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

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

這話無人敢接。

要說沒有,那是欺君。

要說有,這時候就是火上澆油。

天佑殿內一時間鴉雀無聲,皇帝笑聲並沒有餘音繞樑的能力,笑聲之後的沉默不是尷尬,而是難言。

威海的海軍現在可以挺直腰板,說把大順的水師全滅,這一點朝中無人不信。

而且這還不需要名將,隨便換個靖海宮官學裡出身的,都可以做到。

當初反對的聲音,在劉鈺的倭國之行映照下,顯得頗爲短視。

可朝中當初反對建造海軍的,又豈是僅僅幾人?

誠如皇帝所言,有了海軍,別人就不敢打了,或許一輩子都用不上,那這海軍建的有沒有意義?是不是白花錢?

倭國已經給出的答案。

許久的沉默後,有人進言道:“陛下遠見,這海軍要建。鷹娑伯當年曾建言,設海軍部。既是要大建海軍,這海軍部事,也需早做考慮。”

“鷹娑伯大才,忠心可鑑。然其一手承擔,若將來海事一平,鷹娑伯尚可入朝大用,這海軍不成制度,又豈能保證人人都是鷹娑伯?”

“當有制度,明確權責。此爲海軍第一要務。”

這話算是一句皇帝想聽的話,海軍如今已經過了草創的截斷,是要開始明確制度和權責了。

完全放權的藩鎮,比之制度化的禁軍,總是能打的。但不可持久,皇權亦不可能放心。

海軍部的成立,是制度化問國庫要錢的基礎。現在的海軍,名不正言不順,要錢全靠皇帝動用君言即法的特權,並非好事。

對此李淦本就有些想法,既有人主動提出,看來衆大臣也聽明白他是要鐵了心繼續擴建海軍了,便順勢道:“朕亦想過,無規矩不成方圓。鷹娑伯忠貞可鑑,又不貪婪,朕自是信得過的。只是海軍軍費造艦花費,動輒百萬兩,若換了別人,未必不動心。”

“只是,到底是設陸軍部、海軍部並列?亦或是設樞密院,而下轄海軍部、陸軍部?此事待鷹娑伯歸來之後再議,他既掌管海軍,這等意見,還是要聽聽他的。”

一旁的江辰對此並無太多想法,他這個陸軍掛名的總參謀長,或者叫樞密使,很清楚就算是將來陸軍、海軍不單列爲部,盡歸於樞密院,那他也沒有實權,只有練兵權和爲皇帝制定參謀計劃的責任,並無統兵權。

如今雖然只是草創,但他這個養老一般的樞密使也算是搞清楚了劉鈺所說的“參謀部”到底要做什麼。

簡而言之,就是集衆人之腦,達成孫白韓衛的頭腦。

如何調動糧草、何處紮營、何處進攻、何處防禦、如何制定行軍路線、如何達成分進合擊等等這些,把這些東西形成制度和計算,用無數繁瑣的計算來代替孫白韓衛的天才頭腦。

按江辰的理解,大約韓信、衛青、李靖等名將,既擅長臨陣戰術,也可以說有“一人便是參謀部”的能力,能一個人謀劃出後勤、行軍、分進合擊等一系列地計算。

現在江辰唯獨不能理解的,便是劉鈺此番去倭國折騰這一圈,到底是否在參謀部的職責範圍之內?

若說不是,確確實實以最小的代價,完成了對倭國整個戰略計劃的調動。

若說是,參謀部日後是不是還要把情報、地形、繪圖、鄰國軍備、外交查探等等權責都拿到手?

那這部門的權力,似乎有些過大。

如果皇帝認爲這樣很好、很有效率,那麼將來樞密院下轄陸軍部和海軍部,幾乎就是必然,這種大戰略上的謀劃,皇帝必須要有掌控能力,而不能分開陸軍、海軍讓他們自己去搞。

理論上大順以前有專門負責劉鈺此時在倭國乾的這些事的部門,軍師……然而開國之事鬧出太多的意外,軍師之職已經沒了。

似乎,大順還真的需要一個能統合陸軍部和海軍部的的樞密院。

而那樣的話,就又得和天佑殿分開,或者是樞密使爲天佑殿一員、或者就是乾脆分開天佑殿管政而樞密院管軍。

這還是要看皇帝怎麼想,江辰覺得這海軍部、陸軍部和樞密院的事,自己沒必要多說話。但真要說,覺得還是以成事爲先,最好還是樞密院下轄,而不是分開各搞各的。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江辰不想說話,皇帝卻笑吟吟地問他道:“這一次鷹娑伯倭國之謀,比之參謀部的徵倭之略,終究算是錦上添花?還是雪中送炭?”

