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

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

金陵,是法理上大順江蘇省的省會。

不過,實際上大順的江蘇也是散裝的。金陵的江蘇節度使,在松江府的對外貿易快速崛起之後,實際上並管不到鎮江府、常州府、蘇州府和松江府這四個要嘗試實行新政的府。

而實際上,安徽節度使,其實也暫駐在金陵辦公。然而實際上金陵卻又不屬於安徽省。

大順在安徽省份劃分的問題上,秉持一個非常簡單的軍事原則:安慶和南京,不能在一個省。

安徽節度使手裡拿着安慶;江蘇節度使手裡拿着南京。

之所以安徽節度使暫時要常駐金陵,其實還是因爲運河、治水、黃淮的緣故。

因爲這三件事,需要安徽省和江蘇省——刨除掉松江府、鎮江府、常州府、蘇州府四府的江蘇省——來協作處理。

再一個,鬆蘇四府經濟雖發達,但政治地位因爲歷史慣性很低。前朝南直隸的緣故,問問揚州府、淮安府、徐州府的人,你們的省會是哪啊?他們一般也回答,肯定是改回舊名金陵的南京啊。

以及,實際上從前朝到大順一直延續的一種潛規則政策:黃河決口、保北不保南、保北邊的漕運不保南邊的百姓。這都使得需要一種特殊的行政規劃,保證安徽和江蘇的政府班子能夠保持足夠的距離,維繫和中央的一致步調。

所以,實際上,大順在江南地區,其實真正意義上是三個省。

分別是節度使駐地在江蘇省省會的安徽省;沒有名正言順的節度使但實際上直屬中央管轄、政策有些特殊化的鬆蘇四府;以及其實更應該叫黃淮省或者徐州省、但因爲前朝南明都城和安慶南京不能在一個省的江蘇省。

劉鈺不是江蘇節度使,他更像是皇帝派出的一個特殊的“鎮守太監”,在鬆蘇四府有辦事能力。

但理論上同屬於江蘇省的淮安、海州等地,他在那說話沒啥用。再一個他是大順官場內認定的“廢河派”,那邊的官場非常厭惡他,斷了太多人的財路。

這和廣州因爲劉鈺的折騰導致對外貿易中心地位不保不同,廣州那邊能夠真正意識到是松江府的崛起導致了嶺南商路蕭條的人不是很多;但廢運河政策導致的一系列問題,實質上直接撕裂了蘇南和蘇北,這是江蘇官員看在眼裡的事。

甚至,很多人眼裡,是劉鈺一人廢掉了蘇北的繁華區,運河沿岸幾個七八十萬人口的此時世界意義範圍內的特大都市。

這種情況下,劉鈺要解決蘇北的問題,只能去金陵找名爲江蘇節度使實爲淮海徐州節度使的江蘇節度使。

除了江蘇節度使,劉鈺還得去見皇帝派來出鎮、負責協調救災、治水、治淮、廢河政策的黃淮都督。這個黃淮都督和劉鈺這個名不正言不順的官差不多,不是常設的,而是朝廷派來出鎮協調的。

現在淮河五分入海、五分入江的大略已經定下;廢棄運河、原本的漕米貨幣稅化的政策也已定下;要治理黃淮的方針成爲皇帝這一次南巡的首要目標。

種種情況下,才搞出這麼一個黃淮都督。只不過,黃淮都督的府衙,並不在金陵,但現在爲了協調兩省力量的緣故,暫時恰在金陵。

黃淮都督不管太多民政問題,主要還是解決漕工問題,更接近個軍事幹部,是負責挑選遴選漕工,加入名爲廂軍、實則可以叫工程兵部隊的廂軍。

以及,最最重要的,維繫廢河政策必然帶來的、可以預見的混亂,甚至是起義。

黃淮都督都是劉鈺這邊的貴族大院子弟圈子裡的人,皇帝搞這樣的非正式的任命,就是爲了貫徹要治淮廢河的意志。但和劉鈺雖然都是武德宮、良家子,或者叫“開國列侯老戰士”子弟,然而兩邊的關係又不是太熟。

