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

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

漢尼拔對此表示同意。

他雖在中國很久,但並沒有什麼親中情緒。

不過,卻有畏中情緒。

他一直住在京城,只看到了大順的光鮮面,完全看不到大順內部的巨大矛盾。

在京城,高高在上,只看數據,大順着實可怕。

冠絕世界的歲入、高效的文官體系、絕對的君主集權、貴族都老老實實的根本沒有什麼反抗之力、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駭人的後勤能力、皇權的至高無上……

只在京城看數據,世界第一。別去看真實的鄉村、黃淮、災荒、土地兼併等問題就好。

不管是人力、物力、財力和戰術體系,漢尼拔都不覺得俄國有戰勝大順的可能。而且也毫無意義,那些此時的爛地,對俄國來說吸引力並不大。

他既有在法國留學的經驗,也有蹲在黑龍江北岸修堡壘的基層閱歷,加之在京城只看光鮮面的畏中情緒,都使得他極大地認同伊麗莎白的話。

而貝斯圖耶夫,則考慮的更深一些。

“女皇陛下,如果我剛纔的猜測是正確的,那麼歐洲的戰局,就必須要考慮大順的影響。”

“一旦大順真的對荷蘭宣戰,以及法軍已經攻下了布拉格的事實,我們必須要考慮到國事詔書聯軍失敗的可能性……甚至,奧地利被肢解的可能性。”

“法國、普魯士、大順、西班牙、巴伐利亞、西西里、那不勒斯、撒丁……他們都是盟友。如果不出意外,如果聯盟一直持續,奧地利被肢解的可能性極大。”

“我們應該利用這個機會,謹慎地選擇我們的外交政策,不要過早的選擇盟友。”

“我們此時應該竭盡所能地應對瑞典戰爭,達成彼得大帝的夢想,奪佔芬蘭,讓芬蘭灣成爲俄國的內海。”

“如果中歐的戰事繼續發展下去,我們最好還是保持中立。必要的時候,可以出一些僱傭軍支持英國,但需要英國給予高額的金銀補助。但如果有人拉我們對華宣戰,這是絕對不可接受的。”

貝斯圖耶夫敏銳地覺察到了大順如果對荷宣戰將會造成什麼影響,那將意味着奧地利那邊將無可用的盟友。

尤其是英國還在陷入與西班牙的詹金斯耳朵戰爭的局面下,荷蘭的金幣支持,幾乎就是奧地利翻盤的最後希望了。

他也非常認同伊麗莎白的想法,不要對大順開戰。荷蘭要是能給個1000萬英鎊,也就是3000萬兩白銀,倒是可以考慮,問題是荷蘭給得起這個價嗎?

之前奧斯特爾曼和中國方面簽訂了西北界約,俄國方面也前往西域考察過,基本上已經認定了一件事,那就是西域的準噶爾部暫時不可能有叛亂的能力了。

一方面,伴隨着當年大順進軍西域,一戰瓦解了準噶爾的軍事力量,也帶來了另一種對準噶爾人來說可怕的東西。

天花。

大量遷徙到伊犁地區墾殖、築城的退役士兵;幾次交戰的大規模人口流動;來回流竄的商人……

這些都讓這種可怕的疾病,不受控制地在西域爆發了。

中原的人,對天花已經有了很強的免疫能力,終究被折磨了太多年。而一直遊牧的準噶爾部,又不像是土爾扈特部一樣經常跟着沙俄去歐洲打仗,他們對天花的抵抗能力極差。

幾年下來,各部族死傷慘重,丁口銳減。

另一方面,大順採取了與應對漠南蒙古、喀爾喀蒙古類似的政策,限制遷徙、分成小片。

同時,又加上了一道可怕的鎖。

棱堡。

幾處要地的築城已經完成,依靠遷徙過去的人口組成的漢城,配上棱堡體系、大炮和燧發槍刺刀,就算沒有這一場天花,準噶爾部也沒有反抗的能力了。

而且分成小部族之後,誰反抗誰就死,草場部衆歸別人。

鼓勵檢舉、鼓勵揭發。

分化瓦解,幹得好進京過好日子,幹得不好在這裡放羊苦哈哈。

若有反叛,大順出炮兵和步兵,其餘部族出騎兵。打贏了瓜分草場、人口。

一套組合拳下去,有反抗之心的也要掂量掂量自己。

在這種情況下,俄國其實對大順沒有任何的威脅能力。

歷史上,俄國在確定西進之後,策動了準噶爾的達瓦齊·綽羅斯等人叛亂;得到了奧斯曼首都突發大火燒了兩天一夜的消息、以及埃及和巴格達爆發大規模反土起義;得知薩菲波斯被摧毀後的阿夫沙爾王朝陷入內亂,藩鎮征戰不休。

