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閹黨(中)

第808章 閹黨(中)

這些聽起來完全就是扯犢子的讖緯之言,劉鈺當然不信。田貞儀若是信,兩人也根本不可能如此這般舉案齊眉。

只是,他們自己不信,甚至可能朝中也沒人信。

但是,要像是前朝那般搞穿鑿附會、捕風捉影,搞個什麼點將錄之類的,大有可能。

而且“閹”之一字,本就不是什麼好字。人家到時候就往自己這些人頭上扣這麼個大帽子,就憑那些人讀書之多,還不簡單?

最起碼,對外一說,這羣人是閹黨,一開始可能只是儒林之中講個笑話侮辱一下,可時間一久,怕這笑話就成了代號,頂着這麼個名號那也着實不好聽。

田貞儀說完這赤後、毛獸、白虎之類的讖緯之語,又道:“除此讖緯之外,夏政還有特點。”

“定府官,明名分,而審責於羣臣有司:如今海軍、陸軍之軍改;參謀部樞密院之建立,便應了此舉。”

“主夏政而用兵者,講究的是‘至善不戰,其次一之。大勝者積衆’。自三哥哥練兵以來,用兵之法,皆爲夏政之風。”

“至善不戰、其次一之。所說的,就是謀而後定,最好是不戰而勝,其次就是一戰解決。”

“平準噶爾之叛,孤軍深入誘敵包圍,阿爾泰山北麓一戰而勝。”

“伐倭國之僭越,海軍不戰而勝,交兵不多,使得千秋僭越者一朝稱臣,亦可謂至善不戰。”

“下南洋、謀西夷,更是練兵十餘載,以木馬計奪錫蘭、趁歐羅巴大亂攻荷蘭、着羅剎國內訌謀西夷事。此皆至善不戰之術。”

劉鈺笑道:“這不是好事嗎?”

田貞儀搖頭道:“但是,然而,不過……這後面還有一句話呢。”

她頓了頓,在剛剛說完了一大堆的看似誇獎的稱讚之後,說出了“但是、然而、不過”的後面。

“然……以春令而行夏政。”

“數戰則士疲。”

“數勝則君驕。”

“驕君使疲民。”

“如此,國危矣!”

“以春令行夏政,所謂‘閹’者,便是這個意思。”

劉鈺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想了一下朝中那羣人的水平,搞這種事,比起田貞儀定然是不說是隻高不低吧,但既田貞儀都能想到“閹黨”這個名頭,那些人真要是想要使壞,焉能想不出來?

這叫污名化。

閹黨之前便已有之,天下都知道,這不是什麼好話。到時候,捕風捉影地搞出一個閹黨名錄,穿鑿附會,安上這麼一個污名,時間久了,衆人默認,着實難說。

先給人扣個帽子,尤其是這個帽子本身就是個污名化的帽子,這向來都是朝中爭鬥常用的手段。

朋黨如此、閹黨如此、東林……這就屬於是後世污名化後,再把這帽子到處扣。而現在,閹黨這名頭,省了後世污名化的過程,早就污穢不堪了。

田貞儀見劉鈺在那皺眉有所思,又道:“至於剩下兩條,我也不必細說。”

“自唐設市舶司以來,再到三寶太監下西洋。市舶、海軍、下西洋事,多以宦官領。”

“《通鑑》曰:唐置市舶使於廣州,以收商舶之利,時以宦者爲之。自三皇五帝以來,這市舶之事,起始可知的第一人,便是唐之宦官韋謀。”

“本朝自比李唐,又興市舶海關。及至於明,三寶太監下西洋,更是將市舶、海關、海軍等,與宦官閹人綁定了。”

“此其二也。”

“至於其三……”

“宦官閹人者,天下之邊緣人也。被哂於儒林、不容於陰陽。”

“三哥哥與新學出身衆人,或談幾何天文、或談洋流海圖、或談貿易工商、或談資本市場,亦與天下正學所不同。”

“宦官閹人者,以其身體而邊緣;新學海軍者,以其學問而邊緣。”

“究其根本,恰可相似,謂之與宦官閹人一般不容於世、邊緣於士,當可比擬。”

“此三論,污爲‘閹黨’,足以。”

說罷,田貞儀忍不住笑道:“況且呢,皇帝又說荀卿之四臣之論叫你們不要學,那不是要讓你們做閹黨,又是什麼呢?”

“陛下既說,荀卿所謂的四種社稷之臣,都不要做;又盛讚米子明之‘內外有別’之說,其中深意,三哥哥可想到了?”

