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

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

即便肉疼,這錢也得投。算是留個保底。

南洋若下,馬六甲和巽他海峽在手,琉球真就連個雞肋都不如。

這幾萬兩銀子的投入買了個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的軍港,實在有些無語。

花了錢,卻盼着將來一輩子用不到,大概就像是皇帝在天津翻修前朝的大沽口炮臺一樣:花一大堆銀子,盼着的卻是這些銀子全都白花打水漂。可誰要是上書說修天津炮臺純粹勞民傷財,皇帝定要臭罵一通。差不多的道理。

琉球在只有中日的世界裡、且中攻日守、朝鮮在手、能割對馬和北海道的情況下,實無意義。但有外部勢力,那就成了阿克琉斯之踵,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卻也不得不裝上堅固的脛甲。

這源於劉鈺的不太自信。

他心裡還是有點怕荷蘭人,畢竟有二十萬噸的海軍存量,還有二百年的海戰經驗,就算主力艦來不了亞洲,可威海的海軍理論雖豐富卻終究沒有一次實戰經驗。

他也不確定威海的海軍是否有能力賭贏這場國運,是否有能力擊敗能逼得英國打了二百年英荷戰爭的荷蘭。

要是錯過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就得再等許久一直等到七年戰爭開打了,時不我待,他已經等不及了。

不過一件事值得欣慰。

贏了,衝破南洋去吃肉,養肥資本主義萌芽,必要時把門一關,海軍中立對外,就能任憑國內可勁兒折騰,起義革命逼宮素質三連,不用擔心外部影響。

輸了,皇帝必要砸鍋賣鐵大建海軍,因爲輸了,意味着劉鈺的恐怖預言很可能變成現實,皇室統治枷鎖更重,但卻可以爲將來留個足夠厚的家底子。

當然,要是南洋賭輸了,劉鈺就是大順最忠心的重臣;贏了,那就另說了。

跟隨他的海軍軍官生大約都知道將來要打南洋,內心也盼着在南洋開戰,他們可不想一輩子窩在威海,不打仗永遠升不上去。

此時聽劉鈺明知這是一處雞肋還非要花錢,心中不由竊喜,心道鷹娑比顯然是力主南下的。

被留在這裡考察和日後監督炮臺港口建造的,心下了然,既要執行命令,也覺得這地方風景還不錯。

比起那些駐守苦寒之地鯨海以北的人,他們的運氣要好的多。

劉鈺又囑咐了他們,一定要喝開水之類的平日裡不知道說過多少次的內容,這才離開了中城港。

幾日後,颱風來襲,在外巡邏的陳青海的分艦隊也回到了琉球,躲避完了颱風,劉鈺就準備去日本了。

他不確定下一次颱風會什麼時候來,但玄學的琢磨着彈坑理論,覺得大概剛來了一場颱風走了琉球日本線,下一次不會恰好走琉球日本的路線。

琉球國王這邊也已經處理好了國內的問題,國內軍政由王弟尚徹暫攝,琉球王尚敬跟隨趙百泉一同前往天朝。

出發之前,劉鈺私下裡叮囑了一下趙百泉。

“趙大人,中山王去往天朝,此大事也。按照以往冊封的規矩,都是琉球使者先去京城請封,然後天使再來。這一回換過來,也是一樣的道理,方便準備。你可先將他安排在松江暫住,一則讓其見識一下天朝繁華,以收其心。二來也是先讓朝中有所準備。”

“不要就把他直接帶回京城,朝中無所準備,禮政府尚書大人定要罵娘。”