確保沒有後顧之憂,這才最終堅定了西進的決心。

而現在,大順對西域的統治逐漸穩固。

這些年大順的皇帝還是挺有錢的,一方面有蒙古貿易的收益、一方面還有日本貿易的收入,這些內帑的收入可以使勁兒砸錢。

砸錢砸出來的二十萬移民和西域七城,以及二十多個棱堡鎖鏈,都是最終簽訂了西北界約的重要籌碼。

打鐵還需自身硬,即便有外部環境和歐洲戰局的優勢,若沒有內部統治的安穩,這個界約也不是那麼好籤的。

同時貝斯圖耶夫對大順這些年一貫的“善於抓住機會”的做法,也頗有畏懼。

對大順開戰毫無意義不說,反倒是有可能連毛皮貿易、大黃貿易都毀了。這可都是俄國重要的國庫收入。

此外,貝斯圖耶夫嚴重懷疑,連政變都能搞成一條龍服務的劉鈺,不可能不利用土爾扈特部。

三人既然都同意,對華宣戰是不可接受的,那麼整體的基調也就定了下來。

三個人的出發點各不相同,但結論卻是一致的。

貝斯圖耶夫總結了一下後,提出了一個看法。

“女皇陛下,我們和大順之間沒有信任,而我們西進和他們南下,就是我們之間信任的基礎。”

“我們之間互相信任,我們才能西進、他們才能南下。”

“而反過來,他們南下、我們西進,才能促成這種信任。”

“但現在,這種信任的主動權,在大順的手中。我們應該力主促成他們首先向我們展現誠意。”

“他們可以隨時促成土耳其、瑞典、法國、中國同盟。也可以隨時煽動土爾扈特部的叛亂。但我們卻沒有辦法採取相應的反制。”

“他既然希望我們西進,那麼他們應該首先展示出誠意。我當然支持西進,但現在不得不考慮東方那個強大的帝國的態度。”

漢尼拔、伊麗莎白對此也都認同,主要就是劉鈺之前對俄國搞得外交欺詐太多了。

最開始的中法同盟、然後又送瑞典戰俘回去,可以說大順在俄國人眼裡,真的是毫無誠意可言。

如貝斯圖耶夫所言,大順把控着主動權。所謂誠意,就是大順應該做出南下的舉動,率先表達對俄國的信任。

或者……在會談的時候,由俄國這邊旁敲側擊一下,點一點劉鈺,稍微提一嘴南下的事,看看劉鈺對此是什麼態度。

伊麗莎白女皇想了想,說道:“我會在登基大典前,邀請他前往夏宮狩獵。私下裡,和他談一談雙方的信任問題。”

“他要籤中俄互不侵犯條約,並且力促我們西進,總需要讓我們知道這個條約的信任基礎是什麼。我們之間互不侵犯,又讓俄國西進,難道他們大順就一動不動,不會趁着這個擴張的時代奪取領土?”

漢尼拔想着大順這幾年的作爲,點頭道:“是的,大順不可能一動不動。短時間內,他們已經進行了三場戰爭。”

“對我們、對準噶爾、對日本。”

“這三場戰爭,對他們來說都是小規模的戰爭,並且收穫了極大的利益。他們的戰爭潛力不但沒有沒有減少,而且還極大地增加了。”

“他們不可能一動不動的。”

貝斯圖耶夫嘆了口氣,心想,日後歐洲的局勢,俄國的外交策略,都不得不考慮大順的態度了。

現在歐洲的局面,幾乎已經註定了,奧地利要完,尤其是在推測大順可能南下對荷宣戰之後。

不過,幾乎終究是幾乎。

世界是混沌的,事物是普遍聯繫的。

歐洲戰爭的局勢,以及後續的外交問題,遠比此時貝斯圖耶夫想的要更加複雜。最大的變數、普魯士的中途跳反,貝斯圖耶夫還沒考慮。

因爲他還不知道這位去年剛寫了《反馬基雅維利》、反對不義之戰、反對背信棄義的君主,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本來就混沌的體系內,一旦再加入大順這個詭異的變量,誰也無法猜測到日後世界格局的走向。

