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長期合作

第159章 長期合作

坐下之後,劉鈺打量了一下杜普萊克斯,他聽說過這個人物,某種意義上也算是決定了印度說英語而不說法語的人。

有野心、有能力、有謀略,這都沒的說。

只可惜他是法國人。

法國的海軍不足以支撐他在印度的野心和謀略。

即便當時在印度贏了,日後也會敗。

英國的海軍可以輕易切斷法國殖民地和本土的聯繫。

這也正是劉鈺選擇法國人做盟友設想的一大原因。

法國的海軍打不贏英國的,印度也就永遠不會是法國的,不管歷史發生了多少變化,只要海軍不如英國的這個事實存在,就不用擔心。

而要是法國的海軍都比英國強了……就更不用擔心了。歐洲肯定是先亂成一鍋粥,如果法國人能渡過英吉利海峽,反法同盟一定會組建起來,當然無暇關注亞洲。

懷着這種心思,劉鈺和杜普萊克斯交流起來就很放鬆。

兩個人都會拉丁文,不需要翻譯。

杜普萊克斯很禮貌地向劉鈺送出去一份清單,清單上是這次攜帶的貨物,以及貨物的單價。

清單已經翻譯過了。

除了清單之外,還有一支新式的燧發槍。

“劉將軍,這一批火槍本來是準備賣到印度的。但是您的開價更高一些,也爲了更長久的利益,法蘭西東印度公司決議將這一批槍支運到這裡。”

“這是聖艾蒂尼地區的兵工廠的最新款,前年纔剛剛定型。但大部分都不是28年款的,而是17年款的。不過都符合您的要求,都是卡座式刺刀。”

杜普萊克斯解釋了一下,劉鈺看了看這支燧發槍,總體上還是很滿意的。

燧發槍在歐洲也沒普及幾年,1717款算是法國陸軍最早的制式裝備了,大順現在裝備一點都不晚。

之前法國雖然就有燧發槍了,但要麼是海軍用,要麼是陸軍配發給擲彈兵。

讓擲彈兵揹着燧發槍扔手榴彈,畢竟火繩槍不方便。

歐洲全面換裝燧發槍也就不過十幾年的時間,這一批火槍完全滿足劉鈺的需求。

看了一下價格表,還算合適。一支燧發槍配刺刀,才14兩銀子,估計成本價也就七八兩,想想人家大老遠跋山涉水地送過來,賺一些也是能接受的。

只是型號亂七八糟,有1717步兵款,有1695海軍款,1716海軍款……估計都是準備打包賣給解體後的莫臥兒帝國王公打內戰的。

好在法國的槍口徑還算統一,理論上都是0.69英寸,當然這也只是理論上,算上公差和遊隙,差個幾毫米那都是正常的。

一共六千支燧發槍和刺刀,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大炮、炮架、炮車之類的,一共做價大約是13萬兩白銀。

價格不貴,大炮法國優勢不是很大,但是炮車更好一些,一些精密的螺絲桿等設計,大順暫時還欠缺。

法國人在這個時代把大炮弄得很奢華,八磅炮後面一定要澆築成雞頭的形狀、12磅炮澆築成猴頭,24磅炮澆築出獅子,好看是好看,但並沒有什麼卵用,倒是盡顯波旁時代的奢華之風。

這些都是次要的,新軍是編練給皇帝和朝臣看的,讓他們確信這東西真的省錢,少花錢,打大仗。

劉鈺真正想和法國人合作的,不是這幾船軍火。

收好了清單,劉鈺笑道:“杜普萊克斯先生,這份清單我收下了。清點無誤後,我會按照約定支付白銀,或者可以幫你們換成黃金。”

“下面的話,我希望是一場私人的談話。主體是我個人和東印度公司,或者是您個人。”

杜普萊克斯點點頭,示意自己可以接受這樣的私人談話。

“我知道東印度公司在法國、甚至整個歐洲都有相當廣泛的人脈。我希望促成一項合作。”

“我出錢,我出人,東印度公司負責幫我招收技師,每名技師你們就可以拿到和他們半年工資一樣的回扣。”

“包括造船的、鑄炮的、造槍的、精細鐵匠等等。我可以確保高於歐洲的工資。”

“如果能夠在固定的時間達到我的要求並且投入生產,法國東印度公司將獲得日後利潤5%的分紅,還有百分之二將私下裡授予您、此時的東印度公司董事等成員。並且日後所需的一些機械儀器,也會委託法蘭西東印度公司購買。”

“我希望您能夠清楚,一個擁有幾十萬軍隊的大國,不可能一直靠購買軍火維持。而一旦新式軍隊在戰場上表現出了優勢,幾十萬軍隊的採購,將是一筆鉅額的生意。這可以彌補一下東印度公司惡劣的財政狀況。”

“我們和西北的韃靼人馬上就要爆發一場戰爭,這場戰爭我迫切地希望證明新式軍隊的價值。對我個人的前途而言,意味着爵位;對我個人的財富而言,意味着兵工廠的訂單。”

