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廢物

第579章 廢物

把這些渴望救世、但卻沒有方向、走偏了的人五花大綁堵住嘴後,劉鈺帶着人出了屋。

外面黑壓壓的礦工蹲了好大一片,即便一些頭領級的人物被抓,但常年在礦上工作,彼此要互相協作,要聽命令。剩下的人稍微一指揮,就能基本做一些簡單的集體行動。

這些礦工,讓劉鈺身邊的一些中高級軍官直流口水。單就天然的組織力和紀律性來說,實在是上佳的兵員,而且這些人都是在惡劣的環境中淘汰活下來的,身體次一點的早就死於礦場的熱帶病了。

這些中高級軍官是渴望拿下南洋的,他們只是軍人,不需要考慮怎麼去處置打下來之後的種種政治、經濟問題。所以他們眼中,南洋實在是一件唾手可得的軍功。

隔着茫茫大洋,不管西洋人的海軍有多強,陸戰很不差,能來南洋的纔是威脅,不能來的就是紙上的數字。就算如鯨侯說的,英荷軍艦總噸位近40萬噸,又能怎麼樣?看看在廣東泊靠的喬治安森艦隊的遠航悽慘鳥樣,艦隊再多,能活着到南洋的纔算是存在的。

軍人所想,只要能把南洋已有的底層華人武裝起來一部分,就足以應付如今的局面和西洋的威脅,何必如此麻煩?

劉鈺看着身前黑壓壓的礦工,想着之前在屋子裡故作狷狂嘲笑那些人的對話,心裡有些疲憊。

自己要哄着皇帝下南洋,要讓朝廷看到白花花的銀子,要反對那些本性善良實乃好漢但卻沒找到正確出路的空想派,要提防破產的小農大規模起義,要防止朝廷裹足不前,要擔憂資產者太早暴露出獠牙讓朝廷看到,要防備新舊時代交替下的被時代毀滅的一代人求活掙扎,還要耐着性子和南洋這些吃人不吐骨頭的地頭蛇虛與委蛇……在屋子裡狷狂嘲弄而大笑的臉,有些僵硬,內心更是複雜。

黑壓壓的礦工中,不知道是誰喊了一句。

“青天大老爺!我們冤啊!那些人都是好人,實在無罪!”

這一聲喊,讓原本憤怒的礦工,在短暫的猶豫之後,一起跪在了地上,齊聲呼號。

“青天大老爺,我們冤啊!那些人都是好人,實在無罪!”

在劉鈺身前護衛列陣的陸戰隊,很多人都是流民出身,軍官未必是流民,但士兵多數都是災民流民。看到這一幕場景,手裡原本握緊的槍,不由地有些鬆動。

那些跟在劉鈺後面的礦主,小心翼翼地看了劉鈺一眼,內心有些緊張。

喊冤的哭聲持續了很久,劉鈺猶豫了一瞬間,但還是堅定下來。

待哭喊聲慢慢停歇,劉鈺才道:“爾等所求之事,本官已有所知。冤與不冤,不是重點。但你們做事,能不能做成,此事尚要思量。”

“今日我以朝廷欽差之身份,與你們定個約定。這二三十個頭領,我自帶他們去見見外面的世界,看看你們要做的事到底能不能做成。”

“三年之後,我自會將他們放歸。到時候若是還繼續堅持這想法,我亦不管。至於冤屈……本官自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自有判斷。”

說罷,舉起手指天盟誓道:“我說到做到,三年後自會放歸他們,到時候如何皆由你們。都散了吧,散了……再……相信朝廷一次。”

終究,朝廷的威嚴,以及樸素的人在做天在看對天發誓多半可信的善意,以及平日信服的大哥們的生命安全,讓這些不知所措的礦工,在一些和被抓者關係密切之人的說服下,漸漸散去。

劉鈺的手還在那舉着,跟在他身邊的軍官小聲道:“大人,朝廷的信譽,只能用這最後一次了。若是這一次說話不算話,日後在南洋,朝廷就一點信譽都沒有了。”

軍官好意提醒,劉鈺看着漸漸散去的礦工,緩緩收回了手,無奈道:“難啊。難。換成是你在這裡當礦工,若荷蘭人來了,強制廢掉錫幣,而用荷蘭發行的銅錢和銀幣,或者要求礦主必須等額兌換錫幣銀幣,否則懲處。你會不會支持荷蘭人?”

這軍官想了想,無可奈何地笑了笑。

“會……真要那樣,我會覺得荷蘭人是青天大老爺。”

“可是……荷蘭人爲什麼要這麼做?”

劉鈺微微一笑,從懷裡摸出來兩文錢。

一枚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銅幣,做工精美,北面印着清晰的“VOC”字樣。

另一枚是礦工頭領訴冤時候給的展示的錫幣,天圓地方的孔方兄,粗糙地刻着“公司”字樣。

“你是礦工,你喜歡那種錢?”

