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縣令

第885章 縣令

提審了幾個國內的走私販子接應者和下家之後,劉鈺問道:“涉案的這幾個葡人和英人,都抓了?”

“在澳門或者廣州的,都抓了。不在的,便沒抓。防禦使帶兵來的,澳門本地葡人軍頭雖有幾條槍,但見了大炮和軍艦之後,就只是嘴上抗議了一下。”

廣東節度使覺得這很正常,象山縣的縣官都能管得到的地方,省級的防禦使、節度使,還帶着兵來,這些人哪裡敢說什麼?

至於該如何處置,廣東節度使也沒覺得這有什麼該考慮的,殺就是了。大順是屬地管轄,自來如此。

這些人,肯定是要殺的。

但劉鈺要做藉機生事的舉動,殺人不是目的,目的還是折騰葡萄牙和英國。

當然不能把事辦死了。

辦死了,那也簡單。真追究起來,英國東印度公司肯定要被驅逐出境,禁止貿易。

然而暫時來看,這並不合事宜。

早晚要打,但現在就給他們驅趕出去,英國這邊也會劫船以報復。兩邊隔着大洋,誰也奈何不了誰,但剛與荷蘭這邊完成談判第一階段的大順肯定吃虧。

不過該嚇唬嚇唬,還是要嚇唬嚇唬的,至少要在歐洲那邊,給英國和葡萄牙極大的壓力,迫使他們拿出東西交換。

大順想要的東西,自然是“武裝中立同盟”,需要英國和葡萄牙承認。

既然談判,就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是大順下南洋之後,反倒不如大順隨時可以威脅南洋的時候,更容易與荷蘭談判,必要自己讓出利益不吃獨食方可。

真要是直接驅逐了事,後面就沒法談了。

和綠茶勾搭一樣,得若即若離,而不能一下子就斷了念想。得讓對面覺得,使使勁兒還有機會。

除了這些之外,再就是借這個機會,使點手段,確保今年中荷的聯合貿易,能夠吃下除了中瑞俄三國合作的波羅的海貿易圈外的歐洲大部分東方貿易品份額。

確保今年來一個開門紅。

這就需要扣押葡萄牙和英國的貨船,而且是以非常正當的理由,誰讓你們搞鴉片貿易呢?

爲了給出一個足夠明確的態度,劉鈺覺得自己和廣東節度使都不應該直接去和澳門這邊的葡萄牙人和英國人談。

一來身份不對等。這本來就該是香山縣縣令甚至縣丞出面的事。

二來劉鈺是全權處理此事的,他一出面,就必須要表態、定性,這就沒有回寰的餘地了。

於是劉鈺問道:“這香山縣的縣令,是個什麼樣的人?官聲如何?機變如何?”

廣東節度使也知此事關乎國朝體面,不可能一個國公一個節度使封疆大吏,來去和一個小小澳門這邊的人直接談……那要是果阿那邊的人來了,豈不是非得皇帝親自談了?

“這香山縣令,官聲不錯。辦義學、興水利。不是本地人,也不是臨海省份的,是安徽宣城的。”

“姓張,名汝霖,字雲野。若國公要嚴辦,選此人最爲合適。倒不是說他辦義學興水利之類的。”

“而是此人到任之後,捐資家財,修了宋末樞密副使、越國公張世傑的墓。並捐資買地幾十畝,做守墓人年節祭祀之用,以饗崖山投海之忠魂。”

“墓成,作文以祭之,文辭知心,於當年崖山海戰之事悲切之情滿溢。昔者澳門有葡人作奸犯科,他亦素來嚴辦,華夷之分,極是清楚。”

“是以,國公若要嚴辦,可面授此人。”

聽廣東節度使說這香山縣縣令專門修過張世傑的墓,劉鈺忍不住讚道:“倒的確是個心有大義的人。至於他做官的水平如何,我又不管這些,倒無所謂。但既是在數百年後到任於此,便先修張越公之墓,也足見此人對葡人態度了。”

“且叫他來,我面授機宜。”

