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暫設的機構

第225章 暫設的機構

爭吵還在繼續,作爲仲裁者的皇帝心裡是有偏向的,這場廷議的結果,至少在大方向上,早已確定。

當初否決了招攬天山以南的回部農民屯墾的策略,便註定要以漢人移民,否則白打一頓花了那麼多錢。

這也就註定了裁撤舊軍、督辦新軍的阻力沒有那麼大,反正也要移民,裁撤的士兵正可做移民之用。

反之如果當初決定招攬天山以南的回部農民屯墾,或者說劉鈺不借着準噶爾的手把黑山派、白山派的“賽義德”們都殺了,或許真就有可能以回制蒙,羈縻統治。

李淦看着朝堂上像是一羣餓狼在圍攻一隻猛虎的架勢,忍不住想笑。

在海軍一事上,劉鈺是撕破了臉大放厥詞,不惜用誅心之言和揭爛傷疤的方法來力爭。到了陸軍軍改這,就老實多了,擺事實講道理。

居高臨下去審視,便看得出劉鈺的心思真的就在大海上。在東洋,在南洋,否則剛纔爭論海軍的時候也不會如此“下作”。

爭論到了這裡,李淦叫禮官止住了爭吵。

“諸卿所言都有道理,只是取捨來看,朕是更傾向於鷹娑伯的說法的。外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前朝到永樂時候,軍隊依舊縱橫天下,北有奴兒干,南有下西洋。當時的情勢,誰又能想到土木堡?”

“國朝亦然。既已知西洋軍制優秀,改革勢在必行。卿等也不反對,所爭論之事只在是換了槍炮,還是上下皆動?”

“我也看出來的。鷹娑伯的意思是,這麼改是有好處的;你們反對的主要問題,就是擔心這麼改會招致大亂。既如此,不妨聽聽掌軍的大將如何看法?”

目光遊移,轉向了一直在西北領兵的制將軍江辰。

這就是那個當初在武德宮年少輕狂放出豪言說“要不是你們的祖上蒙蔭,爾等何德何能與我同窗”的狂人。

曾經也算是武德宮內非勳貴一系的頭面人物,稱爲偶像亦不爲過。

只是年少的狂傲,現在早已消失。

取而代之的封了世爵,也成了勳貴,自然對當初的那番狂言就覺可笑,當然也希望自己的子孫得蒙封蔭。

平準大局已定,兵權自是要收回的。

原本以爲英國公年事已高,江辰以爲自己要頂了英國公的缺入天佑殿。但皇帝的意思似乎是要把那個總參謀部或者叫樞密院的一把手,也入天佑殿,使得兵權成爲皇帝直轄的權責。

這一點也只是皇帝之前私下裡和他討論過的,樞密院肯定是沒有掌兵之權的,在他這種大將看來分明就是個養老院。

既然大局已定,準部已平,早早交出兵權也是一件好事,對皇帝也好,對自己也好。

掃了一眼在那不吭聲了的劉鈺,江辰暗暗搖頭,心道時代變了。

青州軍的作戰記錄他看過,門外漢就看個熱鬧,覺得無趣。他這種領兵作戰的卻明白青州軍的行軍速度、變陣技巧意味着什麼。

若說強軍,自然是一支強軍。劉鈺隨手交出了兵權,並不貪戀,既證明了這支軍隊可以做到隨時換將,也證明了在兵將輪換制度下依舊有一戰之力。

或許,這對武將也是一件好事。免得皇帝整天心裡不安,生怕武將生事。

此時皇帝讓他表態,他內心支持,屁股也支持。

然而實際上皇帝並不是問他支持不支持,而是在問他,如果軍改,裁撤,駐守陝甘的大軍能不能穩得住。

對這些說出來的話,他是要負責任的。

軍改要依靠他的威望,當然會得罪一批人,但換來的是入天佑殿交出兵權的安全交接。

這些東西不必明說,一點就透。

現在皇帝詢問他能不能平穩變革不出什麼亂子,實際上也就是在交代他站好最後一班崗。

站好了,那麼平穩落地,直入樞密院做總參謀長,入天佑殿,達成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出將入相的最後一步。

