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

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

就在荷蘭內部已經如同一個火藥桶的時候,在海牙的本廷克伯爵,來到了阿姆斯特丹。

憂心忡忡的他,沒有去找康不怠質問此事。雖然有很多證據表明,確實是這羣中國人在背後煽動了海牙的事,但現在不是論事的時候。輿論風向好容易從論事吹向了辯理,這時候可不能傻乎乎地再把事情引回來。

大順這邊的人雖然可惡,但終究需要荷蘭內部的人配合。就像是當初奧蘭治派上臺一般,大順只能推波助瀾,卻不能創造海潮。

本廷克伯爵來到阿姆斯特丹,直接拜見了前任大議長安東尼。

如果說,大順這邊的人試圖搞事的話,最有可能與大順合作的,就是安東尼這一派的人。

他們有錢,有實力,也掌控着整個阿姆斯特丹,以及大部分的荷蘭省。

本廷克伯爵對安東尼並沒有太大的不滿,除了一方是攝政派、一方是奧蘭治派的區別外,兩人的矛盾主要還是理念上的分歧。

本廷克伯爵是範思林格蘭特的集權主義的擁躉。

安東尼是範思林格蘭特選定的接班人。

分歧在於,本廷克認爲,荷蘭必須要依靠奧蘭治家族的特殊威望和特殊地位,才能快速地完成集權。讓這些聯省議會的議會派在臺上,四十年了,毛也沒幹成。

而且,法理上,大議長不是執政官,執政官有權強制下令,大議長只能主持會議。

本廷克覺得威廉四世還挺冤的。

攝政派被趕下臺,不是沒給攝政派機會。而是給攝政派機會了,卻不中用。

從02年威廉三世墜馬摔死,到42年奧蘭治派政變上臺,整整四十年時間,荷蘭都是無執政的。

四十年時間,攝政派幹成什麼事了?

本廷克覺得,執政官威廉,42年上臺,這才三四年時間,又趕上打仗,很多手段無法施展。

真給奧蘭治派一個和平的40年,到時候要真是不如攝政派,那也無話可說。

現在,確確實實,民衆普遍不滿,再加上海牙那檔子事,威廉四世的位子着實不穩。

但要是沒有這羣攝政寡頭和共和派在背後煽動,這件事恐怕也不至於到不可開交的地步。

既然安東尼仍舊還是攝政派的領袖人物,本廷克自然要來和安東尼談談。

會面之後,安東尼沒有說關於海牙的事,而是直截了當地問安東尼:“閣下認爲,萊頓的民兵奪權事件,應該怎麼看待?以及現在街頭涌起的一些風潮,諸如組建城市的自由軍團、武裝民兵之類的事,閣下是如何看待的?”

安東尼則用非常嚴厲的詞彙,對這件事進行了定性。

“這是一場暴亂。”

“混亂的無政府和暴民,以及激進的變革,是我們滑向比君主制更加專制的第一步。”

“過去的歷史,鄰國的經驗,無不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混亂、暴民和改變傳統,只是第一步。”

“下一步,必要出現克倫威爾!”

“這是有史可依的。”

雖然荷蘭的集權派,很多人其實暗地裡是佩服克倫威爾的,甚至不少集權派認爲現在的荷蘭,缺的就是一個克倫威爾一樣的“過渡者”。

但是,反克倫威爾是荷蘭的政治正確,在正式談話中必然是反面人物。

一方面,大權獨攬,殺人,暴君,意識形態恨。

另一方面,打的荷蘭割地賠款,國仇。

“我是尊重歷史的,也是尊重尼德蘭的傳統的。更是尊重尼德蘭建國的基礎性文件的。”