有些事的內幕,趙百泉並不知曉,比如皇帝準備拿琉球說事,做給西洋人的世界團看,以期達成一種朝貢國即領土的共同認知。

琉球本身是小事,但可以作爲名正言順徵日的大義,劉鈺得配合皇帝演戲。

趙百泉雖不知內幕,卻知劉鈺是這一次的正使,有些事還是聽他的更好一些。

而且誠如劉鈺所言,禮政府這邊也沒什麼經驗。

之前實在沒有藩屬國的國王親自來京城,而且這次還是自縛請罪的。

正常有藩屬使者前來,都是早朝的時候稟告皇帝,皇帝在朝會後接見,這一次大不一樣,怎麼接待都是個問題。

以郡王之禮接待?琉球王自認大罪,又要自縛請罪,好像不合適;可能定藩屬罪的只有皇帝,皇帝還沒發話,郡王的級別還在……

這些麻煩事都要禮政府去管,趙百泉想想也是一陣頭疼。

想着先留在松江緩衝一下,倒也不錯。

屆時再沿着運河一路去京城,也不用擔心海船出事,只要到了松江就算萬無一失了。

應下了劉鈺的囑咐,兩艘戰艦調撥給趙百泉,護送他們一起回國。

跟隨兩艘戰艦一起回去的,還有四名論資排輩等了許久的實習艦長,回去後就要接手兩艘新造下水的巡航艦,要抓緊時間訓練在九月份之前完成磨合。

一一送別之後,劉鈺的艦隊也從琉球起航,順着黑潮洋流前往日本。

劉鈺要去的第一個目標,是土佐藩,在四國島。以劉鈺所知,以及史世用的情報,可知這個季節,正是各個藩主前往江戶參覲交代的季節。

四國島上已經將近一百五十年沒打過仗了,土佐藩的藩主估計這時候正在江戶,正是一個適合去嚇唬嚇唬日本各藩藩主的好地方。

再一次前往日本的史世用,正在給海軍參謀部的人說一些日本的情況,這時候正說到倭國大名們參覲交代的事。

“多虧鷹娑伯的本事,給倭國上了番薯救荒之法,又行幣制改革。若不然,泰興十二年之前,倭人的幕府將軍已經停了參覲交代。各個藩主也不需要再前往江戶。如今倭國幕府挺了過來,幕府有錢了,各地饑荒也減緩了,這參覲交代又恢復了。”

“土佐藩藩主的正妻要住在江戶,藩主也需每年前往江戶一次。四月份啓程,在江戶居住一段時間,再返回高知城。”

“參覲交代,不過是幕府疲敝大名之策。一年時間,三成時間在路上,三成時間在江戶,剩下的四成時間才能回本藩居住。一來一回,又要儀仗開銷,每年的那些收入,許多都耗費在參覲交代上了。”

史世用當年憑藉弓馬之術,在剛剛恢復鷹狩令的幕府那邊當了數年間諜,對日本瞭解頗多。

劉鈺也就知道土佐藩後來出了個阪本龍馬,維新之傑,劍術超羣,但第一次得到左輪之後,就左輪不離身,也不去玩劍術了。

他曾說過:《論語》說: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個世界是在不分晝夜不斷變化的,因此,順應時代潮流纔是君子之道,堅定了想法就一門心思去做,那是不對的,是要被時代甩到身後的。

可見孔子的話,可以有一萬種解釋,關鍵看需要。

除此之外,他對土佐藩所知不多。

史世用倒是知道不少,因爲他在江戶教幕府的武士們騎射的時候,土佐藩出了不少事。

前幾年,失了一次火,把高知城給燒了。

剛燒完,就趕上了劉鈺趁機走私的享保大饑荒,土佐藩受災極爲嚴重,餓死了不少人,而且還從幕府那借了幾萬兩銀子,回來想要振興產業。

但從時間來算,估計這時候高知城也還沒有重修起來,幾萬兩銀子就像振興產業估計也沒戲。事實上也確實沒戲,歷史上土佐藩試圖把造紙業收爲官營,結果引發了一場大規模起義,最終無可奈何,放棄了造紙業官營的想法。

根據“火災、饑荒、借錢”這三件從史世用那得知的消息,劉鈺判斷,土佐藩現在正是一個好欺負的。

戰國時代結束後,幕府要求一國一城,尤其是土佐藩這樣的外樣大名,那都是不可信任的,土佐藩應該就這麼一座高知城。

燒了也沒幾年,之前又趕上大災,估計現在也沒修起來。未必真的要攻打,去嚇唬嚇唬也足夠了。

二十萬石的石高,兵力也沒多少。

加之土佐藩的長宗我部氏在關原合戰中站到了西軍那一邊,土佐藩現在的藩主山內氏是後分封過來的,之前舊藩主的那些舊部,肯定不能趕盡殺絕,只能區分爲上士、下士,新人上位、舊人淪爲下士,內部矛盾也不少。