“內外有別,不是在贊米子明的南洋政策,其實另有所指——內外有別,你們不要想着當外臣,而是做皇家的家臣,此內外之別也。”

“前朝遺民黃宗羲曾言前朝宦官之禍,曰:今夫宰相六部,朝政所自出也,而本章之批答,先有口傳,後有票擬。天下之財賦,先內庫而後太倉,天下之刑獄,先東廠而後法司,其它無不皆然。”

“本朝以史爲鑑,與天下之內,斷不會行太監干政之事。”

“但於天下之外,分清楚內外之別……呵,三哥哥,我且問你:”

“這南洋、貿易之利……是歸內庫呢?還是太倉?”

“這南洋、東洋之政……是歸六政府呢?還是歸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看似權大卻沒有制度化的機構?”

“這海軍、南洋的征戰……是先由六政府、天佑殿廷議了呢?還是皇帝小圈子做出決斷,以內帑、貿易公司爲後勤,便出征了呢?”

“這新學、實學出身的人……可有資格選官爲內地州縣?可有資格與科舉殿試大臣並列?”

“凡此種種,說你們是‘臣’,這怎麼能對呢?你們不是天下的臣,而是皇家的家臣。皇家家臣,與天下之臣,是有區別的。這便是‘內外之別’。”

“而皇帝家臣,自古以來,難道不都是太監、宦官充斥嗎?你們做着自古以來與宦官、太監等一樣的事;行事風格與宦官、太監也是一樣;不入朝堂、無有常設;所有權力,皆出於君恩私寵。”

“除了身體和宦官太監不同,剩下的,又有什麼區別呢?”

“皇帝是要他們做皇家的家臣、家奴。不希望他們做真正的大臣。”

“皇帝希望他們知道‘內外之別’,有些事,根本不該是那些人該管的。”

“所以皇帝言荀卿之《臣道》,又言社稷之四臣不可學,更說內外之別爲上善之言,便是再說這個意思。”

“只是,這話不好聽,皇帝不便說,便讓三哥哥來說。”

劉鈺皺眉道:“內外之別?”

田貞儀點點頭,補充道:“天下事,天下臣來做。天下臣,有道統。”

“本朝自改太祖‘均田免糧’之策,而行‘保天下’之名,便因着‘道統’二字。”

“三哥哥可明白,何謂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天下,在於道統。”

“你們的‘道統’,不可用、不能用;但你們的能力很強,可以用、必須用。”

“宦官閹人,歷來有能力的比比皆是,但有術而無道。皇帝用其術、用其能,又爲家臣、家奴,便可避開道統之爭。”

“朝中的事,要講道統,要正道。內臣的事,不需要講道統,講正道。而且,內臣也講不了天下的道統正道。”

“所謂內外之別,便是說,日後南洋、工商、貿易等事,不歸天下事內。不歸六政府、不歸天佑殿,只是皇傢俬事。海軍是皇家海軍、貿易是皇家壟斷之貿易、南洋是皇家之南洋。”

“天下的事,仍行春令之政,不變、寬容、妥協。天下外的事,爭雄於西夷、奪利於南洋,所得之利,皇帝可以以私人補貼國庫;反過來,爭雄西夷、奪利南洋之輩,皆爲內臣,不入朝堂,只是皇帝私屬。”

“宦官不得干政、不得品評朝廷政策。讓你幹啥,你就幹啥;不讓你幹啥,你也別大呼政策不對……既非天下之臣,便無資格論天下之政。”

“日後海外之事,爲皇傢俬事,非天下事;既爲皇家家臣,皇家要幹,就幹;要不幹,就不幹。”

田貞儀這麼一說,劉鈺一下子就明白過來了。他一直以來都隱約覺得好像確實有這麼一種趨勢,甚至可以說從他練兵開始,就是類似這種趨勢。

好處是,不用扯那麼多的淡,皇帝支持,事就能做成。但壞處也多得是,不用扯那麼多的淡的另一面,就是不是正兒八經的大臣。

念及於此,劉鈺苦笑道:“看來皇帝巴不得我們都是真太監呢。”

田貞儀搖頭道:“這倒不是。真太監,反而不好。”

“船山先生言:宦寺之惡,甚於士人,只因其無廉隅之借,子孫之慮耳,故憫不怕死。”

“真正的宦官,沒有什麼道德的約束、沒有子孫家人的顧慮,所以做起壞事來,也根本不怕死。”

“海軍衆人,既有道德約束,又有子孫、家人的顧慮,做起事來,多有顧及。”

“因着學問爲士紳之哂,邊緣於世,是天下的邊緣人。其實與宦官太監無異,卻又沒有宦官太監不考慮家人子孫、做事只需要考慮自己的不可控。是以真太監,反而不好。”

“如今這種局面,是最好的。但是,還需要一人點破他們的身份,告訴他們,別以朝廷大臣自居,內外有別,不過皇帝之家臣爾。”

“這裡面,看似做的最好的,恰是三哥哥你。”

說到這,田貞儀再度掩口輕笑,這話聽起來像是奚落自己丈夫“有做太監的天賦”似的。

劉鈺看着掩口輕笑的田貞儀,無奈道:“我可沒這天賦,怎麼就做的最好了?再說了,這事兒我怎麼說?”

