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不得其時

第882章 不得其時

心雖狠下來,但老百姓不是被人操控的木偶,他們是活生生的人,自會有自己的想法。

從一開始,劉鈺心裡就清楚,從自己把大順的海軍建起來、貿易中心轉移到松江府的那一天開始,嶺南的農民起義就進入倒計時了。

幾十萬因爲原本貿易轉運而爲生計的人失業、原本手工業用蘇絲湖絲搓粵緞廣紗的“中產”也陷入貧困,加之本來就有的主客矛盾,起來反抗是早晚的。

從明朝開始,廣州作爲貿易中心的地位一直到各國在松江府建立商館之前,都沒有被動搖。

百餘年的慣性,大量依附貿易中心而生活的人口,在貿易中心轉移到松江府後,生存肯定是成問題的。

這對嶺南地區是一場巨大的社會動盪,只是不顯山露水的,尋常人也看不到貿易中心北移的巨大影響。

但是,現在大順中央財政還沒有問題、軍隊剛剛經過軍改,應該說這場可能的起義是必然不可能成事的。

黃淮地區雖然也經歷了廢漕改海的變動,但那裡作爲朝廷的統治重點地區,在皇帝下決心治淮之後,應該不至於釀出來大規模起義。

土地兼併,需要男勞動力佃活,養不活孩子肯定優先溺死女嬰,黃淮地區的男女比例都快到130比100了。

光棍造反,可真是全無後顧之憂,餓了便結夥吃大戶,搶到東西就回家。

平時爲民、災時集結爲軍,戰鬥力不是很強。

只要大順中央財政不崩,手裡有個幾千萬兩的存銀,就算黃河改道,黃淮地區不至於出大事。

朝廷手裡這點錢,其實沒辦法同時應付兩個地方的“百萬漕工”。

放任嶺南地區,而將有限的財政放置於黃淮,確保中原穩定,從封建王朝統治的角度來看,是一招“好”棋。

皇帝終究是皇帝而已,起義了,肯定屠。

屠完了,收容收容殘餘的,藉着戰亂的大量死亡緩解一下土地矛盾——只需要算一筆簡單的賬就行,假設移民一個需要100兩白銀,而100年白銀足以武裝一個線列兵。100萬兩白銀,可以移民一萬人,但要是武裝軍隊,屠戮鎮壓個十幾萬人不是問題。

屠戮十幾萬青壯,剩下的老弱病殘也成不得事,或者餓死,或者逃亡途中死掉,雜七雜八加在一起,輕輕鬆鬆解決一百多萬人。

這是一個稍微算一下就能算清楚的賬。

想到這,劉鈺內心還是很感慨的。

盛世起義,可能後世史書上,連一句“沉重打擊了封建王朝的統治”這樣的評價都得不到。

可能唯一能得到的“有意義”的結果,就是讓皇帝加深一下對人地矛盾和經濟學基礎的認可,強化對外擴張移民的決心。

而造成這一切的根源,某種程度上講,劉鈺覺得是自己造成的。

大順和滿清不一樣。

滿清末期的嶺南起義,有一部分貿易重心北移到上海的因素,以及外來商品對舊經濟的衝擊。

是被動的。

而能被動的原因,是打不過。

打不過,說明腐朽到頂了。

腐朽到頂,又使得起義難以平定,最終中央集權崩了,又無人能夠重建中央集權,爲後續的各路軍閥混戰新的五代十國打下了基礎。

也導致了將來工農的武裝割據,可以在夾縫中生存的客觀條件。

然而大順這邊,是主動的。

主動的原因,是海軍建起來了,不用擔心被人劫了漕運,國勢正盛。

國勢正盛,意味着統治能力很強。

統治能力很強,意味着平定起義非常容易,不會出現黃巾、黃巢之後的局面,朝廷中央不可能崩。

朝廷中央不崩,意味着反動勢力仍舊強大,將來要推翻也就更加艱難,也完全沒有武裝割據之類的機會。

這種盛世,是不可持續的,因爲始終沒有解決最根本的土地問題。土地問題不解決,王朝的統治基礎就是小農經濟,一旦新興階層的力量危及到小農經濟的穩定,有着鉅額財政基礎的大順就會以雷霆萬鈞之勢進行反動。

