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7章 裡病外治(三)

第1367章 裡病外治(三)

還是那句話,十三州一共二百來萬人口,都是精華地,爲啥還會有許多的人往邊境跑,去和這些人互相仇殺?

別說200萬人口,就是再多十倍,就現在這種沒有拖拉機的時代,那也足夠每個農業勞動人口達到自己的勞動極限。

還不是因爲十三州的地,都已經有主了。很多地寧可空着,也不給人種,或者說很多人種不起。

這種嚴重阻礙生產力發展的行爲,當然要消滅。

如何消滅?

那就讓這些阿卡迪亞人、瓦巴納基人、俄亥俄印第安人,比北美的地主和土地投機商更可怕。如此,才能讓那些蘇格蘭人、愛爾蘭人真正覺醒,明白自己的敵人到底是誰。

否則的話,大地主和土地投機商吃肉、小農喝湯。

如伊里奇所言,連工人都不可能天生具備那種社革的思想,需要從外部灌輸。憑他們自身意識和工聯傾向,甚至可能都容易被納脆拐走。

而同樣的,放在這裡也可以化用。

北美的農民,尤其是失地的、少地的農民,他們根本不可能天生具備理解到底是什麼造成了他們缺地的原因,很容易被大地主和大土地投機商騙走,成爲這些人的炮灰。想讓他們覺醒,也需要從外面灌輸理念,更需要創造一種現實的環境——那便是通過對原住民和法裔人口的武裝化,完成邊界線的確定,徹底鎖死所謂“昭昭天命”、“外面的土地有的是”的空間。

包括劉鈺給英國出的“休克”的主意,也正是通過大量移民,從而快速地激化北美的階級間的矛盾。

之所以要調和英國和北美間的關係,原因也很簡單:北美的革命,一方面是反宗主國反殖民的抗爭;另一方面,也是嚴重的階級間矛盾的爆發。

只不過,這種階級的矛盾,被披上了一層“抄沒親英派家產”的外衣——這種外衣,和綠教那種每隔幾百年,就有純潔派把原本的腐化派幹掉,是一樣的,都是披着各種外套來迷惑真正的矛盾,產生一種亂花漸欲迷人眼的錯覺。

當這層外皮不能披的時候,很多人才會明白,真正的矛盾到底是什麼。

北美分離之後,也遇到過新社會從舊社會中分娩的痛苦,但這種痛苦用路易斯安納購地案和土地切割小塊售賣法,以及拿到了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國有土地”,得以將痛苦減輕,從而製造了太多的錯覺。

那些沒有這麼多“空地”的國家,或者說沒法從原住民那搶到“國有土地”的國家非要學,就會一直卡在分娩的痛苦中走不出來,或者產生普遍的小生產者那種對所謂永恆正義的執著,這對全人類而言是非常有害的——如果把世界上亞非拉大多數地方的人,也看成人的話。

從純粹生產力的角度來看,阿卡迪亞人大驅逐後,新英格蘭的6000多人鳩佔鵲巢,世界的總生產力並不沒有進步。

反而因爲阿卡迪亞人的丘陵農業灌溉設施被毀,超過三分之一的阿卡迪亞人死在被迫遷徙途中和集中營,使得社會總生產力下降了。

而遷徙過來的6000多新英格蘭人,是因爲他們缺乏土地。但實際上,十三州東海岸有的是好的荒地,只是被人圈佔了,遠沒有達到說“每個勞動者都能達成現有技術下勞動極限”的水平。

如果說,十三州的土地已經被擠滿了、達到了每個農業勞動者300畝的墾耕加休耕極限,而這些阿卡迪亞人卻佔着茅坑不拉屎,那說佔地勞作不要讓生產資料浪費,那從純粹生產力的角度講,那也多少能說得過去。

比如說此時大順的墾蒙,每畝地的農耕產出,遠高於牧業,甚至哪怕是農耕之後用苞米秸稈再喂牛,也肯定比單純牧業的產出高。伴隨着新作物的傳入、等降雨線北移、小冰期結束等,墾蒙可以視作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但現在的情況,是十三州的土地不夠用嗎?是十三州的土地,已經少到了每個農業勞動者都能達到其勞動極限的程度了嗎?

這個道理,大順可以用。

因爲現在制約大順生產力發展的原因,就是每個勞動力無法發揮其勞動極限。每個農業勞動人口,所擁有的、可耕種的土地,是遠小於其所能耕種數量的。大量的勞動人口,處在一種“無所事事”的狀態。

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墾耕,還是工業化,都是極大促進了生產力發展。

但,這個道理,十三州是沒法用的。

對十三州而言,現階段,要極大促進生產力發展,那麼就要把十三州的地主、土地投機商解決掉。

而怎樣引導北美的人民去解決掉這些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阻礙?

