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

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

大順的內部市場潛力是巨大的。

但一個前提,是瓦解小農經濟,或者完成土改,哪怕是顏習齋、李剛主這些古儒學派設想的那種變種井田制都行。

否則的話,絕大多數人要麼沒有什麼消費能力,能活着就不錯了;要麼自給自足,基本的布匹衣裳都能自紡自用。

否則大順有着將近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劉鈺也不用費勁巴巴地非找歐美市場。

按照牛二這麼搞,肥的是誰?

咖啡、香料,都是面向歐洲市場的。這麼大一塊餅,皇帝能吃一大口、勳貴們也跟着吃點,剩下的就是那些大商人。

肥了他們,簡直算是躺着就能掙錢,只怕弄成荷蘭那般模樣。

商業資本應該從屬於工業資本,否則並不能推動變革。

就像是陝西山西京畿地區,這些年面向蒙古而發財的商人們,他們資本雄厚,但他們既不想開礦挖煤、也不想搞羊毛紡織,而是放高利貸、囤地。

而且南洋商業利潤的大頭,肯定是皇帝和勳貴們吃了。

其實在劉鈺看來,吃點就夠了,最好還是讓南洋成爲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

搞一場暴力的、迅速的,以歷史上英國人設想的、但根本沒做的爪哇土改爲模板的土改。

一來大順作爲外來者,不需要考慮本地大族豪族封建貴族的態度,殺嘛。在大順就絕對不敢。

二來事實上讓農民的勞動和他們的收益直接掛鉤,是能極大促進生產效率的。可以少賺一點、少壓一點價格,讓農民賺到錢,他們也就自然會面向市場種植咖啡、水稻、靛草等。

三來就是瓦解當地的原始經濟和村社土地制度,使得南洋擁有數百萬有一定消費能力的人口。賣賣棉布、玻璃、鐵器等,完全可以促進大順工業的發展。

都說原始積累,就拿荷蘭來說,他們積累的已經足夠了,但積累過多的結果,就是商業資本把工業資本擠垮了。

而大順缺銀子嗎?從明代開始的白銀黑洞,美洲的銀礦、日本的銀礦、奧地利的銀礦,大量的白銀流入大順。大順的豪商們,缺搞工業的啓動資金嗎?缺大量的流入城市的無地農民嗎?

缺的不是這些,而是市場。

原始積累,從明中期開始,坐在家裡就已經完成了;圈地運動,大順根本不需要搞,大順會缺廉價勞動力?英國搞了一百年圈地運動,逼着失地農民的絕對數量,及得上一場黃河水災後的地主買地嗎?

爪哇的一個村社社長再有錢,那也不過是穿一身衣裳、擺一桌瓷器、用一個鐵鍋。他們有消費能力,但他們的人數太少,靠他們撐不起來巨大的市場。

殖民者所謂的雙重使命中的一重,便是依照宗主國的需求來改造殖民地。碎掉舊的一切,換成新的、

放在南洋,也就是說怎麼纔算是大順的需求?或者更進一步,大順自己想要變成什麼樣?

荷蘭是商業資本完全搞死了工業資本,所以荷蘭希望把爪哇,改造成一個單純的商品產地。

但荷蘭才幾個鳥人?一個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一個東印度公司、一個西印度公司,就足夠荷蘭富的流油。

大順這麼搞,最大的可能就是搞商業賺的錢沒處用,要麼買地、要麼放貸。

投資種植園之類,香料、蔗糖的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大規模種棉花的前提,是紡織工業的發展,實際上得了南洋之後,就印度舊制度產的棉花,大順暫時也用不完。

資本要引導着流向工業才行。而資本的逐利性,使得一個大前提就是投資工業得賺錢;大順的特殊國情,又使得工業賺錢沒問題,但在資本成長起來之前,不能對大順的內部小農經濟造成巨大的衝擊。

