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

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

既是以股東的利益爲重,且本身他就是劉鈺當年扶植起來的北美豪強之一,他爹靠着人蔘貂皮直接拿到了聖路易斯勳章,他的兄弟如今也算是新法蘭西地區的“排在前二十”的富人家庭。

那麼所謂未來、所謂國傢什麼的覺悟,很難說能有多少。

走在新少府城的街道上,看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忙着運輸土豆或者木桶或者木柴的人,嗅着濃郁的酒香,維倫德里對於這幾年讀的關於“自由貿易”和“世界市場”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層。

扭過頭,他身邊的翻譯副官說道:“這裡,就是你們說的世界貿易中的一環。對我們公司而言,可能這裡只是一個刷新土豆燒酒的貨架;但對世界貿易來說,這裡是你們設想的‘新的天下’體系內的一環。”

“我這些年看了關於自由貿易的書。雖然……你應該知道,自由貿易、重農主義等等這些,在法蘭西,很多人在提倡。但實際上,我不認爲他們真正明白了自由貿易的概念。”

“在自由貿易的概念下,各國分工,如同伱們舊時候周天子時代的諸侯分工。有的負責提供過濾酒的苞茅、有的提供酒、有的提供兵器、有的提供銅鉛……”

“如果把自由貿易看做你們所理解的禮法、把分工看成是各司其職。那麼,你們所塑造的新的天下,就是有的國家提供棉花、有的國家提供染料、有的國家提供金銀、有的國家提供糧食……”

“之前的戰爭,你們並沒有摧毀舊的秩序,反而加強了舊的秩序。並且藉助舊的秩序成爲新的禮法,或者說,將你們鼓吹的自由貿易作爲禮法,不可逾越。你們加冕爲了天子。”

“正如,你們之前的夢想是克己復禮,足見禮是最高追求,但又在現實中不可能完整存在,所以你們纔要鼓吹禮法。”

“而自由貿易也是一樣。因爲在現實中不可能完整存在,所以你們纔要不斷鼓吹。”

“那麼,在將來的‘天下’體系中,整個新大陸,就是一個提供糧食、棉花、羊毛、肉類、皮毛、或者礦產,並且消費你們的各種布匹瓷器茶葉鋼鐵的地方。”

“雖然英國人是敵人,但我不得不說,英國人對其紡織品產業的保護,是正確的。而你們卻把這種產業保護,視作違背了新的禮法。就像是你給我講過的故事,違背了禮法的諸侯,是要被天子烹殺的。”

“具體到北美,這個禮法的規矩,就是你們在這裡提供酒類、穀物。而我們新法蘭西人,負責將這些酒類和穀物買走,並且武裝自己爲你們守衛邊疆阻擋‘東夷’。”

“顯然,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就是北美的秩序。任何想要打破這種秩序的勢力……不管是我們,還是西班牙人,亦或者是英國人,都將遭到懲罰。”

“雖然這聽起來很不好,甚至法蘭西的驕傲在心理上無法接受。但顯然,這就是現實,並且新法蘭西是這個秩序的受益者。”

“我們帶着槍炮、深入叢林山脈,與印第安人結盟,和十三州的墾殖者血戰。換來的,是你們提供的酒類和穀物,並由此來確保毛皮和人蔘貿易。”

“正如你所說,其實,人蔘是可以種植的,對嗎?但你們並沒有種植。而是用來維繫這個秩序。因爲……很顯然,除了人蔘,你們找不到將白銀吐出來的辦法。”

關於自由貿易和禮法天下的問題,翻譯副官並不想討論。但維倫德里說的“人蔘其實是可以種植”的這件事,翻譯副官是非常清楚的。

因爲,林地裡,的確是可以種植的。當然,歷史上,實際上到了清中期末尾,大量的所謂“遼東參”,其實都是在林地裡種出來的了;朝鮮國的高麗蔘,更有大半是種的。

真正懂行的,心知肚明。正如老恩說的,真正懂行的,全都知道漢堡的白葡萄酒是用醋酸鉛和土豆燒酒以及劣質葡萄渣酒勾兌的一樣。唬一唬外人還行,真正行內的人,哪能連這個都不知道?

