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中轉港

第586章 中轉港

一天如此,兩天如此,一連七八天的時間,都是如此。

以至於緊張兮兮的荷蘭士兵都已經有些疲憊了。

每天都要在總督府附近集結,加強各個城門的戒備,炮臺每天都是滿員駐紮,所有的休假全部取消。

軍艦則是在海上,和在海面上跑來跑去的大順艦隊玩盯梢,既不敢靠的太近,也不敢放鬆警惕,炮手始終都要在船艙裡待命,以至於拉屎都要向槍炮長彙報。

可大順那邊,並沒有出現什麼意外情況。反倒是莊園附近的陸戰隊士兵,輪番休息;每天出去詢問考察的年輕人也按時出門。

評議會的人難免背後說總督神經過敏,可瓦爾克尼爾卻寧肯自己真的是神經過敏。

直到大順的艦隊再度入港,劉鈺的病也奇蹟般的好了。

跟在大順艦隊後面武裝“護衛”的荷蘭艦隊司令向總督彙報了大順海軍的行程。

“他們從巴達維亞起航之後,就向北航行,在巨港靠港,並且向當地的蘇丹贈送了禮物。派了幾個人下船,說是要尋找當年鄭和留下的石碑,他們的皇帝好像是有收集石碑碑文的喜好。”

“不過,除此之外,好像並沒有什麼特異的舉動。”

瓦爾克尼爾怒道:“蠢貨!這本身就是一個特異的舉動。那裡的蘇丹對我們的態度,將隨着大順艦隊的抵達而發生改變。如果他要繼續向東,甚至去往蘇拉威西等地宣慰當地的華人,這些艦隊也會跟隨前往。”

“告訴你的水手,抓緊時間休息。這場陪伴的遊戲,要一直持續到他們徹底離開東南亞、踏上前往歐洲的旅途爲止。在此期間,不可以有絲毫的鬆懈。”

“要保證中國人的軍艦抵達哪裡,我們的艦隊也必須要抵達哪裡。”

“要讓那些酋長們看到中國軍艦的桅杆時,也能看到我們荷蘭人的桅杆不比他們少。”

“要派人去詢問,那些軍艦上的中國人,到底和當地的酋長說了什麼。除了贈送禮物之外,是否還有其餘的談話?”

“他到底要幹什麼?”

…………

莊園裡,艦隊核心層的參謀們端坐在那,艦隊歸來的饅頭正將一張簡單繪製的地圖分給衆人。

地圖上繪製的東西,在場的參謀官一眼就認出來了,是一座標準的棱堡。

上面用字標註着比例尺,以及堡壘的名稱。

明古魯,萬寶路堡。

暫時來看,英國還不是敵人,但樞密院參謀總部出身的高階間諜們,從來都是賊不走空。

這一次前往明古魯買貨,藉助東印度公司的信任,很容易就進入了萬寶路堡。

憑藉記憶力和出色的威海學到的科班繪圖能力,將英國在巽他海峽另一側的堡壘圖繪製了出來。

包括壕溝深度、炮臺配置、港口情況,都有十分詳細的介紹。

現在不打,將來未必不打。

參謀部的作用本就有一條,要爲將來任何可能方向的戰事做好各種預案。

桌子的正前方,據說之前水土不服生病了的劉鈺,正紅光滿面氣色極佳地噓溜着茶水。

饅頭從舊港宣慰司那邊傳來的消息,讓他心情很好。

明古魯的貨,已經發走,路上並未遇到荷蘭人的攔截。

荷蘭軍艦都被劉鈺吸引到了巴達維亞這邊,自明古魯起航的軍火船暢通無阻,給在萬隆火山地區活動的華人起義軍送去了英制的大炮和火槍,還送去了一批號稱“從澳門招募的好漢”。