嶺南、黃淮,這是兩個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

但是,劉鈺看來,未得其時。

如果王后拖個三五十年,拖到新興階層的力量已經有掰腕子的實力時,再引爆這兩個點,直接將大順王朝爆的搖搖欲墜,或許能簡單點。

然而,這兩個最可能引爆的點,一個被治淮和劉鈺給皇帝弄來的大量內帑銀穩住了;另一個很可能會在數年之內爆開,而數年之內大順朝廷的力量不但不會削弱甚至可能達到了頂峰,輕而易舉就能平定。

明末的情況,是問題堆積在了一起,太多了,集中爆發了,不好解決了。

大順這邊,則是本有可能把大順的朝廷炸的搖搖欲墜的各種問題,被分散、分批解決了。並不會影響大順的統治,而且新興階層的力量此時也嚴重不足。

劉鈺也沒辦法去和嶺南失業的大量百姓說:爲了民族的未來,你們忍一忍,等二三十年後新興階層成長起來後再起義。你們爲王前驅,沉重打擊和動搖舊統治階級的力量,從而爲新興階層踏上歷史舞臺鋪路。

鴉片販子對劉鈺發的那些無恥和無理的怨言,提醒了劉鈺,從現在開始,很多事情都和從前不同了。

而他也意識到自己現在陷入了一個近似無解的怪圈:想要往前走,就需要皇帝的支持;皇帝支持的前提,是皇帝認爲一切盡在掌握之中;讓皇帝感覺到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就需要劉鈺需要不斷加強皇帝的力量、至少讓皇帝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在加強;皇帝的力量被加強,又嚴重威脅將來歧路時候的變革……

以至於現在如此的難受。

自己這個一直試圖給大順挖墳的人,卻生生把可能威脅動搖大順統治的反抗力量,一個個“加速”逼出來,不會一起爆發,而是分批分次且在王朝盛世的時候解次序解決掉。

大順的情況如此特殊,只怕將來的新舊對抗,要比原本歷史上更血腥更殘酷,也更艱難。

這幾年就總是時不時涌出一種無力感,一種脆弱的失敗主義情緒,時不時就會瀰漫在他心頭。

今天這個鴉片販子的幾句話,說起嶺南商路衰落的問題,讓他內心再一次涌出一種說不出的沉痛的無力感。

旁邊隨同的官員看到劉鈺在那沉默,不免覺得奇怪。

廣東節度使心道,雖然這鴉片販子的話,聽起來似能自圓其說,但其實根本不值一辯。興國公也是大風大浪闖過來的,殺的人數以萬計,不說征戰事,單單一個獅子國移民,因之而死的南洋唐人也有萬餘不止。

WWW ▪ttka n ▪C〇 興國公到底在想什麼?可絕不是因爲這個鴉片販子的幾句話吧?

猛然間,廣東節度使彷彿一下子想明白了一般,內心暗驚道:不好!

這廝嘴裡胡說,他罪必死,倒不必提。

可他說的大庾嶺商路事,這幾年確實頗多無業流民爲賊寇。

怕不是國公擔心,將來真要是這邊出了事,以至於民亂四起,而有人效《流民圖》故事?

到時候,將嶺南民變的原因,全都歸結於國公身上?藉此將其推倒?

又悄悄看了眼在那沉默思索的劉鈺,越發覺得是這麼回事。

再一想,更覺心驚。

心道這鴉片販子,非是本地口音,又如此嘴硬。說出話來,亦非是尋常奸徒所能說出的。

莫非……莫非這裡面竟是神仙打架?或是這人背後竟有什麼人物?原本實在廣州做生意的,待松江府興起後擠不過去,便做了這等勾當?

甚至連被抓該怎麼說的話,也是有人教唆的?

