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惡龍殘影(一)

第1066章 惡龍殘影(一)

現在證據也有了,法律也存在,草蕩契商也自願了,看起來就可以直接結案了。

但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的。

這一次,墾荒公司僱傭的政治流氓,來這裡鬧事,是因爲這裡是“淮揚資本集團”和“鬆蘇資本集團”兩邊交鋒的突出部。

新興階層的這羣政治流氓,去揚州府這等舊集團的核心,能被人把屎打出來。

反過來也一樣,淮揚舊鹽商集團的這羣人,若是過了長江,在那邊也能被那邊的人把屎打出來。

兩邊勢力的交錯點,就是這裡,這是兩方勢力的突出部戰役,最終只能在這裡決勝。

那麼,怎麼在這裡決勝?

那就需要打死人。

打死個秀才,當然不能當場死亡,當場死亡的話,這些打手就算是失手了,殺人償命嘛。

但也不能像以前那樣,等個三個月、半年才死,那樣的話黃瓜菜都涼了。

所以,這一次,是定的七日之內嘔血而死。

故意把人打死,把事情鬧大。

讓淮揚那邊的人以來這邊弔唁爲名,組織起來,主力部隊來這裡鬧騰。

這就跟哭廟似的,想要“合法”而不是“聚衆作亂”地組織起來鬧事,就得有個因頭。皇帝暫時也不會死,也沒有哭臨集會的機會。

那就得打死個秀才,給對面一個合理的理由,組織起來開赴這邊鬧事。

今天這羣人在這裡打架,宣講他們的歪理邪說,操控輿論走向,也就是相當於大戰之前先把這塊突出部佔了,在這裡挖挖戰壕做主場就是了。

最終決戰的戰場,就是這裡。

現在那個可憐的秀才,肯定是挺不過七天的,這些寧波打郎打人的水平是卷贏的,專業的。

那麼,故意留給淮揚那邊組織人手鬧大的理由已經有了。

只要他們上套,那麼就等於把他們引誘到了這邊的預定戰場。

可還缺一個東西。

一個“名正言順”的名。

沒人真的在乎那個秀才的死活,除了秀才自己的親人。

淮揚集團在乎的,是鹽政改革。

秀才被打死,前期弔唁,也就是找個理由,最終目的還是經濟訴求。

那麼,這個訴求的“名”在哪?

這也就是劉鈺說的“扛着仁義大旗反仁義”,正名藏在仁義禮法裡面。

就在縣令準備結案的時候,一直旁觀的江蘇節度使林敏卻道:“且慢。”

縣令趕忙停手,問道:“大人有何吩咐?”

林敏正色道:“此事,看似有理,實則還有個問題啊。”

“請大人明示。”

林敏走過去,拿起一張其實早已經看過的契約,說道:“這草蕩,非是私有,如何能賣?按照《鹽法》,私自賣蕩,是大罪也。雖然這些契約、完課皆齊備,但其違背鹽法。”

“非鹽丁不得有蕩,這句話是鹽之憲。剩下的政策,不可違此鹽憲吧?”

“《書》曰:監於先王成憲,其永無愆。這事,我看還是要再做計較。”

“此爲其一。”

“其二,制民恆產,亦爲仁政第一。如今褫奪鹽戶產業,似也有些……有些於情不合啊。”

這事,論理本來就是和縣令關係不大的事,縣令管得着鹽政問題嗎?

再者縣令本來也不想閒着沒事幹摻和上層的鬥爭,明知道這件事是改革派和反改革派之間的神仙打架,自己得了准許之後才“秉公處理”的。

現在,節度使直接拿出來鹽法之憲,質疑合同本身不合法,縣令連忙道:“下官不管鹽政,對此中關節不甚知曉。若非大人指點,下官幾乎犯錯。”

“但朝廷已經定下了廢鹽墾荒之策,允許放墾。既已允許放墾,那麼這鹽丁草蕩……是遵守朝廷的放墾政策?還是遵照鹽法啊?”

皇帝口含天憲。

允許放墾。

那麼,在允許放墾的瞬間,鹽用草蕩的屬性,還是鹽用草蕩嗎?

皇帝只給出這麼句話,到底該怎麼辦,那是下面的人靈活掌握。

這種互相沖突的法令,多了去了,只要想要扯淡,怎麼扯都能扯圓。

林敏放出來這些話,實際上就是在爲那些反對墾荒的鹽戶反水,打基礎。

當鹽政改革已經不可更改的時候,舊鹽業集團的人只能選擇拿墾荒說事。

他們要“代民爭利”,如果連代民爭利這個理由都沒了,那麼他們就算是徹底沒有掙扎機會了。

然而,如果民壓根不想讓他們代呢?

