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曙光

第142章 曙光

同樣的消息,對不同的人而言有不同的態度。

有不屑一顧的,自然也有欣喜若狂的。

京畿地區的各處良家子村社裡告示一貼,頓時讓不少人蠢蠢欲動。

靖海宮官學即將開辦,十八歲以下有勳身的,亦或是有營學上舍學歷的,均可報名。

實習期間,月銀五兩,若結了婚,另支給三十斤米。

如能轉正,月銀八兩,家事支米五十斤。

實習滿一年,可把妻子帶去附近住,提供營房。

轉正後的正式差事,各有不同的月銀,在八兩之外。

再多的待遇也沒寫,可是這樣的待遇就足夠一些人心動了。轉正後月銀八兩!那是什麼概念?

很多與武德宮失之交臂的學子,自從考試結束後心中就一直煩悶不安。好好的機會沒把握住,卻再也沒有了。

剩下的出路,最好的也就是去各個村社的營學當教習。實力再強勁一些,或可在內舍做教習,各個府的上舍教習都是武德宮裡沒考入上舍的,那個做不了。

從戎雖能立功,但是也容易死。若能做個教習,就能保證子嗣的良家子身份,的確是個好選擇。

然而到靖海宮官學進學,也一樣可以保證子嗣良家子的身份。這樣一來,轉正後月銀八兩的誘惑就極大了。

這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見過大海,想想大順都能把水德認爲是藍的,可想而知這些當年的老五營子弟們又怎麼可能見過大海?

陳青海看到這個榜文的時候,便想到了當日劉鈺說讓他留心榜文的話,心裡就像是撓了癢癢似的。

雖說有些失落於“他人作弊而己身補進學”的幻想沒有實現,可這也算是一條極好的出路了。

記下來榜文的消息,一溜煙跑回了家,便把這件事一說,只說自己要去考靖海宮官學。

斷了手的老父親皺眉道:“靠不靠譜啊?”

“爹,這是什麼話?官榜,官榜,這還有不靠譜的?”

“不是這個,你想想啊,實習便一個月五兩銀子。就是選了孩兒軍,一個月才幾兩?你爹我軍餉最多的那個月,是被安排先登斷了手的那次。朝廷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給的越多,便越危險,你懂不懂?”

陳青海嘿了一聲道:“爹,你這怎麼越活越回去了?當日先登之勇,如今倒只剩下了擔憂。”

老父親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斷手,想着自己戰死在嫩江的大兒子,心道孩子啊孩子,你還沒當爹。等你當了爹,看着送來兒子陣亡撫卹的時候,你就懂了。

朝廷的錢是這麼好拿的?

尤其是對良家子來說,一分錢,一滴血。

給二兩,那是讓你操練;給三兩,那是讓你頭排;給四兩,是要着重甲短促突擊反衝鋒的;給到五兩,那就是要破城先登了。

要是給到十兩二十兩……也不用考慮活着回來了,去之前把家裡的事安排好了是上策。

如今一下子就給到了五兩、轉正後升到八兩,拿手一掂量,便知這危險不下於破城先登。

“罷了,你若去,便去。這事兒,你也和你媳婦商量商量。剛結婚,就跑那麼遠……”

“是了。”

見父親沒有固執反對,陳青海琢磨了一下,晚上吃過飯,做了一番後,正膩歪的時候,便說起了這個事。

他倒精明,先說了別的。

“實習一年,家裡的就能跟着去了。在營邊安排了房子,這不挺好的嗎?將來有了娃,一樣還有良家子的身份。你說呢?”

剛結婚不久,正是蜜裡調油的時候,這時候說起銀子,那就遠不如聚散離別重要了。

妻子卻羞羞地把頭往懷裡一鑽,看了看老少屋的格局,想着結了婚隔着一道牆,隔壁還有兩個沒成年的小叔子,夜裡那個的時候實在不敢叫,便問了最關心的話。

“是單獨的房子不?”

問完後,臉色更紅,埋在胸前就不敢冒頭了。

陳青海調笑道:“應是吧?就算不是,都是年輕人,你叫她們也叫,怕什麼?再說就算不是,轉正後一個月八兩,還不夠買個新的?”

“去你的!”