自己只要在南洋折騰到一月份風向改變,南邊有足夠的軍火、足夠的軍官團,巴達維亞這邊就不可能佔到便宜了。

經略南洋是個技術活,“安西四鎮”裡,錫蘭將來有數萬移民、馬六甲做都督府和貿易港、邦加婆羅洲有礦工,就差巴達維亞還缺一個穩定的基礎了。

這些起義軍,就是要在萬隆地區,把將來軍鎮立足的基礎打好。否則中轉港地位一消失,巴達維亞就是個空殼子,根本站不住。

送貨完畢的人,直接從明古魯走陸路來到了舊港宣慰司,與艦隊匯合,悄無聲息地將消息和萬寶路堡的防禦圖送了回來。

在場的參謀都是隸屬於樞密院的,是大順能接觸到核心軍事機密的一批人,忠誠自不用提。

劉鈺噓溜了一陣茶水,緩緩說道:“此番讓你們跟着我去歐羅巴,說是觀歐羅巴的軍事。實則沒什麼可看的,也就那麼回事吧。看了也沒什麼卵用,在大順,去哪找數萬人列陣會戰的機會?”

“真正的目的,是要趁着這一次宣慰南洋的機會,讓你們提前來戰場看一看,蒐集一些情報,制定一份嚴密、詳實的作戰計劃。”

“朝廷已經定了下南洋的決策,此事絕密。”

參謀們頓時起身,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劉鈺卻揮揮手道:“坐下,坐下。”

“事兒不大,只要海軍打的贏,沒什麼難處。我下西洋之前,陛下已經批准了造艦計劃,把我之前積攢的木料都用上,一年兩艘戰列艦;六艘巡航艦,持續三年。”

“就算荷蘭人海戰經驗豐富,咱們一艘戰列艦配四艘巡航艦,打他們一艘武裝商船,這還打不贏,那海軍就集體自殺吧。”

海軍出身的幾個人心道兵法說,料敵從寬,可鯨侯這料敵也料的有些太寬了吧?

劉鈺又道:“就算荷蘭人開戰後知道了消息,就算荷蘭人調兵遣將,也至少一年半援軍才能到來。”

拍拍手,副官展開了一副簡單的南洋的地圖,劉鈺拿起教鞭,就像是從前在威海給他們上課一樣,說了一下樞密院的大致局面。

包括開戰的時機,是歐洲戰爭爆發,荷蘭深陷歐洲戰爭對抗法、普。

同時,錫蘭的移民已經渡過了最艱難的日子,墾完了荒地、蓋完了房子,一切苦難都已過去、即將迎來好日子的時候。

局勢中,自也包括巴達維亞南部的華人起義軍的秘密。

“利用好這一次宣慰南洋的機會,制定各處據點堡壘的攻擊戰術選擇;擬定好一個完善的後勤補給計劃。後勤補給的船、水手,這些你們不用考慮不夠——貿易公司是幹什麼的?他們不是隻交那點錢就能壟斷的,是有軍事義務的。”

“整體的戰役構想,基本上要確保三件事。”

“其一,錫蘭是第一目標,數萬華人,將是將來南洋軍鎮的支柱,一定要在荷蘭人覺察到進而選擇屠殺之前,進佔錫蘭。”

“其二,以巴達維亞爲界。巴達維亞以東的據點,我們有一年半的時間慢慢啃,可以考慮減少傷亡的圍城戰術。但從巴達維亞往西,馬六甲等地,一定要快。不要制定任何的圍城戰術,以強攻手段,迅速拿下。”

“其三,後勤、後勤還是後勤。我不想看到戰場沒死幾個,後勤補給問題先死一半的事。補給計劃,一定要詳細而明確。”

“錢,不是問題;船、水手我也不說,貿易公司的軍事義務就是幹這個的,讓他們組織起來壟斷,就是爲了在戰時能夠迅速調用他們的船隊力量,方便管理。”

“你們要做的,除了進攻的補給計劃,還要制定一個一年半之內,各處要塞囤積一年到兩年以上補給的運輸計劃。”

“還有什麼問題嗎?”

