按說只該問南洋之事。”

“但你們都是一時俊才,只南洋之事,卿等的回答,朕皆滿意。但如說日後事,就不免要多考教些之外的問題了。”

“你們既不答,朕也知道你們緊張,不知所措。”

“既如此,也罷。”

“關於南洋事的考教,朕頗滿意。尤其是米子明之所謂‘內外有別’四字,你們當可細思!”

“既然考教順利,比起來,倒也像是武德宮奪魁、科舉殿試中選。你們自該去鯨侯府上,好好慶賀一番,也好問問他關於《臣道》之事。問問他這個社稷之臣,既不諫、也不錚、還不輔、又不拂,竟是如何做的有利於社稷的?”

“且都退下吧!”

衆人不明所以,不知是福是禍,一時間卻都如蒙大赦。一個個磕頭之後,亦步亦趨地離開。

一直出了禁城,纔有人覺得身體有些發虛。

他們這些人也不是文弱書生,一個個或在東南打過仗、或在南洋炸過船。風裡來、雨裡去,南洋風高浪急、東洋海波肆意,他們都不曾覺得身體扛不住。

今日只是入宮覲見天子,被天子考教一番,還說了幾句,一個個卻都虛了。

荀子雖說被趕出了孔廟,沒冷豬肉吃,整日被批判,但尊一句先賢也不爲過。皇帝也沒說別的,只是引用了先賢的幾句話,就把這些人弄得渾身痠軟。

出了禁城,一個個全都愁眉苦臉。

皇帝說,考教的非常滿意,按說都該高興纔是。

再這麼說,這也類似於武德宮、科舉殿試通過了,當然值得慶賀。

可現在哪裡有這心情?

就算皇帝不說,這些人和劉鈺關係都很近,按理也該去登門拜謝,怎麼也算半個老師。況且皇帝說了,自是要去的。

但去了,說什麼?

就一羣人,被皇帝認定慶賀必要去鯨侯府上的這麼一羣人、手裡幾乎把握着朝廷大半海軍、在南洋東洋日本朝鮮跺跺腳列國震動的人,去鯨侯府上談什麼?

談什麼纔算是“有能比知同力,率羣臣百吏而相與強君撟君,君雖不安,不能不聽,遂以解國之大患,除國之大害,成於尊君安國,謂之輔”?

還是談“有能抗君之命,竊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國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國之大利,謂之拂”?

一羣人,圍坐一起,大談君雖不安、君不能不聽、君不得不聽、竊君、反君、除君?

皇帝倒是說,衆人該去鯨侯府上,談談荀子之《臣道》。

可他媽的荀子的這些話,全篇看下來,着實有道理。但他媽的分開,動輒抗君、竊君、除君等等詞彙,這怎麼談?

誰敢談?

而且還是一大羣人邊吃飯喝酒邊大談特談?

衆人稍微緩過來後,齊齊望向了一樣也是愁眉苦臉的李欗。

“殿下……這……是不是派人去通知一下鯨侯?殿下是否也去?”

李欗心道這不廢話嗎?我能不去嗎?父皇難道就沒考教我?今天這事,不如明着去一趟,父皇既允許了去鯨侯府上,那就直接去就是。

只不過自己貴爲皇子,又封了王了,肯定也不能直接去,還是要去通知一下,讓鯨侯做好準備。

這是禮法,也是對皇家尊重的體現。不是看他李欗,而是看他李欗的爹。

可是怎麼通知?

這是私事。雖然這羣人裡,不少都是海軍的,都是他這個總督海軍戎政的屬下。

但是,現在辦的是私事。尤其是剛剛經歷了這麼敏感的事。

這時候直接派下屬去通知,這不是沒事找事嗎?海軍軍官,是你的私屬嗎?你雖封了王,但你也沒有開府,憑什麼直接讓這些人去辦事?人家都是朝廷命官,是皇帝的臣子,可不是你的私屬。

然而,不派這些人去,派自己的隨從等名正言順的私屬去,怎麼把今天禁宮裡發生的的事說清楚?

難不成,不說清楚,到了侯爵府,大庭廣衆耳目衆多之下,大談禁宮裡皇帝說的那番話?

李欗想了想,便道:“你們自去。你們於私,與鯨侯有師生之誼,上門自該親自去。”

他既沒說自己去,也沒說自己不去,只讓這些人自便。以晚輩身份,而不是下屬身份……當然現在他們和劉鈺也沒有上下屬關係,去侯爵府。到時候,私下裡就把今天的事說了,等着自己再去的時候,公開的大庭廣衆之下怎麼談,也好讓劉鈺提前做個準備。

(本章完)

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決於腦袋第1231章 開戰(十)第1322章 符合現狀的上層建築第987章 止步(下)第992章 最後的鹽改配套政策第907章 南洋大開發(二)第180章 因地制宜第271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上)第1231章 開戰(十)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237章 歐洲突破口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694章 做給百姓看第784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一)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第850章 誤解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1050章 坐莊(中)第63章 軍歌第345章 畫餅第916章 南洋大開發(十一)第243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下)第698章 巴達維亞的決斷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977章 猜疑鏈(下)第271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上)第516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下)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1077章 爭功(二)第948章 歐洲貿易區(中)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決於腦袋第420章 奇襲第24章 奇怪的聖旨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153章 鎖國第487章 開眼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1168章 備戰(七)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653章 你只是枚棋子(六)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195章 過時了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472章 百思不得其解(中)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441章 瘋了第1097章 工業革命(十)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1075章 惡龍殘影(十)第800章 時代的浪漫(中)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1298章 死與復仇(十九)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626章 縱橫家的舞臺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1307章 死與復仇(二八)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839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一)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219章 假裝君臣共治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56章 埋伏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1373章 裡病外治(九)第977章 猜疑鏈(下)第1205章 太子難當(中)第972章 割袍(下)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1360章 國富論(三)第1152章 多歧路,今安在(七)第435章 心情起落如潮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129章 拓展天下觀第849章 威望(下)
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決於腦袋第1231章 開戰(十)第1322章 符合現狀的上層建築第987章 止步(下)第992章 最後的鹽改配套政策第907章 南洋大開發(二)第180章 因地制宜第271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上)第1231章 開戰(十)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237章 歐洲突破口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694章 做給百姓看第784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一)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第850章 誤解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1050章 坐莊(中)第63章 軍歌第345章 畫餅第916章 南洋大開發(十一)第243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下)第698章 巴達維亞的決斷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977章 猜疑鏈(下)第271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上)第516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下)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1077章 爭功(二)第948章 歐洲貿易區(中)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決於腦袋第420章 奇襲第24章 奇怪的聖旨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153章 鎖國第487章 開眼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1168章 備戰(七)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653章 你只是枚棋子(六)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195章 過時了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472章 百思不得其解(中)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441章 瘋了第1097章 工業革命(十)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1075章 惡龍殘影(十)第800章 時代的浪漫(中)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1298章 死與復仇(十九)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626章 縱橫家的舞臺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1307章 死與復仇(二八)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839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一)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219章 假裝君臣共治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56章 埋伏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1373章 裡病外治(九)第977章 猜疑鏈(下)第1205章 太子難當(中)第972章 割袍(下)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1360章 國富論(三)第1152章 多歧路,今安在(七)第435章 心情起落如潮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129章 拓展天下觀第849章 威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