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考察

第139章 考察

有的人可能買得起一身好衣裳,但卻未必買得起一匹好馬。

尤其是劉鈺牽着的那匹馬,肩膀極高,明顯的上等馬,膘肥體壯。

後面跟着的幾個人也都是一臉驕橫之色,雖然都穿的百姓衣服,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也算是一項成年人的基本技能。

劉鈺唱了個喏,想着那個隨機挑選的幾個落榜生的名字,問道:“敢問陳青海可是這裡的人?”

這名起的很有時代特色,應該是當爹的剛打完了青海,給兒子取了這麼這麼一個名字。

算算時間,也差不多,應該就是劉鈺出生時候收復青海的那一戰。

這個陳青海就是個落榜生。

幾何測繪等學問還是不錯的,但是別的差了點,競爭太激烈,就那麼些名額,故而沒有機會入武德宮。

營學又沒有“復讀”的機會,考不上就是考不上了,爲了防止有人鑽空子,還有硬性的年齡規定。

能夠讀到營學上舍,那也算是人才了。

果然,這個人在村社裡還是很有名氣的,劉鈺一問,那人便指着遠處的一間房子道:“往北走第五家,門口沒貼對聯、有棵柿子樹的那家。諸位這是?”

聽着劉鈺等人帶着陝西味兒的京城音,這人更不敢小覷。

“哦,沒事,就是來看看。多謝了。”

拱了拱手,幾個人也不管村社裡的人指指點點在後議論,來到了指點的那間房子。

裡面的柿子樹上掛着紅果,像是一盞盞燈籠。街道外的路口處,還有燒過紙錢的灰燼,門口上也沒貼對聯。

門虛掩着,院子裡有一條大狗。

敲了敲門環,裡面立刻傳來了一陣犬吠,汪汪狂叫給主人報訊。

很快,裡面先傳來一聲叫喊。

“別叫了!黑子,進窩,老實點。”

然後一個健壯的年輕人走了出來,看到劉鈺等人後一怔,拱手問道:“諸位是找誰?”

劉鈺也拱了拱手。

“京城來的,敢問可是陳青海?”

一聽是京城來的,陳青海心中狂喜,暗道:“難不成是有人作弊,輪次輪到了我入武德宮?”

他也不好直接問,趕忙道:“我便是了,諸位請進,請進。”

打開門,又衝着忠心的黑狗罵了兩聲,迎着劉鈺等人進了屋。

屋子還算寬敞,陳青海喊了一聲,一個同樣是十七八歲的女人從裡面走出來。

也沒有太多羞澀,衝着劉鈺等人道了個萬福,趕忙把一張小桌收拾了出來,拿了一個罐子就去外面燒水。

隔壁屋裡走出來了個看起來五十多歲的老翁,斷了一條手臂,出來問道:“青海啊,誰來了?”

“爹,京城裡來的。”

“哎呦……”

老人一聽,挪着步子進了裡屋,傳來一陣瓶瓶罐罐的當當聲,不多時拿出來了一個小紙包,喊道:“老二家的,把這茶泡上。過年的賞賜,還沒捨得喝呢。”

喊了兩聲,女人在外面應了一聲,老人這才問道:“諸位來,是有啥事啊?”

“哦,沒事,好事。老人家且坐。”

說了兩句閒話,劉鈺衝着饅頭使了個眼色,饅頭便把一張卷子拿了出來。

“家中可有筆?”

陳青海看到了一張卷子,以爲自己猜想的更是對的,連聲道:“有,有。”

趕忙取了出來,劉鈺把卷子發給他,笑道:“有點小事。這張卷子,請你答一答。就半個時辰吧。你答你的,我們陪老人家喝喝茶,一個時辰時間。”

說完,摸出來一個懷錶,看了看時間,也不做聲。

陳青海上了多少年的營學,考試這一套已經是輕車熟路,雖不知道對方的身份,可心頭已有了猜想,此時見了昂貴的懷錶,心裡更是坐實了。

“爹,陪這幾位喝喝茶。”

吩咐完了,趕忙提起筆,看着眼前的這張手寫的卷子,不由有些吃驚。

題目都是些幾何算數的學問,還有些天文常識,難度比武德宮入學考試的難度要稍大一些。

然而這些學問正是他所擅長的,心頭又有了念頭,趕忙提起筆奮筆書寫,心無外物。

正堂裡,劉鈺請斷了手臂的老人做了主位,自己做陪,其餘人都在身後站着。

老人也是軍旅中熬過十幾年的,一看後面站着那幾個人的做派,哪裡還不知道這些人都是行伍裡的?

既又是京城來的,心裡更是隻想着好事。

“老人家貴庚啊?”

