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爲什麼要學習

第212章 爲什麼要學習

大致介紹了這兩年的軍工作坊,康不怠便引着劉鈺去了劉公島上最機密的幾處作坊。

玻璃、肥皂、鏡子、呂布蘭制鹼法、白磷火柴、捲菸等這些將來要作爲輕工業品傾銷的作坊正在進行嘗試。

一部分僱傭了西洋工匠,靠他們的經驗總結。另一些則是劉鈺知曉的化學原理。

這些作坊的規模都不大,不過劉公島上的學堂已經用上了玻璃窗,也能夠生產足夠海軍使用的肥皂,正在積累技術和足夠的工人。

這些是在離開之前佈置下的,都不是很難的東西。

燒幾塊玻璃,那不叫初步工業化,但卻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

這些作坊日後會有大用,可現在也只是繼續積累經驗,不斷投錢進行嘗試。

“依着公子的安排,製作肥皂的作坊其實已經可以大規模生產了。主要是用遼東的大豆油,或者這裡的棉籽油。這幾年棉花價格頗高,河南等地的棉花種植了不少,棉籽榨油,用來做肥皂,尋常人也會買上一兩塊的。這東西洗衣服洗臉洗頭,確實好。”

“不過現在只是軍中使用,作爲軍需品配發。”

拿起來一塊肥皂聞了聞,一股子濃濃的豆腥味,有些發臭。旁邊則是一些加了花香的,用牛羊脂做的。

“臭胰子便宜,這種香胰子就要貴一些。不過再便宜,尋常人家也難買得起,若是有這錢買胰子,不如買上同樣的油好好吃幾頓飯。”

康不怠對於大順百姓的消費能力很是感慨,劉鈺捏起來幾塊肥皂笑道:“自然是誰有錢賣給誰。飯都吃不起的,自然不用去考慮他們會買肥皂。不過文登日後能賣出去不少。”

“一則永佃制實行,佃戶手裡也算是能餘留下一些錢財,改善生活。二則不少人也在作坊裡做事,他們的日子暫時來看,比佃戶要強一些。”

對此康不怠是很支持的,感嘆道:“若是全天下耕者有其田,無有地主收租,咱們做的這些東西便能賣出去更多。”

劉鈺呵呵一笑,心道你想得倒是美好,但這不扯淡嗎?

“仲賢啊,不必這麼想。就算咱大順兩萬萬人,有一萬萬九千九百萬都過着牲口一樣的生活,不還有一百萬人能買得起嗎?這麼大的市場,放眼全球,也獨此一份。而且江南富庶,當無問題的。”

“況且咱們都束髮,這頭髮要洗,不然油膩蓬亂。稍微有點錢財的,都會買的。這個你不必擔心賣不出去。”

繞開了肥皂作坊,又去看了看捲菸作坊。捲菸作坊和白磷火柴作坊是配套的,區別就是前者對身體沒什麼危害,後者的工人基本上也就是七八年的壽命。

“捲菸廠大部分都是女工。火柴作坊裡,制磷的多是一些鰥寡孤獨老弱病殘之輩,雖說做這種事,也就能活個七八年,但若是不管不問,可能明日便死了。這也算是鰥寡孤獨皆有所養,公子仁心,世所罕見。”

也不知道康不怠這番話到底是誇獎還是諷刺,劉鈺抽出來一支捲菸,劃了一根白磷火柴點燃,吸了兩口讚道:“行啊,這個味道還是可以的。”

繞了一圈,把這幾個算作輕工業的產業看了個遍,這幾個產業都和江南發達的紡織業不衝突,不用擔心搞出來後被人砸了工廠這樣的事。

“過些日子,我要去一趟松江府。正好也到了今年對日貿易分紅的時候。挑選一些上好的菸捲、鏡子、玻璃之類的,裝上幾十箱,我要帶過去。”

“作坊要擴大,但也不能吃獨食。得讓當地的地頭蛇們都參與進來,猛龍不過江嘛。”

這些產業都是可以來錢的輕工業,又不是造船、軍工這樣早期投入巨大,朝中無人又根本不敢幹的產業,若有更多的人蔘與進來,自然是好事。

這些輕工業,除了制鹼業外,其餘的若能搬到松江、廣東等地,最好是搬到那裡。

康不怠並不驚奇於劉鈺要把這些東西合股做起來的想法。

“公子善於釣魚。之前千金市骨,將對日貿易這樣穩賺不賠的買賣做了股份。如今股價飛漲,當初百兩銀子一股,現在已然是漲了三兩成。”

