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

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

信上,田貞儀許是怕劉鈺覺得她失了心氣,便說的很清楚。

知進退,是知何時退才方便將來進,卻不是進到無處可進時再退。前者尚可再做大事,後者不過老矣蹉跎。

這個時機,劉鈺醉日酒醒後考慮了一整天,權衡得失,深以爲然。

別說自己可能只是皇帝入戲太深覺得自己當爲漢武、身邊不能沒有一個霍去病的自我加戲;便是真的是皇帝生的,親兒子又能怎樣,歷史上皇權上“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故事可是比比皆是。

皇帝眼中,最好的霍去病,是那個在二十三歲英年早逝的霍去病。

自己沒死,那就當不成最好的霍去病,也就最好不要再去當霍去病了。

況且,自己所做的一切,也確實是爲了“由外催內”,卻不是“由外而內”。

由外而內,和由外催內,終究不同。

由外催內,外部環境只是一個催化劑,終究還是要在內解決。

大順靠着軍改有了一副鋼筋鐵骨,可胎裡的病、五臟六腑卻一直沒變。

劉鈺不喜歡廟堂這個大泥潭,可真要做事,又不可能一直在外。

只是之前他以爲回內的最佳時機,是拿下南洋。可卻沒想到田貞儀的意思是連倭國之戰都不要參加,直接回內。

此時回內,南洋之戰仍有九成可能出鎮爲帥,掌軍自決。將來是內是外的轉圜範圍,也更大一些。

田貞儀的想法,配上劉鈺對徵倭一戰海戰的絕對自信,壓到了他自己的想法。

聽得出來,皇帝也很高興,因爲皇帝嘴上擔憂的事,正是心裡最不擔憂的。

會失敗嗎?

皇帝自己也清楚,這一戰不是臨時起意,而是劉鈺謀劃了十年的準備,咂進去了數百萬兩白銀,怎麼可能會失敗?

明知不會失敗,還要假裝擔憂,劉鈺當然明白皇帝的言外之意。

“陛下信任臣下,委以重任。臣昔日狂言,所求者不過是爲陛下開疆拓土、又不至於漢唐之禍。從始至終,臣都是以此爲初心而不改。”

“臣要編練的海軍,是一支‘有制之軍、不可輕敗’的海軍。臣思慮許久,如平準一戰,臣領軍在前,難以證明臣的話。如今伐倭,正可展給陛下看。”

劉鈺再度說起平準、軍改的事,李淦心中暗暗稱是,不免想到了當初胡鬧到金水橋時候的場景。

不忘初心的四個字,再度把李淦拉回到曾經的記憶。不是當初那個倔強的少年再度出現在眼前,而是自己又回到了當初那個尚且年輕的十餘年前。

“不忘初心,不忘初心!好啊,難得。若朝中皆如你這般的赤子,朕又何憂?”

“若真能以戰養戰,不耗費錢糧無數,朕難道就不想打仗嗎?”

感嘆之後,李淦沒有再問劉鈺這件事的緣由,而是問到了另一個問題。

“有制之軍、有能之將,豈不更善?”

劉鈺暗笑,回道:“陛下,觀天朝四邊,並無有制之軍,唯天朝有。是以這等問題,何須考慮?”

“行軍、後勤、路線、大略,皆爲參謀部的職責,依定而行之即可。古之白起、韓信、霍去病、李靖用兵,臨陣固然名將,但其所能戰無不勝者,一人可當參謀部而已。”

“至於臨陣之後……若平準一戰,大策零敦多布智計百出,然有何用?臣領軍前出,孤軍深入,兵家大忌全都犯了一遍。然之若何?”

“至於海軍,此戰海軍只要壓制倭人海軍就好,這等事,海軍能做成的不下百人。十五艘巡航艦,近五百門大炮,倭人就算水戰有如朝鮮李舜臣者,可就靠那些關船,憑什麼勝?”

“戰略者,行軍路線後勤補給有參謀。”

“戰術者,臨陣野戰,陛下給臣五萬新軍,大炮充足、火槍齊備,便是對陣領着五萬秦軍的白起、領着五萬漢軍的韓信,臣也敢言野戰必勝。”

這話說的稍微有些狂傲,可李淦卻聽笑了,心道多半如此,到臨陣野戰的階段了,若無大炮、也無火槍,就算韓白又有何計可施?

