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

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

海灣的碼頭上,一艘大船正在通過小艇往岸上運人。

這艘船很大,一眼便知,這應該是由戰艦改造的商船。

實際上,的確如此,這原本是一艘英國戰船,戰爭結束後,低價售賣,大順買了一批。

雖然,從產業發展的長遠角度看,這船壓根就不應該買。

如果不買,大順已經取得了一戰的勝利,整個好望角以東的貿易、扶桑金礦的開發,都需要大量的船隻,這必然會催動大順的造船業一波新的發展。

但,戰後,大順依舊還是買了不少英國的軍艦。

因爲,大順朝堂內的很多人,都不免生出“自己已經老了”的心態。

或許是出於對將來的不確定。

或許是出於對未來未知的恐懼。

亦或許,是出於內心的悲觀,或者對後輩的不信任。

總之,這些生出來“自己已經老了”心態的人,促成了這一次的交易,一次性購買了大量的廉價船隻。

這些軍艦買的時候,自然就不帶大炮。但是畢竟是軍艦,底子好、用料足,稍加改造,就可以用作商船貿易。

大量的戰艦在改造後,迅速投入到急速發展的貿易中來。

這艘運人的船,正是這件事的產物。

好在,大順的航海術發展的不錯、導航術水平也大爲提升,以及對壞血病的認識,都使得死亡率大爲降低。

靠着經典的馬尼拉大帆船的洋流信風航線,從威海或者膠東起航,抵達日本,藉着洋流一路奔到這邊。

即便出現暴風,也不必過於恐慌。只要沒有沉沒,依靠六分儀和航海年曆,就能知道自己在哪、附近哪有可以補給的島嶼、距離目的地還有多遠。

這艘船此次航行,十分順利,並未遇到什麼意外。水手們忙完這一波,就可以在這裡休息一段時間,回程比來簡單的多,只需要兩個月就能抵達,而來則需要五六個月。

回去的時候,之前他們基本是空船。

因爲運黃金的船,輪不到他們。朝廷這邊有專門組織的正規艦隊,運送黃金,既要防止海盜、也要防止有人開船跑路。

而這些運人的船,到了這裡,最多也就是水手自己偷偷攜帶一點茶葉布匹什麼的,作爲水手噸位福利,在這裡偷偷售賣。

之前回去的時候,確實沒什麼可以裝載的。

但這一次,他們回去的路線,不再和以前相同。

這也算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終結的一個副產物:大順和西班牙之間的談判,終於達成了南美西海岸的硝石鳥糞石貿易的溝通和投資談判,代價是20年後,大順將徹底歸還直布羅陀給西班牙、並且承認西班牙對呂宋的統治。

超過16000名大順這邊的天主教徒,以類似“苦力勞工”的形式,被輸送到了南美,進行礦業開採。

也算是大順的資本第一次以金融資本投資的方式,在國外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條“外資”鐵路,用於運送硝石和鳥糞石。

而大順本土這些年的發展,也讓一些沿海地區,有了對化學肥料的需求。

不管是蘇北的棉業區、山東東部的花生和菸草種植區,都能消費的起這種肥料、並且願意使用這種肥料、且這些肥料確實能夠增加土地產出。

山東中東部的發展,帶來的普遍場景,就是小農經濟的快速兩極分化。

貸款、借貸、種煙、賠本、破產、賣地、兼併,這一套組合動作,極大地縮短了山東中東部的土地兼併週期。

破產自殺、賣妻鬻子、貸款買豆餅結果賣煙的時候壓價不得不把自家僅存的土地還債的悲慘故事,每一天都在上演。

往好了說,這爲淄博地區的鐵礦、煤礦;東北的大豆種植園;蝦夷的水稻小麥種植園等,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勞動力,促進了大順沿海地區的資本主義發展。

同時,也通過這種土地兼併,促進了硝石、鳥糞石、豆餅等肥料的使用量。

一些兼併成功的地主開始轉型,進行經濟作物種植,如花生、菸草等。而他們也有一定的資本,不需要借貸,就可以購買這些肥料。

好在山東中東部的道路已經修好、又方便實在不行闖關東跑路、或者去蝦夷那做農場僱工、以及工商業逐步發展,總的來說還算可控——雖然幾乎每天都有諸如自殺和賣妻鬻子之類的事,但沒有發生大規模農民起義,大抵此時就可謂之可控了。

蘇南、蘇北、膠東、遼寧,這幾處交通物流在海運時代最方便的地區,最險被捲入資本主義體系的地區,也率先在農業上實現了“化學肥料”的應用。

雖然很無奈,但這就是現實。

佃農連個牲口都沒有,連糞肥都不足,怎麼可能有餘錢去購買肥料,哪怕明知道肥料的效果顯著。

而自耕農……種糧食買這種肥料,顯然也不現實。

種植經濟作物……這麼說吧,商人、放貸者、菸草花生收購商,有至少九種方法讓他們破產。

而大順又不敢全面推廣青苗法,道理很簡單:小農破產率太高,真借出去了,難道朝廷真的去收地、扒房子、抓人?

