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海牙慘案(三)

第826章 海牙慘案(三)

康不怠在黃淮問題上,給劉鈺出過“君子遠庖廚”的建議。

如今他明知道海牙要發生流血事件,自然是不可能去海牙親眼看看的,只是在阿姆斯特丹靜靜等待。

一衆前往海牙請願的荷蘭人還在行進和演說,距離真正流血還有些時間的時候,46年夏日的季風便從大順吹來了幾條船。

當然不是商船,因爲理論上現在荷蘭與大順還是戰爭狀態,商船是要被劫持的。

不過大順和瑞典的貿易並沒有受影響,作爲中國在歐洲第一條正規的、有自己造船廠出品的船隊和股份的貿易路線,荷蘭人並不敢動手。

因爲當初劉鈺爲了挑唆關係,讓瑞俄戰爭的結束談判中,讓瑞典和大順各拿出來一部分股份轉讓給了俄國那邊。以此,作爲俄國退兵、不割太多地的條件。東印度公司是壟斷公司,壟斷公司需要行政手段干預,要經過國會批准,所以可以作爲談判條件的一部分。

故而貿易公司的中國商船,在歐洲,掛着瑞典和俄國的旗幟,悠然自得地穿過荷蘭海岸,荷蘭人卻無可奈何。

瑞典不是太好惹,俄國如今正要發兵萊茵河,更是不敢得罪。

明知道這個聯合貿易公司的絕對大股東是大順那邊,可也不敢動手。

如今來到荷蘭的這幾艘大順的船,船上裝的不是貨,而是各色各樣的人。

既有大順這邊的信使;也有在開戰前避開政治旋渦去大順談判的前七省共和國聯省議會大議長安東尼·範·德·海姆;還有一些被提前釋放用他們的親身經歷來說明大順在東南亞地區不可戰爭且擁有無可爭議的統治力的前巴達維亞殖民地軍官。

船一靠岸,不同的人便分道揚鑣。

大順這邊的信使,劉鈺這邊的心腹人,迅速將國內的消息、以及談判的預期等告訴了康不怠,正等着康不怠詢問一些細節。

喝着從大順那邊漂洋過海而來的去年的新茶,康不怠問了一下劉鈺對歐洲這邊的談判還有什麼期待,他也好轉告一下齊國公。

信使既是劉鈺這邊的心腹人,自也是對歐洲局勢有所瞭解的,不是那種按圖索驥只會傳話的傳話筒。

“仲賢先生,如今國內那邊一切順利。鯨侯和松江府的豪商們也談好了,鯨侯叫我轉告先生,可以給荷蘭人10%左右的分紅承諾。具體的條款,這邊有鯨侯的書信,先生可以一會自看。”

“印度那邊的戰爭也很順利,軍隊已經拿下了荷蘭在印度那邊的幾座堡壘。對荷蘭談判的事,鯨侯說先生既知大略,便自主持就是。”

“唯獨注意兩件小事。”

“其一,荷蘭經久未戰,港口是否容得下天朝的戰列艦停泊?若不能,也要用某種方式租賃或者別的什麼辦法,咱們自己出錢,清理一下港口。別到時候幾萬裡來阿姆斯特丹‘護航’、保護‘自由貿易’,卻發現船太大,無法停靠荷蘭的港口。”

“既是武裝‘中立’,就不能停法國的港口。這一點一定要注意考察。”

“其二,印度地區的荷蘭城堡均已拿下,也就到此爲止了。但要去歐洲,開普、好望角就是絕佳的補給站。那邊的事,也需要談談。”

“此兩件小事,先生知道就好。剩下的,便是機密大事,鯨侯務必叫我親口轉達。”

康不怠博聞強識,也不需要拿出小本本記下,屋內也沒有其餘人了,便道:“這兩件小事我記下了。機密大事如何?”

