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心思不純

第39章 心思不純

這碑文寫的也算是豪氣,劉鈺擡起腿踢了一腳,木料結實,震的他的腳趾頭疼。

“草木無心,不過死物,大人何必跟木頭過不去?”

劉鈺蹲在地上,揉着腳指頭,罵道:“哪裡是跟木頭過不去?倒是那耶侓大石好大的名頭,到如今羅剎人還管我們叫契丹。就是想着你們巡邊的時候都巡什麼去了?這麼大的東西,不知道砸了?”

杜鋒心裡一緊,趕忙解釋道:“大人,在下雖是認得西洋數字,也會講幾句羅剎語。可也不知道這上面寫的什麼意思,見上面有數字,只當是個墓碑。所謂人死爲大,動人家的墳,總歸不好。若是早知道上面寫的如此可惡,我們早就砸了。”

死者爲大,這是一種深入人心的諸夏道德。杜鋒真的沒想到這上面寫的是這樣內容,最後一句更是野心昭然。

趕忙一招手,要和那幾個夥伴“將功補過”,就要把這個大十字架推倒。

劉鈺趕忙拉住,擺手道:“功不在這,亦不在此時。先留着吧,過些日子再砸。你們既是去過羅剎城堡,那羅剎城堡距離此地還有多遠?”

“回大人,還有挺遠。自翰朵裡衛城往東,皆是沼澤,不宜居住。二則,松花江上游在我們手裡,羅剎人也擔心有戰事我水師順流而下,所以把堡壘建在了黑龍江畔。若有戰事,羅剎人的水師也能順流而下支援。”

這裡距離松花江匯入黑龍江的三江口很近了,如果有條件,自然是在三江口建城最好。

不過看起來現在的技術水平還不能在沼澤遍地的三江口築城生活,羅剎人選城堡的位置還不錯,考慮的挺周到的。

“杜鋒,你既是學過測量法義、也學過一些雜七雜八的學問,父親又是邊軍都尉。這麼久了,你就沒想着測繪一下羅剎的城堡圖?”

杜鋒心說我學那玩意是爲了做官,可不是爲了幹這個的。

倒是你剛說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畫了圖,又升不得官,又沒人賞給我幾兩銀子,我畫那勞什子幹什麼?

你這屁放的是輕巧,可從小到大,除了被貶的官兒,哪還有個正經兒京官勳貴來這?你們“李”家人都不想着,卻讓我們想着?

可這話說出去不好聽,只好道:“大人教訓的是,在下記住了。經大人一說,我才明白什麼叫學以致用。若是學而不用,那倒不如不學了。”

劉鈺嘬了嘬牙花子,心說這說辭倒是一套一套的。

“羅剎人的堡壘既遠,這裡沼澤遍地,他們如何收貢?”

“回大人,羅剎人用樺樹皮做小船。一艘小船也就三五十斤,能裝六七個人。順流而下,或是沿着河口往上。三五十人一隊,一般的小部落也難抵擋。若不想死人,就拿皮子上貢。家父就是因爲有部落訴苦,帶人去打,亂戰中打死了幾個羅剎人,自己的腿也傷了。”

悄無聲息地說了一下自家是有功之人,劉鈺想了一下划着樺樹皮船四處亂竄的哥薩克,心說這些哥薩克是跟維京人學的?