在伊麗莎白等人討論劉鈺到底想要什麼的時候,劉鈺也在琢磨着該怎麼爲後續的外交促成中法俄三國同盟打下基礎。

這一次,通過俄國政變,大順漂亮地在歐洲亮了個相,算是終於有機會插手歐洲事務了,自己說的話也不會被歐洲人當放屁了。

但亮相,只是取得了“外交”考試的準考資格。

真正要做的,還是後續複雜的外交革命中,促成最終的大目標。

尤其是圍繞着俄國的態度,在彼得堡宮廷上演的英、普、法、奧各國外交官、間諜各憑本事的“宮鬥”中,怎麼才能摻和一腳,達成大順的利益需求。

劉鈺確信,在伊麗莎白女皇登基大典之前,伊麗莎白會選擇和自己見一面,密談一些事情。

這是顯而易見的。

而這一次見面,就要爲日後的外交打好基礎。

劉鈺的總體目標一直沒變,那就是反英,拿下印度,打開歐美的市場,拿到走私或者出貨的途徑。

讓俄國西進,其實與荷蘭那邊一點關係都沒有。

荷蘭這個小垃圾,根本用不到俄國西進來幫忙,再說也幫不上什麼忙。

俄國君主雖然經常出白癡、傻子,但白癡做事也得有物質基礎。

彼得三世可以做一些腦殘粉的舉動,撤回在普魯士的大軍,但他可沒本事一紙命令,讓十萬俄軍穿越西伯利亞荒原去和大順開戰。

大順打個準噶爾,消耗的後勤就是千萬兩數量級。俄國窮的這樣,哪能支撐起一支能威脅到大順的軍隊?

如果他要是知道貝斯圖耶夫說什麼“俄國西進、大順南下,是雙方互信的基礎”這樣的話,一定會嘲笑貝斯圖耶夫“未免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了”。

(本章完)

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1467章 最後的鬧劇(十四)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693章 宗教外交第399章 恰合時宜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24章 奇怪的聖旨第497章 急躁第509章 回報率第782章 身份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608章 無恥的小報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30章 立信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93章 破題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188章 對策第862章 好事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10章 找茬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864章 相對的仁義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675章 科學院(上)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909章 南洋大開發(四)第1229章 開戰(八)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414章 找出路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1108章 上國心態(二)第1193章 皇帝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545章 難題第470章 試錯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565章 制禮第487章 開眼第992章 最後的鹽改配套政策第1166章 備戰(五)第116章 沿途見聞第250章 欺瞞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264章 金刀計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760章 毛遂自薦第102章 見人說人話第1511章 終章 九三年(廿九)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320章 榮譽第1105章 工業革命(十八)第1077章 爭功(二)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177章 機遇期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184章 備戰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512章 使民之力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445章 諸藩給幕府的臺階第680章 隱喻(上)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115章 榨最後一滴汁第68章 決心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1345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五)第225章 暫設的機構
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1467章 最後的鬧劇(十四)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990章 拍馬屁(下)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693章 宗教外交第399章 恰合時宜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24章 奇怪的聖旨第497章 急躁第509章 回報率第782章 身份第888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上)第608章 無恥的小報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30章 立信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93章 破題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188章 對策第862章 好事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10章 找茬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864章 相對的仁義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675章 科學院(上)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909章 南洋大開發(四)第1229章 開戰(八)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414章 找出路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1108章 上國心態(二)第1193章 皇帝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773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中)第545章 難題第470章 試錯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565章 制禮第487章 開眼第992章 最後的鹽改配套政策第1166章 備戰(五)第116章 沿途見聞第250章 欺瞞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264章 金刀計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760章 毛遂自薦第102章 見人說人話第1511章 終章 九三年(廿九)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320章 榮譽第1105章 工業革命(十八)第1077章 爭功(二)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177章 機遇期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184章 備戰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512章 使民之力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445章 諸藩給幕府的臺階第680章 隱喻(上)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115章 榨最後一滴汁第68章 決心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1345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五)第225章 暫設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