“先生,鯨侯說,這邊的事處理完,還請齊國公再去一趟丹麥。沒事找事、惹是生非,製造一些摩擦,方便讓天朝這邊名正言順地給丹麥進口的茶葉等,加增百分之二十的出口稅……”

信使回想了一下劉鈺的叮囑,來之前劉鈺也問了無數次了,確保信使確確實實明白了,這纔派他來的。

之所以在這個節骨眼上,招惹丹麥,一是爲了大順與荷蘭合作之後能確保給出對內承諾的12%的股息;二就是繼續挑唆英俄矛盾,讓俄國嘗一嘗貿易和走私的甜頭,從而爲將來的俄英斷盟打好基礎,以及讓俄國挺身而出支持大順的武裝中立同盟計劃。

現在對英國和英國殖民地的走私,主要是三家公司。

原瑞典東印度公司、現中瑞俄三國貿易公司;原丹麥東印度公司、現丹麥亞洲貿易公司;以及原來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澤蘭省商會。

丹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進口的茶葉、棉布、絲綢等量,都是高於英國東印度公司的。

如果大順真的拉到了荷蘭,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成了“自己人”的公司,那麼肯定要遏制其餘競爭對手的。

好比對英走私一共一百塊錢,現在丹麥賺40、瑞典賺30、荷蘭賺30。

開拓市場、擴大走私渠道、做大大餅,需要一個過程和時間。

增量,不是短時間內立竿見影的。

還是要靠“內卷”,分存量。就是把丹麥的那40,中荷拿走30,剩下10送給瑞典俄國。

而且。

將來如果真要開戰,瑞典對普魯士的波美拉尼亞有宣稱和野心,丹麥卻並沒有繼續作戰的動力。

那麼,爲將來計,一個根本不可能出力辦事的,那就別佔着茅坑不拉屎了。直接動用大順的朝堂行政力量,遏制丹麥的拿貨渠道。

加百分之二十的出口關稅,丹麥的走私貿易就直接廢掉了。北歐的銷售市場,被瑞典俄國瓜分;美洲英國的走私市場,被荷蘭大順聯合吃掉。

丹麥在東南亞又沒有殖民地,最近的殖民地,在印度的泰米爾納德地區,大順這邊想走私也不容易。大順加了出口關稅,丹麥就只能乾瞪眼,最多也就是靠着國內的關稅保護,吃吃國內市場罷了。

除了爲中荷合作增加利益、讓荷蘭金融資本看到跟着大順混的好處外,另一個目的就是挑唆英俄關係。

外交之謂,此時無非四個字,威逼利誘。

大順和俄國之間的漫長邊境、蒙古問題、宗教問題等,都在威逼的範疇之內。

而制裁丹麥,讓俄國參與中瑞貿易,這就是在利誘了。

一旦俄國的貿易發展起來,英俄之間的矛盾就會加深。

丹麥問題,看上去是丹麥的事,本質上卻是中、俄、英三國博弈。

丹麥的王妃是英國公主。

丹麥和英國的關係一直很近。

丹麥是英國扼守波羅的海出海口的重要屏障。

大順制裁丹麥、中瑞俄三國貿易的崛起,都勢必讓英國做出選擇。

就像是前幾年瑞俄戰爭裡,丹麥對瑞典王位提出要求時候一樣。

出於英俄之間的貿易、爲拉攏俄國,英國和大順一起對丹麥施壓,使得丹麥放棄了對瑞典王位的宣稱。

瑞典是親法的、丹麥是親英的。

可以說,爲了拉攏到俄國,英國付出了挺多的。

背棄了自己的準盟友,自己的親家公,就爲了讓俄國人滿意,從而確保英俄關係,或者至少俄國不會被法國拉走。

而當中俄瑞三國試圖壟斷波羅的海和東北歐貿易的時候、當大順這邊制裁丹麥排擠丹麥給俄國瑞典幫忙的時候,短期看這是中國貿易的問題。

可長期呢?

俄國瑞典中國三方合作,完全可以壟斷波羅的海貿易區的。

尤其是在中國的牽線之下,荷蘭中立之後,即便大順支援俄國的一些本土工業數年之後才能開花結果,俄國暫時所需求的一些貨物,未必非要從英國弄啊,法國也一樣可以提供。

而且中瑞俄三國的船運壟斷之下,制裁丹麥,英國也東北歐的貿易也會衰落。

這時候,就會讓英國陷入兩難的境地。

是爲了討好俄國,繼續不支持丹麥,放任俄國瑞典的船運佔據東北歐市場?

還是,改變政策,認清形勢,不再跪舔俄國,反而支持丹麥、唆使丹麥對瑞典和俄國開戰呢?