再略問了一下,劉鈺也明白了邊軍的處境。

哥薩克可以跑到這邊來搶、來收貢,這些邊軍卻沒辦法你來我往。

這些部落大多都有朝廷的冊封,名義上都歸屬於各個衛所。搶他們麻煩太多,還可能被告狀被一擼到底。

羈縻之地,朝廷封貢,部落以示臣服,這是諸夏傳統。羅剎那邊,則是先搶,被搶習慣了就不用搶了,部落會主動按時上繳。

邊軍倒是也眼紅部落的皮子,但這條底線卻沒人敢碰。

俄國人就那麼幾個,平時在城堡裡,也沒有什麼村子,想“寇可往我亦可往”也沒辦法。

朝廷這些年雖然在北邊沒什麼動作,但是羈縻朝貢的體系卻依舊保持。

一些部落都是兩面上貢,邊軍去搶他們等同於搶自己人,這是大罪,和劫走私商隊不是一回事——走私商隊再有錢,那也是商;部落再窮,那也有個名義上的官職。

這和漢時匈奴犯邊、明時西虜爲禍,在朝廷看來還不太一樣:搶的畢竟不是編戶齊民的中原村落城鎮,這地方現在也沒什麼移民村落。

如此一來,邊軍就只能有事了出去轉一圈,沒事了該幹嘛幹嘛。

夏天打完仗,冬天去那邊賣東西,也沒什麼事,互相早已形成了一種默契。

這種默契可不是什麼好事。

不過杜鋒既是這麼說,足見去羅剎城堡也不用擔心露出馬腳。自己身邊這些人都是些老兵油子,和商隊的人不一樣,若有心也能看出來。既然有這種默契,俄國人應該也不會在意。

邊軍劫商隊,對面的哥薩克也同樣如此。無非就是看人下菜碟,打得過就劫,打不過就不劫便是。

大致的情況問清楚後,劉鈺把驕勞布圖等人叫過去商量了一下。

“咱們的差事,是打探虛實。既是當初就準備一部分裝作商隊、一部分僞裝成獵鹿使犬的部落,這就要開始做了。”

驕勞布圖也知道自己的職責,點頭道:“裝作部落,這倒不難。營中本就爲此調撥了許多歸化兵卒。只是……”

“只是什麼?”

“只是大人好容易領軍出來一次,若是隻立這點功,倒是白苦了咱們走了數千裡的疲憊了。來之前,上面叫我聽大人的。我也不知朝廷到底要做什麼,大人可否透露一些?也好便宜行事。”

劉鈺心裡一樂,心說這也是個不安分的。

軍功爲上,軍中中又以斬首、破城爲上,聽得出驕勞布圖覺得好容易出來一趟,也沒有繩子拴着了,不妨幹一票大的。只是不知道朝廷到底是什麼意思,所以想要談談劉鈺的口風。

可劉鈺心裡明白輕重,還是要約束一下爲妙,便道:“你想立功,我也想立功,只是這功勞不好立啊。稍微不慎,功勞沒有,倒成了擅啓邊釁的罪了。”

朝廷要對俄開戰算是機密,無非就是朝中和京城並無羅剎人,朝廷也沒有太過在意保密。但驕勞布圖終究不是齊國公圈子裡所謂的“自己人”,知道的也不太詳細,只是讓他大事上聽劉鈺的。

不知道朝廷的底線,很多事做起來心裡就沒數,驕勞布圖想要探探底。

劉鈺先把事情的關鍵說清楚了,示意別誤了大事。爲了安撫,他又畫了個餅。

“你莫要以爲非要斬首殺人才算功。你既讀過書,開元年間的封常清,如何起來的?還不是一開始靠着記錄哪裡有泉水、哪裡有河流、哪裡能駐軍?你以爲打仗就是臨陣那半日?打仗最簡單的,反而是臨陣廝殺的那半日。”

話不說透,驕勞布圖聞弦知意,明白了劉鈺的意思,也明白了朝廷的意思。

只是心裡忍不住呸呸呸地吐了幾聲,暗罵晦氣。心道你要不會用典就別瞎雞兒用,這人結局是啥你不是不明白,很不吉利啊。

既是明白了朝廷的用意,驕勞布圖也就安心了。

劉鈺自己的事也不少。既要查探羅剎城堡的佈防情況、軍備狀態,還要帶人繪製山川地圖,以及拓永寧寺碑文。

永寧寺離着這裡還遠,查看羅剎人的城堡也得有準備,知道該查什麼、該畫什麼才行。

往小了說,測繪偵查做得好,功勞都是劉鈺的。

往大了說,羅剎人的城防體系、統治手段,都是一個可以讓大順嘗試學習的機會。

劉鈺心裡其實挺政治不正確的,暗戳戳地也想過,最好是大順拿着明末戰爭的經驗去攻羅剎的城堡死傷慘重,不捱打挨的疼,終究醒不過來。自己把西方軍事體系說的天花爛墜,也不如讓皇帝感受一下切膚之痛……

若是自己當“田豐”,說一些正確,但是軍中根本不可能用、或者說沒有能力用的戰術。將來圍攻不克,方彰顯自己正確,說的不是紙上談兵。

以大順的兵力投射能力,和李過改革後的三十年戰爭水平的戰術體系,戰略上贏不成問題,就是代價和死亡人數。

凡事,總要有代價。

幸於封建王朝下他的出身,用不着去做那個“代價”,堪堪有資格不去當史書上的數字。

“這樣吧,咱們先一起去一趟羅剎的第一個城堡。等從城堡裡出來,咱們再商議確定一下。我就以羅剎人的第一個城堡做個模板,告訴那些人該怎麼查、怎麼看。那些人雖然懂些西學,卻不懂兵事,只怕讓他直接跟你去,看不出重點。”