江辰見皇帝笑吟吟的,也笑道:“回陛下,不好說。以鷹娑伯在土佐的事來看,便無此事,依舊可勝。倭人成平日久,武士糜爛;天朝軍改已畢,陣法新穎,只要登岸,便可大勝。”

“不過,臣也只管陸軍的參謀,卻管不到海軍的參謀。以臣之大略,戰功皆歸陸軍。海軍深知倭人無船可戰,只恐淪爲陸軍運輸船。故而去轉一圈,謀些軍功。只是鷹娑伯用此謀,化腐朽爲神奇罷了。”

“倒是如今,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這膺懲倭國的首功,非要歸鷹娑伯不可了。”

“若樞密院既管陸軍參謀計劃、又管海軍參謀計劃,兩番合力,定出此計,此番調動倭人之功,便儘可歸於樞密院。”

“如今,只怕日後海軍見陸軍言:若非我們去倭國轉了一圈,調動了倭人不敢集結,你們豈能勝的如此輕鬆?”

知江辰是說笑話,李淦大笑道:“然也,然也。不過此等謀劃,也不算什麼。只要情報足備,知倭人底細、兵制、政治,做出此番計謀不難。鷹娑伯也不過是近水樓臺先得月,早就盯上了倭國,有心算無心。”

“日後這樞密院,總要知己知彼方可。”

一句話,江辰便明白了,皇帝是要給樞密院加權的,還要把情報繪圖等一些列的權力集中起來,要負責大戰略。

那便是說……

江辰暗暗心明,心道恐怕徵倭只是個開始啊。陛下如此集權,如果不是爲了辦成大事,沒必要如此,反而應該拆分。

既如此說,那就是徵完倭國,至少還有一兩場大仗要打……又要興建海軍,若非南洋,便是安南、緬甸。

對倭國的大戰略調動,劉鈺一個人已經完成了,如果徵倭即止,實在再沒必要搞出一個以效率爲先的樞密院了。

心下暗暗摸透了皇帝的想法,牢記心底,暗道日後若再有開戰與否的爭論,自己需得明白陛下的心思,免得站錯了位置。

李淦其實自己也清楚,以這些臣子的心思,藉着剛纔自己和江辰談樞密院的事,也能領會到自己的想法。

提前說出來,也有好處。善於揣摩上意者,自有心思。至於那些反對者,無非還是老生常談。

但主要還是要看這一次徵倭之戰,是否真的如劉鈺所言的那般:不需要耗費太多國力,反而有的錢賺。

只要能做到這一點,日後那些反對的老生常談,便無什麼說服力。

如今劉鈺的奏摺已到,倭國已經被劉鈺逼到了不得不按劉鈺教的辦法排兵佈陣的地步,李淦實在不想再浪費時間去討論。

時不我待。

“衆卿,朕前些日子翻看史書,恰好讀到唐太宗徵高句麗那一段。衆臣皆勸,然太宗認爲,太子怯弱善良,可以守成卻未必能攻下高句麗。若不征伐,只恐高句麗將來成事。讀及至此,朕心豁然。”

“倭國狼子野心,不可不防。加之西洋人已在南洋落腳,荷蘭人與倭國又頗多來往。若非鷹娑伯造艦,倭人一旦有有識之士,先走一步,恐怕如今要面臨‘土佐之困’的便是我們。”

“琉球事,證據確鑿。便無此事,朕也決議征伐,以免養虎爲患。”

“衆卿都是國之重臣,非比那些不懂大事之輩,此番征戰,卿等萬勿阻擋,亦勿進言。朕心已決。”

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大順這一點倒是做的完美。之前的大朝議,又是漕運、又是鑄幣的,那都是明知道要扯淡的事,自然要鬧得沸沸揚揚。

如今只把朝中重臣召集,皇帝甚至拉下來了臉面,直接說不管是否有罪,這一仗都要打,已經算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了。

只要皇帝拉下這個臉,衆臣便是再想說什麼,也沒的可說了。今天這小會,從一開始皇帝就一直在說造艦造艦,已經藉着劉鈺在倭國的事把之前反對之人的臉打了一遍了,趁勢而上,這時候再反對實在是沒什麼力度。

“如今大略已定,衆卿需得儘快督促三件事。”

“其一,琉球王雖被倭人逼迫,但終究欺君。朕可赦之,但不可不罰。無規矩,不成方圓,若琉球如此而無罰,則安南、朝鮮等,如何看?只知天朝有恩而不知天朝有威,斷然不可。可着禮政府議,削其王爵,降而爲公,此有禮可依乎?”