參謀們想了想,好像也確實沒有太多戰爭上的問題。

朝廷既是要開戰,當然是獅子搏兔,雖然海路漫漫,陸戰只能靠陸戰隊,但荷蘭人在這裡的陸戰力量本業稀鬆,陸戰隊就夠了。

海軍方面,大順在東亞,此時並無海防威脅,主力艦都可以抽調南下。

唯獨就是……各個荷蘭佔據的城市的華人市民,怎麼辦?

猶豫了片刻,終究還是有人提出了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嘛……倒也簡單。警告荷蘭人,敢屠殺,破城之後一個荷蘭人不留。只要你們能攻下錫蘭、用畢生所學在數日之內攻下馬六甲,展示出強悍的攻城能力,荷蘭人不會傻到屠殺的。”

“你能破城,城內的人就安全。你無法破城,城內的人反而危險。”

“所以,你們制定的攻擊計劃越完善,他們就越安全;你們越是猶猶豫豫考慮他們的安全,他們就越危險。”

“還有什麼問題?”

參謀們交頭接耳地小聲討論了一下,都搖搖頭,表示沒有問題了。

“既然如此,那就行動起來吧。一會放假,去巴達維亞玩一玩,記一下城中地形。理由也多了去了,喝酒、嫖娼、看戲、賭博、買本地特產。”

“我還要去和荷蘭的巴達維亞總督扯淡。漫長的海路,無聊至極,正是悶頭制定作戰計劃的時機,計劃不急,先看。”

“散會。”

副官收起地圖,各個參謀起立相送,外面自有人帶着他們去各處吃喝玩樂。

劉鈺則命人通知一下巴達維亞總督,說自己身體好轉,今日就要會談。

很快,總督府的馬車來到了莊園,將劉鈺接到了總督府。

瓦爾克尼爾堆出笑容,關切地問道:“侯爵大人的身體好轉了?”

“嗯。這裡的氣候,我有些不太適應。”

瓦爾克尼爾也不知真假,連忙道:“這裡的氣候和貴國確實不同,初來乍到,也確實容易生病。您可能不知道,當初巴達維亞城剛剛建立的時候,每年城中的死亡率都在30%左右。”

“到處都是沼澤,密佈蚊蟲。當然,這要感謝華人的力量,當初首任總督就說,沒有華人,就沒有巴達維亞。”

“當年的首任甲必丹蘇鳴崗,十七人委員會還特意送了‘開國元勳’的匾額。”

關切之後,瓦爾克尼爾話鋒一轉,又道:“巴達維亞的繁榮,故而依靠華人的力量。但只有華人的力量,巴達維亞也無法如此繁榮。”

“這是公司體系之內的繁榮,離開了公司體系,巴達維亞就會很普通。”

“巴達維亞本身沒有太大的價值,只有在公司體系之內,纔會是東南亞的明珠。”

“一百多年前,貴國的明王朝,以爲呂宋盛產黃金白銀。可實際上,那是南美的白銀運到呂宋的。呂宋在西班牙人手裡,就等於那裡盛產黃金白銀;可要是在貴國明王朝的手裡,那就只是一個產瘧疾、熱病的地方。”

“我想,侯爵大人當然明白這個道理。”

“公司奮鬥了一百多年,蘇拉特的貿易站、波斯的貿易許可、歐洲的茶葉市場、美洲的銷貨途徑,這是巴達維亞繁榮的根源。缺了這些,巴達維亞可能連蝦夷都比不上,至少蝦夷還有魚蝦,也沒有叫人絕望的瘧疾和熱病。”

前些日子關於濟貧院的那番話,讓瓦爾克尼爾決定和劉鈺不繞圈子,直接說的清楚一點——巴達維亞,是公司體系內的一部分,離開體系,就是個普通的港口。

離開了體系,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都不是,真不是一塊大肥肉啊。

劉鈺點點頭,對這些話表示了贊同,但隨後直接把話題切入了正事。

至少,假裝看起來像是正事的正事。

“我派人詢問了一下巴達維亞的唐人,他們普遍懷念巴達維亞作爲中轉港時候的日子。貴公司如今開啓了在廣州、松江、漳州的直接貿易,時不時就會出臺禁止唐船入港的禁令。”

“一旦唐船禁止入港,城內諸多唐人的生活就很艱難。”

“我想知道,總督是否有權建議貴公司的董事會,放棄對華的直接貿易,而是繼續採取巴達維亞中轉的情況?”