兩個人嘻嘻哈哈地扭打了一番,便又來了興致,想着牆可不厚,只好蒙着被巾壓低了聲音。

第二日一起來,陳青海揉了揉肩膀上的壓印兒,妻子找了一條頭巾把她脖子上的紅印子也蓋住,白了他一眼,便擰着腿去忙清晨的家務,給丈夫收拾好去保定府營學考試的乾糧。

十二月二十多一到,保定府營學上舍臨時改成了考場。

規矩一說,所有參加考試的人全愣住了。

就一張卷子。

不考弓馬、不考槍法、不考步射、不考策論、不考默經。

四個時辰的答題時間。

卷子上的題目五花八門,有算數、有幾何、有測量應用、有天文常識、還有幾道奇特的應用題,考理解能力。

比如倒數第三道題:

已知一天十二個時辰,已知地球一圈爲八萬裡,已知地球自西向東轉動,京城八點,而某地才六點,不考慮地球是個球,可認爲平展開,問此地距離京城最多有多遠?

如果考慮是個球,那應該是武德宮上舍考試的題目,而且也得算是個難題。

但若不考慮是個球,只是簡單的勾股數,主要考一下考生的理解和邏輯。

陳青海答完了這道題,待看到最後兩道題的時候,心撲通撲通地狂跳了起來。

這兩道題,他沒見過。

很難。

可想了大約一刻鐘,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幾個月前那幾個神秘的京城來人問他話的時候。當時他就覺得那捲子很難,若給他幾個時辰,或有思路。

臨走的時候,那位神秘的大人還給他講了講解體思路。

這兩道題和當日的題,完全不同。可思路仔細一想,卻能聯想到。

這不是科舉考試,提前漏出八股要截取的段落,或是策論要考的內容。理論上,這樣當然不算泄題。今天考勾三股四弦五,明天考勾六股八弦十,這當然不算泄。

可……

陳青海心中早已確定當日的人就是劉鈺,如今也知主持靖海宮官學的便是劉鈺,心道:“大人之恩,在下必不敢忘。”

他不知道的是,此時京畿各處府的考場裡,還有二三十人帶着這樣的想法。

只想着這恩情此時記下了,這事兒卻和自己的命運息息相關萬不可說出去,只要記得人家的恩,將來還了便是。

除了他這樣類似的想法,還有別的。

或有人想:先生不但給我了良人身份,還給了我進學的機會,米子明啊米子明,這份情誼又該怎麼還?

或有人想:劉大人早在黑龍江就點明瞭路,早早就叫我準備,日後跟着劉大人,肯定吃不了虧。

…………

皇宮內,劉鈺、白令、斯文、切里科夫等人站在一旁,等着皇帝問話。

在新給皇帝的奏摺上,劉鈺想表達一個意思。

編練新軍、創建靖海宮官學,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後續的路還長。

然而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這個說法,並不是一個在大順能講清楚的典故。

所以劉鈺用了另一套類似的說辭,說就像是如今正在喀爾喀蒙古修建的驛站一樣,爲了征伐準噶爾,修建驛站只是第一步,後續的路還長。

而新軍編練,只是這漫長準備的第一座驛站,以示變革之難。

這是萬里長征第一步的同意句。

這個比喻沒有用典故,而是用了此時北疆正在進行的一件軍政大事。

劉鈺又把編練新軍的軍營選在了劉公島,他又姓劉,早在前朝隆慶年間,官方奏報裡就有“劉公島”之名。

要在那裡建軍營、編新軍,劉鈺不敢用“劉公”這個名……因爲他姓劉,距離稱劉公,還早着呢。

所以請皇帝另題營名。

軍名爲青州,但軍隊得有軍營,總不能叫劉公營,這聽起來像是劉鈺搞私軍一樣。

李淦深以爲然。

又細細品着劉鈺說的“新軍編練,只是這漫長準備的第一座驛站”這番話。

思索許久,御筆親提,就在一張大紙上寫下了兩個字。

“漢時,周亞夫營駐霸上,岸有細柳,遂有營名。如今卿要練兵,置於劉公島,卻不可叫劉公營,不然倒顯得愛卿有狂傲之心。這劉公島既已有名,也不便改。”

“既是卿言:新軍編練,只是這漫長準備的第一座驛站……軍營便取名爲小站,如何?”

