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

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

而這場人血饅頭的悲劇中,天譴之說、天人感應之類的東西,用在歐洲,本身就是無用的。

如果不是啓蒙運動的爆發,這種災難,只會加速宗教的傳播、加大信徒的虔誠。

因爲按照宗教的解釋,難道不是因爲里斯本道德敗壞、開展貿易、唯利是圖、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等等,才導致的災禍嗎?

天災,在矇昧時代,從來都是宗教傳播的溫牀,而不是信仰崩塌的開始,尤其是傳了千餘年的東西,什麼場面沒見過?早有預案。

現在在歐洲到處流傳的“民科”的預測小冊子,則會一方面加速人們對科學和理性的崇拜,雖然科學教或者百科全書教也未必好,但現在肯定是比宗教那一套、天譴那一套、天人感應那一套要進步。

另一方面,則是會立刻加速羅馬教廷的崩解。

因爲,羅馬教廷必須把這本小冊子,視爲異端,視爲邪說。

因爲,此時,牛頓力學,在耶穌會這裡,是禁書,在葡萄牙也是禁書,是嚴禁傳播的。

謠言傳的越快。

羅馬教廷就會以更大的力度,加大對這些謠言的控制。

加大對這些謠言的控制,一旦出事,後果也就可想而知。

現在大順,這一頂此時世界上最沉重、最耀眼的世俗皇冠,已經給各地的君主王權做出的表率:該怎麼管理宗教。

甚至於,連落後的俄國,也已經在改革中,把牧首制給踢開了,政權開始控制教權了。

地震所引爆的啓蒙主義者、對教廷早就不滿的高盧主義和詹森派、在南美洲殖民地問題上眼饞瓜拉尼人貿易區的西班牙、在地震中損失最大的葡萄牙……

是有很大機率,和羅馬教廷做出切割的。

大順開個頭,只要葡萄牙、西班牙跟進退羣,羅馬教廷的瓦解,也就指日可待。

大順這麼搞,是爲了將來在印度、波斯、中東、非洲等貿易區的擴張。宗教越亂越好,越細化越好,披着基督教的皮,搞出一堆奇葩的特色禮儀派,將來的基督教就會像歐盟一樣,人多口雜,無法合力,彼此異端。

你吃無酵餅,我吃苞米麪窩窩、他吃大米飯糰子、他吃椰棗……那就因地制宜地搞唄。

耶穌會當年就是這麼搞,偷走了昊天上帝,修改了禮儀。

現在大順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爲我所用,多立山頭,拆散基督教的天下。

想去除野草,最好的辦法,是種韭菜。否則地在那荒着,早晚要被野草佔滿。

現在大順要做的,就是批量生產特色的韭菜籽、芝麻籽、蒿草籽,到處扔。

大順又不缺這方面的人才,禁教之前的士大夫也是不少的,不如給他們找點活幹。

這事簡單的很。

歷史上,朝鮮國的那羣人,比如權哲身那批人,就是沒有天主教傳教士直接傳授,看了幾本書、參觀了一下組織模式之後,自己就編出來了一整套東西,照樣瞬間擊穿了漢城士大夫圈,入教的一堆。

洪秀全,不也是自學成才嘛。

只要卡住核心區,剩下的,那就隨便了。

第一批專業製造的,不是信徒,就是收錢領工資的。

第二批開始,就會有源源不斷地信仰者了。

反正大片的“信仰荒地”,除了自己家的地外,剩下的與其讓野草佔了,不如種韭菜,畢竟沒有魔改的儒家是溫室的嬌豔花朵,在那種荒地,長不了的。

我得不到,那就讓對手也得不到,噁心別人,就是進攻主義。

至於魔改成什麼樣,那就自有說法。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很多東西,比如組織結構、天帝含義、傳播模式這些東西,當然可以融合一些先秦的東西,使之在外傳播的時候仍具有一定的中國味兒。