如果民,發現他們的乞食袋,別人也能給呢?

想要這些鹽戶反水,非常簡單。先把他們逼到絕境,然後反過來給他們一些好處,原本以爲會一無所有,結果絕望中竟然還有轉機,那他們就會非常容易反水了。

錢誰出?

墾荒公司肯定不出。劉鈺是保護大資產階級、尤其是工業和農業資產階級利益的。他要讓資本看到,自己護得住,也看到自己到底護什麼。

那這自然就要摳場商的補償金,也算是爲這邊以後依法辦事,以及五年之內的江蘇全面的改革、土地丈量、重分稅率、依法歸田、依法工商稅等後續步驟打個基礎:新的、能夠適應現在江蘇經濟基礎的法律,很快會提上日程。以後這種非法的、或者潛規則的法、或者這種因爲之前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的非法交易,是不被保護的。

怎麼摳,怎麼判,那是過些日子的事。

林敏現在要做的,就是先預備扛起來仁義、王政的大旗。

拋出來“鹽法”這個誘餌,如果對面吞餌,就必然會引出下一個問題:如何保證小民之產不被別人奪走?

這是有現成理論的,而且這套反動的東西一旦提出來,必然會引發整個江蘇市民暴動的。

他對縣令的疑惑,並不解釋,只道:“此事牽扯甚多。我看,今日就先不要判。”

“一來這件事牽扯到鹽政的數百萬畝土地。二來這件事也關係到日後放墾怎麼放。”

“范公堤以東的諸多草蕩,若真的廢鹽墾荒,終究還是要以此案爲範例的。如何判,需得慎重。”

“到底放墾還是不放墾、鹽戶是否允許易業,我看,還是要再議論議論、再考慮考慮啊。”

縣令連忙稱是,心裡也是明白。

本來自己就是個打醬油的,上面神仙打架,非要在自己的地盤打,自己能咋辦?

“那依大人之見,此事先往後拖一拖?”

林敏點頭道:“這樣吧,二十天後,在此審理,最終定下來到底該怎麼辦。”

“屆時,要把鹽戶、墾荒公司、場商等,都召集過來。最終,還是要把事情解決的。”

縣令也不知道這裡面做的局,心想那要是這樣的話,這羣人今天來這裡鬧事、鬥毆,圖的是什麼呀?

這麼大的陣仗,肯定有人在後面煽動,組織。

這不是雷聲大雨點小嗎?

縣令看了看下面那些鹽戶,試探着道:“你們也聽到節度使大人的話了。本官自然要秉公處理,但這公法如何算是公法,還需計較。”

“況且,此事又非單單是本縣民政,亦非本官所能最終判斷。”

“你們自先散去,二十日後再復來。屆時,大人定會給你們個說法。”

“都散了吧!”

那些鹽戶還想說點什麼,可他們不等說話,混在裡面的秀才、流氓等,紛紛喊道:“青天大老爺!我等相信,諸位大人一定能夠還我們公道。”

咚咚磕頭之後,那些還想說話的鹽戶,一句話沒說出來,就被這羣人裹挾着退走了。

…………

這場看起來好像是雷聲大、雨點小的事就這麼拖到了二十天後。

在這場稀裡糊塗的審理後幾天,一個謠言,飛一般地在蘇南、蘇中各地傳播開來。

這個謠言是個明顯的政治謠言。

而政治謠言又往往和經濟問題息息相關。

謠言的引發點,就是鹽戶問題。

現在江蘇最大的事,就是關於鹽政改革,以及鹽戶問題的。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但惻隱之心,是敵不過自身利益的。

鹽戶和江蘇的市民階層,有個至關重要的掛鉤,那就是鹽戶的身份,也就是這個身份背後的政治經濟學屬性。

江蘇的市民階層,小工商業者,從事的行業很多。

拿紡織業來說,他們和鹽戶之間的共情掛鉤在哪?

不在於窮,而在於鹽戶身份所代表的含義。

這些紡織業從業者,由鹽戶的身份,聯想到了什麼?

聯想到了前朝的匠戶制度,聯想到了記憶在他們腦中深深恐懼的工匠制度。對前朝惡龍的恐懼,正是這個謠言迅速傳播的基礎。

以紡織業爲例。

前朝工匠制度下,前期的官營手工業,皇帝靠什麼賺錢?

