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兩封信(上)

第613章 兩封信(上)

對腓特烈二世,歐拉曾經是有一些好感的。更重要的是,他認爲自己是萊布尼茨科學院派的繼承人,而柏林科學院正是萊布尼茨的心血。

對於腓特烈二世,歐拉其實並不是很熟悉。

但去年,腓特烈一世剛死,做兒子的腓特烈二世就寫了一篇震驚歐洲上流社會的雄文,歐拉在彼得堡也讀過。

書的名字,配上歷史上腓特烈二世的作爲,很有趣。

《反馬基雅維利》。

開篇前言,就在訴說對馬基雅維利《君主論》的不屑。

【馬基雅維利腐化了政治,並致力於摧毀對人有益的戒律。我將保衛人類去對抗這個想毀滅人類的怪物;我敢於質疑理性和正義,反對詭辯和犯罪;我一章一章地大膽思考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以便研製解藥使毒藥失效。】

【我一直認爲《君主論》是世界上流傳的最危險的作品之一;它是一本很自然就落入君主們手中的書,並讓人喜歡書裡的那些政治方針……但我認爲,君主,他們必須伸張正義,爲自己的臣民樹立榜樣;並且必須以他們的善良、寬容和仁慈成爲值得尊敬的人……】

如果只是看這篇前言,或者翻看一下這本書後面的內容,更是驚歎。

這位後世以背信棄義、絕對專制、“高超”外交和“良好”的國際信譽以致歐洲皆敵而聞名的腓特烈二世,在書中痛斥治國中欺騙和背信棄義的行爲,譴責不義之戰和用暴力消滅敵人。

或許,一個馬基雅維利主義者,在上臺之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反對馬基雅維利。

也可能,只是在發泄對父親的怨恨,因爲他的父親就是《君主論》的忠實擁護者,而父親死了,需要蓋棺定論的時候,恨極了父親的兒子總不好直接說父親的不是,那就出本書,發泄一下自己的不滿。

他的這位父親,嚴苛,兇狠,甚至在吃飯的時候一言不合就毆打他和姐姐。腓特烈二世的發小曾經和他試圖一起逃亡英國,脫離父親的魔掌,但老腓特烈處死了小腓特烈的發小,並讓小腓特烈參觀行刑。

但不管是出於怎樣的原因,歐拉在看過這本書後,對這位普魯士的君王產生了極大的好感,認爲這會是一個開明的、道德的、有志於爲全人類謀福祉的歐洲國王。

一個,真正的,哲人王。

而不會是像一些國王一樣,將科學、藝術、哲學,作爲虛榮的體驗、彰顯自己上流品味的一種奢侈品。

至少,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爆發之前,歐拉是這麼想的。

但就在不久前,這位在書中痛批《君主論》、怒斥治國中欺騙和背信棄義的行爲、譴責不義之戰和用暴力消滅敵人的開明君主,上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背棄了當初的承諾,與奧地利開戰,而且還是不宣而戰。

