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模棱兩可

第52章 模棱兩可

一句“胡鬧”,把身旁服侍的太監嚇了一跳。

作爲皇帝的身邊人,太監很清楚皇帝的每一個小動作所代表的意義。

剛纔劉鈺的奏摺送來的時候,皇帝食指微曲,在案几上叮叮噹噹地邊看邊敲。

這是心情很好的意思,太監自是看的明白。

可哪曾想敲着敲着,忽然罵了一句,這着實大出所料。

奏摺前面寫的真的很合李淦的胃口,可後面劉鈺就又如之前第一封奏摺一樣,開始作死。

上面說,抓到的那個西洋人白令,說翰朵裡衛城北邊的羅剎城堡裡那個“崑崙奴”是個大人物,而且精通築堡,要擴建那座城堡,羅剎國南侵之心昭然若揭。

然欲徵江南,則必得荊襄;欲得南京,則必攻安慶。如國朝想要控制黑龍江,必要攻取黑龍江上游,自上而下,如攻江南之得荊襄。

劉鈺說,國朝用兵肯定是要在西北邊用兵,奪取上游,聯絡蒙古。

然而東邊的羅剎人要擴建城堡,一旦修好將來攻取也是個大麻煩。

不如趁着國朝在西邊用兵的時候,自己帶人端了這座城堡,一路順江而上,誘使雅庫茨克之兵南下,使之無力增援國朝在西邊用兵。

待大軍在西邊取勝,奪取黑龍江上游,則羅剎人一分爲二,首尾不能呼應。自己若能奪下城堡,將來談判時候,也可多有籌碼。

說的很有道理,更讓李淦頗爲讚許的是,劉鈺猜到了朝廷用兵的方向是在西邊而不是東邊,這極難得。

可看到最後,只覺得滿篇到了最後,就是赤裸裸的兩個字。

搶功!

這是怕西邊打起來,他這邊沒有什麼功勞?

這是覺得自己繪圖拓碑之功,被西邊的戰功掩蓋了?

朝廷的戰略已定,這劉鈺腦子還算清醒,沒有未經請示就這麼幹,可就算請示了這麼幹對於朝廷的整個戰略也是有害的。

打下來,的確可以分一點西邊的壓力。

劉鈺手裡就有個三百多人,按奏摺上說,準備靠那些朝貢的土著幫忙一起打,這算怎麼回事?

可萬一打不下來呢?

人這麼少,打下來的可能性只怕不大。

萬一久攻不下,一則折損銳氣,二則……

一旦羅剎人自北邊調兵南下,打退了劉鈺,順勢而下攻取翰朵裡衛,沿江而上攻擊吉林、切斷了大軍的後勤糧道嫩江松花江怎麼辦?

贏了意義不大。

輸了則可能對整個戰局產生極大的影響。

這不是胡鬧是什麼?

這一次調集兵力,西攻東守,這是既定策略。

抽調精兵,加入西邊的野戰集團,松花江流域所剩的人本就不多。

固守還行,可出兵反擊,就很容易被羅剎人抓住空子。

凡戰,必要未慮勝、先慮敗。

劉鈺的奏摺最後,滿篇都是攻取的好處,卻絲毫沒提萬一失敗被羅剎反擊切斷松花江的害處。

年輕人要有銳氣,要有爭功之心,否則暮氣沉沉如老人,那也叫不得年輕人。

可銳氣不是用在這種地方的,銳氣也要爲大局讓步。

“把那個送奏摺的人帶過來!朕要問問。”

吩咐下去,很快,被劉鈺派來送奏摺的人就被帶到了皇帝面前。

只看了一眼,李淦有些心軟了。

眼前這個士兵約莫也就二十歲出頭,既是能選入跟着劉鈺去永寧寺,那都是去過戰場的。

將近一年的征途,這個士兵的臉黑乎乎的,頭髮亂蓬蓬的,小小年紀滿臉都是沒法剃掉的鬍子。

衣服更是油脂麻花,看上去如同京城街頭的乞丐,扎束的頭髮像是枯草,腰間纏了一條用獸皮做的皮帶。

隔着很遠,就能聞到一股常年不洗澡的那種彷彿羊肉悶餿了的味道。

看看這個士兵,大約也能想到劉鈺是個什麼情況了。

這一路都沒有驛站,也沒有後勤補給,估計馬都已經殺的差不多了。

上一次問了一下,李淦知道劉鈺在學李將軍,與士兵同食,並無殊異。只是上一次詢問棱堡之事,那個士兵提前洗了澡換了衣服,這一次的士兵就保持了原來的生態。

跟在李淦身邊的太監覺得這味兒有些反胃,可看着皇帝也沒有捂鼻子,只好強忍着。

“起來吧。朕問問你,劉鈺如今大約在哪?”