“嘿,貴庚談不上。才四十四。當年在西北斷了手,吹了七八年沙子,顯得老。”

“哦,原來是老英雄啊。青海是老二,那老大呢?”

“沒了。老五營的嘛,出了男丁就得想着哪天沒了命。去年沒在了北邊。留了孫子,也都到了入學的年紀,在營學裡上學呢。老大家的在營學裡教那些女娃娃識字。”

老人說到死去的兒子時,語氣似乎很淡定,可掩飾不住那股子悲傷,提到孫子的時候纔算是有了幾分欣慰。

“老三老四還小,也不是讀書的料。這幾年幫着家裡忙一忙,等年紀一到,就得分出去過了。”

劉鈺聽老人說家裡還有老三老四,便問道:“等老三老四長大,這就不能是老五營良家子了吧?”

“是哩,只要我那孫子合了格,這永業田就還是老大家裡的。除了永業田,外面還有些產業,到時候老二老三老四哥仨就分一分。老二入了營學上舍,將來可以去營學裡當個教習,也還有軍籍。老三老四就不成了,就算當兵,那也不是良家子,沒有永業田了。朝廷這些年手裡也沒官田了。”

這軍籍和前朝的軍戶就大不一樣了,雖然多有戰死,但家家都是搶着爭這個軍籍的。

軍籍不用納稅、不用服勞役,子孫又能享受入營學的待遇,運氣好了一飛沖天去禁城裡做個龍禁衛。

就算做不得,能入武德宮,也比考科舉考個舉人簡單不少,人口基數在這擺着。

劉鈺也是好奇,問道:“老人家,這家裡的活,忙得過來嗎?”

“嗨,那有什麼忙不過來的?我斷了手,老大沒在了嫩江,農忙的時候,村裡的小年輕都要來幫忙的。家裡也有大牲口,平日再僱個三兩個長工,哪能忙不過來?我還有個勳,一年還有五兩銀子,過得去,過得去。”

想了想,既有大牲口的話,這田裡的活也確實忙得過來。

只要能生出兒子,拿着良家子的軍籍,至少能保證一個富裕自耕農的生活,而且可以僱長工。

陳青海是老二,他大哥已經戰死,這軍籍無論如何沒他的份兒,除非他大哥的孩子死了……

但只要老頭兒還在,這種事應該不至於發生,逼嫂子跳井殉節再弄死侄子之類的情況,估計老五營裡也不允許……人家女方家裡也是老五營的良家子,是可以直接去保定府敲登聞鼓的。

不過陳青海考入了營學上舍,雖然沒考入武德宮,卻依舊可以保留軍籍。

在營學當個教習,各個村社都有專門的教習田,下一輩還能弄到永業田,朝廷這點地應該還能拿出來。

老三老四就慘了點。

若是早出生了三四十年,官田還多的時候,武藝合格,估計也能混個軍籍良家子的身份。

奈何如今四海無閒田,要麼移民遼東、河套等地;要麼就參軍混軍功,靠勳身混出個良家子的身份;要麼就只能成爲民籍。

永業田是朝廷的,當爹的沒資格分,只能把其餘的家產分一分。

如果老大家的孩子沒了,或者考覈不合格不能入伍,那繼承順位就是老三、老四。老二一旦開始正式做教習,就等於分家了。

和平民百姓的均分繼承法不同,這些老五營的良家子還是貴族頭銜繼承法,主要是繼承軍籍身份,雖然這個貴族的頭銜小到了不能再小,快趕上漢朝時候的“百姓”爵了,但終究是個特殊的身份。

爲了這個軍籍身份,也只能拼命去學去練,最起碼得驗考合格才能繼承軍籍。作爲皇家的基本盤,這個管的還是很嚴的。

劉鈺暗暗記下這些細節的東西,又問道:“老人家,那你有軍籍,您的兒子是都有資格入營學的,是吧?”

“對。我有軍籍,哪怕大兒子承了軍籍,我的兒子還是我的兒子,也是可以入營學的。但我的孫子就不一定了。爹是良家子,兒子便可入營學;爹不是,便不能。孫輩不在其內。”

“入營學……嗯,一年也有些東西吧?”

“營學裡那點東西,不值什麼。幾疊紙、幾尺棉布。主要是能學認認字,算算數,日後不做睜眼瞎。若運氣好了,考入上舍入了武德宮,那纔是正途。”

“女娃也能入學?”

“女娃有女娃的學堂,入不得內舍,只能學些認字,算數。日後生了娃,也好教教娃娃,自小學會認字罷了。女教習教女娃娃,認字、算數,一個月也有個五六錢銀子,三十斤米,能活自己。”

“嗯。那若是家裡外面沒什麼產業,除了永業田也沒別的,兒子又多,又考不上上舍,這怎麼辦?”