對現在紛亂的街頭混亂定性之後,安東尼說完克倫威爾的例子,又說尼德蘭的傳統和基礎性文件,本廷克伯爵聽完後非常滿意。

這裡面,有個類似於後世南北戰爭是否違憲的爭論。

荷蘭立國的基礎,是烏得勒支憲章。

烏得勒支憲章規定了執政官的存在,也規定了執政官的存在。

那麼,反執政官這個人,是不違憲的;可要是反執政官制度,就是違憲的。

之所以說要尊重歷史和傳統,也在於克倫威爾的故事。在反祖宗之法後,英國出現了“暴君”,這應該是歐洲最可以借鑑的革命的例子。

這個例子,用在荷蘭這邊,就可以理解爲,如果違背了傳統和基本的法律文件,搞出大事來,只怕的確是推翻了執政官,但迎來的可能是護國公。

而激進的共和派,要求武裝民兵準備奪權的那些人,引用最多的,也是烏得勒支憲章中的法律條款,賦予的各種權利。

所以,以烏得勒支憲章爲基礎的武裝民兵,可以推翻烏得勒支憲章規定的執政官制度嗎?

如果不以烏得勒支憲章爲基礎,那麼組織武裝民兵的法理基礎,從何而來?

這是歷史上荷蘭的激進共和派一直沒成事的原因之一,他們被自己的理論限制了。

所謂書生造反,十年不成。

他們講道理,可執政卻不講道理。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等着他們弄好了道理起義的時候,奧蘭治家族轉手就請普魯士進入荷蘭,鎮壓愛國者。

一直到93年風暴之後,激進共和派才找到了一條明路:此處沒有理,爺投雅各賓。

於是一聲笨豬擡手指,公民這邊走,帶路法國人攻入海牙,從法國人的理論中找到了一條名正言順的道理,完全不需要從烏得勒支憲章裡尋章摘句證明合理了。

所以在安東尼說他支持傳統、擔心荷蘭出現克倫威爾之後,本廷克伯爵也就明白了安東尼的意思。

至少,他不準備廢除執政官制度。

不廢除執政官制度,和不支持現任執政官,不矛盾。

站在奧蘭治派的角度,最擔心的,還是廢除執政官制度。奧蘭治家族起起落落、上上下下,只要執政官制度沒有被廢除,就始終還有機會。

再不濟,奧蘭治家族還能混個類似於英國王室的地位呢。

這,也是雙方能繼續談下去的基礎。

要是安東尼把現在的混亂直接定義爲正義的事業,那後面的話也就不用說了,各回各家準備開戰就是了。

“伯爵大人,對於尼德蘭的局勢,您有什麼看法嗎?我個人認爲,執政官殿下現在應該避一避。這是爲了尼德蘭祖國。”

“現在,各個市都被那些暴政的理論所蠱惑。可是,這時候執政官殿下下令鎮壓,意義就是暴君對人民的屠殺。是海牙慘案的延續。”

“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會激化問題,甚至出現更大規模的叛亂。這個道理,您應該是明白的吧?”

本廷克伯爵無可奈何地點點頭,雖然他懷疑,現在把那些人煽動起來,眼前這些攝政派中的保守派和傳統派,只怕也出了一份力,暗地裡推波助瀾。

但現在就算有證據,也不是拿證據質問的時候,更現實的問題是這麼下去,荷蘭內戰是肯定要爆發的。

確實,如安東尼所言,現在的事該不該管?

該管,尤其是首先把萊頓市的民兵武裝解除,不能讓這個風氣蔓延到全國。槍打出頭鳥,以儆效尤。

但,解除武裝的命令,誰來下?

威廉四世這個執政官,是絕對不行的。

風口浪尖的時候,這時候下令,那就是火上澆油。豈不是直接搞出來武裝暴動了?

而且,煽動起來非常簡單:今天解除我們的武裝,明天就會像對待海牙請願的那些漁民一樣,把我們都殺死。

此一時,彼一時也。

四五年前,威廉四世向阿姆斯特丹進軍的時候,所到之處,民衆竭誠歡迎,真可謂佔盡天時。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竟發的境界,猶在眼前。

短短四五年後,民衆已經開始編排段子,到處流行的都是諷刺奧蘭治家族和長公主的笑話。

數百年的基業,幾代人積累的名望、威望,四五年時間,毀的一塌糊塗。

再因爲海牙慘案,無論如何這時候都不能再刺激民衆了。

如果這是和平時期,其實這事也好解決。

聯英平寇,請英軍入關,鎮壓就是了。

但現在,英國肯不肯冒着小僭越王登陸蘇格蘭的風險來荷蘭且不說,一旦英軍進入荷蘭,百姓起義,旁邊可就有個已經基本拿下了奧屬尼德蘭的法國啊。那還不趁機攻入?