不過兩人也能搭上話,阿爾泰山一戰定西域之後,在西域那邊乾的比較好的就是他。

鑑於這種大圈套小圈、勳貴列侯老戰士子弟和科舉官僚之間的矛盾、避嫌兩個實際上捏着大順之癌和大順錢袋子米袋子的人直接接觸的緣故,劉鈺也只能公事公辦,打着去找江蘇節度使的旗號。

松江府距離金陵倒是不遠,提前派人快馬通知,各種繁文縟節自不必提。

儀式一過,入了廳堂,劉鈺也就開門見山地說起來他面臨的問題。

“都督、節度使,二位實不相瞞。陛下這邊委我督辦此事,這邊實在是難辦,不得不來求一求二位了。”

現任的江蘇節度使夾着煙,點了點菸灰,看着劉鈺求人的神情,心道你倒是滑。這好處全是你們蘇南的,事卻叫我們蘇北來辦。這錢既是肥了南洋、說到底肥的是蘇南四府的商賈,他們卻不出錢,反倒是叫坑蘇北的士紳?

“興公,此事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若說簡單,特事特辦,都是爲了社稷長遠,苦一苦當地士紳。倒是也沒什麼。”

“但要說難,我只問,這下南洋一事,是不是隻有今年?若不是隻有今年,明年又下、後年還下,難不成次次都是特事特辦?”

“是以,說到底,這裡面還需一個章程。但這個章程怎麼出,就是難點。”

“若是興公說,就此一次。那下官現在就可以督辦此事,或以勸解、或曉大義。”

江蘇節度使又緩緩背了一段古文。

魯國之法,魯人爲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興公自是踐行此道的。讓商賈得利,於是商賈踊躍遷民於南洋。此正子路贖人之大智。”

“然於蘇南學子路、卻於蘇北學子貢……這便不好吧。”

劉鈺也是厚臉皮,笑道:“商賈皆小人,四民分野時候,最賤。小人言利。士紳皆君子,四民分野時候,最貴。君子言義。”

這個聽起來非常正確的話,惹的在場的幾個官員全都笑了起來,都知道劉鈺是在講笑話緩解一下氣氛,才說這麼扯淡的話。

笑過之後,劉鈺才道:“是以說,我此番要來金陵。正是因爲這不是一次兩次的事,纔要出個章程。”

“此番的事,事從急,特事特辦,確實好說。真要爲此一次,我也不必來一趟金陵。”

“但這個事吧,又不好朝廷來出規定……不然倒顯得朝廷竟要走舊路一般。如今風聲便有些不好,我想諸位也知道。”

這話正說到關鍵處,衆人神色漸漸慎重起來,知道劉鈺的意思。

大順開國之初的一些政策,士紳是厭惡到極點的。最後的妥協,也是大順能坐穩天下的根基。

有些事,不好說的太清楚,不然太難聽。比如開國時候的奴兵起義,滿清到了之後,把分田燒地契的奴兵起義者削鼻割耳,要求退還土地給士紳,爲士紳做主。那這些士紳是支持滿清呢?還是支持和奴兵站在一邊的大順?

“邑之士大,走乞師於‘王師’”,又不是一處兩處的事。“平叛”之後還高調評價爲“夫有天地,斯有君臣”。

反順復清的一些口號,又不是沒存在過。也就大順礙於面子,要講保天下的大義,拿曲阜孔家做個靶子,掛個微管仲的羞辱牌匾,剩下的便不太好把這些事擺在明面上講太多。

現在大順又要深化一條鞭法、又在文登州嘗試了永佃推廣,還要在松江府等高十一稅改制,天下風聲四起。

有說大順又要回到舊路上了,有說可能日後真的要減租減息甚至永佃了,更有甚至甚至覺得大順已經完全被北儒影響要搞均田井田了。

這種情況下,要是朝廷再正式出個政策,說遷徙的百姓所欠債務,一筆勾銷,這不得天下士紳大譁?