大順就這麼個情況。

你借高利貸,被人逼死,在大衆看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因爲自唐末以來,私有制已經深入人心,由此產生的法權和意識,根深蒂固。

但朝廷放貸,真要是收債的時候,扒房子收地,那就離起義不遠了。

於是,靠着這種小農經濟的快速兩極分化、資本入場、天然化肥使用使得分化更快的行爲,南美的鳥糞石和硝石產業,也發展起來了。

而大順往北美運人的船,也終於找到了不空着回程的一條貿易線,這也極大地降低了運人的成本。

因爲過去回去是空船回去,運費就得攤在每個人的身上;而現在,回去可以裝載硝石和鳥糞石,那麼就可以接受更低的報價來運人。

而即便這樣,大順這一次移民的監管,依舊是非常嚴格的,官方管控到了方方面面,也製造了不少的不滿情緒。

因爲大順並不缺人,甚至可以說,一點都不缺願意把自己賣出去,去扶桑挖金子、最後拿土地的人。

真要是資本隨意來,對挖金子的泡沫公司而言,就算說,不運日本人和朝鮮奴婢。

那麼,大順沿海地區想找單身的、沒爹沒媽的、沒老婆孩子的人,去扶桑挖金子,難道會缺人嗎?

顯然,不缺。

連去南洋都能接受,怎麼可能不接受去溫帶的扶桑?

而現在的官商矛盾,也就出現了。

官方,或者說劉鈺這邊,是希望仁義一點,把黃河無人區的人,都優先運過去。

而這些人,不經“自由”地篩選,很多人是有老婆、孩子、爹媽的。

運人,這些老婆、孩子、爹媽什麼的,也得運過去,這就大大地增加了公司的用人成本。

畢竟,最大的成本,還是船票。

塞進去了老婆,就少塞一個青壯男性勞動力,你總不可能讓女人去井裡挖金子,那完全不現實。

商方,主要就是泡沫金礦公司這邊,則希望利潤更多。

他們表示,大義他們懂,道理他們也講,可朝廷終究是管得太多了。既說擔心移過去外人,那我們可以接受,不移海島人、不移檀香山人、不移天主教徒、不移日本人朝鮮人……

這些就算服從大義了。

可爲啥還非得花大成本,非得移黃河無人區的人?

本來,一個活,1000個人幹,在大順沿海、或者找人販子掮客包身工,隨隨便便弄1000個無牽無掛的、青壯的、沒老婆孩子甚至父母的勞動力,就花1000個人錢。

現在,這1000個人,卻可能得花2000個人的錢。哪怕是個孩子呢,在船上不也佔地方嗎?就算說開到海里給扔船外面餵魚,可這不是開船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人數了,再扔也沒意義了啊。

這種矛盾,也是促使大順的西海岸金礦,不能搞歷史上的“浪漫”的無政府的自由挖礦政策的原因。

而這種官、商之間的矛盾,實際上,也就是此時歐洲、亞洲、北美等地的新興階級、或者明確點的布爾喬亞階層,希望奪權的原因。某種程度上,在一些地方,大順朝廷,已經成爲阻礙資產階級獲得利潤的障礙。

(本章完)

第693章 宗教外交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57章 開戰第127章 必拿下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457章 刻舟求劍(上)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367章 平平無奇第316章 結善緣第1467章 最後的鬧劇(十四)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739章 恩不能久第59章 四兄弟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362章 治標治本二選一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1028章 割裂(六)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33章 邊軍第1123章 鄉約村社(四)第531章 兩頭下注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572章 藍狗子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93章 破題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1100章 工業革命(十三)第1028章 割裂(六)第1097章 工業革命(十)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932章 覺醒(四)第808章 閹黨(中)第970章 給錢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278章 不要做夢第8章 罵人揭短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5章 落後第151章 資敵以糧第249章 暫借第586章 中轉港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1253章 復辟的代價(下)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下)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349章 死國矣第246章 探險隊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1475章 臨別告誡(一)第885章 縣令第1107章 上國心態(一)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475章 守土官長第1197章 木牛流馬(四)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161章 全家死絕優先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1241章 三戰定印度(八)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667章 分贓大會(四)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849章 威望(下)第1009章 親不親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1112章 上國心態(六)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1224章 開戰(三)第367章 平平無奇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上)第584章 都是生意(下)第972章 割袍(下)第1429章 王謝燕,百姓家(中)
第693章 宗教外交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57章 開戰第127章 必拿下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457章 刻舟求劍(上)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367章 平平無奇第316章 結善緣第1467章 最後的鬧劇(十四)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739章 恩不能久第59章 四兄弟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362章 治標治本二選一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1028章 割裂(六)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33章 邊軍第1123章 鄉約村社(四)第531章 兩頭下注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572章 藍狗子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93章 破題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1100章 工業革命(十三)第1028章 割裂(六)第1097章 工業革命(十)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932章 覺醒(四)第808章 閹黨(中)第970章 給錢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278章 不要做夢第8章 罵人揭短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5章 落後第151章 資敵以糧第249章 暫借第586章 中轉港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1253章 復辟的代價(下)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下)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349章 死國矣第246章 探險隊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1475章 臨別告誡(一)第885章 縣令第1107章 上國心態(一)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475章 守土官長第1197章 木牛流馬(四)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161章 全家死絕優先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1241章 三戰定印度(八)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667章 分贓大會(四)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849章 威望(下)第1009章 親不親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1112章 上國心態(六)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1224章 開戰(三)第367章 平平無奇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上)第584章 都是生意(下)第972章 割袍(下)第1429章 王謝燕,百姓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