這要是行刑的時候,叫喊起來,亦或是繼續審下去審出什麼問題,可就麻煩了。

我一小小節度使,雖也算是封疆大吏,但相較朝堂上那些真正大人物,可着實誰都招惹不起。

越想越是心驚,越想越覺得只怕未必沒有這種可能。他也不知劉鈺想的是天下事,自以爲所慮的是朝堂勾心鬥角事,略略慌亂之後,便定了心思。

“國公?國公?”

幾聲輕喚,將在那沉默皺眉的劉鈺喚醒,本來皺着的眉頭在內心煩躁的低沉中,強行展開。

“國公,此賊的話,簡直強詞奪理。國公不必介懷。商路盡歸松江府,乃自然之理。之前聚於廣州府,纔是逆天理而行事。此天理,非人力也。”

“況且,若真是活不下去,行作亂之事,倒也說得過去。但此賊販賣鴉片,他說的這些就毫無道理了,不過強辯而已。”

“此等人,國公又何需與他辯駁?下官以爲,叫人割了他的舌頭,免得到時候亂說。”

劉鈺微微一怔,不屑道:“他這番狗屁話,哪有什麼道理?我只需幾句話,便叫其啞口無言……”

廣東節度使卻輕拉了劉鈺一下,兩人走到無人處,才小聲道:“國公,只怕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他的屁話,可恨之處非在其販賣鴉片,而是將嶺南事盡歸於國公。”

“我剛纔雖說,此天理,非人力。但,若如大河決口,淹死了人,是一回事;這主動挖河,淹死人,又是另一回事。”

(本章完)

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1047章 大改第192章 超勝十年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991章 煙幕第53章 選擇第978章 決勝千里之外(一)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1288章 死與復仇(九)第439章 回援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597章 下西洋第794章 憧憬(下)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618章 十月的聖彼得堡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725章 殺心第1484章 終章 九三年(二)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710章 點到即止第1175章 啓蒙躍進年(上)第289章 看不到差距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531章 兩頭下注第996章 超額完成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846章 雙贏(上)第100章 槍和槍第122章 混沌未可知第1166章 備戰(五)第258章 陸軍換海軍第1390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第597章 下西洋第784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一)第1054章 站臺第1047章 大改第194章 卸力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997章 量身定製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1118章 消亡在即第1190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第1038章 大獲成功(三)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232章 工業還是金融地產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874章 從長計議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757章 表演戰(七)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1190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第1076章 爭功(一)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1396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中)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557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三)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94章 八股策論實學和沒錢第631章 被坑的瑞典人第866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二)第1489章 終章 九三年(七)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1122章 鄉約村社(三)第1231章 開戰(十)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970章 給錢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308章 禮法還是利益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250章 欺瞞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414章 找出路第951章 撒旦與震旦
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1047章 大改第192章 超勝十年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991章 煙幕第53章 選擇第978章 決勝千里之外(一)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1288章 死與復仇(九)第439章 回援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597章 下西洋第794章 憧憬(下)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618章 十月的聖彼得堡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725章 殺心第1484章 終章 九三年(二)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710章 點到即止第1175章 啓蒙躍進年(上)第289章 看不到差距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531章 兩頭下注第996章 超額完成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846章 雙贏(上)第100章 槍和槍第122章 混沌未可知第1166章 備戰(五)第258章 陸軍換海軍第1390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第597章 下西洋第784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一)第1054章 站臺第1047章 大改第194章 卸力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997章 量身定製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1118章 消亡在即第1190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第1038章 大獲成功(三)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232章 工業還是金融地產第1294章 死與復仇(十五)第874章 從長計議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757章 表演戰(七)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1190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第1076章 爭功(一)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1396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中)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557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三)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94章 八股策論實學和沒錢第631章 被坑的瑞典人第866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二)第1489章 終章 九三年(七)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1122章 鄉約村社(三)第1231章 開戰(十)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959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五)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970章 給錢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1035章 修補者的絕望(下)第308章 禮法還是利益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250章 欺瞞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414章 找出路第951章 撒旦與震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