“所以,我希望您能認真考慮,並且儘快蒐羅這樣的人才送來。”

聽起來,這像是一場開誠佈公的談話,而這場談話也正說中了杜普萊克斯的軟肋。

東印度公司,首先是家公司。

是公司,就得想辦法盈利。

包括之後杜普萊克斯在印度的冒險政策,其實都是爲了一個目的:盈利。

就像是北方東擴的哥薩克一樣,沒有什麼祖國母親爲了沙皇之類的偉大信念,所爲的就是毛皮的利潤。

劉鈺的提議讓杜普萊克斯很動心。

中國很大,軍隊也真的很多。

現在中國的軍隊是一支三十年戰爭水平的軍隊,落後了大約五十年。燧發槍和刺刀經歷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檢驗,在歐洲已經徹底淘汰了火繩槍,實踐是最好的證明。

正如劉鈺所言,如果中國皇帝真的準備進行軍事變革,那麼每年採購的步槍、火炮和戰艦的數量都是驚人的。

5%的利潤分紅已經足夠高,更不要說還有剩餘2%的回扣會私下裡授予公司的幾個首要人物手中。

的確,一個大國不可能依靠對外採購軍備,必然要有自己的軍工廠。

況且就算採購,也未必一定要選擇法國的,英國的步槍和不貴,奧地利的火炮更好一些。

杜普萊克斯認爲,之所以選擇法國,更多的是出於政治因素的考慮。至少在東南亞,中國和法國的矛盾,暫時並不大。

劉鈺則其實一部分因素是因爲懶。

一個造船廠需要各種各樣的木匠,有會蒸汽薰船肋的、有會鋪甲板的、有會編制纜繩帆布的,這些人劉鈺可是懶得一個一個去找。

東印度公司的人脈可以招收到完整的工匠體系,至少造船不是幾個船匠就能造的,鑄炮也是一樣。此外還有一整套的設備採買,各式工具。

這種事東印度公司門清,畢竟都是從零開始,在言語不通的地方一點點從蓋房子到建造船廠,這些東印度公司比他清楚的多,都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打包租給東印度公司讓他們負責找人,比自己去找輕鬆,也方便快捷。

再一個,法國的海軍雖然不咋地,但是設計思路真的是引領潮流。

不管是優秀的Frigate巡航艦,還是正式實用的74炮戰列艦,法國的設計都很優秀,然並卵……海戰打不贏。

往往是英國人拖回去後一看,哎,法國的這個設計很不錯,但從今往後就屬於皇家海軍了。

英國人要考慮英吉利海峽的安危,思路一直是堆戰列艦。

但劉鈺不可能去學英國人。

東亞的情況很特殊,需要的是巡航艦爲主。

主要對手是荷蘭,要能劫船、跟蹤、攻擊商船、封鎖海港、突襲,所以戰列艦並不適用,什麼時候驅逐了荷蘭、獨霸日本的貿易,再考慮戰列艦。

巡航艦自然要師從法國,連英國的巡航艦設計都是師從被俘的法國軍艦,劉鈺想不出有什麼理由不學。

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賣的,還要給足了錢,別人就會辦事。自己在歐洲並無人脈,以文會友倒是可能請來歐拉這樣的數學家,和造船工匠根本不是一回事。

短期來看,肯定是造不如買。長遠來看,那就是買不如造了。

要想朝廷上下扭轉思路,就得一鳴驚人。講道理遠不如一場血淋淋的大戰有用,希望通過這一戰能夠讓朝廷上下徹底明白過來如今的差距正在拉開。這就需要短期的極大投入。

爲了表達誠意,劉鈺又道:“我可以預付你們一千兩黃金,希望貴公司能夠成立一個專門的委員會,專門負責此事。對於貴公司而言,沒有任何的金銀投入,這是一個長期有效的利潤點。”

“關於政治上的考量,我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之所以選擇法蘭西,並非是只有法蘭西可以選擇。”

杜普萊克斯點點頭,不得不承認劉鈺說的是事實。

中國不缺錢,至少在他們看來,這個只吃不吐的吞銀巨獸,要比任何一個歐洲國家都有更多的白銀。

荷蘭人、英國人、法國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所有人都想着用一些東西打開中國的市場,拯救他們觸目驚心的貿易差額。

杜普萊克斯嘗試着詢問道:“劉將軍,難道貴國就沒有其餘大宗需求的商品了嗎?”

劉鈺不想說天朝地大物博無所不有,也不想說地主租佃土地制下的小農經濟市場狹小消費能力極差,所以他說:“我考慮了一下,或許最有可能的大宗商品,是西洋參?你們在美洲的殖民地,可以大規模種西洋參嘛。”

“呃……”

無言之餘,杜普萊克斯也無法反駁,畢竟去年的貿易額就在這擺着,一共運到了中國4萬兩的貨物,卻從中國運走了40萬兩的商品,巨大的逆差之下,這一次售賣的軍火,竟然成爲了整個法國對華貿易中最大的一筆出口收入。

可以載入史冊的一筆。

“杜普萊克斯先生,關於兵工廠和造船廠一事,還希望你能夠慎重考慮。貴國和英國在印度的矛盾,總有一天會爆發。”

“你認爲法蘭西的海軍可以擊敗英國的海軍嗎?”