只不過這年月,因着缺少化肥,是以種人參的週期過於長而已。而且也缺乏足夠的現代化設施,種在林下,基本靠自然生長,你說這是種的還是野生的?

既是明白這裡面的行業內幕,翻譯副官也便明白了維倫德里的意思,說道:“你是說,這件事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計策?而從始至終,我們都在這個計策之中?那麼,這個計策的目的,是什麼呢?”

維倫德里指了指周圍忙碌的人羣,又指了指自己和翻譯副官,說道:“目的?這一切。”

“也就是我剛纔說的……秩序。”

“我們是這個秩序的一部分,因爲我們在這個秩序中承擔的任務,是作爲你說的‘方伯’,抵擋‘東夷’的。”

“作爲回報,他們毀滅了朝鮮國的人蔘產業,將人蔘產業的利潤轉移給我們,由我們做看門狗。朝鮮國在這個新的秩序中,是一個提供分工到稻米、紙張和挖煤鐵的諸侯,而不再是一個貢人蔘的。”

“秩序,至少北美的秩序,已經建立起來了。這五六年間,我們和十三州墾荒者的邊境衝突,至少七次,每一次都有屠村、報復、剝皮、焚燒之類的事。”

“但我們卻又沒有任何辦法,因爲這是我們‘自願’的。並不是被他們的大皇帝逼着做的。”

翻譯副官想了想,蹙眉道:“但據我們所知,這座城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黃河新河道地區的遷徙者。那麼,他們也是在這個新秩序之內嗎?”

維倫德里搖搖頭道:“這正是我要說的。他們建立了秩序,看起來,他們的所作所爲又在摧毀這個秩序。”

“因爲北美現在的秩序,其實西海岸只需要五六萬人口就夠了,就足以維繫這個現有的貿易秩序。”

“但顯然,他們還在不斷的移民遷民。”

“既然新法蘭西在這個‘秩序’中的任務,是抵擋東夷。那麼,如果有一天,當這件事不需要我們的時候呢?你也知道,其實人蔘是可以種植的,而且我想他們也很清楚,到那時候,爲什麼這筆錢要讓我們賺去呢?”

“或許,當有一天,不需要我們抵擋‘東夷’的時候,朝鮮國或者你們的遼東山東,種植人蔘的產業就會發展起來了。或者說,從這裡又轉移回去了。”

維倫德里苦笑着攤了攤手,無奈道:“但這是沒辦法的事。即便我知道,但我依舊還是要去做,並且非常高興你們暫時能把這份產業交給新法蘭西。”

“所以,我對我的兒子們說:將來賺了錢,不應該繼續留在新法蘭西。而是應該回去,買一塊很大的莊園、買許多的土地、通過捐獻購買一個貴族頭銜。而不是繼續在這裡從事這項事業。”

維倫德里對未來的展望,聽起來很有道理。

至少現在聽來,確實有道理。

只不過,按照原本歷史的進程,如果他的兒子們若是回到法國買貴族頭銜、買土地、買莊園……算算時間,肯定是要趕上去斷頭臺狂歡和雅各賓土改的。

當然現在他也不可能知道,至少法國現在看起來舊秩序還是可以維繫的。

考慮了子孫的未來,維倫德里便不得不關注“黃河”問題,於是便問道:“你見過黃河嗎?如果真的要完成新建一條河道的壯舉,需要移民的人數大約多少呢?”