李淦知道劉鈺看上去有時候狂傲,但分得清將帥職責。

爲小將時,攻伐羅剎,可以豪賭一場;爲方面主帥時,謀而後定,十足把握。

想着他之前已經去日本浪了一圈,直接把艦船開到了江戶,這就像是西洋人直接把艦船開到了天津,如此尚且沒什麼損失,可見倭人的水師確實不值一提。

不管劉鈺出於什麼目的,這件事關係到大順日後能否走出大洋,也關係到劉鈺的命運,更是關係到劉鈺一直念念不忘的南洋。

www⊕ттκan⊕c○

這時候還敢做這樣的請求,可見自信到了極點,皇帝心裡最後的一丁點擔憂也消散了。

“那運糧之事呢?”

“海上運糧,比之趕海運貨尚且不如,往來都是熟手。況且海上千裡,其實都未必及得上路上三百里,此事不會有分毫差錯。”

“若立海軍部,本也該有後勤補給軍需一處,自可負責。況且,商人所求者,利也,陛下給之,若如功名之於束髮苦讀;軍勳之於披甲從軍。”

李淦忍不住笑道:“功名、軍勳,不還是利嗎?朕也想明白了,這讀書人尚且不能人人求仁義而輕生死,何必要求商人重義而輕利?”

說罷,示意劉鈺起來,賜了座,唏噓嘆息道:“朕是真希望能解決自秦漢以來的大難題的。”

“外重內輕,則有軍閥藩鎮之亂;外輕內重,又恐重蹈宋明之覆轍。若真能解決這些問題,朕難道就不想開疆拓土嗎?”

“你說得對,平準一戰,你只是證明了新式軍操可以一敵三,但卻終究是你一手帶出來的。此番徵倭,陸軍皆以此術,海軍若也能如此,當真是天下之大福。”

“待伐倭結束,海軍部當建起來,明以制度。你當盡心,定規制矩。”

這還是皇帝第一次很明確、很正式的提及海軍部建立,明確海軍制度的話。

這裡面自然有個前提,那就是徵倭海軍大勝。

但這個前提不用說,如果敗了那就連提都不用提了。

熬了十年,廢了數百萬兩銀子,若連此時鎖國百餘年的日本、不得有五百石船的日本都打不過,還下什麼南洋?

“臣敢不盡心竭力?”

得了這句準話,劉鈺也放心了。

建立海軍部,也就意味着有了一整套的官僚,人亡政息的事就可以不必擔心了。

水師可沒有一個在朝中的水軍部,這裡面的意義截然不同。

皇帝這些年如此軍改,兵政府仍然存在。海軍部若是建立,形成制度、完善選拔體制,哪怕搞出一支法國那樣的行政海軍,也足以稱雄了。

李淦心裡盤算了一下,心道你必是也知道,小七將來是要接你的班執掌海軍的,你心知肚明,朕心知肚明,小七也心知肚明。

如此你若交權,叫小七執掌,既爲初戰,他心裡也必明白:只要勝就好,其餘人的功再高,也高不過你,更不可能執掌海軍,那自是虛心接納那些參謀的意見,按部就班地執行便可獲勝。

若是真的不聽,剛愎自用,非要使自己居功,甚至非要有正法而不用偏偏要凸顯他自己,也算是提早暴露了心性,朕也不會再用他就是。

隨後又想,你既要形成制度,不貪戀海軍大權,海軍一事上的一些之前難辦的事,此時便好辦了。

日後自是要以文控武的,但靖海宮建立之後,靖海宮出身的亦可作文官。

以文控武是對的,文臣不取決於他們是否精通兵法謀略乃至戰術技巧,而是取決於他們的官職管轄權責。

但是在前面掌軍、爲一方艦隊指揮的,還是要能打的、有才能的。

海軍裡此時通水戰、有才能的,全是劉鈺帶出來的。

這一次若是真的指揮順滑毫無滯澀,便可見他們也知道以朝廷爲先,有些事就好辦了。

“愛卿啊,待海軍部建成、定下規矩,朕看要將海軍略分。”

“一部常駐威海、旅順,鑰鎖京城。”

“一部當駐於松江,巡航倭、琉。”

“一部當駐於閩粵,剿滅海盜,監視南洋。”

“若需大戰,則派一人統領;若無大戰,則巡航海路。你以爲如何?”