“這些話,咱倆之間說說就罷了。難不成,真的去和他們說,讓他們擺正自己的身份,學會當內臣?這性子烈一點的,誰肯受這番侮辱?皇帝肯定是想讓我把話說明白,但絕對不想我說的這麼直接,而且如此侮辱。”

田貞儀道:“此事,陛下既說荀卿之《臣道》,還需從荀卿之《臣道》中解答。”

“陛下說起那社稷之四臣,輔、拂二種,那是絕對不可以的。雖然荀卿多贊,但皇帝必忌諱。發動百官逼皇帝、違背皇帝旨意只要把事辦成,這都是皇帝所不容的。”

“而諫臣,皇帝說箕子事,提及‘帝出乎震’、‘反客爲主’二詞。三哥哥也自思之,跑去殖民地施行心中的大道,將來反客爲主,是否有這種可能?”

“甚至於就算是宦官,三哥哥難道忘了漢時宦人中行說‘必我也,爲漢患者’之語乎?”

“但此四種社稷之臣中,皇帝唯一說的不甚擔憂的,就是‘錚臣’。最多也就是感嘆下,三閭大夫死了,於國無益;伍子胥自刎,吳國亦亡。但可沒有擔心他們有‘錚、輔、拂’之禍。”

(本章完)

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54章 全員賭棍第1077章 爭功(二)第1032章 推廣蒸汽機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第751章 表演戰(一)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決於腦袋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1278章 夷丁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1039章 大獲成功(四)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440章 嘉靖年間的古董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580章 同樣的荷蘭人,不同的態度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525章 不敢殺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102章 見人說人話第1510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八)第1488章 終章 九三年(六)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201章 七擒七縱亦不懼第883章 無用功第602章 帝國末期都這樣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第1081章 爭功(六)第849章 威望(下)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上)第1291章 死與復仇(十二)第991章 煙幕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787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四)第270章 先驅者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1261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七)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1456章 最終的鬧劇(三)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691章 棱堡時代的終結 會戰時代的開啓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586章 中轉港第737章 機遇(下)第1434章 “太空歌劇”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408章 出租奴婢第1455章 最終的鬧劇(二)第90章 十年功,百年功第883章 無用功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86章 外交訛詐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21章 紙上談兵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784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一)第965章 扣帽第398章 主心骨第1059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三)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277章 屬性相剋(下)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70章 不明碼標價的交易第252章 特許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1347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七)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152章 入倭第970章 給錢第39章 心思不純第1364章 國富論(七)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874章 從長計議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1241章 三戰定印度(八)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
第344章 商人招恨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54章 全員賭棍第1077章 爭功(二)第1032章 推廣蒸汽機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第751章 表演戰(一)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決於腦袋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1278章 夷丁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1039章 大獲成功(四)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440章 嘉靖年間的古董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580章 同樣的荷蘭人,不同的態度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525章 不敢殺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102章 見人說人話第1510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八)第1488章 終章 九三年(六)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201章 七擒七縱亦不懼第883章 無用功第602章 帝國末期都這樣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第1081章 爭功(六)第849章 威望(下)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上)第1291章 死與復仇(十二)第991章 煙幕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787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四)第270章 先驅者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1261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七)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1456章 最終的鬧劇(三)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691章 棱堡時代的終結 會戰時代的開啓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586章 中轉港第737章 機遇(下)第1434章 “太空歌劇”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408章 出租奴婢第1455章 最終的鬧劇(二)第90章 十年功,百年功第883章 無用功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86章 外交訛詐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21章 紙上談兵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784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一)第965章 扣帽第398章 主心骨第1059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三)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277章 屬性相剋(下)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70章 不明碼標價的交易第252章 特許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1347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七)第1492章 終章 九三年(十)第152章 入倭第970章 給錢第39章 心思不純第1364章 國富論(七)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874章 從長計議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1241章 三戰定印度(八)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