副官翻譯點點頭,他確實見過黃河。雖然他並不是在黃河流域出生的,但是後來被“流放”到北美的時候,是見過奔騰的黃河的。

對於地理概念,他多少還是有所瞭解的。

對於大順的人口密度,他更是門清兒。

於是伸出了一根手指道:“至少,一百萬人。甚至更多。這裡,還並不包括被編入廂軍專門修護河堤的、不包括可能闖關東的、也不包括可能去工場做工的。”

“如果全靠朝廷走國庫,包括遷徙、移民、修堤等,可能需要四五億兩白銀。”

維倫德里咋舌驚怪,嘆息道:“夠普魯士打十場西里西亞戰爭了。還有上百萬的人口……上百萬人口規模的遷徙,這對法蘭西而言,是不可想象的。”

“即便是被迫害的新教徒,從分離教派,到伊比利亞大審判,再到《楓丹白露敕令》的新教非法、以及德國戰爭……一百五十年的時間,在北美不過彙集了二百萬人口。”

“而他們,竟要在不迫害的情況下,試圖在十年或者二十年內,完成上百萬人口的遷徙。”

“甚至現在看來,算上西海岸的金礦,這個計劃並不是不可實現的,甚至可能很快就能完成。”

“至於這裡……”

維倫德里苦笑一聲道:“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

“我們公司,每一次擴大貿易額、每一次擴大酒類的購買量,都是在出售勒死公司的絞索?而即便我們不出售這個絞索,換另一批人從事毛皮人蔘貿易,依舊會選擇出售這樣的絞索?”

(本章完)

第1029章 不公第408章 出租奴婢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第238章 敲定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947章 歐洲貿易區(上)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276章 自立之心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1171章 備戰(十)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527章 作孽則心憂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14章 江湖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14章 江湖第1320章 施加神聖性(下)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1247章 鑽石灣屠殺(三)第937章 老走私販子的見識第956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二)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31章 收心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765章 荷蘭災難年(五)第1207章 守成第685章 試試看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602章 帝國末期都這樣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694章 做給百姓看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556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二)第1025章 割裂(三)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1516章 終章 九三年(卅四)第827章 海牙慘案(四)第1028章 割裂(六)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935章 綁定(上)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1171章 備戰(十)第53章 選擇第1475章 臨別告誡(一)第426章 錯覺第1166章 備戰(五)第187章 開戰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674章 歸國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545章 難題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932章 覺醒(四)第322章 五月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585章 要忍讓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130章 暴論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256章 優劣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85章 感言 及關於本書是同人第1279章 特色第972章 割袍(下)第419章 絕望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962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八)第211章 撬動的槓桿第21章 紙上談兵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1262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八)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997章 量身定製第1191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下)第337章 見過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516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下)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885章 縣令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1017章 全都裝傻(上)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865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一)
第1029章 不公第408章 出租奴婢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第238章 敲定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947章 歐洲貿易區(上)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135章 正當競爭和不正當競爭第276章 自立之心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1171章 備戰(十)第634章 “文景”之治第527章 作孽則心憂第454章 半殖民地第14章 江湖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14章 江湖第1320章 施加神聖性(下)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1247章 鑽石灣屠殺(三)第937章 老走私販子的見識第956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二)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924章 開眼看世界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31章 收心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765章 荷蘭災難年(五)第1207章 守成第685章 試試看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1376章 凡爾賽和約(三)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602章 帝國末期都這樣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694章 做給百姓看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556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二)第1025章 割裂(三)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1516章 終章 九三年(卅四)第827章 海牙慘案(四)第1028章 割裂(六)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935章 綁定(上)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1171章 備戰(十)第53章 選擇第1475章 臨別告誡(一)第426章 錯覺第1166章 備戰(五)第187章 開戰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674章 歸國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545章 難題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932章 覺醒(四)第322章 五月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585章 要忍讓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130章 暴論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256章 優劣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85章 感言 及關於本書是同人第1279章 特色第972章 割袍(下)第419章 絕望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962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八)第211章 撬動的槓桿第21章 紙上談兵第771章 難以觸摸第1262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八)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997章 量身定製第1191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下)第337章 見過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516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下)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885章 縣令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1017章 全都裝傻(上)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1130章 新的天下(中)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865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