軍官摸摸後腦勺,憨憨笑道:“自是荷蘭錢。最起碼是銅的。”

劉鈺把那枚東印度公司的銅幣一拋,點頭道:“大家都喜歡用的話,那麼這枚錢,就比這枚錢裡面的銅,要貴。”

“在大順,這枚銅幣就是半兩銅的價;但在這裡,大家都認可而且喜歡,也確實比那些坑人的錫幣、鉛幣好,那可能就是一兩銅的價。”

“鑄幣,也是一枚生意,荷蘭人出了名的吝嗇,怎麼可能會把這鑄幣的利,讓別人拿到手?你問我荷蘭人爲什麼會那麼做,我告訴你,因爲能賺錢,能更好的賺錢,賺更多的錢。荷蘭東印度公司是家公司,僅此而已。”

“可即便只是爲了賺錢,卻只需要發行點大家都接受的錢,甚至不需要做其餘的改變,就可能贏來民心。天主教自外而來,只要建育嬰堂收養女嬰,布醫施藥,義愛鰥寡,便可讓數萬人寧肯殉教也不叛教。”

“朝廷想要南洋的民心,真的很簡單……但也真的很難。”

“民心民心,誰是民?收誰的心?你都知道朝廷在南洋的信譽只能用這一次了,我便不知?”

說罷,將兩枚錢都遞到軍官手裡,有些疲憊地揹着手,離開了這裡。

軍官把玩着這兩枚錢,細細體會着劉鈺那句“很簡單也真的很難”的自相矛盾的話,許久品出了一絲滋味,也跟着嘆了口氣。

回到港口,包礦的礦主齊齊跪在劉鈺面前,謝道:“如此,多謝欽差大人了!朝廷恩德,我等永世不忘。”

見劉鈺把這些領頭的都抓了,也用朝廷的威嚴讓這些礦工散去,自是覺得劉鈺是在幫他們。

欲成大事,無頭不行。只要把領頭的幾個抓了,這些礦工原本謀劃的一些事也就做不成了。

這時候的組織還比較散亂,多半是靠結義兄弟、傳教這種原始的會黨模式組織的,頭目一抓,剩下的也就沒法做出大事了。

三五年後放歸,想來不過是個藉口罷了。再說三五年後,人差不多都死一批了,換了新人,誰還認得誰?

這些包礦的礦主跪謝之後,又送來了兩筐銀幣,爲首的道:“欽差大人辛苦,這裡有西班牙銀元千枚,還請大人笑納。”

劉鈺瞥了一眼筐裡包着紅紙的西班牙銀元,心說這些這裡的土生華人,真的是離家太遠了,實在不知道天朝的欽差大臣、侯爵是個什麼概念。這是把我當要飯的了?一千個西班牙銀元,老子爲了這點錢就能供你們驅使?

揮手叫來隨從,隨手指了指那兩筐錢道:“置辦些酒菜,船員加餐。去吧。”

待隨從離開,劉鈺把這些礦主叫過來道:“你們就不能稍微有點良心?又是發錫幣、又是扣工錢的,礦工能不起事嗎?”

礦主一聽這話,哭訴道:“大人,我們也冤啊,這不是沒辦法嗎?我們也不容易,誰的錢也不是天上大風颳來的。幾千上萬人,一睜眼就要吃我們的、喝我們的,跟外面的人,這都得用現銀去買。”

“我們資金也緊張,每年得等到荷蘭人來買錫之後,才能拿到現銀。平日裡若是給他們發真錢,那就週轉不來了。”

“再說了,這些人都是懶漢,若是按月發錢,說不準領了錢就不幹了,或是逃走了。所以才每年覈算,每年發一次錢,這也是爲他們好,免得懶漢不幹活。”

“我們都有賬目的,一筆一筆記得很清楚。這吃喝拉撒、抽菸阿片、妓館女人,他們的錢也都花在自己身上了啊。而且在礦區這,錫幣也一樣用啊。”

劉鈺呵了一聲:“看來你們也不容易。”

礦主也沒聽出來這是諷刺,連聲道:“是啊。還請大人體諒我們的苦衷,莫要聽那些刁民胡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若是我們幹不下去了,他們不也都得餓死?”

