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

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

與忠誠無關。

與忠誠這樣的個人品德無關。

這是劉鈺軍改和下南洋奪印度的基礎。

也是皇帝允許下南洋奪印度的基礎。

與忠誠無關。

杜鋒沒有自立爲王的資本,因爲他手裡一支海軍都沒有,一個槍械製造所也沒有,甚至連貿易途徑都沒有。

脆弱的、外向輸出肉桂和檳榔寶石珍珠的錫蘭經濟,富庶,值錢。但如果自立反叛,那麼大順的海軍會掐死這條貿易線,自立者會自己崩潰。

所以他必須忠誠,所以與忠誠這種品德無關。

在劉鈺忙着江蘇改革的前前後後,皇帝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擴建海軍,提拔了大量良家子新人。

皇帝出於對劉鈺的不信任,對劉鈺影響的力量進行了洗滌,所以皇帝對劉鈺信任。

皇帝掌握了一支可以讓南洋都護們瞬間瓦解的力量,所以相信南洋都護的忠誠。

大順有很多猛人。

有很多天賦卓越的亂世英豪,隱藏在盛世之中。

這一點,皇帝很清楚。亂世來臨的時候,每個縣,其實都能湊出來一個政府加將領的班底。比如沛縣、比如鳳陽、比如榆林延安。

但即便這樣,也沒有人能擺脫中國人的身份,去印度做一個印度人,然後捲起風雲,一統印度,力抗大順的清剿,消滅英法的威脅,這樣的能力過於逆天。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在帝國的擴張期,野心勃勃之輩爲什麼不選擇在帝國的軍中博個封侯拜相封妻廕子呢?

對外擴張的好處,就是把帝國內部隱藏的狼,全都丟向邊疆,讓他們到處撕咬。

而且因爲海軍在手,也不用怕這些餓狼反噬。

最優秀的狼,會被收爲狗。

丹書鐵劵上刻上名字,給他們在京城蓋一間大大的府宅,每年給予幾萬兩的白銀,並且還可以讓他們的後代天生就帶有皇權狗血,高人一等。

杜鋒只是很冷靜地告訴杜普萊克斯,你沒有自立打出一片天、做印度王的能力。

其實我也沒有。

所以,我們只能站在國家、朝廷的角度,去思考所謂的戰略取捨。

故而,固然可嘆,但論起來也算是咎由自取,因爲你不能擺脫法國人這個身份,卻又違背了法國朝廷的戰略。

雖然,劉鈺嘲諷法國,說路易十五的戰略,就他媽是沒有戰略。但客觀事實下的正確戰略都打不贏的話,客觀事實下必然失敗的戰略方向難道會贏嗎?

杜普萊克斯愕然許久,長長嘆了口氣,看了一眼杜鋒,露出了苦笑。

“人的命運啊……真的是難以預料。”

“我第一次去廣州貿易的時候,還沒有聽說過貴國有那位公爵的名字,更不用提你。”

“我第一次去威海的時候,那位公爵還不是公爵,他和我像是平等的朋友。那時候你還只是個海軍實習軍官,我是法蘭西的本地治裡總督。”

“而現在……我只能平視你的眼睛,並且聽着你對我的評價和指點,卻不能說出一句反駁。”

杜鋒也深深吸了一口氣,對這番話感觸頗多,頷首道:“是啊,人的命運……如果一切如常,我現在或許還在黑龍江畔,做一個找機會打劫商隊的邊軍。”

一邊是淒冷悲催的命運折磨,一邊是慨嘆歷史的進程,同樣的嘆息,不同的心境。

只不過,杜鋒,甚至杜普萊克斯,都不會知道,今天的這場慨嘆,還沒有彰顯命運的全部力量。

原本歷史上,當杜普萊克斯窮困潦倒於巴黎街頭,閉目待死的時候,他留下的對命運無常的經典感嘆:

【我曾經掌控着一片比法蘭西更廣闊的領土,每一個印度王公都渴望得到我的幫助。】

【我犧牲了我的青春、我的財富、我的生命,來爲祖國經營亞洲。】

【不幸的朋友,可悲的父母,摯愛的兄弟,爲我的目標,奉獻了他們的一切財富……作爲祖國在印度征服的經費。現在,我一無所有,他們也急需這筆錢來生活。我尊重國家的法律,向債權人詢問了我的債務,但他們卻不認爲我的付出需要償還。】

【我的事業被當做寓言,一個警告別人不要像我一樣愚蠢的寓言。我被視爲人類中最卑鄙的人……】

【此刻,房東向我要房租,我無法支付,我被迫要求緩刑,以避免因爲不交房租而被拖進監獄。】

或許,很難想象,一個曾經南印度的太上皇、風光無限時候被英國作爲英法和平的籌碼的人,在面臨房東要房租時候,卑微地懇求寬限幾日以免被拖進監獄時候的心情。

或許,也很容易想象,尤其對大順人而言。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牀;衰草枯楊,曾爲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

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

昨日黃土壟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

正嘆他人命不長,哪知自己歸來喪!