…………

門外,張汝霖有些惶恐地等待着劉鈺的傳喚。

作爲香山縣令,本來就有管轄澳門一些事的權責。結果澳門出了這麼大的事,驚動朝廷、天子震怒。

若說節度使大人,那還能說無暇管控。

他這個香山縣縣令,卻是難辭其咎。

眼皮子底下,出了買賣人口、販賣鴉片這樣的事,從節度使、防禦使等人來了之後,他也一直忙裡忙外,也算是一種將功補過。

要說朝廷會不會處置自己,現在還不好說。

但很快就會知曉了。

張汝霖覺得,興國公此番來,定是要斥責自己幾句的,那自己的命運就可以知道了。

從斥責的態度上,就能揣摩出上面的意思,到底是要處理自己,還是認爲這件事和自己關係不是很大。

終於等到了裡面傳喚自己的消息,一直緊張不安的張汝霖反倒是輕鬆了一些,覺得是死是活,總歸是可以知曉了,也實在好過這種整日惴惴的日子。

進去後,磕頭拜見,張汝霖悄悄看了看劉鈺,心想同樣是三十多歲的人,人家生下來那天要做的官就比自己大,自己混了這麼久纔是個縣官,哎……

對劉鈺,張汝霖還是心存一些敬畏的。

非是敬畏他的名爵官職,而是因着劉鈺收復西域、挫敗羅剎、使僭越倭人稱臣等事,着實暢快,足以佐酒。

雖然對劉鈺其餘的一些舉動,比如興辦新學、不學聖人之言之類的行爲,非常反感。

但中和之後,還是敬畏多一些。

大順的合法性就源於保天下事,又多興那些慷慨激昂詩文,儒學道統上雖沒有完全立起來,但也是立讓辛棄疾和詞的陳同甫爲標杆。

這些年潛移默化的影響之下,還是有不少情懷壯烈之輩的。雖然年紀已是而立不惑時候,年輕時候的衝動漸漸散去,可偶爾還是會涌出一些。

不至於到沒見出師表必泣涕的程度,但修修張太傅的墓碑、聽到大順復西域臣倭奴的時候縱酒而歌還是做得到的。

張汝霖心想,若朝廷真的治罪,倒也算是圓了心中一願,竟能見到復西域臣倭奴的興國公。

“罪官香山縣令張汝霖,拜見興國公。”

“張汝霖,你爲香山縣令,又兼管澳門事。澳門出了這麼大的事,你之前竟一點風聲不知?別處也就罷了,當年陛下下旨禁行鴉片的時候,便以廣東爲重,因着這裡一直就是貿易口岸。此案子還不曾辦完,我也不好說你到底是不是收了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若真這樣,非要嚴辦不可!”

前面的都是套話,不管怎麼說,出了這麼大的事,斥責是必然的。

後面的話,卻讓張汝霖聽到了一絲生機,心思一轉,暗道:這,莫不是說,若是我沒收人家的錢,便不嚴辦?

想到這,心下更是輕鬆了一些,忙道:“國公明鑑,下官也知鴉片之害,更知陛下諭旨。監察不嚴,着實有過。但若說下官收了錢,那真是冤枉下官了。下官知道,若是收了錢必死,也無需說什麼以命擔保。但說,士可殺,不可辱。若讓下官頂着一個收錢默許鴉片販賣害國害民的名聲,下官當真是死不瞑目。”

“下官亦曾感嘆,這澳門,自該收回就是。若收回,又哪有許多事?商賈言利而無德,唯利是圖,下官只求此事之後,收回澳門,關閉貿易。天朝豈可專以利行事?”

劉鈺不置可否,心道妙極,正是自己要用來嚇唬葡萄牙和英國的人。

沉吟片刻,劉鈺問道:“依你之見,這件事該如何解決?”

“回國公,該殺的殺、該抓的抓。收回澳門,封閉澳門所有教堂,驅趕夷狄傳教士,不可使之亂我國政,又生異端邪說。入教之輩,皆不祭祖先,忘卻祖宗,與夷狄無異。當行驅離。”

劉鈺暗笑,心道怪不得幹到這個年紀,還只是個縣官。當初那白雲航,也是靠着教案起來的,但他可圓滑的多,在福安的時候那是揣摩上意賭一把,大辦特辦簡在帝心,到文登之後卻又手段圓滑,你不如也。

若朝廷真要收回澳門,此番哪裡會是這樣的陣仗?