站不好……那說法可就多了。

可以認爲這是憑藉軍中的威望故意鼓動,也可以認爲是能力不足,總歸都能找出理由。

本身軍改這件事難度也不是很大,尤其是對於西京駐軍來說,要裁撤的人並不是很多,裁撤的大部分也都是轉爲民前往西域屯墾。

再一個,就是西北大軍這一次沒有太多的驕兵悍將。

平準這件事,劉鈺那邊露了臉,把原本估計的幾個伯爵,許多子爵男爵以及一大堆的勳位給搶沒了。

本以爲要是一場國戰的平準,鬧成了平叛一般簡單。

劉鈺也只是封了個伯爵,其餘人心裡即便委屈,也無話可說。

沒有那麼多軍功卓著之人,遴選評定軍銜也不是他來做。

江辰已經聽明白了,是讓他去西北鎮兩年場子,配合朝廷空降過去的人,實際上也就是把他在西北軍中多年的威望人脈全都分開、削減。

他只是站在那爲朝廷空降過去的人,站臺的。

想清楚了這一點,江辰的態度也很痛快,主動站出來承擔這件事。

“陛下,臣以爲,軍改之事,長久來看,利國利民,大可行之。京營、西京等地的大軍,可以先行推廣。”

“鷹娑伯亦言,求緩而不求急,此言得之。若此兩處的大軍先行軍改,得以成功,則可推廣於全國。”

“西北大軍,臣毛遂自薦,請前往鎮守兩載。待裁撤、改革之後,臣請回京。”

“一來多年征戰,風霜之苦,臣的身體也有些疾痛。”

“二來臣實實在在覺得,臣之所學,與鷹娑伯所用戰術,已有差距,正要仔細研讀請教。”

這話給足了皇帝面子,把皇帝想要做的事主動擔下來不說,還順便挺了挺劉鈺。

連西北大軍的制將軍都表態要再學習學習,否則跟不上時代了,其餘人還有什麼好說?

皇帝也不好直接應了,故作惋惜道:“愛卿勞苦功高,鎮守西北多年,風餐露宿,朕本意招卿回京,也知你有疾痛,回京正該頤養幾年,也好參知政事。”

“可卿既如此說,那朕便準了。鷹娑伯,你也多準備一些書籍相贈,不可藏私。”

劉鈺趕忙道:“臣關於軍陣的畢生所學,皆已刊印成書,並無半點藏私。此書刊印,縱然有人學到,卻也無用。若無配套的人口、軍制、財富,就算有不臣之心,亦無用處。”

說到這,劉鈺又點了一下皇帝,軍改之事一定要成套。

不然這本書已經刊印,你不軍改,周邊一大堆懂漢語的。不過到了這個時代,名將的加分已經不是太高,更多的是國力的比拼。

拿破崙再猛,把他扔到荷蘭,他也成不了事。

皇帝早就聽劉鈺說過軍改之後的種種,明白劉鈺的意思,國力支撐下的人口、定期退伍制度等,憑藉的就是大順的體量形成對周邊的碾壓。

只要中央政府一日不崩,周邊就不會有威脅。

哪怕往西域那邊移再多的退伍兵,當地沒有軍工廠,當地的財富不能支撐起一支常備軍,造反就造不起來。這不再是冷兵器時代,一隅之地有太多精兵,就可能造反成功了。

整套軍改消除的不僅是對武將的提防,也消除了邊疆起事而成自立的可能,使得皇帝可以更放心地任用一些大臣鎮守在邊疆。

劉鈺正在興辦的那個軍工廠,皇帝也絲毫不擔心,因爲威海距離京城太近了,完全在控制之內。

若是有人在西域修建個這麼大規模的兵工廠,皇帝就得琢磨琢磨了。

如此一來,軍中非世襲勳貴子嗣一系的領頭人物出面表達了支持,同時還代表着西北邊軍表達了支持。

勳貴一系的本就支持,京營這邊支不支持只在皇帝一句話。

大順的兩支野戰集團都表達了支持,到了這裡實際上已經是不用說了。剩下那些狗屁倒竈的事,意義也就不大了。

戰鬥力提升這一點沒法反駁,可能造成的混亂……最可能造成混亂的人都說沒事,其餘人也沒法再說什麼。

皇帝現在也不想提權責重新分配的事。

有些事做成了再說,那叫水到渠成。

有些事做成之前就說,那可能就是阻礙重重。

“既然如此,朕也以爲求緩不求急。陸軍軍改之事,可緩緩圖之。雖說是緩緩圖之,卻也不能推諉不辦。”