如今看似大順對外戰爭耀武揚威,實則內部一大堆問題。眼看又要改革、治水、動運河淮河、嘗試改稅制等等,這時候惹出事來,確實不好處理。

講道理,有李過當年留下的列侯子弟學校,完全不同於士紳科舉的體系,理論上大順也不怕所謂的“罷考”之類的事。

但也只是理論上不怕,可不是真能說“還有這等好事”之類。

這屬於威懾性力量,和核武器一樣,只能嚇唬人說要用。

但最嚇人的時候,恰恰只在發射之前。

一旦真要用了,就得做好傷筋動骨、甚至捨得一身剮的思想準備。

在場的都是官場裡打熬出來的,也知道大順的國情在這擺着,一個個哪能不明白劉鈺這話裡面的東西?

見劉鈺這樣說,黃淮都督也出來略略和稀泥一般地支持了一下劉鈺。

“興公所辦下南洋之事,確實利民利國的千秋之事。我讀過興公的一些書,知道此事意義。”

“黃淮之事,治水只是治標。下南洋,雖未必是治本,卻也的確可以解決一些問題。”

“陛下此番派我來,正所謂,欲辦成事,便要快刀斬亂麻。治水、治淮、廢漕等事,確實需要特事特辦。”

“但是吧……廢漕、治淮,治水等事,也就是三五年、最多十年就能消除影響的。下南洋,卻不是三年五年的事。今日痛快了,日後就難辦。”

(本章完)

第476章 日本之馬爾薩斯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18章 歸化第1054章 站臺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545章 難題第861章 哄一鬨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399章 恰合時宜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236章 中介第148章 魚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1364章 國富論(七)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第455章 賣舊貨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647章 恍然大悟也晚了第852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二)第91章 提點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1021章 事物的兩面性(上)第1191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下)第355章 對罵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1313章 逼着商人賺錢(上)第1001章 缺陷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849章 威望(下)第1494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二)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658章 光榮復辟(下)第1278章 夷丁第1279章 特色第27章 臨行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329章 真正的貴族第150章 故智新解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1117章 傳承第592章 海上馬車伕的遺產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572章 藍狗子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1367章 裡病外治(三)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950章 夢魘第1012章 圈地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78章 以商控蒙第826章 海牙慘案(三)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1344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四)第1446章 三山合一(上)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793章 憧憬(上)第876章 還是利益問題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478章 看破第837章 賭國運(中)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326章 演戲做全套第1440章 分歧(六)第792章 新矛盾(下)第1308章 死與復仇(二九)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34章 買賣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767章 擴大影響力第1169章 備戰(八)第926章 戰前輿論準備(上)第1000章 扶植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1167章 備戰(六)
第476章 日本之馬爾薩斯第1430章 王謝燕,百姓家(下)第18章 歸化第1054章 站臺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545章 難題第861章 哄一鬨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399章 恰合時宜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236章 中介第148章 魚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1364章 國富論(七)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第455章 賣舊貨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647章 恍然大悟也晚了第852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二)第91章 提點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1021章 事物的兩面性(上)第1191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下)第355章 對罵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1313章 逼着商人賺錢(上)第1001章 缺陷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849章 威望(下)第1494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二)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658章 光榮復辟(下)第1278章 夷丁第1279章 特色第27章 臨行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329章 真正的貴族第150章 故智新解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1117章 傳承第592章 海上馬車伕的遺產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572章 藍狗子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1367章 裡病外治(三)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950章 夢魘第1012章 圈地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78章 以商控蒙第826章 海牙慘案(三)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1344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四)第1446章 三山合一(上)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793章 憧憬(上)第876章 還是利益問題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776章 東印度公司模式水土不服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478章 看破第837章 賭國運(中)第1343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三)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326章 演戲做全套第1440章 分歧(六)第792章 新矛盾(下)第1308章 死與復仇(二九)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34章 買賣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767章 擴大影響力第1169章 備戰(八)第926章 戰前輿論準備(上)第1000章 扶植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1167章 備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