不過,這也正好。

“嗯,該殺的殺、該抓的抓,自該如此。不過,此等大事,也非是澳門本地議事會,以及軍頭有資格跟本官談的。”

“朝廷自有法度,要是澳門出了事,也自該你這個香山縣縣令去訓斥、質問,是這樣的道理吧?”

張汝霖連忙點頭,心道確實是這麼個道理。

“下官明白了。國公此番來,是因着這鴉片、人口、傳教等事,非只澳門一處。而是遍及廣東、福建,非一省、一縣之事,是以非要國公出鎮。”

“但澳門事,本事下官分內之事。訓斥,交涉,亦該是下官去辦。若由國公和節度使大人去辦,倒是損了國朝顏面。區區芝麻大小的澳門,如何竟能得國公訓斥?”

劉鈺嗯了一聲,說道:“正是如此。我出鎮來辦,不是來辦澳門的,而是協調各地。澳門的事該誰管,朝廷是有法度的,就該你香山縣來管的。你自去辦,順便和他們講清楚,想和我談,他們不夠格。一個兵頭、都頭,直接和天朝國公、節度使封疆大吏談,成何體統?”

劉鈺心道我正是要把小事化大,大事化巨,方纔便於拖延時間到季風過去。我既唱紅臉,便得有人唱個白臉纔是,節度使還是太大了,唱白臉容易把對面嚇崩了以爲徹底沒戲,你正合適。

(本章完)

第100章 槍和槍第225章 暫設的機構第1305章 死與復仇(二六)第665章 分贓大會(二)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1237章 三戰定印度(四)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136章 爭朝不爭夕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1078章 爭功(三)第2章 枯燥第398章 主心骨第334章 雞肋的軍港第289章 看不到差距第100章 槍和槍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209章 變臉第592章 海上馬車伕的遺產第929章 覺醒(一)第419章 絕望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847章 雙贏(下)第759章 憂慮不安第123章 小團體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828章 海牙慘案(五)第8章 罵人揭短第1460章 最終的鬧劇(七)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438章 王土之界第882章 不得其時第527章 作孽則心憂第1077章 爭功(二)第1122章 鄉約村社(三)第991章 煙幕第1247章 鑽石灣屠殺(三)第8章 罵人揭短第1171章 備戰(十)第1031章 顯學胚子第527章 作孽則心憂第1483章 終章 九三年(一)第365章 壟斷權的軍事義務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260章 委婉拒絕第1046章 破綻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626章 縱橫家的舞臺第954章 釣魚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512章 使民之力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507章 朝廷的厚望第941章 自覺(三)第757章 表演戰(七)第408章 出租奴婢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126章 一言爲知己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1306章 死與復仇(二七)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1206章 太子難當(下)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251章 壓力第96章 未雨綢繆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367章 平平無奇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727章 毀屍滅跡第1291章 死與復仇(十二)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956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二)第950章 夢魘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60章 思維差異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390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第730章 你死我活
第100章 槍和槍第225章 暫設的機構第1305章 死與復仇(二六)第665章 分贓大會(二)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1237章 三戰定印度(四)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136章 爭朝不爭夕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1078章 爭功(三)第2章 枯燥第398章 主心骨第334章 雞肋的軍港第289章 看不到差距第100章 槍和槍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209章 變臉第592章 海上馬車伕的遺產第929章 覺醒(一)第419章 絕望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847章 雙贏(下)第759章 憂慮不安第123章 小團體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828章 海牙慘案(五)第8章 罵人揭短第1460章 最終的鬧劇(七)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438章 王土之界第882章 不得其時第527章 作孽則心憂第1077章 爭功(二)第1122章 鄉約村社(三)第991章 煙幕第1247章 鑽石灣屠殺(三)第8章 罵人揭短第1171章 備戰(十)第1031章 顯學胚子第527章 作孽則心憂第1483章 終章 九三年(一)第365章 壟斷權的軍事義務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260章 委婉拒絕第1046章 破綻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626章 縱橫家的舞臺第954章 釣魚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512章 使民之力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507章 朝廷的厚望第941章 自覺(三)第757章 表演戰(七)第408章 出租奴婢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126章 一言爲知己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1306章 死與復仇(二七)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1206章 太子難當(下)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251章 壓力第96章 未雨綢繆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367章 平平無奇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727章 毀屍滅跡第1291章 死與復仇(十二)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956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二)第950章 夢魘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60章 思維差異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390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第730章 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