但現在嘛,雖然劉鈺想的是進攻,直接拆了羅馬教廷;可具體到此時,說起來仍舊像是一種防守,畢竟是在南洋等地守不太住情況下的摻沙子。

當然劉鈺當着這些外國使節說的話,刨除掉有針對性的東西,剩下的其實也是藉機說給大順內部的。

包括斥責宗教、解除天人感應這些東西,都要趁着這個機會說出來。

一方面,是爲大順禁教打下更爲堅實的基礎。

另一方面,也是爲了讓理性和科學崇拜,在大順的先發地區形成信念。

至於劉鈺爲什麼可以說的這麼出格,甚至連天人感應都噴了一通……在大順,噴天人感應什麼的,沒啥事,噴的人多了去了;但以皇帝寵臣、近臣、甚至朝廷公爵的身份噴,這是有特殊含義的。

大順內部,現在皇帝騎虎難下。

大順李家最、最、最傻批的一件事,就是當初沒有選擇朱子學作爲官方意識形態。

這是站在皇帝這個角度來看,絕對是最傻的一件事。

當然,當時情況特殊。

但選了永嘉、永康學派作爲官方意識形態後,也就意味着他們扔掉了一個最沉重的東西——受命於天。

最開始選了陳亮的那種“績效評分”的道統學說,本來是有機會在統治穩定之後,改回去的。

奈何現在改不動、沒法改。

陳亮的那套東西,朱熹一語道破,道統如果可以靠績效打分,那麼萬一不及格呢?你給南宋打多少分?合着南宋就沒道統了唄?

如今,皇帝也不是沒猶豫過。

但,印度太肥了,機會太好了,由奢入儉難,已經過慣了手裡有錢日子的皇帝,實在沒辦法這時候退回去。

天文學說,彗星將在不久之後出現。

正確的東西,不是說一定會被相信的,而是取決於皇帝是否願意相信。

相信天文學,相信閃電和玻璃摩擦毛皮的電一樣,相信風雨都有規律?

還是相信彗星、災難、天人感應、上天預警?

這不取決於大順科學院有多少成果。

這取決於印度有多富庶、能收多少稅、能得多少錢。

皇帝不希望自己在擴張期,出點什麼意外,被人以天人感應、上天預警之類的東西要挾。

所以要藉着劉鈺的口,說出來一些東西,但皇帝自己最好別說。

上天預警,對皇權而言,不是壞東西。

相反,對於皇權來說,其實是好東西。

因爲,上天預警的前提,是真的存在天。

存在天,纔有天子。

纔有受命於天。

功利學的道統說,是要不斷進取的,甚至爲了進取要王霸並用合理化的。

有些東西,那就不好說了。

現在連彗星都能預測了,那天還剩下啥?

只是現在騎虎難下,鬆蘇地區的貿易、貨幣,以及糧食等問題,都讓皇帝覺得,他有可能掌控新時代,並且用內外分治、互相鎮壓制衡的方式,延續他家族的統治。

這種想法下,錢,就非常重要了。

因爲有錢,真的能解決很多事。

錢,不是財富。

但,鬆蘇體系下,錢就是財富。

在這個體系下,手裡的錢,就是隨時能買到大米、高粱、黃豆、戰船、火槍、戰馬、士兵。

在這種誘惑下,或者說在這種局勢下,皇帝也只能選擇“天”的另一種解釋。

【列星隨旋,日月遞炤,四時代御,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無形,夫是之謂天】

【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

皇帝借劉鈺的口、借這一次澳門問題和南洋宗教問題的機會,說出來的東西,基本上就是這麼一套東西。

天的人格被淡化了、甚至被抹去了。

再也沒有上天預警,會讓皇帝下罪己詔或者不再擴張了。

但一樣的,也意味着不再有受命於天了。

扔掉了上天預警,也就扔掉了受命於天,二者一體兩面。

這在大順,尤其是先發地區,其實是個對皇權而言非常嚴重的問題。

天,不是擡頭的那個天空。

而是宇宙、自然、世界本身。

那麼,既然列星隨旋,日月遞炤有規律。

甚至,貿易買賣、經濟運轉,也有規律。

那麼,問題就從【這合乎周禮嗎】,變成了【周禮合乎規律嗎】,再進一步,【大順的現狀合乎規律嗎】?

