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科班與草莽

第520章 科班與草莽

笑過之後,連懷觀忙道:“我之所以會指望朝廷,因着如今朝廷和以前不一樣了。前幾年那艘去藍旗國的官船,你們不是也見到了嗎?如今朝廷連藍旗國都能去。”

“還有去歲不是和倭人開戰,打了倭人嗎?起因不也是因爲琉球國受了欺負?那琉球國只是個朝貢國,咱們雖是遠離故土,可也是正二八百的天朝人。既能爲了琉球開打,咋就不能爲了咱們?”

“你們也知道,如今荷蘭人也派人去京城了。我看,這件事朝廷會出面解決的。”

連懷觀受了“招安”,是要按照朝廷的思路來的。

此時此刻,面對南洋的局面,幾方勢力都有各自的考慮。

站在大順朝廷的角度,朝廷不希望華人現在就暴動,時機未到。一旦暴動,朝廷剛打完日本,朝中擴張情緒瀰漫,肯定不會隱忍,會直接開戰。

而此時開戰,必將把荷蘭人的精力拉扯在南洋。一則歐洲局面會不會繼續發展到荷蘭對法、普宣戰的程度?

二則大順剛剛和瑞典談完了合作走私,剛剛嘗試走出馬六甲,這時候對荷開戰,這麼說吧,一條大順的船都過不了好望角,開普敦現在是荷蘭殖民地。

大順不怕沒有出口貿易,斷了荷蘭人的生意,英法瑞丹普都能補上。

問題是同樣是出口,只賺辛苦錢,和連同二道販子的差價一起賺了,那是完全不同的。

尤其是劉鈺制定的擴張計劃裡,必須要先在歐洲探路,然後才能抓住之後歐洲大戰的機遇期。

歷史上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肥了瑞典東印度公司,沉沒的那艘哥德堡號,就是奧王繼承權戰爭中起航貿易的;七年戰爭,荷蘭中立,又給荷蘭東印度公司續了幾年命。

這麼好的機會,一旦錯過,將來再想直接控制和歐美的直接貿易,那就很難了。

打荷蘭,要麼不打,互相妥協以求默許走私貿易;要打,就要打的其永世不得翻身,東印度公司直接解散、沒能力在大西洋劫大順的走私船。

三則巴達維亞的畸形種植園經濟,大順也沒有本事解決銷路問題。

國內市場、日本市場,福建、廣西、臺灣的糖就能滿足,大順不可能用官方手段高價收巴達維亞的糖,補貼之後再低價售賣,打擊自己國內本土的製糖業。巴達維亞倒是安穩了,可福建廣西的種糖百姓就要先反了。

國外市場,大順沒有蘇特拉、也沒有波斯、更沒有歐洲市場,巴達維亞的製糖業規模,是照着印度、波斯、日本加歐洲市場的規模來的,瘸了三條腿的市場,問題會更加嚴重。

四則……站在大順朝廷的角度來看,讓荷蘭人把這裡的華人移民到南洋各處,也便於將來下南洋之後的統治。

站在荷蘭的角度,荷蘭人既不希望華人此時就起義,也不敢舉起屠刀屠殺,更不可能拿錢補貼那些無以爲生的奴工。

荷蘭人還是希望和大順談判,在大順的默許下、在大順官方出面宣慰的情況下,讓這些奴工們聽話,遷徙到錫蘭等地。

一則華人是最好的建設者,這一點在巴達維亞初建的時候,荷蘭人就知道。從築城、到蓋房子、到商業、到小買賣、到包稅……可謂無所不精。

甚至華人士兵也是極好的士兵,只要給足軍餉,打起來也很厲害,只是荷蘭人不敢讓華人摸槍而已。

錫蘭現在正在爆發反荷起義,新任總督是從錫蘭調過來的,希望把大量的華人送到錫蘭,照巴達維亞的故事,將錫蘭建造起一座可以媲美巴達維亞的城市,加強在那的統治。

錫蘭的僧伽羅人,幹活不行;印尼奴隸,乾點沒技術含量的活還行,幹有技術含量的排水、水利、建築等,完全不行;印度人更是……若有三五千華人,很快錫蘭就能有一座不錯的城市堡壘。

二則關鍵就是殺又不敢殺,往福建運大順又不收,日本貿易完了,波斯出了天降猛男腳踢莫臥兒拳打奧斯曼整天打仗蔗糖消費也萎靡,印度那邊得看英法臉色,歐洲人吃加勒比的糖,蔗糖業短時間內要被“無形的手”調控調控,嚴重的生產相對過剩。