“怎麼辦?當兵唄。不是良家子也能當兵啊,一個月也有些銀子,總不至於餓死。若是真快餓死了,那也可以去遼東、蒙古、河套那邊移民。朝廷每年都會派人來問,只是去的人少罷了。但真快到餓死那天,也就只能去了。”

再多問了幾句,壺裡的所謂“好茶”也沒了滋味。

可能是斷了手加上有個最低的一轉勳,每年過年會有一些賞賜,只是這茶葉的品級也是次了點,很可能是被人倒手了。

劉鈺這一次主要是詢問一下老五營良家子的生活細節。

想了想,想要有人爭相報考……

前提得是,待遇要高。

主要是就算是武德宮的落榜生,也有軍籍身份的保證。在村社裡,有教習田,去了劉公島,老婆孩子得跟着……總不能自己上船,讓老婆孩子在家,跟鸕鶿似的把脖子綁上。

“老人家,這如青海,做了營學的教習,有了軍籍,不說各個村社的教習田,那一個月給多少銀子?”

“嗯,做教習,與從孩兒軍等。一個月二兩銀子。年節另有糧米。”

心裡大致算了筆賬,折算下來,這一年下來,至少也得給個四十兩銀子。

少了的話,肯定沒人去。

主要是海軍初興,前途未卜,誰知道這玩意有沒有前途?若無前途,給的又少,那還不如在村社營學裡當教習。

此外還得保證他們的永業田,暫時交給村社其餘人耕種,但是將來還要還回來。

而且還得保證這些人的子女入學、入學的水平還不能低於村社營學。

照着第一批實習軍官加實習士官,三百人收,就得做好一年至少兩萬兩銀子的準備。

日後轉正了,待遇肯定也得提升,不然誰會努力?講情懷,太扯淡。轉正工資得加一倍,做了艦長還得更高。

水手的話……各個營學裡不能進學的,肯定是優質的,最起碼認識些字。

但優質的太貴,大順應該養不起這麼一支高素質的海軍,至少暫時養不起。

劉鈺琢磨了一下,水手還是等着水災旱災,從災民裡抓吧。給個窩窩頭、外加一個月一兩銀子,應該就能抓不少。

(本章完)

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1015章 虎兕出於柙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597章 下西洋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847章 雙贏(下)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411章 出奇第792章 新矛盾(下)第1019章 全都裝傻(下)第862章 好事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64章 笑與悲第966章 前置科技都滿足的順暢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1186章 我殺我自己第716章 歸義軍(下)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1087章 破立之困(四)第827章 海牙慘案(四)第46章 哈士奇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23章 扎心的話第73章 法理問題第819章 大事成矣(六)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1437章 分歧(三)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51章 小小批評第27章 臨行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1167章 備戰(六)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38章 扣個人質第1078章 爭功(三)第983章 決勝千里之外(六)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約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1008章 這就叫鬥爭第594章 生活的希望第1254章 封爵加分項第800章 時代的浪漫(中)第127章 必拿下第1166章 備戰(五)第171章 萌芽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481章 河豚之喻(中)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612章 搶人才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375章 可笑狂言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730章 你死我活第48章 不可抗力第73章 法理問題第245章 垂釣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294章 禮賢下士第1027章 割裂(五)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1026章 割裂(四)第221章 先知第752章 表演戰(二)第248章 鎖鏈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477章 四凶第126章 一言爲知己第445章 諸藩給幕府的臺階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800章 時代的浪漫(中)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99章 酒醉多言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
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1015章 虎兕出於柙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597章 下西洋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847章 雙贏(下)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411章 出奇第792章 新矛盾(下)第1019章 全都裝傻(下)第862章 好事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64章 笑與悲第966章 前置科技都滿足的順暢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1186章 我殺我自己第716章 歸義軍(下)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1087章 破立之困(四)第827章 海牙慘案(四)第46章 哈士奇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23章 扎心的話第73章 法理問題第819章 大事成矣(六)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1437章 分歧(三)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51章 小小批評第27章 臨行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1167章 備戰(六)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38章 扣個人質第1078章 爭功(三)第983章 決勝千里之外(六)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約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1008章 這就叫鬥爭第594章 生活的希望第1254章 封爵加分項第800章 時代的浪漫(中)第127章 必拿下第1166章 備戰(五)第171章 萌芽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481章 河豚之喻(中)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612章 搶人才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375章 可笑狂言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730章 你死我活第48章 不可抗力第73章 法理問題第245章 垂釣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294章 禮賢下士第1027章 割裂(五)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1026章 割裂(四)第221章 先知第752章 表演戰(二)第248章 鎖鏈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477章 四凶第126章 一言爲知己第445章 諸藩給幕府的臺階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800章 時代的浪漫(中)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99章 酒醉多言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