這種地方正適合殺雞儆猴,搞搞亂子。

史世用想來佩服劉鈺的膽子,尤其是當年劉鈺真的敢去江戶之後,更是深覺劉鈺膽魄非凡。這一次劉鈺提出要去土佐藩看看,史世用也知道劉鈺在琉球砍瓜切菜般解決了薩摩蕃武士的事,亦是信心滿滿,不覺得有什麼危險的。

他給在場的海軍內的中高級軍官講完了這些,劉鈺笑容滿面地說道:“想來諸位也猜到了,對日開戰一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現在琉球事畢,連東風都有了。”

“剛纔史大人也講了不少,只是倭國與本朝終究不同,你們可以大約理解爲周天子與諸侯的關係。當然,政治正確的說法,倭國豈可比周天子?我這麼講,也只是方便理解。”

“武王得天下,封太公望於齊,齊周邊便是周公之魯。所爲者何?周公姬姓、太公望呂氏。內外親疏有別,也有魯國監視齊國之意。放在倭國,大體上可以這麼理解。”

“殷商後裔的宋國,是外樣大名;齊國,是譜代大名;魯國,是親藩大名。”

“這土佐,便是一個外樣大名。”

“古人有句話,叫九世之仇,尤可報也。說的是周天子烹殺齊哀公之事。當然,若是齊桓公時,便是給周天子十個膽子也不敢烹殺齊桓公。此時的倭國幕府,權威大體相當於天子烹殺齊哀公時候。”

“至於兵制,倭國農兵分離,各個大名也都有自己的兵丁。大致可以理解成天子有六師,諸侯亦有三軍。”

“明白了這些,你們便應該知道,此次作戰若不以分裂倭國爲目的,我們作戰的發了該當如何。若能利用好倭國內部的矛盾,勝於數萬雄兵。”

(本章完)

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941章 自覺(三)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713章 活路第90章 十年功,百年功第146章 我把我寫給你看第1222章 開戰(一)第1057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一)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240章 納稅做個好商人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931章 覺醒(三)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115章 榨最後一滴汁第849章 威望(下)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1452章 “帝”(四)第96章 未雨綢繆第513章 皇帝的職業病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316章 結善緣第192章 超勝十年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478章 看破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969章 舊怨第1004章 新生代(上)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1335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六)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201章 七擒七縱亦不懼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146章 我把我寫給你看第1398章 遷徙路(一)第647章 恍然大悟也晚了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784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一)第633章 斡旋家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80章 開個小洞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530章 打漁殺家第1261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七)第93章 破題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75章 五拜三叩首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5章 落後第1089章 工業革命(二)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903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四)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970章 給錢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129章 拓展天下觀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700章 反圍城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117章 天誅!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246章 探險隊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237章 歐洲突破口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1152章 多歧路,今安在(七)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126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一)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909章 南洋大開發(四)第948章 歐洲貿易區(中)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1003章 少不入川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86章 外交訛詐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100章 槍和槍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
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941章 自覺(三)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713章 活路第90章 十年功,百年功第146章 我把我寫給你看第1222章 開戰(一)第1057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一)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240章 納稅做個好商人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931章 覺醒(三)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115章 榨最後一滴汁第849章 威望(下)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1452章 “帝”(四)第96章 未雨綢繆第513章 皇帝的職業病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316章 結善緣第192章 超勝十年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478章 看破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969章 舊怨第1004章 新生代(上)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1335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六)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201章 七擒七縱亦不懼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146章 我把我寫給你看第1398章 遷徙路(一)第647章 恍然大悟也晚了第820章 大事成矣(七)第784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一)第633章 斡旋家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80章 開個小洞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530章 打漁殺家第1261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七)第93章 破題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75章 五拜三叩首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5章 落後第1089章 工業革命(二)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903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四)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970章 給錢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129章 拓展天下觀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700章 反圍城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117章 天誅!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246章 探險隊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237章 歐洲突破口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1152章 多歧路,今安在(七)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126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一)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909章 南洋大開發(四)第948章 歐洲貿易區(中)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1003章 少不入川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86章 外交訛詐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100章 槍和槍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