這個問題無需回答,如果法國海軍能擊敗英國海軍,早上島了。現在英國國王的頭上,還頂着一個法國國王的宣稱。

“所以,如果英法在印度發生了衝突,英國海軍封鎖了從本土到印度的航路,你就需要一個盟友,在距離你更近的地方,爲你們提供軍火、槍炮,甚至租賃給你們一支艦隊。”

畫完了這個大餅,劉鈺又忽悠道:“奧朗則布已經死了,曾經強大的莫臥兒帝國正在四分五裂。這正是英雄們大展身手的地方,一個胸懷大志的人,應該提早考慮將來的事。而不是等到事情發生的時候,再去後悔。”

這正中杜普萊克斯的下懷,沉吟片刻,他知道自己無法做主,現在自己還不是東印度公司的總督。

“劉將軍,我會盡量遊說公司的高層。這一次的貿易他們也會很滿意,我會盡可能把事情講清楚。”

“另外,貴國既然要購買軍艦,公司也正在遊說,應該有很大的可能購買成功。兩艘軍艦,都是您所要求的,單層甲板,26門9磅炮……至於售價……”

“如果在到港之前沉沒由東印度公司負責,則每艘售價8萬兩。”

“如果到港之前沉沒東印度公司不負責,則每艘售價6萬7千兩。”

劉鈺到沒在意在高額的“保險費”,詢問了一下排水量和尺寸,轉化爲熟悉的公制單位後,發現這艘船才500噸。

不過相對於如今擁有的兩艘訓練艦而言,還是要大得多。

東印度公司這麼多,裡面少說也得有個一萬兩的利潤,捏着鼻子也是認了,鬼知道法國宮廷對自己這邊拋媚眼的舉動有何反應呢,不能指望官方合作。

“這樣,這一次我可以預付兩萬兩的定金,等到戰艦抵達,經過驗收後我可以全額付款。中途出現事故,損失由東印度公司承擔。”

在這件事上達成一致後,劉鈺再度囑咐道:“杜普萊克斯先生,我必須再度提醒你。選擇和法蘭西貿易,不是因爲只能和法蘭西貿易。希望您能夠把我的消息準確地傳達給東印度公司的董事們。無論如何,請在明年軍艦抵達的時候,捎帶上第一批工匠。”

杜普萊克斯再三保證,劉鈺這才結束了這次私密的談話,陪同他一起出來,準備卸船,清點軍火。

(本章完)

第713章 活路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1291章 死與復仇(十二)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678章 做美夢的皇帝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615章 政變加盟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613章 兩封信(上)第886章 恐嚇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上)第136章 爭朝不爭夕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1148章 多歧路,今安在(三)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1066章 惡龍殘影(一)第867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三)第1451章 “帝”(三)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1194章 木牛流馬(一)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782章 身份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156章 新思維第10章 找茬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180章 因地制宜第170章 絕路之泣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1440章 分歧(六)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694章 做給百姓看第557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三)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411章 出奇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9章 翻譯問題第1483章 終章 九三年(一)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381章 臚音第174章 僭越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857章 決心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1279章 特色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733章 朋友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854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四)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35章 府兵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1501章 終章 九三年(十九)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40章 野心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89章 條約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739章 恩不能久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260章 委婉拒絕第430章 權謀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1278章 夷丁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988章 拍馬屁(上)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1066章 惡龍殘影(一)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1206章 太子難當(下)第847章 雙贏(下)第664章 分贓大會(一)第48章 不可抗力第1070章 惡龍殘影(五)第68章 決心
第713章 活路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1291章 死與復仇(十二)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678章 做美夢的皇帝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615章 政變加盟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613章 兩封信(上)第886章 恐嚇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上)第136章 爭朝不爭夕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1148章 多歧路,今安在(三)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1066章 惡龍殘影(一)第867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三)第1451章 “帝”(三)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1194章 木牛流馬(一)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782章 身份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156章 新思維第10章 找茬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180章 因地制宜第170章 絕路之泣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1440章 分歧(六)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694章 做給百姓看第557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三)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411章 出奇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9章 翻譯問題第1483章 終章 九三年(一)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646章 亮相帶來的思維改變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381章 臚音第174章 僭越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857章 決心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1279章 特色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733章 朋友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854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四)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35章 府兵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1501章 終章 九三年(十九)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40章 野心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89章 條約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739章 恩不能久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260章 委婉拒絕第430章 權謀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1278章 夷丁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988章 拍馬屁(上)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1066章 惡龍殘影(一)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1206章 太子難當(下)第847章 雙贏(下)第664章 分贓大會(一)第48章 不可抗力第1070章 惡龍殘影(五)第68章 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