“回陛下,劉大人如今應該已過了烏蘇里江。大人差我回來的時候,正在和幾個長髮女真的首領見面。”

長髮女真,就是不剃金錢鼠尾的赫哲人。明末時候,後金對他們的控制也很有限,因此在被抓到八旗裡去之前都是披髮的。

這些區別李淦還分得清,沉吟片刻,問道:“跟隨劉鈺一起的朝貢諸部,能有多少人?”

“約莫二三百。”

“劉鈺說在永寧寺奪了羅剎人三門炮,那炮有多大?”

“皆小炮。一人多長,彈不過二三斤。”

聽到這,李淦疑惑了。

劉鈺的第一封奏摺寫的很清楚,可以說朝中沒有人比他更瞭解棱堡難攻。

就靠這點人、就靠着三門破炮,劉鈺憑什麼敢說嘗試着攻取一下羅剎的堡壘?

那羅剎堡壘的圖,李淦也見到了。問了問朝中懂西洋圉守之法的人,也都認爲那個城堡修的很好,畢竟從明末到現在已然八十年,不斷加修,早已不是明末時候的簡易模樣。

就憑這點力量,劉鈺憑什麼敢說這話?就算另有辦法,僅靠這點人可是不夠的。

一瞬間,李淦一下子想到了劉鈺上一封奏摺中看似無意提及的一件事。

“那個翰朵裡衛城的年輕人,就是奪炮的那個,叫……叫……”

這樣的小人物,爹又不是公爵,不過是個折衝都尉,皇帝自是記不住。

“回陛下。杜鋒。”

“對,杜鋒。他與劉鈺關係如何?”

“此人亦懂西學,劉大人對其極爲愛護。”士兵說得到,語氣略有些酸,當日奪炮的事,事後看來,誰都能幹,可是劉鈺卻把這功給了那人。

“嗯……呵。”

啞然失笑。

這樣一來,李淦就全明白了,明白劉鈺所依仗的兵力到底是什麼了。

膽子大一些,對自己的本事自信一些,五六百再加上翰朵裡衛城的幾百兵,或許真有膽子去試一試攻下羅剎人的堡壘搶個大功。

若不然,就算有天大的本事,數百人駐守的堡壘,就靠那幾百人、三門小炮,縱然韓白復生,恐也無能爲力。

至於那個杜鋒,就因爲懂西學就極爲愛護?

恐怕不是吧?只怕極爲愛護的原因,是那個杜鋒有個折衝都尉的爹,這纔是愛護的緣由。

只怕當日劉鈺潛入羅剎堡壘的時候,便已生出了這般的想法。

拿着把柄,逼其老子和他一起幹。

這點小伎倆,在年輕人裡也算是有點手段了。

可經歷過太子之爭、看朝堂諸位大人表演了八年的李淦看來,這就像是禿頭上的蝨子,簡直淺白的可笑。

“倒是有趣兒。”

自顧自地嘀咕了一句,微微一笑,回到了行營帳內。

提起筆,李淦沒有嚴明申斥劉鈺的大膽想法,也沒有強迫劉鈺立刻返回不要留在那胡鬧,而是寫了兩封奇怪的旨意。

第一封是給翰朵裡城的折衝都尉的。

話很簡單,就一句話。

“自古罰罪,論跡不論心。邊軍巡邊,其有罪乎?”

第二封是給劉鈺的,話同樣簡單,也是就一句話,用的是當年太宗說過的一句話。

“身後有餘忘縮手、待到無路想回頭。”

前線戰事瞬息萬變,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常有的事。李淦覺得,若是有這兩句話,劉鈺還能繼續去幹,那是他的本事。

若能幹成了,當然好,可以吸引羅剎人的注意力去往東邊。

北邊第一戰馬上就要開打了,談判的底線是底線,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具體能談成什麼樣、比底線高出多少,還要看打成什麼樣。