那就只能找外部市場了。

劉鈺也沒有直接否定牛二的說法,他也知道他的設想,做起來難度頗大,比牛二設想的要大的多。

於是他儘可能平靜地問道:“你們在勃良安地區搞得政策,不好嗎?之前你們是不能與荷蘭人貿易,而荷蘭人壟斷着貿易,所以百姓種種糧食之類的自給自足。”

“如今朝廷取代了荷蘭人。你們在火山地區搞得土地政策,農民完全可以想種什麼就種什麼。什麼賺錢就種什麼。基本上也不影響咱們往歐羅巴賣貨賺錢吧。”

牛二點點頭,又搖搖頭。

“鯨侯,你應該比我清楚。勃良安地區,總共幾個人?樞密院往歸義軍扔了多少軍官?這些靖海宮、武德宮出身的軍官,能文能武,這個比例太高了,勃良安地區那幾個鳥人,這麼高的官員比例,搞起來確實不難。”

“可真要在整個爪哇這麼搞,一來需要多少人?二來,恐怕要和本地的中上層產生巨大的矛盾。”

劉鈺點頭道:“這個我當然明白。但我的意思是說,步子邁的太大,容易扯着蛋。但是,不能想着不邁步。”

“是不是可以搞兩種模式?在巴達維亞、井裡汶、三寶壟、勃良安等這些我們勢力強大,完全可以控制的地方,搞一搞土地改革。”

“而在一些偏遠地區,先按照你說的這麼來。等個十年八年的,對那裡的控制加深之後,再推倒?”

“我不是說反對你這麼搞,我是說要搞可以,但絕對不應該把這個當成是終點。可以作爲過渡,但是過渡的政策,要爲後續鋪路,而不是想辦法讓其完美、固定。”

“就像你說的,授予那些村社村長完全支配村民的權力。我覺得,這完全是想要讓制度固定的不能更改。”

“我看,不是很有必要。作爲過渡,可以暫時在統治薄弱的地方,藉助當地中間人來控制;但是,不能想着一勞永逸,覺得這樣就挺好,想方設法地將這種變種農奴制完善。你懂我的意思吧?”

牛二皺着眉,想了一下,並沒有立刻點頭。

“鯨侯,既然問題是下南洋到底是爲了什麼。我覺得,短期是爲了錢;長期是爲了讓南洋唐人日多,緩解人地矛盾。”

“這裡面的關鍵,是關於爪哇人的政策,只和錢有關,因爲爪哇人不是唐人。我覺得,要是我沒理解錯的話,既然只和錢有關,似無必要搞這麼麻煩。”

劉鈺道:“沒錯,是和錢有關。但錢,也有不同的說法。”

“竭澤而漁,和種樹折樹枝,是不一樣的。”

“荷蘭人這麼搞,完全就是竭澤而漁。”

“荷蘭那麼好的基礎,羊毛紡織業曾經天下無對,自從前朝天啓年間將英國人從南洋趕走之後,整個南洋都是他說的算。結果呢,結果把本國的羊毛紡織業乾的基本倒閉了,這不是扯淡嗎?”

“但凡荷蘭人能讓南洋的百姓買得起布料,荷蘭的毛呢廠能倒閉嗎?你說在歐洲,有英國人的《航海條例》、有法國的高關稅政策、有西班牙的殖民地禁止他國貿易法案……”

“在南洋呢,啥也沒有,誰也管不着!”

“瑞典人賣點貨都能被荷蘭人強制扣押、英國人被堵的一點脾氣都沒有隻能背後捅刀子、法國人在暹羅被本地人趕走了、西班牙縮在呂宋根本不敢露頭,這麼好的條件,賣貨根本沒別人競爭,能把本國的那點工業都搞沒了,你覺得扯淡不?”

“歸根結底,我的意思是說,錢,當然要賺。”

“但是,怎麼賺?”