“如果總督不能決定,也不要浪費我的時間。我這一次前往歐羅巴,會直接前往阿姆斯特丹,與貴公司董事會談。”

“我對濟貧院的態度很堅決,要治標治本。那麼,只要能夠解決巴達維亞中轉港的地位,城內從事手工業、飯店、旅店、賭場的唐人,生活狀況就會極大改善。”

“朝廷命我宣慰南洋,就是要解民之所困、予民之所需。此事,你是否能做主?”

瓦爾克尼爾一時錯愕。

而旁邊的評議會的人,一個個只覺得自己像是做夢,暗暗掐了一下自己,心道……還有這等好事?

對華直接貿易,對公司當然總體有利,可不中轉了,巴達維亞“百萬漕工衣食所繫”,喝風?

這可不是巴達維亞以地方向董事會要權,而是中國方面提出的。

若真能如此,大家一年如何不多弄個三萬五萬的?現在要搞移民錫蘭,之前勒索人頭稅、默許奴工上岸、私發居留證的好處都沒了,手頭正緊。

(本章完)

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732章 窗戶和門的區別第221章 先知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381章 臚音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252章 特許第1216章 輪臺之思(三)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130章 暴論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第685章 試試看第642章 逃避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419章 絕望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112章 絕纓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1039章 大獲成功(四)第51章 小小批評第578章 信了個寂寞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748章 巴達維亞新政(九)第1162章 備戰(一)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654章 你只是枚棋子(七)第33章 邊軍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885章 縣令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808章 閹黨(中)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270章 先驅者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896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七)第215章 海軍部第1390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第99章 酒醉多言第2章 枯燥第933章 覺醒(五)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314章 綁定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631章 被坑的瑞典人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90章 十年功,百年功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1021章 事物的兩面性(上)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1184章 區別很大第396章 權輕而言重第1368章 裡病外治(四)第780章 抓與放第881章 區別對待(下)第1308章 死與復仇(二九)第1041章 國運(上)第604章 互相猜錯的底線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48章 不可抗力第525章 不敢殺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194章 卸力第1083章 經驗豐富第513章 皇帝的職業病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1402章 遷徙路(五)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326章 演戲做全套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192章 超勝十年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1156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一)第1374章 凡爾賽和約(一)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第256章 優劣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941章 自覺(三)第606章 懷念過去(下)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42章 有用的屁話
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732章 窗戶和門的區別第221章 先知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381章 臚音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252章 特許第1216章 輪臺之思(三)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130章 暴論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第685章 試試看第642章 逃避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419章 絕望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112章 絕纓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1039章 大獲成功(四)第51章 小小批評第578章 信了個寂寞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748章 巴達維亞新政(九)第1162章 備戰(一)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654章 你只是枚棋子(七)第33章 邊軍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885章 縣令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808章 閹黨(中)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270章 先驅者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896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七)第215章 海軍部第1390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第99章 酒醉多言第2章 枯燥第933章 覺醒(五)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314章 綁定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631章 被坑的瑞典人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90章 十年功,百年功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1021章 事物的兩面性(上)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1184章 區別很大第396章 權輕而言重第1368章 裡病外治(四)第780章 抓與放第881章 區別對待(下)第1308章 死與復仇(二九)第1041章 國運(上)第604章 互相猜錯的底線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48章 不可抗力第525章 不敢殺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194章 卸力第1083章 經驗豐富第513章 皇帝的職業病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1402章 遷徙路(五)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326章 演戲做全套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192章 超勝十年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1156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一)第1374章 凡爾賽和約(一)第179章 無處可抄的體系第256章 優劣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941章 自覺(三)第606章 懷念過去(下)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42章 有用的屁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