衆所周知,國際政治中,一味跪舔是沒有好處的。

英國出賣丹麥舔俄國,可結果是歷史上俄國轉身結盟法國,瑞典也順便對英普宣戰。

而伴隨着大順這邊的操盤下場,瑞俄法荷中,完全可以在波羅的海將英國的貿易力量排擠出去。

英國又是貿易立國的。

這種情況下,是否還會繼續拉攏俄國?

還是會開始利用英國和丹麥之間的傳統關係、翁婿關係,扶植丹麥,從而遏制瑞典俄國在東北歐的貿易?

這就是英國必須要做出的選擇了。

跪舔下去,換取俄國的真誠對待?還是主動出擊,在尾大不掉之前進行剿殺?

一旦英國開始扶植丹麥,試圖遏制瑞俄貿易的發展,那麼英俄關係也就破碎了。

而一旦英俄關係破碎,俄奧在普魯士和土耳其兩邊的共同利益又促使他們外交綁定,那麼中法俄奧四國同盟也就形成了。

因爲英國爲了保漢諾威,爲了遏制法國的崛起,必須要在歐陸找一個打手。那就只能找普魯士了。

主要還是劉鈺對路易十五的水平不放心,不能幹等着法國自己去拉奧俄。

就路易十五那水平,萬一拉不到呢?

所以大順也不得不下場,到處埋雷,挖坑引流,將自身能在歐洲產生影響力的着力點發揮到極致。

歷史固然有很多的偶然,可若能把握大勢、甚至自己創造大勢,形成大勢所趨,將偶然的可能與影響降到最低,纔是正確的做法。

(本章完)

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1079章 爭功(四)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202章 評書梆子學歷史第183章 變陣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1261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七)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568章 英國是講法律的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1189章 理藩學(下)第1316章 膽大才能發財第279章 中轉港的尷尬地位第161章 全家死絕優先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第278章 不要做夢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572章 藍狗子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935章 綁定(上)第1437章 分歧(三)第848章 威望(上)第499章 洗頭第472章 百思不得其解(中)第1222章 開戰(一)第18章 歸化第848章 威望(上)第565章 制禮第1290章 死與復仇(十一)第1171章 備戰(十)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365章 壟斷權的軍事義務第617章 許願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1028章 割裂(六)第455章 賣舊貨第82章 賣第130章 暴論第508章 求仁得仁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649章 你只是枚棋子(二)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1010章 另一種表達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702章 備戰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67章 開眼看世界的契機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861章 哄一鬨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1136章 近代的門檻第38章 扣個人質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30章 立信第952章 交出主動權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1168章 備戰(七)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305章 外交無用論第213章 西學東漸來不及了第545章 難題第708章 海戰(六)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321章 一牛之力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416章 和談無膽 戰勝無望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1163章 備戰(二)第1468章 最後的鬧劇(十五)第153章 鎖國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422章 突入第46章 哈士奇第795章 南巡意
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1079章 爭功(四)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202章 評書梆子學歷史第183章 變陣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1261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七)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568章 英國是講法律的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1189章 理藩學(下)第1316章 膽大才能發財第279章 中轉港的尷尬地位第161章 全家死絕優先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第278章 不要做夢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572章 藍狗子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935章 綁定(上)第1437章 分歧(三)第848章 威望(上)第499章 洗頭第472章 百思不得其解(中)第1222章 開戰(一)第18章 歸化第848章 威望(上)第565章 制禮第1290章 死與復仇(十一)第1171章 備戰(十)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365章 壟斷權的軍事義務第617章 許願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1028章 割裂(六)第455章 賣舊貨第82章 賣第130章 暴論第508章 求仁得仁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649章 你只是枚棋子(二)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1010章 另一種表達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702章 備戰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67章 開眼看世界的契機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861章 哄一鬨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1136章 近代的門檻第38章 扣個人質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30章 立信第952章 交出主動權第108章 斷章取義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1168章 備戰(七)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305章 外交無用論第213章 西學東漸來不及了第545章 難題第708章 海戰(六)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321章 一牛之力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416章 和談無膽 戰勝無望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1163章 備戰(二)第1468章 最後的鬧劇(十五)第153章 鎖國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422章 突入第46章 哈士奇第795章 南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