“最好的辦法,是讓爪哇的百姓種咖啡、靛草、棉花、大米。然後,把這些東西賣成錢。再然後,用這些錢,買咱們的棉布、茶葉、白糖、米酒、玻璃、鐵器。”

“你理解的,絕對沒有問題。短期是爲了錢、長期是爲了唐人日多闖南洋。”

“但是,對錢的理解,你搞錯了。對國家來說,錢動起來,讓百姓有事做,纔是目的。”

“聖天子愛錢,誰不愛錢?可愛錢,也不是守着金山銀山,天天跟看美女似的,秀色可餐就滿足了。”

“把錢用來打仗、興修水利、修築河堤;或者,讓錢動起來,讓更多的沒有地的百姓,還可以乾點啥賺口飯吃。”

“好比要是將來能在爪哇每年賣出一百萬匹布,是不是國朝至少數萬人,有活幹,不至於餓死?”

“在好比要是將來爪哇的百姓,逢到節日,能買點白糖吃。那巴達維亞的糖廠,至於搞出來失業的烏衫黨橫行嗎?”

牛二恍然大悟,有着之前潛移默化的灌輸影響,他理解起來這個問題並不難。

可轉念一想,他一拍腦袋道:“鯨侯,爪哇人口雖多,可比及天朝,那不是差得遠了?若是天朝百姓都能逢年過節買糖吃,莫說巴達維亞幾百個蔗部,便是再多一倍,那也不是問題啊。”

wωw ◆тTk án ◆℃O 劉鈺大笑道:“廢話,我要有這本事,我老琢磨着海外的事幹嘛?我這不是沒本事嗎,所以只好琢磨外面的事。你有這本事?你能想出來怎麼解決國朝的問題?你說說我聽聽。”

牛二抽了抽嘴,自覺失言,低頭道:“鯨侯不知,我們上哪知道去?那我明白了,爪哇的事,我大概心裡有數了。”

(本章完)

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476章 日本之馬爾薩斯第289章 看不到差距第572章 藍狗子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1363章 國富論(六)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1025章 割裂(三)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739章 恩不能久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639章 製造英俄矛盾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1027章 割裂(五)第795章 南巡意第246章 探險隊第1184章 區別很大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643章 反對重商主義第1345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五)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737章 機遇(下)第1002章 獻禮第318章 潤物細無聲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第1100章 工業革命(十三)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390章 清華園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745章 巴達維亞新政(六)第1262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八)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954章 釣魚第923章 無妄之災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247章 海參崴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334章 雞肋的軍港第710章 點到即止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56章 埋伏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1142章 最後的佈置(三)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883章 無用功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1309章 死與復仇(三十)第1178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上)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1396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中)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180章 因地制宜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497章 急躁第94章 八股策論實學和沒錢第681章 隱喻(下)第411章 出奇第741章 巴達維亞新政(二)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800章 時代的浪漫(中)第1497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五)第234章 打小抄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1396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中)第873章 “不正當”競爭(五)第52章 模棱兩可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681章 隱喻(下)第572章 藍狗子
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476章 日本之馬爾薩斯第289章 看不到差距第572章 藍狗子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1363章 國富論(六)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1025章 割裂(三)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739章 恩不能久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639章 製造英俄矛盾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1027章 割裂(五)第795章 南巡意第246章 探險隊第1184章 區別很大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643章 反對重商主義第1345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五)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737章 機遇(下)第1002章 獻禮第318章 潤物細無聲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第1100章 工業革命(十三)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390章 清華園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745章 巴達維亞新政(六)第1262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八)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1341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一)第954章 釣魚第923章 無妄之災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247章 海參崴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334章 雞肋的軍港第710章 點到即止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56章 埋伏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1142章 最後的佈置(三)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883章 無用功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1309章 死與復仇(三十)第1178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上)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1396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中)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180章 因地制宜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497章 急躁第94章 八股策論實學和沒錢第681章 隱喻(下)第411章 出奇第741章 巴達維亞新政(二)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800章 時代的浪漫(中)第1497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五)第234章 打小抄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1396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中)第873章 “不正當”競爭(五)第52章 模棱兩可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681章 隱喻(下)第572章 藍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