只是,朝廷的想法,和南洋華人的想法,並不一致。

甚至可以說,短期之內的利益,都不一致,短期之內,大順朝廷的政策,並不代表南洋華人的利益,甚至是損害南洋華人的利益的。

而長期……

朝廷可以考慮長期目的。

可南洋的許多華人需要考慮的是明天有沒有飯吃、後天會不會被抓去扔到海里、大後天會不會服苦役累死。

這裡面的許多事,連懷觀不知道。

但是他身邊的那些朝廷的人,或者是樞密院的人,有幾個劉鈺的心腹人,未必知道太清楚的情況,但卻知道既然朝廷派他們來了,甚至還承包了幾個糖廠讓他們在這裡蟄伏,肯定是要管的。

只是,怎麼管,是個問題。

按朝廷的意思,現在肯定不是起事的好時機。只是朝廷的人遲遲不來,這邊的火苗已經壓不住了。

莫說是這些糖廠的僱工,便是他們這些有着官身在這裡蟄伏的,聽多了華人在南洋的遭遇,也是怒火中燒,恨不得痛痛快快乾上一場。

巴達維亞那點守衛力量,樞密院或者之前海軍派來的人,根本不在意。雖說他們在威海的時候,整日聽劉鈺說荷蘭的海軍多猛、噸位多少多少云云,但不考慮海軍,只考慮巴達維亞城的話,弄個千把條槍,幾門大炮,一隊工兵,就能攻打下來。

但海軍這邊派來的人,都是學過戰略思維的,知道戰爭得有目的,既然朝廷和樞密院都認爲暫時不能打,即便想不通,也只能先儘量維持住局面。

他們還是信得過朝廷、信得過劉鈺做副使的樞密院的。即便不懂,即便想不通,也只能依照命令。

好在朝廷這幾年總算是做了幾件事,打了日本、派船去了藍旗國。若沒有這兩件事,連懷觀說盼着朝廷的話,就真是一點說服力都沒有了。

這時候舉出這兩件事,黃班猶豫了一下,點頭道:“懷觀兄弟說的也算是有些道理,朝廷這幾年是不太一樣了。”

連懷觀急忙補充道:“如今故土那也不用繳人頭稅了。朝廷覺得,小民求活本難,每個人都交一樣的人頭稅,這對富人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對苦哈哈來說則是泰山壓頂。我看,朝廷裡還是有做實事的人的。”

趁着這個機會,趕忙誇了誇朝廷,畢竟旁邊就有朝廷的人,日後傳回去也方便自己日後的出路。

每年都有從大順這邊來巴達維亞的人,朝廷的一些改革,也會隨着這些流動的人口帶到這邊來。

黃班知道連懷觀說的確有其事,點頭道:“倒也確實聽人說過。但這幾年也不曾回去,到底怎麼樣,都是道聽途說,實不好說。萬一朝廷不管呢?”

“要我說,咱們先把人拉起來。朝廷要是管,那最好。可朝廷要是不管,那就只能和荷蘭人幹了。”

“現在弟兄們已經做下了事,打了來抓人的紅毛鬼。荷蘭人豈能善罷甘休?到時候咱們盼星星盼月亮等着朝廷,結果朝廷連個屁都不放;紅毛鬼又要抓咱們的弟兄,咱們卻沒拉起杆子,那不是任人宰割?”

樞密院和朝廷那邊派來的人,雖見這個叫黃班的,滿嘴都是無君無父之言,嘴裡對皇帝也是不乾不淨罵罵咧咧,卻也不得不承認此人是個人物。

換位一想,自己若是處在這個位置上,也正該把隊伍拉起來。

有句話說得好嘛,殺人放火受招安。你不把隊伍拉起來,不對荷蘭人造成威脅,那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把隊伍拉起來,談得攏就談。

談不攏,就打。

總比什麼也不做要強。

外交部和樞密院這邊,通過連懷觀的關係,在糖廠不賺錢的時候買了幾個糖廠,作爲落腳點。

買的時候,正是許多人想出手的時候。再說居留證這玩意兒,給錢就能辦,七八個銀幣送過去,什麼身份都有了。

現如今糖廠裡也有十幾個人,都是能當軍官的好手,真正訓練過的。

真要是拉起隊伍來,搞一批槍,至少能與荷蘭人挺直了腰板兒談判。朝廷若是放任不管,也不會派他們來;既是要管,那肯定是不會允許出現屠殺的場面。

連懷觀遲疑了片刻,正準備聽聽朝廷這邊人的意見時,就聽朝廷這邊有人道:“班哥的辦法,是個好辦法。先把隊伍拉起來,到時候是談還是打,咱們都不怕。要是不把隊伍拉起來,紅毛鬼真的報復起來,咱們那幾個打人的弟兄總不能交出去。”

“我這邊有幾條槍,還有一些信得過弟兄。今日雖是第一次見面,但這幾年也聞過班哥的大名,講義氣、重情分。我看,咱們就這麼辦!”