“其二,倭人僭徵夷大將軍號,倭人尚有真國王,若倭人戰敗稱臣,此如何封?若是隻封其幕府將軍,恐被人恥笑天朝竟不知倭國內事。若封其真國王而不封幕府將軍,則倭人必死戰到底,徒耗將士之血,大可不必。”

“其三,齊國公既管外交部事,荷蘭人與倭國來往甚密,且鷹娑伯在倭國時,倭人便以荷蘭爲詐,此事外交部儘快解決,以關稅爲矛、茶絲爲劍,告誡荷蘭國萬勿插手。又恰逢英、瑞、法、葡、羅西洋各國使節前來朝覲,務使其知天下幾何,必要使西洋諸國知曉,天朝藩屬外交事宜,盡歸天朝。”

“此三事,儘快解決。”

(本章完)

第443章 誘降第838章 賭國運(下)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1367章 裡病外治(三)第4章 衝突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713章 活路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578章 信了個寂寞第1084章 破立之困(一)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206章 狠話第1262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八)第609章 最後的集權嘗試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1469章 最後的鬧劇(十六)第676章 科學院(中)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502章 棄用朱子學的危機第705章 海戰(三)第153章 鎖國第946章 旗手第748章 巴達維亞新政(九)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588章 另一條腿第232章 工業還是金融地產第781章 談定第706章 海戰(四)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551章 澳門的蝴蝶(下)第1024章 割裂(二)第1452章 “帝”(四)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725章 殺心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1章 鐘鳴鼎食之家第181章 監獄船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398章 主心骨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1024章 割裂(二)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732章 窗戶和門的區別第248章 鎖鏈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358章 實封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625章 手段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123章 小團體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27章 臨行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1227章 開戰(六)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1237章 三戰定印度(四)第1494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二)第917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1393章 泡沫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933章 覺醒(五)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64章 笑與悲第408章 出租奴婢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1114章 上國心態(八)第181章 監獄船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1441章 分歧(七)第1088章 工業革命(一)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618章 十月的聖彼得堡第527章 作孽則心憂第174章 僭越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621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二)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604章 互相猜錯的底線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1339章 過渡之痛 幼稚空想第831章 海牙慘案(八)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180章 因地制宜第1251章 復辟的代價(上)
第443章 誘降第838章 賭國運(下)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1367章 裡病外治(三)第4章 衝突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713章 活路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578章 信了個寂寞第1084章 破立之困(一)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206章 狠話第1262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八)第609章 最後的集權嘗試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1469章 最後的鬧劇(十六)第676章 科學院(中)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502章 棄用朱子學的危機第705章 海戰(三)第153章 鎖國第946章 旗手第748章 巴達維亞新政(九)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588章 另一條腿第232章 工業還是金融地產第781章 談定第706章 海戰(四)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551章 澳門的蝴蝶(下)第1024章 割裂(二)第1452章 “帝”(四)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725章 殺心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1章 鐘鳴鼎食之家第181章 監獄船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398章 主心骨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1024章 割裂(二)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732章 窗戶和門的區別第248章 鎖鏈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358章 實封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625章 手段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123章 小團體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1220章 大忠臣(中)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27章 臨行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1227章 開戰(六)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1237章 三戰定印度(四)第1494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二)第917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835章 誠意展示第1393章 泡沫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933章 覺醒(五)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64章 笑與悲第408章 出租奴婢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1114章 上國心態(八)第181章 監獄船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1441章 分歧(七)第1088章 工業革命(一)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618章 十月的聖彼得堡第527章 作孽則心憂第174章 僭越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621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二)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604章 互相猜錯的底線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1339章 過渡之痛 幼稚空想第831章 海牙慘案(八)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180章 因地制宜第1251章 復辟的代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