“大人不曾做過生意,不知這資金流水的重要性。我們看似是賺了幾個,但若平日發工資就發現銀,這資金可就週轉不來了。若按他們說的,這礦場定是要幹不下的。我們幹不下去,這些礦黑子不都得餓死?他們愚笨,根本不懂,但大人若是不懂那也就一樣愚笨了。”

“其實我們雖在遠陲海外,卻一直心向朝廷,頗多感恩。這幾年澳門這邊賣的礦工,越發便宜;取消丁稅入畝之後,亦多有人出海謀生。此皆朝廷恩德,我等都記在心裡。”

“大人此番宣慰南洋,我等皆感念在心。日後若有驅使,自會報效。”

劉鈺聽完這話,心想這羣人果然是在舊港土生土長太久了,就那句“他們愚笨,根本不懂,但大人若是不懂那也就一樣愚笨了”,這要是放在大順任何一個地方,一個商人敢跟朝廷大臣這麼說話,早被摁在地上抽嘴了。

無視官威,這是不是也算是萌芽的一個證明?劉鈺暗自想笑,心想應該算是的,不管是剋扣工資、壓迫礦工,內部代金券,這都妥妥的算是可以大書特書的資本主義萌芽。

畢竟這不是封建徭役,也不是農奴義務,而是自由自願來做工的。

而且錫礦的生產是爲了積累金銀利潤、甚至參與到全球貿易中去了,也確實爲了提高效率採用一些新技術,大萌特萌。

一體兩面的東西,哪能只要好的,不要壞的。包括走私緊俏物資給敵國、力求朝廷只收土地稅不收工商稅、壓榨織工以致齊行叫歇、壟斷行市操控物價、避開海關走私貨物參與全球貿易,都萌。

雖然噁心,毫不仁義,可偏偏這就是萌芽的另一面。

只不過天朝的這羣萌芽們,武德拉胯,內不能摁着皇帝的頭立憲、外不能組織大軍幹廢蠻夷搶地盤。既不敢、也無能力承擔壓迫和鎮壓千萬人口數量級大起義的重任。

包括邦加島上這羣包礦的資產者,不在天朝,也還是廢物。

舊港蘇丹賣錫11銀元一擔,他們這些承包商只能拿7、8個銀元,但凡有些資產階級的武德,就該琢磨着直接把舊港蘇丹幹了,何必還得讓封建主拿大頭?

劉鈺心說你們真是不成氣候啊,你看看人家的布爾喬亞的武德,摁着國王的腦袋籤條約、不聽話直接剁頭。再看看你們,勁兒全他媽往下使了。老子要是在這,早勾結荷蘭人幹廢舊港的封建主了,7塊變11,豈不比摳唆礦工的那幾個子兒強得多?

能在這種勢力混雜、封建主無力、本族人口衆多的地方,混成這樣,還得讓人一擔錫塊白賺5塊錢,真特麼是布爾喬亞之恥。

這天下的事,真是指望不上你們。呸了一聲,伸手勾了勾,示意礦主的頭目靠前一點。

“我這就要走。你們這邊的事,到此爲止了。但我得留幾個人在這。你們沒什麼意見吧?”

(本章完)

第243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下)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第82章 賣第390章 清華園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1398章 遷徙路(一)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556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二)第355章 對罵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1468章 最後的鬧劇(十五)第1232章 開戰(十一)第1167章 備戰(六)第452章 有福了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44章 三百年後第659章 朋友和敵人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1112章 上國心態(六)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793章 憧憬(上)第667章 分贓大會(四)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769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中)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1005章 新生代(中)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1321章 熟人社會第663章 推諉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1047章 大改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132章 新型宗藩關係第1186章 我殺我自己第778章 艱難的第一步(中)第591章 不如歸去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1141章 最後的佈置(二)第917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181章 監獄船第571章 逆轉外交第249章 暫借第1184章 區別很大第305章 外交無用論第1375章 凡爾賽和約(二)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68章 決心第392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第1070章 惡龍殘影(五)第545章 難題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994章 鹹餌第1186章 我殺我自己第395章 樞密院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841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三)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795章 南巡意第1394章 優勢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371章 反將一軍第51章 小小批評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528章 傳統藝能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165章 真真假假第558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899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十)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77章 入吾彀中第1450章 “帝”(二)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255章 兩制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430章 權謀第320章 榮譽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91章 提點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
第243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下)第913章 南洋大開發(八)第82章 賣第390章 清華園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1398章 遷徙路(一)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556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二)第355章 對罵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1468章 最後的鬧劇(十五)第1232章 開戰(十一)第1167章 備戰(六)第452章 有福了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44章 三百年後第659章 朋友和敵人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1112章 上國心態(六)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793章 憧憬(上)第667章 分贓大會(四)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769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中)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1005章 新生代(中)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1321章 熟人社會第663章 推諉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1047章 大改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132章 新型宗藩關係第1186章 我殺我自己第778章 艱難的第一步(中)第591章 不如歸去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1086章 破立之困(三)第1141章 最後的佈置(二)第917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181章 監獄船第571章 逆轉外交第249章 暫借第1184章 區別很大第305章 外交無用論第1375章 凡爾賽和約(二)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68章 決心第392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第1070章 惡龍殘影(五)第545章 難題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994章 鹹餌第1186章 我殺我自己第395章 樞密院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841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三)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795章 南巡意第1394章 優勢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371章 反將一軍第51章 小小批評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528章 傳統藝能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165章 真真假假第558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899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十)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77章 入吾彀中第1450章 “帝”(二)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255章 兩制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430章 權謀第320章 榮譽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91章 提點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