“紅毛鬼要是真敢派人來抓人,咱們就跟他們幹一場。幹完了,說話他們才聽。不幹,說話跟放屁似的,覺得你好欺負,誰會跟窩囊廢談正事?搶窩囊廢的東西,還要商量嗎?”

黃班雖不知說話這人的身份,但知道這人是連懷觀的朋友,這幾年剛來巴城買的糖廠。既是連懷觀信得過的,今日又要出人出槍,足見是個好漢,笑道:“這兄弟的話,合我的脾氣。咱們弟兄當合力做事,各退一步。”

“朝廷要是管,咱們便信朝廷,去和荷蘭人談,總歸得朝廷作保。”

“朝廷要是不管,咱們就豁出去了。總歸,打人的弟兄絕對不能交出去,還有那些出城查居留證的紅毛鬼,見一個打一個。槍奪走、衣服扒了,扔回城裡。”

樞密院派來的人補充道:“真要是紅毛鬼出兵了,朝廷的人還不來,咱們就退一步,引他們出城,埋伏他們一手。然後再去打巴城。正所謂,人若沒了,城便守不住。”

“我看巴城以南通往茂勿的路上,正有一段山區,正可伏兵。真要是荷蘭人來打,咱們便燒了糖廠,往南邊退。荷蘭人以爲咱們怯戰,必要來追。又恐咱們趁亂襲擾巴城,必不會派所有兵力來追,只能派一小股人來打。到時候,幹他一票!”

“若干成了,此後荷蘭兵若少了,便不敢出城圍剿。多了,又恐巴城守不住,只能是在城中固守。如此,咱們便可主動與荷蘭人談。”

科班出身的一說話,頓時竟驚住了這些草莽人物。

雖然只是個簡單到威海軍校入門級別的造反戰術。反圍剿先滅其一部,使之若攻便要大軍出動、兵若不足便不得不固守城池、以待援兵抵達充實兵力再出城的入門級別的戰法,卻也讓黃班連連點頭,讚道:“這位兄弟倒是好手段!對!就這麼幹!”

(本章完)

第702章 備戰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677章 科學院(下)第1044章 新危機(下)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625章 手段第1460章 最終的鬧劇(七)第1393章 泡沫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195章 過時了第621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二)第236章 中介第1334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五)第1271章 攻防心理(六)第294章 禮賢下士第744章 巴達維亞新政(五)第438章 王土之界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1440章 分歧(六)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1370章 裡病外治(六)第1357章 英國的總崩潰(六)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1001章 缺陷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915章 南洋大開發(十)第1322章 符合現狀的上層建築第1186章 我殺我自己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1169章 備戰(八)第1044章 新危機(下)第491章 前後左右 三路不通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940章 自覺(二)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第586章 中轉港第15章 居高臨下第1066章 惡龍殘影(一)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946章 旗手第1章 鐘鳴鼎食之家第392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717章 臀與腦第839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一)第1029章 不公第867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三)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1210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中)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541章 人性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15章 居高臨下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719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中)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641章 前科第1175章 啓蒙躍進年(上)第972章 割袍(下)第783章 作死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第938章 笑話第391章 科學的困境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48章 魚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27章 臨行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56章 埋伏第530章 打漁殺家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1441章 分歧(七)
第702章 備戰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677章 科學院(下)第1044章 新危機(下)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625章 手段第1460章 最終的鬧劇(七)第1393章 泡沫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195章 過時了第621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二)第236章 中介第1334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五)第1271章 攻防心理(六)第294章 禮賢下士第744章 巴達維亞新政(五)第438章 王土之界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1440章 分歧(六)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1370章 裡病外治(六)第1357章 英國的總崩潰(六)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1001章 缺陷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915章 南洋大開發(十)第1322章 符合現狀的上層建築第1186章 我殺我自己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1169章 備戰(八)第1044章 新危機(下)第491章 前後左右 三路不通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1188章 理藩學(中)第940章 自覺(二)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第586章 中轉港第15章 居高臨下第1066章 惡龍殘影(一)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946章 旗手第1章 鐘鳴鼎食之家第392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717章 臀與腦第839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一)第1029章 不公第867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三)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1210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中)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541章 人性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第242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中)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15章 居高臨下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719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中)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641章 前科第1175章 啓蒙躍進年(上)第972章 割袍(下)第783章 作死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第938章 笑話第391章 科學的困境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48章 魚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27章 臨行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56章 埋伏第530章 打漁殺家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1441章 分歧(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