劉鈺說那座堡壘裡來個個精通營造的羅剎將軍,真要是修成了堅固的要塞,在談判之下若是拿不下來,這就要成爲羅剎人手裡的籌碼。

之所以李淦覺得劉鈺有些胡鬧,還是因爲先慮敗後慮勝。

再者他也確實不相信劉鈺有辦法靠那點人、連炮都沒有就拿下羅剎人的堡壘。

萬一到時候久攻不下,北邊的羅剎人支援,到時候前後掩殺,借勢直撲嫩江、松花江匯合處,威脅糧道,那可就是對大局極爲不利。

新順開國最難的一戰,就是當年的荊州之戰。

太宗李過之後無數次說起那一戰:如果當時太信任何騰蛟、沒有設伏陣斬勒克德渾,如果大軍在荊州城下久攻不下,勒克德渾忽然從背後殺出,那麼這天下怕是要剃髮易服了。

這故事李淦自小聽了不知道多少次,對於這種“久攻不下、援兵殺出反擊”的戰事,最爲緊張。

只是他遠隔千里,不能知道前線的具體情況,萬一劉鈺真有什麼辦法可以攻下呢?

那對日後談判也確實大有用處,尤其是在知道羅剎人有意加固堡壘的前提下。

所以他也沒有把話說絕,而是用了這麼一個模棱兩可的旨意。

要麼,劉鈺真有通天的本事,就靠手底下那三百多人加上二三百要來朝貢的部落民幹成。

那也不影響翰朵裡衛城的防衛。成了最好,敗了無傷大雅。

要麼,劉鈺的辦法,足夠讓翰朵裡的那個折衝都尉覺得有搞頭。

不是因爲兒子被人拿捏着必須幹,而是有功在眼前自己真的願意幹。這兩者截然不同,李淦相信一個老邊將會有自己的判斷,至少比自己坐在數千裡外看的清楚。

寫了這兩句話,應該足夠了。

(本章完)

第1056章 不可能名正言順第125章 紅裝武裝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206章 狠話第94章 八股策論實學和沒錢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395章 樞密院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807章 閹黨(上)第29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325章 迎天使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536章 爲什麼是錫蘭(下)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126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一)第1089章 工業革命(二)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445章 諸藩給幕府的臺階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1404章 遷徙路(七)第591章 不如歸去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1456章 最終的鬧劇(三)第1237章 三戰定印度(四)第1164章 備戰(三)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29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508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六)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693章 宗教外交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622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866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二)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1040章 大獲成功(五)第238章 敲定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第1373章 裡病外治(九)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104章 浩然正氣第1025章 割裂(三)第1320章 施加神聖性(下)第1044章 新危機(下)第1067章 惡龍殘影(二)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587章 不平等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916章 南洋大開發(十一)第886章 恐嚇第23章 扎心的話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1118章 消亡在即第708章 海戰(六)第355章 對罵第819章 大事成矣(六)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31章 收心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1131章 新的天下(下)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127章 必拿下第368章 我是誰第590章 借頭一用,以平民怨第176章 十三張第317章 琉球啊琉球第1446章 三山合一(上)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1280章 死與復仇(一)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1439章 分歧(五)第972章 割袍(下)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991章 煙幕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708章 海戰(六)第1117章 傳承第249章 暫借第580章 同樣的荷蘭人,不同的態度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713章 活路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742章 巴達維亞新政(三)
第1056章 不可能名正言順第125章 紅裝武裝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206章 狠話第94章 八股策論實學和沒錢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395章 樞密院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807章 閹黨(上)第29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325章 迎天使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536章 爲什麼是錫蘭(下)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126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一)第1089章 工業革命(二)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445章 諸藩給幕府的臺階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1404章 遷徙路(七)第591章 不如歸去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1456章 最終的鬧劇(三)第1237章 三戰定印度(四)第1164章 備戰(三)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29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508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六)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693章 宗教外交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622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866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二)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1040章 大獲成功(五)第238章 敲定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第1373章 裡病外治(九)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104章 浩然正氣第1025章 割裂(三)第1320章 施加神聖性(下)第1044章 新危機(下)第1067章 惡龍殘影(二)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587章 不平等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916章 南洋大開發(十一)第886章 恐嚇第23章 扎心的話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1118章 消亡在即第708章 海戰(六)第355章 對罵第819章 大事成矣(六)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31章 收心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1131章 新的天下(下)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127章 必拿下第368章 我是誰第590章 借頭一用,以平民怨第176章 十三張第317章 琉球啊琉球第1446章 三山合一(上)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1280章 死與復仇(一)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1439章 分歧(五)第972章 割袍(下)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991章 煙幕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708章 海戰(六)第1117章 傳承第249章 暫借第580章 同樣的荷蘭人,不同的態度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713章 活路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742章 巴達維亞新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