“朕以爲,還是先組建練兵處和裁撤安置處,以及軍校等章程。暫時就由天佑殿再忙碌一些,選任人才。”

“暫設,非常設,待過兩年再議成制度。”

幾個反對的大臣一聽這個“暫設、非常設”的話,全都無奈了。

暫設的話,直接繞開了六政府,皇帝要暫時一個部門,誰又有什麼辦法反對?手根本就沒法伸進去,皇帝肯定是選任一些自己信任的人充任,說是天佑殿負責,實際上還不是皇帝一言堂?

暫設的部門不屬於政府,直屬於皇帝。

可等到暫設變爲常設之後,上上下下都是皇帝的人,就算歸屬於兵政府下轄,那還不是換湯不換藥?

不少人暗自搖頭,心道陛下這是把內朝挪到了外朝,快把外朝的權柄都佔了,如此可實在不是好事。

陛下聖明,或可開疆拓土天下安平。可要是出個晉惠帝,這可是要出大事的。

劉鈺心裡當然也清楚,然而制度建設不是一蹴而就,日後大不了砸爛了重來。

可大航海時代最後的尾巴、南洋和澳洲,過了這村可就沒這店了。這種逆天改命的事,需要一位先知,一個集權之君,因爲要走的路都是和自然演化對着幹的。

(本章完)

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642章 逃避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678章 做美夢的皇帝第972章 割袍(下)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64章 笑與悲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741章 巴達維亞新政(二)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318章 潤物細無聲第580章 同樣的荷蘭人,不同的態度第556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二)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1230章 開戰(九)第1032章 推廣蒸汽機第70章 不明碼標價的交易第202章 評書梆子學歷史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932章 覺醒(四)第1173章 備戰(十二)第338章 下心毒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4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766章 荷蘭災難年(六)第792章 新矛盾(下)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1237章 三戰定印度(四)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928章 戰前輿論準備(下)第481章 河豚之喻(中)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562章 啓蒙工具人(中)第33章 邊軍第240章 納稅做個好商人第708章 海戰(六)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1368章 裡病外治(四)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238章 敲定第421章 混亂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1348章 三角貿易(上)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80章 開個小洞第154章 問蛋別問雞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929章 覺醒(一)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1459章 最終的鬧劇(六)第965章 扣帽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464章 立碑第846章 雙贏(上)第470章 試錯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213章 西學東漸來不及了第1024章 割裂(二)第1083章 經驗豐富第1225章 開戰(四)第934章 覺醒(六)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669章 分贓大會(六)第663章 推諉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1105章 工業革命(十八)第969章 舊怨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第732章 窗戶和門的區別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547章 惡龍第176章 十三張第1243章 三戰定印度(十)
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642章 逃避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678章 做美夢的皇帝第972章 割袍(下)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64章 笑與悲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741章 巴達維亞新政(二)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318章 潤物細無聲第580章 同樣的荷蘭人,不同的態度第556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二)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1230章 開戰(九)第1032章 推廣蒸汽機第70章 不明碼標價的交易第202章 評書梆子學歷史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932章 覺醒(四)第1173章 備戰(十二)第338章 下心毒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4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766章 荷蘭災難年(六)第792章 新矛盾(下)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1237章 三戰定印度(四)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928章 戰前輿論準備(下)第481章 河豚之喻(中)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927章 戰前輿論準備(中)第562章 啓蒙工具人(中)第33章 邊軍第240章 納稅做個好商人第708章 海戰(六)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1368章 裡病外治(四)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238章 敲定第421章 混亂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1348章 三角貿易(上)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80章 開個小洞第154章 問蛋別問雞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929章 覺醒(一)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1459章 最終的鬧劇(六)第965章 扣帽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464章 立碑第846章 雙贏(上)第470章 試錯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213章 西學東漸來不及了第1024章 割裂(二)第1083章 經驗豐富第1225章 開戰(四)第934章 覺醒(六)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669章 分贓大會(六)第663章 推諉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1105章 工業革命(十八)第969章 舊怨第519章 城裡城外(下)第732章 窗戶和門的區別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547章 惡龍第176章 十三張第1243章 三戰定印度(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