賺的,是勞動差價。

比如有絲織工匠的身份,前期執行嚴格的工匠手工業制度。

在此制度下,朝廷徵收實物稅,如生絲等。

再把這些生絲,交給工匠,由工匠織成絲綢,皇帝賺取從生絲到絲綢的這個勞動價值。

這樣的模式,和鹽戶幾乎是一樣的:朝廷提供生產資料、鹽戶生產鹽、鹽不能私自賣。

鹽戶,算是前朝惡龍“碩果僅存”的幾樣東西了。

當然,這個惡龍,是對這些小生產者而言的。

小生產者、小資產者,因爲他們的階級屬性,他們是有自己的一套訴求的。

而這個訴求裡,絕對不包括往回退。

當然,也絕對不包括往前走。

在他們看來,如今大順的這種制度,是比較好的,比較適合他們的。

處在舊時代那一套已經玩不轉了、新時代那一套吃人的大紡織廠還沒出現的前夜,小生產者伴隨着海外貿易擴張,獲得了一個近乎他們這些小生產者理想化的盛世狀態。

往後退一步是地獄。往前走一步也是地獄。於他們而言。

鹽戶問題,放大恐慌後,引發的是一個“往回退”的可能,這纔是江南小市民小生產者最大的共情點。

如果,鹽戶這個小資產者看來的惡龍遺產的標誌物,最終獲勝,繼續保留。

那麼,是否意味着,朝廷政策可能往回退?由朝廷全面接管手工業,開辦官營手工業,朝廷來當這個大包買商,像鹽一樣嚴格控制身份?

會不會再出現類似前朝那種,後期轉包買制之後,價值16兩的絲綢,只給5兩的價,按照匠籍身份強制承包?以至於紡織業從業者紛紛逃亡?

或者甚至直接退回到實物稅,朝廷收絲,工匠紡織,朝廷拿去賣錢?

前朝的絲織匠戶起義,有些,真的不是抗稅,而是反抗搶錢。

徵稅和搶錢,區別真的挺大的。

鹽戶這個“農奴制、匠戶制”的遺留圖騰,配上故意傳播的謠言,很容易讓這些小手工業者想到一個可能:萬一,真往回退呢?

朝廷重搞鹽戶類似的匠戶制,搞手工業官方做包買商禁止市場交易,配合海外貿易的壟斷……謠言一傳,立刻引發了城市小生產者的極大恐慌。

鹽戶,被這個謠言,生生塑造成了“農奴匠戶制”的圖騰柱。

(本章完)

第29章 雪盲第2章 枯燥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736章 機遇(上)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732章 窗戶和門的區別第1040章 大獲成功(五)第209章 變臉第77章 入吾彀中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1148章 多歧路,今安在(三)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1163章 備戰(二)第1054章 站臺第664章 分贓大會(一)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1114章 上國心態(八)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1360章 國富論(三)第1285章 死與復仇(六)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312章 偶然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52章 模棱兩可第126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一)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176章 十三張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1097章 工業革命(十)第541章 人性第1278章 夷丁第578章 信了個寂寞第993章 直鉤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120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866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二)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1006章 新生代(下)第1256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二)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183章 變陣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1473章 最後的鬧劇(二十)第53章 選擇第1223章 開戰(二)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55章 說服第1241章 三戰定印度(八)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1047章 大改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1074章 惡龍殘影(九)第1231章 開戰(十)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21章 紙上談兵第905章 羅馬和迦太基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120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156章 新思維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558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29章 雪盲第256章 優劣第735章 咱們(下)第664章 分贓大會(一)第469章 搬出祖訓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949章 歐洲貿易區(下)第347章 君子聖徒第408章 出租奴婢第986章 止步(上)第1437章 分歧(三)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524章 懷疑對象第256章 優劣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203章 奇襲第1087章 破立之困(四)第46章 哈士奇
第29章 雪盲第2章 枯燥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736章 機遇(上)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732章 窗戶和門的區別第1040章 大獲成功(五)第209章 變臉第77章 入吾彀中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1148章 多歧路,今安在(三)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1163章 備戰(二)第1054章 站臺第664章 分贓大會(一)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1114章 上國心態(八)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1360章 國富論(三)第1285章 死與復仇(六)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312章 偶然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52章 模棱兩可第126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一)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176章 十三張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1097章 工業革命(十)第541章 人性第1278章 夷丁第578章 信了個寂寞第993章 直鉤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120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866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二)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1006章 新生代(下)第1256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二)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183章 變陣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1473章 最後的鬧劇(二十)第53章 選擇第1223章 開戰(二)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55章 說服第1241章 三戰定印度(八)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1047章 大改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1074章 惡龍殘影(九)第1231章 開戰(十)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21章 紙上談兵第905章 羅馬和迦太基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120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156章 新思維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558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29章 雪盲第256章 優劣第735章 咱們(下)第664章 分贓大會(一)第469章 搬出祖訓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949章 歐洲貿易區(下)第347章 君子聖徒第408章 出租奴婢第986章 止步(上)第1437章 分歧(三)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524章 懷疑對象第256章 優劣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203章 奇襲第1087章 破立之困(四)第46章 哈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