劉鈺心想,本該如此,只是之前自己一直管着海軍,這等擴軍的事,自己也不好提。

而且這樣一來,又要裁撤水師,這裡面的事不免負責。

“臣以爲,正當如此。”

“嗯,正所謂,舉賢不避親,朕也知道最早轉正爲艦長的幾人都和你關係匪淺,或曾爲主僕、或在白山黑水間便已熟識、亦或是以你爲師自稱弟子。但朕素知你是唯才而用的,到時候這些人選,朕自會親拔。”

這件事是公事,屬於本該這麼做、但一直礙於劉鈺一手抓着海軍而導致沒有做。

皇帝也知道劉鈺對此只能是感覺到理應如此,這可算不上一個甜棗,又道:“你雖逃得過這海上顛簸,卻逃不過和倭人舌戰談判。對外談判,齊國公管的外交部,他去談不合適;禮政府的人,談談禮儀朝貢還行,談利益他們能把你這十年苦心所求的都扔掉而不自知。”

“與倭戰後,若能得賠款,八十萬兩歸戶政府庫銀,四十萬兩歸內帑獎賞將士、賞賜功勞,百萬兩用於興辦實學。剩下的,你能要來多少,朕便都投入海軍。”

(本章完)

第1305章 死與復仇(二六)第462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中)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340章 宿命第1291章 死與復仇(十二)第1128章 志向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1024章 割裂(二)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572章 藍狗子第701章 優勢在我第8章 罵人揭短第23章 扎心的話第1450章 “帝”(二)第174章 僭越第744章 巴達維亞新政(五)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781章 談定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997章 量身定製第613章 兩封信(上)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387章 意外之請第533章 荷蘭人也會以史爲鑑第714章 歸義軍(上)第229章 不可生搬硬套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691章 棱堡時代的終結 會戰時代的開啓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414章 找出路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205章 入營第552章 理想國第865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一)第736章 機遇(上)第741章 巴達維亞新政(二)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907章 南洋大開發(二)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497章 急躁第1467章 最後的鬧劇(十四)第104章 浩然正氣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571章 逆轉外交第1123章 鄉約村社(四)第346章 埋雷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1131章 新的天下(下)第568章 英國是講法律的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下)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237章 歐洲突破口第922章 歸來第508章 求仁得仁第438章 王土之界第950章 夢魘第915章 南洋大開發(十)第328章 問罪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1226章 開戰(五)第1123章 鄉約村社(四)第398章 主心骨第748章 巴達維亞新政(九)第75章 五拜三叩首第551章 澳門的蝴蝶(下)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464章 立碑第649章 你只是枚棋子(二)第278章 不要做夢第612章 搶人才第271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上)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586章 中轉港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第300章 又一個戰略欺騙的犧牲品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926章 戰前輿論準備(上)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20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1166章 備戰(五)第1032章 推廣蒸汽機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
第1305章 死與復仇(二六)第462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中)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340章 宿命第1291章 死與復仇(十二)第1128章 志向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1024章 割裂(二)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572章 藍狗子第701章 優勢在我第8章 罵人揭短第23章 扎心的話第1450章 “帝”(二)第174章 僭越第744章 巴達維亞新政(五)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781章 談定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997章 量身定製第613章 兩封信(上)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387章 意外之請第533章 荷蘭人也會以史爲鑑第714章 歸義軍(上)第229章 不可生搬硬套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691章 棱堡時代的終結 會戰時代的開啓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414章 找出路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205章 入營第552章 理想國第865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一)第736章 機遇(上)第741章 巴達維亞新政(二)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907章 南洋大開發(二)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497章 急躁第1467章 最後的鬧劇(十四)第104章 浩然正氣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571章 逆轉外交第1123章 鄉約村社(四)第346章 埋雷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1131章 新的天下(下)第568章 英國是講法律的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下)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237章 歐洲突破口第922章 歸來第508章 求仁得仁第438章 王土之界第950章 夢魘第915章 南洋大開發(十)第328章 問罪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1226章 開戰(五)第1123章 鄉約村社(四)第398章 主心骨第748章 巴達維亞新政(九)第75章 五拜三叩首第551章 澳門的蝴蝶(下)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464章 立碑第649章 你只是枚棋子(二)第278章 不要做夢第612章 搶人才第271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上)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586章 中轉港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第300章 又一個戰略欺騙的犧牲品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926章 戰前輿論準備(上)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20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1166章 備戰(五)第1032章 推廣蒸汽機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