皇帝現在是沉浸在一片烈火烹油的盛世中,做出了他認爲權衡之下利大於弊、但在在劉鈺看來自掘墳墓的選擇。

劉鈺則見縫插針,不錯過任何機會,往裡面加了點料。

這一番義正辭嚴的對傳教士、羅馬教廷的怒噴,看上去影響最大的是歐洲,實則大順所受的影響一點也不小。

畢竟,哪怕不論思想,只看物質,歐洲亂起來,最終還是會通過白銀和外貿額,傳到大順頭上的。

啓蒙運動,或者叫天下破碎爲國家,會塑造出一批的民族國家,高效運行的政權,將是大順走私和貿易的最強阻礙。

皇帝壓根不明白,是歐洲對大順貨物的需求,遏制了大順逐利的資本,對河南陝西山東湖北湖南等地的渴望,也就是皇帝設想的內外分治的基礎。

皇帝的設想,並沒有摸到規律,只是根據現狀、並把現狀當做永恆的一種設想。

這取決於現狀能保持多久,而不取決於他設計的有多精妙。對現狀越精妙,對未來就越不契合。

(本章完)

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1052章 定性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240章 納稅做個好商人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1187章 理藩學(上)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1328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下)第1075章 惡龍殘影(十)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09章 我們不冤,國子監諸生冤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862章 好事第289章 看不到差距第382章 春秋大夢第1308章 死與復仇(二九)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第807章 閹黨(上)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606章 懷念過去(下)第82章 賣第1316章 膽大才能發財第1231章 開戰(十)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868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四)第331章 雷罰第750章 臥榻之側(下)第752章 表演戰(二)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1031章 顯學胚子第587章 不平等第34章 買賣第675章 科學院(上)第1473章 最後的鬧劇(二十)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80章 開個小洞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1223章 開戰(二)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285章 黃淮患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93章 破題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33章 邊軍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第365章 壟斷權的軍事義務第1383章 凡爾賽和約(十)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97章 風波起第1330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一)第1406章 遷徙路(九)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873章 “不正當”競爭(五)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1194章 木牛流馬(一)第591章 不如歸去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8章 罵人揭短第1205章 太子難當(中)第78章 以商控蒙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203章 奇襲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572章 藍狗子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478章 看破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825章 海牙慘案(二)第903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四)第139章 考察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
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1052章 定性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240章 納稅做個好商人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1187章 理藩學(上)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1328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下)第1075章 惡龍殘影(十)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09章 我們不冤,國子監諸生冤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862章 好事第289章 看不到差距第382章 春秋大夢第1308章 死與復仇(二九)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第807章 閹黨(上)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606章 懷念過去(下)第82章 賣第1316章 膽大才能發財第1231章 開戰(十)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925章 此刻非彼刻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868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四)第331章 雷罰第750章 臥榻之側(下)第752章 表演戰(二)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1031章 顯學胚子第587章 不平等第34章 買賣第675章 科學院(上)第1473章 最後的鬧劇(二十)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80章 開個小洞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1223章 開戰(二)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285章 黃淮患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93章 破題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33章 邊軍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第365章 壟斷權的軍事義務第1383章 凡爾賽和約(十)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97章 風波起第1330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一)第1406章 遷徙路(九)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873章 “不正當”競爭(五)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1194章 木牛流馬(一)第591章 不如歸去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8章 罵人揭短第1205章 太子難當(中)第78章 以商控蒙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203章 奇襲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572章 藍狗子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478章 看破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825章 海牙慘案(二)第903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四)第139章 考察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