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因嫌紗帽小,致使枷鎖抗;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甚荒唐!

到頭來都是爲他人作嫁衣裳!

這是一個普遍性的、經久不衰的、不斷重複和循環的故事。

超越了民族、國家、文化、歷史的,常見的,普通的故事。

因爲普通,所以偉大。

只是杜鋒此時還不可能讀懂這番話,即便他好像聽劉鈺說過,但彼時青年的他又怎麼會記得這番沒滋味的句子?既沒有刀劍,也沒有血光。

他的內心,只有一絲同爲都督一直調令歸京養老的共鳴,卻還遠沒到理解命運的年紀和閱歷。

於是當杜普萊克斯談到命運的時候,杜鋒的感嘆中,興奮戰勝了共情的悲哀。

自己一個邊軍的野小子,一個本該一輩子窩在黑龍江畔終老的人,因爲歷史的進程,此時此刻成爲了錫蘭的都督,並且即將送走兩個敵人中最可怕的一個,然後建功立業,青史留名,封妻廕子,衣錦還鄉,勒石孟加拉、飲馬孟買城。

嘆息中,兩個人都感受到了命運的奇妙、難知、難測。

兩個人,卻都不懂什麼叫歷史的進程。

對杜鋒來說,歷史的進程,就是英法在加勒比蔗糖業發展,讓錫蘭有了幾萬歸義漢人,讓他有了都督錫蘭的機會。

對杜普萊克斯來說,歷史的進程,就是大順的商業資產階級與倫敦東印度公司的矛盾,迫使英國東印度的商業資產階級,急需擺脫對大順貨物的依賴,加大了對印度的力量投送,讓他在這幾年感到極大的壓力,處處受挫。

鴉片案、教案、對丹麥東印度公司的制裁……從帝國的視角來看,抗擊鴉片、抗擊基督教,這是帝國在維繫統治。

但在商業資產階級的視角來看,這是大順的商業資產階級,在利用行政權力,打壓歐洲的商業資產階級。

不同人的視角,看同一個問題,會有不同的結論。

商業資產階級不生產商品,只是做商品的搬運工。

大順的棉布、絲綢、藥材、黃麻、稻米等等商品,最適合的替代者是誰?

是印度。

因爲大順發動了鴉片案,發動了對丹麥東印度公司的制裁,導致英國的資產階級,必須要投入更大的精力於印度。

對英國工業資產階級來說,大順制裁倫敦東印度公司?還有這等好事?制裁死纔好呢!媽的,這幫買辦、壟斷專營的吸血者、無恥的本國工業的摧毀者,死了纔好。

可對英國的商業資產階級來說,大順制裁東印度公司,傳遞出一個可怕的信號,那就是大順有能力通過商業制裁,讓東印度公司無法在大順拿到東方貨物。

手裡沒東方貨的東印度公司,一文不值。就像沒有香料的荷蘭東印度公司。

杜普萊克斯在印度感受到的、這幾年忽然增大的壓力。

是英國的商業資產階級,迫於大順商業資產階級的壓力,急需擺脫對大順商品的過度依賴,未雨綢繆,展開的一場階級自救運動。

再往後三十年,英國的工業資本和商業資本,會聯合一致,尋找市場。那時候,商業資本的價值,在於將本國的工業品賣出去,換取更多原材料,配置更多資源。

可現在,英國的商業資本,只能在本國工業資產階級和大順商業資產階級的雙重打壓下,孤擲一注地把全部命運,壓在了印度上面。

對杜普萊克斯而言,歷史的進程,是悲哀的。

如果是三十年後、五十年後法國人民的生產效率,那麼印度這片廣袤的市場,一定會讓他得到法國的極大支持,不惜代價的支持。

可現在,擺在他眼前的歷史進程,就是法國勞動者所生產的貨物,無法在印度銷售,無法打開市場,更不要提和印度的手工業競爭。

所以,命運纔會把他拉回巴黎,因爲無利可圖。

大順工業資本和商業資本的良好關係,源於大順千百萬勤勞聰慧的勞動人民,他們領先的手工業技術和商品,是大順工業資產階級和商業資產階級最牢固的粘合劑。

否則,如果歐洲的工業水平超越了大順,那麼,大順西洋貿易公司,和大順南通紡織公司之間的關係,是會如膠似漆?還是水火不容?

這是不需考慮的簡單問題。

今天可以歡呼大順西洋貿易公司是帝國主義的馬前卒,明天就會憤慨他們是外國資本的買辦集團——中國工業的發展,工業化水平,工業力量越強,工業產值越高,越能促使敵國工業資本和商業資本的分裂和矛盾,甚至直接撕裂對方的社會。

劉鈺所處的大順,和滿清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他們隱約間認識到勞動人民的力量,而劉鈺又知道什麼是歷史的進程。

他只是藉助了勞動人民的力量的一點點,而勞動人民的力量即便被壓制,在他沒出現的那個時空,依舊展示了強大的、撕裂對方社會的力量——否則,你以爲笛福和東印度公司的互噴、亞當斯密和休謨的爭論、曼徹斯特棉布法案的大辯論,到底在噴什麼、爭什麼?