“二來,這寫偵查的報告也有三六九等之分。寫的清楚,堪稱合格。寫的清楚,又提出建議,方爲上等。如何圍攻羅剎城堡,西學裡倒有經驗,正可傳授,到時候我傳授給他們,他們跟着你去查看也按照模板去參謀,到時候上面可不就‘大駭異之,以爲有才堪用’?”

“說不定日後軍中倒要設個‘參謀部’哩。做得好了,對你我都有好處。”

他是暗藏心機,給驕勞布圖畫了個大餅。

驕勞布圖卻大爲高興,心想的確如此。這劉鈺是有能力通天的,若真能寫的清楚明白又提出建議,將來不說功勞,最起碼能叫上面記住。

“成。只是咱們這麼多人,一起去羅剎人恐怕會有所擔憂。依我看,大人和我帶個百十個好手過去,剩下的人在這邊等着。真要是羅剎人看出來什麼,也好溜。”

劉鈺苦笑道:“老舒啊,溜是容易。可溜了後,咱倆的前途可就毀了。別的我倒不怕,就怕這些精兵的野慣了,都是殺過人的主兒,進了羅剎城堡稍有不順就抄傢伙幹起來。可得約束好了。”

“是。”

驕勞布圖也覺得有理,幾個人商定了一下,把整個隊伍分成了兩份。

劉鈺、驕勞布圖、杜鋒等人,連同百十個人趕着大車去。剩下的人,就在江邊密林裡紮營等着。

火槍兵器之類隨身帶着,反正商隊也肯定是帶武器的。

過了江分開後,又走了幾日,劉鈺終於看到了羅剎人的城堡,心裡也琢磨好了該怎麼當好這個“田豐”。

(本章完)

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349章 死國矣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334章 雞肋的軍港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60章 思維差異第1027章 割裂(五)第585章 要忍讓第231章 關稅問題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鄭成功的經驗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929章 覺醒(一)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965章 扣帽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681章 隱喻(下)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132章 新型宗藩關係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4章 衝突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472章 百思不得其解(中)第604章 互相猜錯的底線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794章 憧憬(下)第1408章 土豆和向心力(上)第343章 絕戶計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618章 十月的聖彼得堡第1291章 死與復仇(十二)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1009章 親不親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665章 分贓大會(二)第72章 參謀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1055章 小麻煩第1508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六)第1031章 顯學胚子第1206章 太子難當(下)第1138章 “溫柔”的殖民者(中)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29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205章 入營第565章 制禮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455章 賣舊貨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1370章 裡病外治(六)第1142章 最後的佈置(三)第1452章 “帝”(四)第1355章 英國的總崩潰(四)第180章 因地制宜第545章 難題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868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四)第1503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一)第48章 不可抗力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1224章 開戰(三)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1358章 國富論(一)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725章 殺心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第469章 搬出祖訓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
第1018章 全都裝傻(中)第349章 死國矣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334章 雞肋的軍港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60章 思維差異第1027章 割裂(五)第585章 要忍讓第231章 關稅問題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鄭成功的經驗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929章 覺醒(一)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965章 扣帽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681章 隱喻(下)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132章 新型宗藩關係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4章 衝突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472章 百思不得其解(中)第604章 互相猜錯的底線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794章 憧憬(下)第1408章 土豆和向心力(上)第343章 絕戶計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618章 十月的聖彼得堡第1291章 死與復仇(十二)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1009章 親不親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665章 分贓大會(二)第72章 參謀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1055章 小麻煩第1508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六)第1031章 顯學胚子第1206章 太子難當(下)第1138章 “溫柔”的殖民者(中)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583章 都是生意(上)第29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205章 入營第565章 制禮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455章 賣舊貨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1370章 裡病外治(六)第1142章 最後的佈置(三)第1452章 “帝”(四)第1355章 英國的總崩潰(四)第180章 因地制宜第545章 難題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868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四)第1503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一)第48章 不可抗力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1224章 開戰(三)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1358章 國富論(一)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725章 殺心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第469章 搬出祖訓第1259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