一年前還在怒斥治國中欺騙和背信棄義的行爲、還在譴責不義之戰和用暴力消滅敵人,等到真正成爲君主之後,立刻大呼“真香”。

就像是腓特烈二世在很久後三家瓜分波蘭時,對他那“柔弱善良”的表妹特蕾莎女王的描述:看到波蘭被瓜分,基督之矛毀滅了。她哭了,但她還是拿了。

她哭了,但她還是拿了。

這,就是君主。

用在腓特烈二世身上,也差不多。

他反對暴力和不義之戰,但他還是爲了西里西亞背信棄義不宣而戰,連續撕毀兩次和約。

這篇經伏爾泰潤色過的宣揚道德與正義的《反馬基雅維利》,配上腓特烈二世背信棄義不宣而戰的舉動,讓歐拉對腓特烈二世遞出的橄欖枝,產生了極大的動搖。

至少現在看來,這位君主也不過是將科學、哲學、藝術,作爲一種價格高昂的奢侈品。

那些科學家、哲學家,或許和品味低下的俄國安娜女皇豢養的宮廷小丑沒有什麼區別,都是一種君主所需要的點綴。

有人喜歡宮廷小丑、有人喜歡高大的巨人擲彈兵、有人喜歡科學家或者哲學家圍繞身邊、有人喜歡作詩數萬首身邊養着一些詞臣,對君主而言,都是弄臣,形式上的區別而已。

只是,動搖歸動搖,在收到那封來自遙遠東方帝國的神交朋友的信之前,即便動搖,歐拉也做好了前往柏林科學院任職的打算了。

數學家,也要吃飯。也有老婆孩子。

俄國的局面太混亂了,混亂到連歐拉這種不問政事的數學家都看出來,馬上要有一場大混亂的地步。

歐拉有老婆、有十幾個孩子,雖然夭折了很多,他希望能夠老婆孩子提供一些優渥的生活,至少不會如同在俄國一樣十幾個孩子夭折的只剩下五個。

雖然之前大順的使節團來俄國的時候,給他了不少的禮物和金銀上的私人幫助,但這不只是錢的問題。

而是俄國的科學氛圍,徹底變了,不再是彼得大帝剛死時候那樣了。貴族們對科學院的人指手畫腳,將他們看成一個個工具,並且減少了科學院的補助。

安娜女皇是個品味低下的、標準的德國土地主做派,對科學院的事漠不關心,認爲這些人並沒有什麼大用——尤其是數學家,甚至比不上一個能做燧發槍的工匠。

安娜女皇曾和弄臣們表達過對科學院的態度:微積分可以治理國家嗎?

總之,歐拉是鐵了心要離開俄國了,帶着老婆孩子去尋找一方淨土。即便他對普魯士的新君主的作爲產生了疑惑,但似乎也沒有別的更好的地方可去。

即便,那位腓特烈二世,是爲了處處與不屑科學院的老爹作對;即便也只是當做點綴,但把科學家當點綴和愛好,總比俄國這邊喜好宮廷小丑和唱歌跳舞要好。

可現在,歐拉收到了另一封信,似乎,前往柏林就不再是唯一的選擇。

信上,當初因爲俄國訪華使團帶回的正十七邊形問題等而通信數次的劉鈺,已經是大順的侯爵,並且成爲了科學院的院長。

一座“血緣”上是正統萊布尼茨科學院思想繼承者的京城科學院,已經開工建造,即將完成。

這座科學院,將承載“爲全人類謀福祉、探索天道的一切奧秘”的重任。

信中化用了古羅馬的史詩《埃涅阿斯紀》中的一句話:

【對一切人來說,壽限都極短,死了也不能再生,但是一個有勇氣的人職責是靠他的功績延長他的名聲。】

【墓碑的石頭或許會風化、腐朽、碎成沙土,刻在上面的名字模糊不見、湮滅成塵。但名字背後的科學、數學、以及揭示世界運行的真理,將永世長存。這將比石頭更持久。】

除了這種泛泛的高帽,信中也用之前積累的基礎,做了一個比喻。

科學有無數的分支,就像是無數顆落在地上的種子、芽苗。

而不是科學的數學,就是這些種子、芽苗所必須的水份。

歐洲的種子萌芽了一些,水份卻多了,數學能力過剩。

東亞的種子萌芽了很多,物理、化學,但是,萌芽的太多,以至於缺乏數學這個“科學之水”。

科學不像是一些東西,在歐洲是真理,在亞洲就不是。科學是屬於全人類的,所以,如果想要最大效率的爲全人類謀福祉、更好地揭示世界的本源,就需要“西水東調”。

讓歐洲過剩的數學之水,滋潤中國過剩的科學萌芽,用以解釋那些觀測、總結出的科學規律背後的數學原理。

而這些萌芽的成果,終究是歸屬於全人類的。

這番高尚的說辭之外,還有大順科學院的種種福利、物質條件等等,信的最後,是以通信朋友、同行,而非大順侯爵的身份,向歐拉發出了邀請。

看着上面優厚的條件,以及真心誠意的那種尊重,歐拉已然心動。信上的內容很詳實,解決了很多歐拉的後顧之憂。

包括保證每年會有一艘船,攜帶大順這邊的科學雜誌、信件等,保持與歐洲各國的溝通。歐拉在俄國,和那些朋友、同行的通信,也是以年爲單位的。

還有子女待遇、生活保障、科學院數學系院士的身份、以及優秀的研究生助手和學生。

信的最後,說已經派出了規格極高的邀請團,前往歐洲各地邀請各國的頂尖學者,參加於阿姆斯特丹的科學以及數學研討會。

除了展現大順這邊最新的關於物理、化學、燃燒原理、物質守恆之類的成果外,還將統一一下數學的符號、規範一些單位的命名。

並且保證不會在研討會上,討論任何關於政治的問題,而且不會關切對方的宗教信仰問題。

來回的路費和生活費,都由大順訪歐使節團報銷。

權衡了兩封信後,不管是出於生活的需要,還是對阿姆斯特丹即將展示的一些科學成果的好奇,都讓歐拉下定了決心。

他提起筆,給腓特烈二世寫了一封回信,回絕了前往柏林科學院擔任數學系系主任的邀請。

留在了彼得堡,靜靜等待着大順那邊接他們一加人前往阿姆斯特丹的馬車。他相信,那是一個說話算話的人,一定不會吝嗇前往阿姆斯特丹的車馬費,一定會真的派人來接。

…………

歐拉寫信回絕腓特烈二世邀請的同時,那艘從阿姆斯特丹來的船上的另一個目的的信件,悄悄送進了彼得堡的法國大使館。

相隔遙遠、國別不同的幾個都想要俄國政變的人,通過這幾封信,聯繫在了一起,爲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本章完)

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208章 記憶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73章 法理問題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1089章 工業革命(二)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507章 朝廷的厚望第796章 工商局第165章 真真假假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1206章 太子難當(下)第189章 虛張聲勢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1439章 分歧(五)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第491章 前後左右 三路不通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下)第1077章 爭功(二)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1025章 割裂(三)第55章 說服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14章 江湖第841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三)第57章 開戰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735章 咱們(下)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1105章 工業革命(十八)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500章 誰也不是普遍真理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605章 懷念過去(上)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4章 衝突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917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第1122章 鄉約村社(三)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314章 綁定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714章 歸義軍(上)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111章 廷議菜市場第213章 西學東漸來不及了第439章 回援第1044章 新危機(下)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600章 捧殺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733章 朋友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1407章 遷徙路(十)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622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127章 必拿下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213章 西學東漸來不及了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669章 分贓大會(六)第938章 笑話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779章 艱難的第一步(下)
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208章 記憶第1269章 攻防心理(四)第73章 法理問題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1089章 工業革命(二)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507章 朝廷的厚望第796章 工商局第165章 真真假假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1206章 太子難當(下)第189章 虛張聲勢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1439章 分歧(五)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第491章 前後左右 三路不通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下)第1077章 爭功(二)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1025章 割裂(三)第55章 說服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14章 江湖第841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三)第57章 開戰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735章 咱們(下)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1105章 工業革命(十八)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500章 誰也不是普遍真理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605章 懷念過去(上)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4章 衝突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917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第1122章 鄉約村社(三)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314章 綁定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714章 歸義軍(上)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111章 廷議菜市場第213章 西學東漸來不及了第439章 回援第1044章 新危機(下)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600章 捧殺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733章 朋友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1407章 遷徙路(十)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622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127章 必拿下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213章 西學東漸來不及了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669章 分贓大會(六)第938章 笑話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779章 艱難的第一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