到時候,哪還有勝算?

俄軍現在出兵還是杳無音訊,就算現在出兵了,幾時能到?到時候,只怕法軍配合荷蘭的起義者,直接攻入海牙。

其實還有一條路,那就是繼續煽動情緒,激發民衆起義,然後聯法平寇,打開堡壘,請法軍入關。

法國是君主制國家,對這種事肯定非常敏感。

用“染病自殺”的方法威脅法國,法國怕“染病”,肯定會出手。

但問題是請神容易送神難。法國真來了,荷蘭就成法國的傀儡國了,到時候威廉四世只怕也只能做傀儡了。

請外人入關鎮壓的兩條路,也不是說都走不通,而是要考慮利益。給法國人當傀儡,或是暫時退回格羅寧根等地蟄伏亦或暫時流亡英國,還是後者更有利一些,也更有未來。。

事情總得解決。

安東尼說他不反對執政官制度,如果能夠達成妥協,威廉四世可以暫時先去避風頭。

日後兒子復辟也好、或者風頭過來自己復辟也罷,總還有機會。

可是,安東尼所代表的的派系,願意在這個時候接盤嗎?

現在,誰上臺,誰就要直接面臨嚴重的外交內困。

法國的威脅、內部的起義、民衆的不滿、金融的崩潰、東印度公司的倒閉、糧價飛漲……

本廷克伯爵很懷疑,安東尼等人是否願意在這時候接盤。要是隻是嘴上說說支持,嘴上說說那些行爲不是正義而是暴亂,可真讓接盤卻拒絕的話,那就全是空話了。

(本章完)

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558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933章 覺醒(五)第739章 恩不能久第1330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一)第150章 故智新解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302章 這大英,藥丸吶第1171章 備戰(十)第349章 死國矣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255章 兩制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138章 良家子第1459章 最終的鬧劇(六)第747章 巴達維亞新政(八)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846章 雙贏(上)第765章 荷蘭災難年(五)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541章 人性第1250章 鑽石灣屠殺(六)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第416章 和談無膽 戰勝無望第663章 推諉第1368章 裡病外治(四)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212章 爲什麼要學習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90章 十年功,百年功第399章 恰合時宜第1207章 守成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782章 身份第1328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下)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358章 實封第420章 奇襲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977章 猜疑鏈(下)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1363章 國富論(六)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411章 出奇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第676章 科學院(中)第1088章 工業革命(一)第445章 諸藩給幕府的臺階第978章 決勝千里之外(一)第779章 艱難的第一步(下)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260章 委婉拒絕第146章 我把我寫給你看第915章 南洋大開發(十)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1365章 裡病外治(一)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76章 恍然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930章 覺醒(二)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139章 考察第105章 正義使者第763章 荷蘭災難年(三)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215章 海軍部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1362章 國富論(五)第21章 紙上談兵
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558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933章 覺醒(五)第739章 恩不能久第1330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一)第150章 故智新解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302章 這大英,藥丸吶第1171章 備戰(十)第349章 死國矣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255章 兩制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138章 良家子第1459章 最終的鬧劇(六)第747章 巴達維亞新政(八)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846章 雙贏(上)第765章 荷蘭災難年(五)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541章 人性第1250章 鑽石灣屠殺(六)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第416章 和談無膽 戰勝無望第663章 推諉第1368章 裡病外治(四)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212章 爲什麼要學習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90章 十年功,百年功第399章 恰合時宜第1207章 守成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782章 身份第1328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下)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358章 實封第420章 奇襲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977章 猜疑鏈(下)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1363章 國富論(六)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411章 出奇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第676章 科學院(中)第1088章 工業革命(一)第445章 諸藩給幕府的臺階第978章 決勝千里之外(一)第779章 艱難的第一步(下)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260章 委婉拒絕第146章 我把我寫給你看第915章 南洋大開發(十)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1365章 裡病外治(一)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76章 恍然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930章 覺醒(二)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139章 考察第105章 正義使者第763章 荷蘭災難年(三)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215章 海軍部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1362章 國富論(五)第21章 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