靠唸經,是沒有用的。

單純的講道理,也是沒有用的。

能也只能靠將印第安人、法裔人口全面武裝化,使得他們比地主和土地投機商更可怕,形成一道由拿着槍的人組成的喜馬拉雅高原和西域萬里黃沙,倒逼着這些少地失地小農、和即將大量遷來的英國失業人口,喊出“沒有什麼是神聖的”的口號。

當然要講道理、要灌輸思想,但不是現在。

武器的批判,比批判的武器有用。此時還是用阿卡迪亞人手裡的火槍,去批判北美蔓延的“圈地有理、畫個圈土地就不可侵犯”的錯誤思想。

這個過程,當然是血腥的。

因爲,至少,印第安人和阿卡迪亞人,就不能當“完美受害者”了。當然,也包括牙買加起義的殺戮復仇,使得奴隸也不再是完美的受害者了。

畢竟,過程肯定不能入繡花那般溫文爾雅,所以難免會出現殺戮,那麼他們受害者的形象就不那麼“完美”了。

但這無所謂。

於是,這場從聖約翰河,向西一直蔓延到俄亥俄、順着阿拉巴契亞山南下的反抗運動,就在大順出錢出槍出農政教官的幫助下,風起雲涌地爆發開來。

並不是完美的反抗者形象,因爲他們也殺人,也報復。

但他們依舊是正義的反抗者。

現在,約瑟夫·戈丁所在的游擊隊,已經被大順這邊的教官說服,暫時放棄他尋找摩西·哈森復仇的計劃。

而是把這支游擊隊,向下遊行進,在下游河口大順這邊會提供船隻,以渡過芬迪灣,前往阿卡迪亞人開墾了150年的、豐饒的、被新教徒佔據的安納波利斯山谷平原。

那裡,有阿卡迪亞人辛辛苦苦建造的堤壩、水利設施,是曾經阿卡迪亞人最富饒的、開墾程度最高的農業區。

而在幾年前,所有在安納波利斯山谷的阿卡迪亞人都被驅逐。

現在,是時候回去了。

大順這邊的教官,秉持的自然是上面的意思,他勸告約瑟夫·戈丁的道理,也非常簡單直白。

“現在,海軍已經控制了路易斯堡,控制了聖勞倫斯灣。”

“你們現在已經知道,沒有法國政府的勝利,你們就只能被屠殺。而安納波利斯作爲距離路易斯堡最近的農業區,也是你們阿卡迪亞人最早的農業區,這裡可以爲駐軍提供足夠的糧食。”

“婦女,孩子,老弱,應該回去種地。因爲我們不可能一直給他們提供糧食。”

“真正有志於復仇的,應該加入隊伍整編,組織起來一支支精簡的、正規的森林輕步兵。”

“要有後方、要有種植區、要有農業區,才能提供持久的作戰。”

“如果伱只是爲了找摩西·哈森復仇……雖然我們有句話講,叫禍不及家人。但其實,精簡後的作戰連隊,完全可以乘船,直接去殺摩西·哈森的全家。只需要從安納波利斯乘船,直接去馬薩諸塞的海岸登陸找他的家即可。”

“就像是當年荷蘭人做的一樣,你們既要當‘森林乞丐’,也要當‘海上乞丐’。從森林、河流、海灣,去襲擊他們。”

“而這,就需要精簡人員、重新整編、擁有後方、還要有正規軍在路易斯堡附近的支持。”

這些道理看似簡單,實則並不簡單。

因爲大順當年被清剿的時候,也當過流寇,但有機會就一定要把根基建起來。

現在,大順的軍事教官,只是把一些在大順很普遍的道理,教給這些被空有一腔憤怒的復仇者。

既要堅持長久的戰爭,那麼一個糧產區和灌溉農業區、以及距離路易斯堡很近的地勢位置,就是必須的。

大量的在叢林、河谷的游擊隊,在前期組織起來後,終於到了大順這邊提供軍事指導、整編精簡爲良家子邊軍的時候了。

天主教有很多的毛病,但他們在巴拉圭神國的嘗試,正是此時非常有用的經驗。通過合作社、互助社的方式,快速定居墾殖、恢復生產。

大順這邊也會爲他們提供一批工具、農具,這並不難,也其實根本花不了幾個錢。

大順並不希望在阿拉巴契亞山以東,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因爲大順馬上就要開始轟轟烈烈的西海岸金礦加份地大移民了,山東的黃河河道已經開始挖掘,正是一個大量移民遠走的窗口期。

不想一家獨大,那就玩三國四國演義。西班牙願意要天主教徒填充密西西比河,大順全部禮送出境;法國人爛泥扶不上牆,那就大順親自來扶。

在這邊花一個銀元,在西邊將來就要省十個銀元。

約瑟夫·戈丁還是被大順這邊的教官說服了,倒不是因爲什麼長遠打算。

他都63了,女兒被人在他面前活活剝皮,六十多歲的年紀了,那還會有什麼長遠打算?