“現如今松江等地的大商,都知道公子可信,年年分紅,賬目清楚。如今再去做這些買賣,他們定然是相信公子的。”

每年都會把巨量的銀子運到松江海關附近,作爲入股日本貿易的分紅,此事已然成爲松江的一件奇談。

以往還是將信將疑,現在定然是深信不疑,唯恐又錯過了機會。

劉鈺笑道:“我本就善於釣魚。這一次平準,也是下個魚餌,等着上鉤。若不然,年紀輕輕,如何說服朝中興辦海軍有利可圖?欲要取之,必先予之,這個道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的時候卻難。”

“就如當初對日貿易售賣股份,林允文心有不解,你也多算過不合算。其實我難道不知道嗎?只是有些事啊,做的人越多,便越好。”

又查看了一番,便離了劉公島,前往威海以及周邊山區的水力作坊羣看了看,已然是初具規模。

除了當初招的一部分災民,隨着文登試行了永佃制改革和攤丁入畝政策之後,使得這個作坊羣的用工成本急速降低。

一部分沒資格永佃的佃戶,選擇前往威海在作坊裡混口飯吃,這裡每天都在招人。

每個月除了給糧米之外,還有一個月一兩銀子的工資。文登的物價也算平穩,海運的發展使得南方的米可以走海運直接到威海。

劉鈺的錢大部分都投在了這裡面,海軍是皇帝的,能不用自己的錢就不用,除非是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用一些。

現在皇帝終於要從國庫投錢了,正如康不怠所言,只要錢到位,船不是問題。

這幾年積累的柚木、檜木和橡木,都已經完成了兩年的風乾,這筆錢是劉鈺出的,但是隻要皇帝投了錢,這錢就能轉回來。

作爲學徒的新手跟着西洋工匠打打下手,造槍造炮現在還是手工業,只是引入了一些鑽牀、水力鋸木等機械,效率提升了不少。

如今的船塢不止能造戰艦,商船也非難事。

對日貿易入股的貿易公司,大部分的商船都是在這裡購買製造的,威海已經隱隱成爲了北方的造船中心。

貿易公司不只是對日貿易,還包括從暹羅等地買米、買木料等,公司主營的業務是對日貿易,但是其餘市場能搶佔的一點也不會少。人多力量大,股份制的貿易公司雖然沒有政府授權的壟斷權,可是憑藉更多的股本,還是擠佔了原本屬於他人的諸多貿易額。

在對日貿易上,貿易公司憑藉往長崎運米可以攜帶私貨這個特權,很快就把小小的門縫撕開了一個大口子,當地的日本商人也都活絡起來,用盡手段,走私的收益逐年提升。

估計幕府那邊很快就會發現不對,但算來等着他們發現不對的時候,應該已經晚了。

現在皇帝決議要投錢了,一個專門對日貿易的貿易公司已經形成,正如康不怠所言,只要錢到位,軍艦很快就幾艘同時開工。

這些五級艦去歐洲大海上去搞戰列艦對轟,肯定沒資格上場。但是打打日本的水軍,毫無壓力;搶劫荷蘭的商船、截斷荷蘭的商路,也正是這種巡航艦最擅長的。

見劉鈺看的興致勃勃,康不怠知道劉鈺要做的機密事,便道:“公子所見,日本國的水軍,只消十艘戰艦便可戰勝。陛下既問要投多少錢,似乎錢也不多?”

“如今一艘戰艦,加上全套的大炮,工匠都正常發銀兩,也不過六萬兩銀子一艘。現如今已有四艘,就算爲穩妥起見,再多十艘,亦不過六十萬兩銀子。”

劉鈺望着水面上正在訓練的四艘戰艦,搖頭道:“六十萬兩?哪裡夠啊。海軍要發餉銀,萬人的海軍,一年的餉銀就得個三四十萬兩。訓練、火藥……這些都是大筆的錢。”

“你不會以爲,興海軍只要造幾艘船就行了吧?還要配套的學堂,這纔是大頭。”