劉鈺悄悄嚥了口唾沫,心道得嘞,青州軍、小站營,這回全了。

這名可是你自己起的,和我沒有一丁點關係啊。

將御筆親提的“小站”二字交給了劉鈺,劉鈺叩謝接過,皇帝又提筆寫了些什麼。

當日被劉鈺俘獲的那艘羅剎的探險船,如今就要作爲靖海宮官學的第一艘訓練艦。

這艘船原來的名字,是“聖彼得號”,既已被俘,艦船的名稱自然要改。

皇帝親提艦名,也算是一種態度,彰顯一下對海軍、對靖海宮官學的重視。

畢竟這是第一艘入列的西洋艦船,雖只是一艘探險船,可也是頭一艘。

想着劉公島處在山東半島的最東端,正是最早看到曙光的地方。

而開辦靖海宮,興建海軍,又是破天荒的頭一遭。

劉鈺又說將來準噶爾一平,唯一能禍亂大順的就只有東海方向的力量,一如漢時朔方。

大順又以李唐自比,自是想到了唐時第一次設置朔方節度使時候的雄壯豪氣,李淦遂道:“唐,初立朔方節度,有詩曰:受鉞辭金殿,憑軒去鼎城。曙光搖組甲,疏吹繞雲旌。正可賜卿。”

“海軍初立,當取吉兆。這艘船便以‘曙光’爲名,意合吉亦合。”

說到這,李淦的興致也高了起來,便問白令等人道:“這曙光一詞,西洋話如何說?”

白令是丹麥人,脫口道:“歐若拉。”

而切里科夫則用顫着舌頭的俄語說了個單詞。

李淦懂些拉丁文,也聽過一些希臘羅馬的那些“不德悖倫”的神話,聽過歐若拉,卻不知道俄語裡怎麼說。

切里科夫的俄語大舌頭也重,一時間聽不清。

此時躊躇滿志,心情大好,便問劉鈺:“那羅剎人說的什麼?該怎麼念?”

劉鈺深吸一口氣,大聲念出了那個俄語單詞。

“阿芙樂爾。”

“阿芙樂爾就是曙光。曙光就是阿芙樂爾。”

(本章完)

第1045章 平衡第177章 機遇期第1205章 太子難當(中)第162章 非是養死士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第352章 二虎競食第940章 自覺(二)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702章 備戰第1038章 大獲成功(三)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669章 分贓大會(六)第1171章 備戰(十)第787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四)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49章 不同的後浪第697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下)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1028章 割裂(六)第1052章 定性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685章 試試看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99章 酒醉多言第873章 “不正當”競爭(五)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1322章 符合現狀的上層建築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889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下)第713章 活路第705章 海戰(三)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455章 賣舊貨第1397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下)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1138章 “溫柔”的殖民者(中)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1030章 氛圍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1017章 全都裝傻(上)第1351章 你們準備好了嗎?第730章 你死我活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第930章 覺醒(二)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633章 斡旋家第1005章 新生代(中)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737章 機遇(下)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472章 百思不得其解(中)第52章 模棱兩可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89章 條約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1112章 上國心態(六)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152章 入倭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85章 感言 及關於本書是同人第343章 絕戶計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423章 勸說第512章 使民之力第524章 懷疑對象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1471章 最後的鬧劇(十八)第669章 分贓大會(六)第769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中)第1450章 “帝”(二)第99章 酒醉多言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1128章 志向第969章 舊怨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
第1045章 平衡第177章 機遇期第1205章 太子難當(中)第162章 非是養死士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第352章 二虎競食第940章 自覺(二)第1382章 凡爾賽和約(九)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702章 備戰第1038章 大獲成功(三)第908章 南洋大開發(三)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669章 分贓大會(六)第1171章 備戰(十)第787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四)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49章 不同的後浪第697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下)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1028章 割裂(六)第1052章 定性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1121章 鄉約村社(二)第685章 試試看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99章 酒醉多言第873章 “不正當”競爭(五)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1322章 符合現狀的上層建築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889章 東學西漸的詭異產物(下)第713章 活路第705章 海戰(三)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455章 賣舊貨第1397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下)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1138章 “溫柔”的殖民者(中)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1030章 氛圍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1017章 全都裝傻(上)第1351章 你們準備好了嗎?第730章 你死我活第149章 膽子這麼小,還想當軍官?第930章 覺醒(二)第267章 皇帝的保守第633章 斡旋家第1005章 新生代(中)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737章 機遇(下)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472章 百思不得其解(中)第52章 模棱兩可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89章 條約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1112章 上國心態(六)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152章 入倭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85章 感言 及關於本書是同人第343章 絕戶計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423章 勸說第512章 使民之力第524章 懷疑對象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1471章 最後的鬧劇(十八)第669章 分贓大會(六)第769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中)第1450章 “帝”(二)第99章 酒醉多言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1128章 志向第969章 舊怨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