說動他的,還是大順教官的那句話:整編連隊,乘船登陸,直接去馬薩諸塞,殺摩西·哈森的全家。新教徒可往,吾亦可往,不再只是防禦,而是轉爲進攻。

大順爲這些阿卡迪亞人,準備了一份乘船去新英格蘭海岸復仇的大禮。1500枚裝了油脂和橡膠凝膠的大號鑽天猴。

這,也正是大順要的。

要讓新英格蘭的那羣人,知道危險和死亡近在咫尺,他們纔會珍愛和平,纔會自己出臺法律,組建暴力機關,把那羣什麼“遊騎兵雄鷹”、“帕克斯頓男孩”、“黑色男孩”、“誓言守護者”等,通通抓起來吊死,實現和平。

當然,也可能他們出於同教、同族的熱情,團結一致,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就是要硬剛中法干涉軍和印第安人……但是,根據北美現在的階級狀況,這是不可能的。賓家族這樣的大地主、漢考克這樣的走私販子,纔不會爲了這些東西,毀家紓難呢。

歷史上,賓家族可是抓在邊疆屠殺印第安人的帕克斯頓男孩最積極的一批人,因爲他家的土地周邊都是印第安人,和印第安人鬧大了,他家的地可是要不值錢。他家的地之所以值錢,是因爲貴格會之前恪守和印第安人和平相處的原則,所以他家的地才比別處貴。

(本章完)

第961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七)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706章 海戰(四)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991章 煙幕第113章 小人哉第202章 評書梆子學歷史第876章 還是利益問題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864章 相對的仁義第625章 手段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565章 制禮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778章 艱難的第一步(中)第947章 歐洲貿易區(上)第704章 海戰(二)第964章 修補匠變法開啓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100章 槍和槍第68章 決心第784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一)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704章 海戰(二)第3章 出事了第379章 四宗罪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148章 魚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563章 啓蒙工具人(下)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434章 噁心的戰術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518章 城裡城外(中)第322章 五月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633章 斡旋家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765章 荷蘭災難年(五)第641章 前科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755章 表演戰(五)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735章 咱們(下)第1047章 大改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第932章 覺醒(四)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127章 必拿下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930章 覺醒(二)第727章 毀屍滅跡第63章 軍歌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339章 取義第1050章 坐莊(中)第609章 最後的集權嘗試第952章 交出主動權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584章 都是生意(下)第1005章 新生代(中)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1008章 這就叫鬥爭第181章 監獄船第697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下)第439章 回援第915章 南洋大開發(十)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794章 憧憬(下)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1209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上)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第1453章 “帝”(五)第199章 報捷第129章 拓展天下觀第936章 綁定(下)第590章 借頭一用,以平民怨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1446章 三山合一(上)第1394章 優勢
第961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七)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706章 海戰(四)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991章 煙幕第113章 小人哉第202章 評書梆子學歷史第876章 還是利益問題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864章 相對的仁義第625章 手段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565章 制禮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778章 艱難的第一步(中)第947章 歐洲貿易區(上)第704章 海戰(二)第964章 修補匠變法開啓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100章 槍和槍第68章 決心第784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一)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704章 海戰(二)第3章 出事了第379章 四宗罪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148章 魚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563章 啓蒙工具人(下)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434章 噁心的戰術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518章 城裡城外(中)第322章 五月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633章 斡旋家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765章 荷蘭災難年(五)第641章 前科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755章 表演戰(五)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735章 咱們(下)第1047章 大改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第932章 覺醒(四)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127章 必拿下第172章 必然人走政息的改革第930章 覺醒(二)第727章 毀屍滅跡第63章 軍歌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339章 取義第1050章 坐莊(中)第609章 最後的集權嘗試第952章 交出主動權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584章 都是生意(下)第1005章 新生代(中)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1008章 這就叫鬥爭第181章 監獄船第697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下)第439章 回援第915章 南洋大開發(十)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794章 憧憬(下)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1209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上)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第1453章 “帝”(五)第199章 報捷第129章 拓展天下觀第936章 綁定(下)第590章 借頭一用,以平民怨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1446章 三山合一(上)第1394章 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