“那些學聖人之言的,你問問他們,三角函數和炮射角度,他們懂嗎?這就得從小培養,全套的實學學堂。”

“以本朝的三舍法而定,外舍學基礎的實學、識字;內舍則要分出是繼續深造入上舍,還是內舍畢業可以做小吏、炮長之類。”

“這麼說吧,什麼時候每年靖海宮官學能有一千學子,外舍每年能有一萬人,纔算是海軍初興。”

“這錢,我很懷疑朝廷舍不捨得出。陛下答應的痛快,讓我報價,陛下是想着讓戶政府出錢,內帑就不出錢了,這就要有大麻煩。你說這學堂學不學聖人之言?不學的話,朝廷會出這筆錢嗎?學的話,哪有時間學那些海上打仗屁用沒有的學問?”

“我估摸着,得一年一百萬兩,也就將將夠。海軍花起錢來,是個無底洞。但要說只打贏日本,那倒的確不用太多的錢。可那麼搞,又是個人亡政息的變革,不可持續。一旦戰敗,就要從頭開始。”

康不怠皺眉道:“公子對海軍的要求太高了。那些法國人來的時候,也不見他們的軍官都有學問。爲何非要讓軍官都要學的那麼好呢?”

劉鈺道:“因爲法國有科學院,我們沒有。我們要比的人數,不是單純和法國海軍裡識字的、懂幾何的去比。而是日後靖海宮官學,要和法國的軍校、科學院等加在一起比。”

“不是我非要軍官都識字懂幾何懂算數懂物理,而是懂幾何懂算數懂物理,這時候只能當軍官當小吏。學而優則仕,你總得給他們一個學習的出路吧?不然的話,學實學,有個屁用?”

(本章完)

第1193章 皇帝第563章 啓蒙工具人(下)第659章 朋友和敵人第1435章 分歧(一)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58章 學習?學個屁!第969章 舊怨第536章 爲什麼是錫蘭(下)第1502章 終章 九三年(二十)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1163章 備戰(二)第899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十)第778章 艱難的第一步(中)第1313章 逼着商人賺錢(上)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1397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下)第905章 羅馬和迦太基第1256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二)第681章 隱喻(下)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792章 新矛盾(下)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138章 良家子第78章 以商控蒙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764章 荷蘭災難年(四)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鄭成功的經驗第1446章 三山合一(上)第946章 旗手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70章 不明碼標價的交易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236章 中介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130章 暴論第738章 白手起家第836章 賭國運(上)第48章 不可抗力第348章 怕疼第1466章 最後的鬧劇(十三)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808章 閹黨(中)第27章 臨行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809章 閹黨(下)第317章 琉球啊琉球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188章 對策第1030章 氛圍第48章 不可抗力第645章 難得的互信第1496章 終章 九三年(十四)第368章 我是誰第1285章 死與復仇(六)第984章 決勝千里之外(七)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1356章 英國的總崩潰(五)第1394章 優勢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219章 假裝君臣共治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645章 難得的互信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255章 兩制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
第1193章 皇帝第563章 啓蒙工具人(下)第659章 朋友和敵人第1435章 分歧(一)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58章 學習?學個屁!第969章 舊怨第536章 爲什麼是錫蘭(下)第1502章 終章 九三年(二十)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1163章 備戰(二)第899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十)第778章 艱難的第一步(中)第1313章 逼着商人賺錢(上)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1397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下)第905章 羅馬和迦太基第1256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二)第681章 隱喻(下)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792章 新矛盾(下)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138章 良家子第78章 以商控蒙第671章 伐韓?伐蜀?(中)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764章 荷蘭災難年(四)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554章 征服者威廉和鄭成功的經驗第1446章 三山合一(上)第946章 旗手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70章 不明碼標價的交易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236章 中介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130章 暴論第738章 白手起家第836章 賭國運(上)第48章 不可抗力第348章 怕疼第1466章 最後的鬧劇(十三)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808章 閹黨(中)第27章 臨行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809章 閹黨(下)第317章 琉球啊琉球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188章 對策第1030章 氛圍第48章 不可抗力第645章 難得的互信第1496章 終章 九三年(十四)第368章 我是誰第1285章 死與復仇(六)第984章 決勝千里之外(七)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1356章 英國的總崩潰(五)第1394章 優勢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219章 假裝君臣共治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645章 難得的互信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255章 兩制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