引發笛福和東印度公司爭論的真正力量,是景德鎮燒瓷的工匠、是松江府織布的女工。他們用雙手,撕開了英國社會內部的裂痕;他們用雙手,創造了現實世界,而那些人的辯論,只是在解釋這個被勞動者創造的現實世界。

福建採茶的閩妹,貴州冶鋅的黔首,景德鎮燒瓷的贛匠,江南繅絲的吳女,松江織布的蘇巧,他們創造了這個世界的許多現實。

他們用勤勞的手,創造了荷蘭工商業資本的進一步撕裂。

創造了北美走私販子蠢蠢欲動的合法走私慾望。

創造了科爾貝爾主義的法國無法在東方獲得商業利益。

創造了英國商業資本的孤注一擲押寶印度。

創造了西歐遊離的商業資本對大順國債的信賴……

劉鈺用後世學來的看世界的眼睛,看懂了世界的真實,引誘或者逼迫着大順的封建統治集團,追隨歷史的進程。

其實直到現在,大順的蒸汽機總馬力,依舊不值一提;大順的鐵路,依舊只是跑馬車的玩具;大順的火槍,依舊還有工匠搓出來的公差不能零件通用。

眼前這一切,都是舊世界的修修補補,卻已足夠。

他只是再讓這個古老的、世界貿易興起時代的、手工業產值世界第一的國家,找回了本該與他的手工業產值相適應的、在全球貿易時代中的地位。

杜鋒只知道感嘆個人的命運。

他不知道印度對華夏的未來意味着什麼。

甚至他可能也根本不關心。

他想的,仍舊是老舊的一切,封妻廕子,封侯拜相,衣錦還鄉。無非只是勒石的地方,從燕然黃沙,換成了印度潤土。

但這不重要。

一點都不重要。

就像是當初在黑龍江與劉鈺一起抗擊過的、爲了毛皮利潤和發財而東擴的哥薩克;就像他認爲的兩個敵人之一的、爲了發財和冒險、爲了搶劫和功名的克萊武。

他們怎麼想的,一點不重要。

而歷史的可笑之處,在於三人印度命運之鬥中的杜普萊克斯,是這三個人裡面,唯一一個腦子裡裝着祖國、國家、榮耀、法蘭西、民族未來、真的把自己的財產拿出來做軍餉買大炮的人……

(本章完)

第134章 懂倭語的第1092章 工業革命(五)第848章 威望(上)第39章 心思不純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779章 艱難的第一步(下)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697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下)第778章 艱難的第一步(中)第93章 破題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21章 紙上談兵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1302章 死與復仇(二三)第204章 投名狀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1438章 分歧(四)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1326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上)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1165章 備戰(四)第97章 風波起第1305章 死與復仇(二六)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627章 推測的結果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557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三)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849章 威望(下)第2章 枯燥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1511章 終章 九三年(廿九)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767章 擴大影響力第928章 戰前輿論準備(下)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47章 先把地圈起來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371章 反將一軍第899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十)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765章 荷蘭災難年(五)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716章 歸義軍(下)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1138章 “溫柔”的殖民者(中)第1330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一)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663章 推諉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第258章 陸軍換海軍第439章 回援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1280章 死與復仇(一)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1516章 終章 九三年(卅四)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283章 想幹實事的官僚也有不少第513章 皇帝的職業病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940章 自覺(二)第832章 中荷友誼(上)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10章 找茬第1155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618章 十月的聖彼得堡第95章 任俠士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1219章 大忠臣(上)第365章 壟斷權的軍事義務第542章 惡毒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157章 老婆本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702章 備戰
第134章 懂倭語的第1092章 工業革命(五)第848章 威望(上)第39章 心思不純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779章 艱難的第一步(下)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697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下)第778章 艱難的第一步(中)第93章 破題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21章 紙上談兵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1302章 死與復仇(二三)第204章 投名狀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1438章 分歧(四)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1326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上)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1165章 備戰(四)第97章 風波起第1305章 死與復仇(二六)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627章 推測的結果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557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三)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849章 威望(下)第2章 枯燥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1511章 終章 九三年(廿九)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767章 擴大影響力第928章 戰前輿論準備(下)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47章 先把地圈起來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371章 反將一軍第899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十)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765章 荷蘭災難年(五)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716章 歸義軍(下)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1138章 “溫柔”的殖民者(中)第1330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一)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663章 推諉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第258章 陸軍換海軍第439章 回援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535章 爲什麼是錫蘭(上)第1280章 死與復仇(一)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1516章 終章 九三年(卅四)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283章 想幹實事的官僚也有不少第513章 皇帝的職業病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940章 自覺(二)第832章 中荷友誼(上)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10章 找茬第1155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618章 十月的聖彼得堡第95章 任俠士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1219章 大忠臣(上)第365章 壟斷權的軍事義務第542章 惡毒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157章 老婆本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702章 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